云中藏锋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渡舟野客
云藏锋也注意到了这个小兵的窘态,冲着他眨了眨眼,然后就一夹马腹,从他身边过去了。
一行人踏入邓府,如入无人之境,邓家老狗见到刘成前来,躬身跪拜,刘成丝毫没有理会,只是把被盗的军械扔在他的面前,而后冷冷说道:
第二百零七章 粮饷的问题
一转眼已经是六月,汉唐王朝和西疆还有北域的战争已经打了好几个月未分胜负,汉唐王朝的处境越发艰难起来。
这难处不仅仅是敌人的凶狠和悍不畏死,更加大的困难是来源于气候和粮草的问题。汉唐王朝的粮食出产区域集中在江南地区,人称“鱼米之乡”。再要找一个如同江南一样的粮食出产地,那就很少了。
大多数地区对于粮食这方面都是自给自足,有些贫瘠之地,根本不能种植粮食,这就导致了粮食天生的短缺。地方没有多余的粮食,缴纳给国家的自然也就少了,汉唐王朝有明文规定,每家每户需要缴纳多少粮食的税额,但是在面临战时,一切都不足用。
一方面是劳动力的调动,让田地荒废了。家里面的青壮年都被朝廷征发前去打仗,哪里又有人管田间的荒草如人高,田鼠赛星辰呢。另外一个方面,军队的人口数量增加,但是朝廷征收的税额是一定的,这就必然会导致粮食调度不过来的问题。
粮食问题让姬不予和姜老将军愁白了头,姬不予曾经五次发函让九五城方面抽调粮草配发给西疆战线的军士们。前面几次,九五城都及时将粮草输送到了雁回关,姬不予便会差人去接手粮草运输的部队,虽然一次少过一次,但是也足够撑过一段时间。
最后一次的时候,姬修发函回答道:“不予吾儿,城中粮草匮乏,本应加收重赋,又恐民不聊生。九五城之用度,均以节制最低。天下乏物,苦了吾儿,吾儿一定驱使大军撑过六月,粮草自来。”
其实,姬修这个时候已经将九五城中的所有人的粮食用度减到了最低,原本锦衣玉食的后宫嫔妃和高品级内侍,都没有了往日的吃穿。就连姬修自己也只是一日两餐,一餐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菜和半碗米饭。
城中本来有嫔妃和内侍对姬修此举不满,碍于皇帝天子之怒,自不敢言,只能背地里面说一些闲话。大家都是如此,也就没有人去打小报告了。
只是有一日,姬修到了某个得宠的贵妃宫中过夜,贵妃仗着自己刚刚服侍过了姬修,就像要吹一些耳旁风,将自己这个宫里面的吃穿用度加上一些,顺便还发了两句牢骚。姬修当即更衣回了万江殿。
次日,该贵妃便收到了一纸檄文,宫中的用度再一次被缩减,一日只有一餐。贵妃心里不服,再去找姬修理论,姬修被闹得烦了,竟然将这名贵妃赐死。打那之后,便再也没有人敢在背后说一句什么不是。
每天给姬修做两餐饭的人自然不会发什么牢骚,毕竟姬修吃的什么,他们都是知道的,作为天子尚且如此,他们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呢御膳房里面的厨子本来都应当是肥头大耳的,不曾想两月下来,整整已经清瘦了十多斤。
张太岁手底下的太监和秘仪卫们更是噤若寒蝉,每个人都能看得到高高在上的张太岁每日只进半碗米,清茶数杯,清心寡欲,可比仙人。
肚子吃不饱,干起活来却是更加卖力了,每一个人都想要从哪一个王公大臣家里面挖出一些陈年的犯罪事实来,整治整治,顺便抄没几个大家族,这样或许能够一解九五城里面的燃眉之急。
这些王公贵族也是看惯了风向转舵的人,早在第一封密函送达九五城的时候,就有一个姬姓王爷将家中的粮食储备送出来一半给朝廷用度,后面的人纷纷效仿。所以,姬修很早就下令,如果不是罪大恶极,不许秘仪卫抄没王公大臣的家产。
秘仪卫里面上班的人倒是无所谓,九五城里面没有吃的,家里面有啊,他们也是第一次觉得这皇宫里面还没有自己个儿家里吃得好了。
作为汉唐王朝中流砥柱的两位大臣,阮步义和韦绍年肯定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阮步义弟子学生众多并且遍布四方,几个月前,年关刚过,阮步义就开始去游说四方筹集军队的粮草了。
韦绍年在商人之中颇有名气,他也只能略尽绵力,让那些富商巨贾能够拿一些粮食出来救一救急。
眼看着七月份就要秋收了,这个时候却断了粮食,让姬不予还有姬修都陷入了十分苦难的境地之中。姬修拿到从汉唐王朝各地发来的回函之时,喃喃自语道:“难道,这场仗注定打不赢吗寡人已经落魄至此,可否能有一线生机。”
姬不予更是困难,敌人大军压境,虽然还没有展开万人以上的大规模战斗,但是数百人的遭遇战还是打过不少。强大的实力摆在那里,让姬不予已经够焦头烂额的了,此刻又面临粮食的危机,姬不予更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姬修的回函送达拒北城大营的第三天,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闭门不出的姬不予终于走了出来,吩咐左右道:“去把云将军给我叫来,就说我有要事让他去办。”
云藏锋在之前把伤养好之后,就一直在操练自己的兵马,有时候也接手一些巡防和刺探情报的任务。两边的摩擦一直接连不断,五千个士兵也少了将近一百人,每一个人都是云藏锋的心头肉,每一个死去的战士都让云藏锋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但是两方的接触频率越来越高,死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云藏锋虽然武功高超,战力无双,但是面对着战争这样的食人兽,他依然不能够从这只巨兽的嘴里把自己的部下们救出来。
他的官职
第二百零八章 打秋风
马蹄声滴滴答答响彻西疆一个小村落,云藏锋身边跟着胡璃一人驱马同行,小虎只有单腿,骑马不便,也就和一百军士一起步行在乡间的小路上面。西疆不比汉唐王朝,这里虽然也有城池,但是不比汉唐王朝的城池高大,也没有汉唐王朝长满青苔的石板路。
城池尚且如此,乡村自然也就不必说了。西疆的乡村都是数个帐篷聚集在一起的群落,这里的人以族群区分彼此,没有村落的叫法。一个族群里面交好的几个朋友往往都会聚集在一起,随着季节的变化,驱赶着自己家的牲畜进行迁移,追逐着青草还有河水。
草地和河水都是雪山上面的神女给西疆人的恩赐,每一个西疆人都会朝着雪山的方向朝拜,神情是那么庄严而又虔诚。
云藏锋从这些帐篷中间穿行而过,望着远处的草原,那里已经被牧人的牛羊给啃成了光秃秃的地皮,孩子们都探出好奇的脑袋来打量着这一群稀奇装束的汉唐人,满手老茧的母亲们捂住了孩子们的眼睛,不想让他们看到这可怕的一幕。
这一些人都是西疆王朝贵族的奴隶们,他们拥有自己的族群,但是这一个族群往往都是属于一个大贵族的私人物品,是如同牛羊一样可以交易的货物。
在西疆人的眼里,城里人总是那么高人一等,能住到城里去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人,剩下的住在城外面,那都是如同猪羊的两脚牲畜。住在城外面的人也都是这么想的,他们从来没有想着为了自己的未来还有孩子的未来考虑过,就好像他们住在石头堆成的城池外面就已经注定了低贱的身份还有地位。
一个群落里面往往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只需要两三个人便可以管住数十只甚至成百只的羊群。眼下是白天,家里面的男人都出去放牧去了,就在群落里面还能够看见他们骑着高头大马,挥舞着手中的马鞭,唱着放牧的歌曲,欢快的放牧着。
云藏锋是带着自己的将士们出来打秋风的。打秋风是一种比较好听的称呼,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出来抢劫的,抢劫这些平民百姓的粮食来填饱汉唐王朝将士的肚子,然后汉唐王朝的将士们再卯足了劲去打西疆的入侵者。
这本是一种以战养战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削弱敌人的实力,打击敌军士气,另一方面可以锻炼手底下的兵马,喂饱战士们的肚子,让他们有更为强大的实力。但是,云藏锋怎么想怎么觉得这个事情不太对劲,总是心里面有一些别扭。
除了上面说的用处之外,所谓打秋风还有一点点小猫腻在里面。原本的打秋风的确如同之前所说,只是为了掠夺粮食和钱财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军队活动,但是,手底下的将士们常年驻守在边关,没有见到女人,性子更是残暴,所以,在打秋风的过程当中,难免就会发生一些惨绝人寰的事情。
只要遇上了抵抗的平民百姓,这一些没有多少文化底子的兵,总是会选择以一种粗暴的方式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除了掠夺财产之外,见到了好看的女子还会管不住自己的裤腰带,让裤腰带落到了地上。
当然,这一切只要是一个老兵都是知道的,也没有多少人管过这样的事情。毕竟,只有让自己的士兵尝到了甜头,士兵才会心甘情愿地在战场上面卖命。
很显然,云藏锋并不是一个老兵,也从来没有参加过打秋风这样的部队集体活动。他心里总是觉得这样有悖于自己的道德底线,但是又不得不为了将士们的肚子和战场的胜利去做这样的事情,两相为难之下,云藏锋已经走出去了很远。
要想从西疆的军队前面绕到后面去,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姬不予才找到了云藏锋来做这一件事情。但是,当云藏锋听到了姬不予要他做什么的时候,他才明白了姬不予为什么是那么一副难以取舍的表情。
姬不予和云藏锋一样,在多种文化的共同教育之下产生了一种属于自我的道德观念,对这个世界还有这个世界上面发生的一些事情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在儒道释三教任何一种理念下面形成的世界观,所以他们会自己思考。
两个人的思想当中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因为自己思索出来的一些观念是复杂多样的,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刻板的,也不是千篇一律的。
但是在关于去西疆打秋风的这件事情上面,两人很难得的达成了一致,都感到为难。即便用汉唐王朝盛行的儒学的思想来说,一边是需要粮食的汉唐王朝军队,一边是已经水深火热的敌国平民,忠和仁的一种选择,已经是很难了。
比较好的是,儒家口口相传的圣人会给出一个解答,君上在儒学之中的地位很高,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双亲。所谓“天地君亲师”,君尚且在双亲与师父之前,更何况这一些敌国的穷苦大众了。所以如果是圣人来做这一个选择题,那么一定会选择效忠于朝廷,效忠于自己的国家。
好在云藏锋并不是一个儒家学者,也不是一个先生,心里面还有那么一些仁慈,一点对于旁人的恻隐。
思前想后,云藏锋终究难以下一个命令。还是一边的小虎用烧火棍戳他的腿,他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差点就走过去了。
看了一眼眼前的帐篷,还有帐篷里面冒出的白烟,这是这家人在做着饭等着放牧的男人归来吃饭,然后一家人可以在夜晚享受一些天伦之乐。可惜,注定这一批铁甲的到来会打破这里
第二百零九章 屠杀
故事可以很长,也可以几句话就被说完,只是存在于这个故事当中的很多东西这一辈子都不会从云藏锋的生命和记忆当中被抹去了。
云藏锋从西疆的这个小村子离开之后,手底下的将士们就开始了劫掠。在关于掠夺的这件事情上面,汉唐人和西疆人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残暴、贪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西疆的女人虽然在科察尔沁的政策下变成了生育工具,但是她们骨子里面潜藏着一种凶悍的基因,当面对着侵略者的时候,留守在家里面的女人们选择拿起了弯刀。
西疆人佩刀,无论男女老少皆是如此。身份越高贵的人所配的刀就越是豪华,相传科察尔沁所配之刀不仅选材是西疆最好的,而且刀柄和刀鞘都抹上了一层金粉,刀柄之上还按照北斗七星的排列镶嵌了七种颜色并且大小不一的宝石。
普通的西疆人在贵族的眼里面是地位十分低下的,因为这些普通的西疆人拥有的只是奴隶的身份。不过,没有人去阻止任何一个奴隶带刀,他们认为,佩刀是神祗赐予西疆人的福缘,任何一个民众都可以佩刀。即便是七八岁大的孩童也是如此。
一个妇女拿着刀冲向了闯进家里的掠夺者,不过,常年干着粗活的妇女拥有再大的力气也不会是长期训练的士兵的对手。士兵将这一位妇女制服之后,就开始垂涎于妇女的皮相。
这一位西疆妇女并不好看,粗大的身材,皮肤黝黑,脸上也长满了雀斑,五官自然也算不上十分好看,在西疆这样一个水源不算充足的地方,西疆妇女身上也会有一些汗臭的味道。
只是常年在外打仗,别说是女人了,就算是一只活的母兽都难以见到一只,对于这些精力旺盛的士兵来说,这是一种很难熬的苦难。当兵的时间一长了,不管眼前的女人好不好看或者是干不干净,这些兵通常都只会有一个选择。
屈辱的女人被扒干净了身上的衣服,士兵提着裤腰带离开的时候,女人哭得是那么的伤心。并且这一幕并不仅仅发生在了一个帐篷中间,整个小村落都想起了哀嚎的声音。
是的,这一些西疆女人都是科察尔沁政策下面的生育工具,她们甚至会因为可以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一些贡献而感到骄傲。但是,在她们的信仰当中看来,汉唐人是一个卑劣的种族。因为她们觉得汉唐人不劳而获,并且没有坚定的信仰,也不信奉西疆的真神,是一种比之猪猡毫无差别的种族。
被这样的种族玷污是对他们纯洁灵魂的一种侮辱,原本信奉者真神的女人觉得她死后再也不能去侍奉真神了。
是的,西疆人有很多都相信自己死后可以去侍奉真神,他们相信自己这一辈子所有承受的苦难都是真神对他们的考验,是一种严格的筛选,能够熬过苦难的人才有资格成为真神的侍奉者。
只不过,真神需要的只是高贵纯洁的侍奉者,像这些被汉唐人侮辱过的女人都是不干净的灵魂,是会被真神唾弃和惩罚的贱种。
女人还有一些孩子,孩子只能看着自己的母亲在一个粗野男人的胯下发出痛苦的喊叫,女人一边挣扎着让孩子不要看,另外一边就要承受着这一份生命无法承受的屈辱。
有一些女孩年级很小,可能只有十四五岁,也没有逃过这一群士兵的魔掌。
经历了被侮辱的女人们选择拿起手边的屠刀,不死不休。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人会相信从来没有经历过生死搏杀的女人会击败训练有素的士兵们。
就这样,一场真正的屠杀开始了。士兵们手里的战刀锋利无比,面对着这些基本没有反抗之力的妇女和儿童,他们露出了狞笑。人的头颅就像是挂在藤蔓上面已经成熟的瓜果,他们只需要手起刀落,手起刀落,就能够收获一个最美好的秋天。
男人们在遥远的山坡上面看到了这里的景象,他们心里面焦急得要命,甚至来不及理会身边的羊群和牛群,自己骑着家里面饲养的马驹飞速跑了回来。他们以为自己是一家之主,以为自己可以搭救妻子与孩子的性命,但是迎接他们的,只能是侵略者无情的屠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云藏锋开始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这一个故事实在是太可怕了,就算是面对着看上去无法战胜的对手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可怕。
云藏锋曾经从黑煤球那里听到了西疆铁骑渗入汉唐王朝的村落之时做的事情是什么样的,同样是抢劫、强暴、杀人、屠村,正是这一些惨无人道的行径将黑煤球一家人逼得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也是因为这些,让黑煤球的父母吃掉了自己年幼的儿子。
但是云藏锋从来没有想过,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的眼前,只不过这一次,云藏锋不是受害之人而是施暴之人。
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家人,一家因为他们的军队侵略而逃走的人。一家人躲在一个山洞当中,他们已经吃光了家里所有的粮食,饿得不行了。男人找女人商量道:“我们有两个孩子,我们吃掉其中一个吧,不然大家都会死的。”
大儿子听见了,哭着求自己的父亲:“父亲,您和母亲吃了我吧,我年长肉多,可以多吃一些时日。弟弟还小,禁不起几顿吃的。”
小儿子虽然年幼,却已经懂事,也哭着说道:“父亲,您吃了我吧。我年纪小,只能成为家里面的拖累,我走不动了,别带着我这个累赘了。”
刀带起了许多的鲜血,是那样猩红,父亲就像宰杀着猪羊一样杀害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一个心情,剖洗肚肠的时候又是怎样一种心情。
云藏锋被自己可怕的幻想吓到了,这一下又将云藏锋拉回到了现实当中。
看着面前一张张紧张而又
第二百一十章 处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