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全音阶狂潮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灵宇
杨景行大松一口气,一下推开了女朋友自己连连后退:“看好!如果没有媛媛,我早上班会是什么样……”
看男人一鼓作气的架势,何沛媛还让开了点。
杨景行已经蔫下去,哭丧着脸叹着气朝门口挪,不情不愿无精打采,站到门边了还要仰望天花板出神,自言自语中满是惆怅和落寞:“人这一辈子……图什么?”
何沛媛再忍不住笑。
杨景行又快速倒退回去,换上意气风发的嘴脸再出发:“老婆今天事情有点多我先走了,你好好准备演出下班早点回家小心开车,要是结束得早我就去给二老汇报一下,明天我们就去吃那个好好吃的凉拌腐竹……”
何沛媛笑着笑着又拉下脸来,因为男人真开门出去了,她气得连连跺脚直哼哼:“再亲个。”
杨景行吧唧一大口,马上:“浑身都是力量!”
车子出地库时距八点不远,早不早晚不晚的只能先去学校了。曾几何时杨景行还在听身边同学抱怨教授多难得一见,如今他一个又低又虚的主任居然也难得一见了,还好没带学生。
钢琴艺术中心主任办公室的桌面上也积累了一些文件和通知,没有什么十万火急但看标题有些也有点百年大计的感觉至少得扫一眼,不过杨主任更看得懂愿意看的还是“校综合录音室使用新规”这种没有阅读门槛的鸡毛蒜皮。
不知道是不是同事有意为之,关于各种项目、计划、课题、扶持的申报通知被综合罗列出来放在了一边,似乎还是按经费高低从上到下排列的。学术上的事杨主任还没入门,但他也大概知道一点皮毛外的门道,还不说钱不钱的,不搞点课题研究你让大家怎么追求进步呀?
按学校章程钢琴艺术中心可是跟各系平级的,还不说系,就李迎珍这种专家工作室,一个教授一个助理一个助教总共三四个人一年也有好几个项目滋润着,钢琴艺术中心可有七八个人头呢。
实在没经验拿不出主意,杨主任只能到隔壁大办公室向同事们讨教,要不要凑凑热闹?
除了众口一词的赞成票,有两个同事都有比较成熟的想法了,另外几个也积极添砖加瓦出谋划策,而且都是围绕艺术中心的工作重心展开,挺热烈。
杨景行又听出来意思:“我就算了,我看大部分个人项目至少要求硕士学历和副高职称……”
“主任。”负责翻译工作的迟老师心直口快:“你自己的职称该重视起来了,几万块钱是小事关键是一些工作不方便开展,大环境是这样没办法。”
部门想法真是非常统一,这就集体帮主任规划起来,理论基础、专业知识、教学质量、学术著作、作曲作品早都够了,就差个期刊文章,这副教授唾手可得。
一听要4篇文章才行,杨景行吓得连连摇头简直生了气:“现成的两个硕士一个博士还不够让我去写文章?这个任务交给你们了!”
这算是杨主任第一次这么“强硬”地派任务,不管服气不服气至少表面上不能说不。
杨景行就当是摊派成功了,还兴致勃勃和大家一起为几位参谋策划一番,建议尝试结合具体工作也可以有独立的研究方向,部门当然都会全面支持甚至还可以向系里申请帮助。
刚说到系里路楷平的电话就打来了,像是安了眼线一样知道杨主任到校了甚至清楚正在开会:“什么时候结束我过去有点事情跟你商量。”
杨景行开始懂点礼数了:“我这就过去找您。”
说是平级,路主任可不会为了那点在纸面上就赤裸裸抬高自然科学而歧视文哲类的小资金支持而费心,他要跟杨主任商量的是“钢琴系专业教学形式方法改革”这种事关全专业全校全行业的大计。
教学改革这个东西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呼声,浦音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学生中,尤其是专业课方面,不过有能力进行改革的人才更知道其中艰难,所以路主任可算英勇,是这几年来第一个敢在纸面上尝试对“小课形式”动刀的院系领导,也许是形势到了,算是大刀阔斧的初步方案一提出就得到了校领导的基本肯定,系里好像也是普遍支持。
现在形势又有变,新官上任且年富力强的李书记经过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了解之后对钢琴系的教学改革表示了高度关心提出了重点指示。这么短短两个月时间,李书记已经了解到学校存在甲老师的学生不敢向乙老师请教专业问题的现象,充分说明李书记的工作是完全落到实处的是要干实事的。
当然了,路主任和李书记的看法一致,不良现象的存在并不是因为某个人有什么道德问题,关键还在制度,所以得从根源入手。
路主任还向杨主任透漏,教委甚至市委领导对叶甫根尼到浦音留学一事非常看重,虽然领导不一定多了解音乐艺术,但他们懂教育懂人情更看重地方声誉,又恰逢市的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所以叶甫根尼来浦音学习有很大可能会被当成标志性@事件去宣传,等钢琴神童到校报道肯定会有新闻报道甚至是要上七点档的,这已经远不只是浦音钢琴系的事,担责任却全担在系里。
路主任当然相信卫教授的教学水平,但也要跟杨主任分析分析,叶甫根尼可是神童成名,现在已经是名满世界的钢琴家,虽然一直没换过老师,但他这么些年合作过的著名指挥、乐团、音乐家不就都是老师吗?人家见过的听过的可不是附中上来的那些孩子能比的,如果来了浦音却感觉被限制住,万一一个不好闹出个退学,那可就是丢脸到全世界了。
当然了,路楷平知道杨景行对洋人不感冒,对自己人他也敢讲心里话,就算没有叶甫根尼和照井奈奈香这些留学生浦音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了,因为如今这些九零后的学生虽然不神童但也是见多识广思想独立花样百出的,几十年前为了督促学生专心刻苦而设立的那些条条款款对现在的青少年更多成为了一种禁锢,弄不好就适得其反。现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高水平音乐会,学校里越来越密集的大师班、讲座,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交流,怎么样用实际行动去激励学生多听多看多学?当然是从学校从导师做起!
路主任越说越来劲越甚至还感叹动情得自我剖析起来,他也是杨景行现在这个年纪从辅导员干起,带的第一个班是民族声乐系有个好漂亮的朝@鲜族女生,三十四岁从校监察室副主任的位置上调到纺织大学做纪委工作,在那边本来干得不错但三十九岁又回浦音,都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可就是热爱音乐舍不下钢琴艺术呀,现在处在系主任这个位置上,路楷平更多是想借眼前这个机会为未来要到浦音来学习的广大热爱音乐的孩子和投身音乐教育的年轻老师们把事情办成,不敢说能一下子办得多好,但有奋不顾身的坚定决心去为后来人打下一个良好开端。
杨景行简直被路主任的满腔豪情壮志感染:“我们也努力干好艺术中心的工作,配合好系里。”
前一分钟还踌躇满志的路主任又皱起眉来:“中心和系里我基本放心,总体来讲是比较团结的。”
“是您领导得好。”杨主任还不怎么会拍:“上班后比上学时感受得更多。”
“系里有发展,势头好人心就鼓舞……”路楷平好像是谦虚:“尤其从你注入这股新鲜血液开始,我们的教学、治学、科研、软硬件建设各方面都得到迅猛长足的发展。不过景行,你的音乐家生涯才刚开始,虽然已经做下不小贡献,但是学校领@导层的有统一想法,就是我们都尽量避免评价你的工作,一是保护你免得树大招风,二是也附和你的性格,都是深思熟虑的。”
杨景行当然相信领导:“离不开领导师长帮助支持,集体的力量。”
“景行……”路楷平语重心长:“你是很顺利的,有现在成绩,我说的不只这个中心主任,你的整个音乐事业,最该感谢的当然是李教授。”
杨景行嗯。
“同时。”路楷平提高了点音量:“在李教授支持你的时候,冯教授卫教授他们也都在支持李教授。”
杨景行明白地连连点头:“从一开始就都在帮助我,都是我的老师。”
“对。”路楷平有点激动:“如果系里没有良好的大环境,你是很难这么顺利的,英雄要有用武之地,这片地……”
杨景行简直激烈点头:“您说的我明白,系里给了我很多……地。”
老少两位主任都笑了,路楷平都抬手想拍一下年轻人半路又收了回去:“你也开了很多地,更多地,所以现在,是不是?上到冯教授下到张楚佳老师这些年轻老师,都有更广阔的空间来施展了,对不对!”
杨景行真是感悟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对嘛!”路楷平非常欣慰:“一个系里是这样,放到一个院校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是音乐系,一个专业起来了肯定带动其他专业,管弦系民乐系他们也都很有感受!”
杨景行又看不准方向了,继续点头吧。
“可是人性呀……”路楷平在停顿中把姿态降温一些:“我知道钢琴系在有些人眼中是出风头了,唱高调了,所以我很注意跟其他专业搞好关系,有时候真是夹着尾巴做人呀!”
杨景行尴尬干嘿。
“能让的尽量让,系里琴房这么紧张我不知道?不好多要。老厅改建校领导的意思那么明显了我是再三推辞。”路楷平都有点委屈了:“叶甫根尼还没定下的时候斯坦威中国区总裁就找到我要搞全斯坦威系,开的条件非常好,我说不行,这个事只能从学校层面去合作,他们觉得代价太大就不做了。”
杨景行的格局是:“我家里琴买贵了。”
“有人怪我!”路楷平才是真气呢:“说我没谈好事情让学校付出重大损失!”
杨景行还嘿:“这种话,您别往心里去。”
路楷平摆手:“我个人根本不计较……怕的是别有用心的人在大事上捅娄子啊!”
看系主任那么严重的表情,杨景行得问问:“你说的是?”
“上周五开会……”路主任想起来:“你应该知道,小尤通知你了吧?”
杨景行缺席的会就太多了,不过他还是有数的:“是……”
路楷平还得慢慢道来,是由校长主持由各专业各部门领导包括附中附小一把手参加的高级别会议,主要是讲业务,关于应届生的毕业和11级新生的各项工作,关于附中附小的择优招生工作,关于把控越来越多的大师班和各类交流讲座的质量工作……会上只用一小点时间讨论了留学生工作,路楷平提了几点建议。
真是奇了怪,只在高层领导会议上商量了一下还远远没成文的东西,怎么会在这周一下午就被一个助教在《艺术概论》的大课上几乎当着全校大三学生广而告之了,而且各种添油加醋满是胡乱主观臆断加完全不负责任的歪曲解读,该助教的这堂课上充斥着“我就不明白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这种别有用心的哗众取宠和“昂首挺胸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之类的恶意煽动。
路主任真是越讲越冒火:“安的什么心?想干什么!发动学生闹事?”
“不至于吧。”杨景行好像意识不到严重性:“可能是开玩笑,学生不会那么当真的。”
“人来没来就挑起学生跟留学生对立,造成什么后果不敢想象!”路楷平冲杨景行瞪眼睛,语气凶狠:“搞不好就是外交事件!毁了钢琴系毁了浦音!”





全音阶狂潮 第一六零二章 不太清楚
在学生们心目中路主任是威严的,可就算在那些明显带着捏造色彩的恐吓传说中,这位“技术不够威压来凑”的系主任也不至于这么怒发冲冠大发雷霆啊,这音量估计隔壁都听得到。
杨景行真是被吓得不轻,半天才缓过神来小心翼翼说话:“主任,我觉得这个老师可能跟我一样,对一些事情考虑不全面,没有领导的大局意识,想不到您担忧的这些方面。”
“事情不是这么简单。”路楷平摇头的样子简直悲怆:“想办成一件事,要多少人多少时间多少力气,这些作梗的掣肘的损人不利己的,几句话就可以摧毁。”
“您别动气。”杨景行简直单纯:“人多口杂也难免,看事情的角度不同……”
“不是这么简单!”路楷平都为年轻人的智商着急,可有什么办法呢,也只能极力克制情绪了慢慢引导:“你的艺术概论课是唐老师上的?”
“是。”杨景行有点疑惑:“感觉唐老师不像会说这些话……”其实他也听过几节课。
“不是唐老师!”路楷平连连摇头:“08级是肖宪和老师,知不知道他的来头?”
“接触少,不了解。”杨景行还是知道一点的:“也是研究生毕业留校的。”
“作曲系03届的研究生。”路楷平的语调和音量都缓和下来:“边副校长退休前带的最后一届,边副校长你可能没见过?”
“没有。”杨景行很确定:“听说过是出国了。”
“五十七岁就提前退了,说身体不好,真实原因比较复杂。”路楷平稳定了情绪和坐姿:“知不知道边副校长跟田杰智教授是师出同门?”
杨景行摇头,给自己找理由:“那应该是好几十年前的事了。”
“浦音的格局就是几十年传下来的!”路楷平说的是:“十年动@乱……”
一个浦音甚至整个浦海乐坛就这么大就那么些人,杨景行混了几年多少听说过一些人际关系,但那些顺带在其他事情中的的只言片语根本不能帮听者对一个领域建立起清晰客观的认识,相比较而言今天路楷平的传授真称得上系统全面。虽然对一些细分领域的情况路主任自己也不算专精,毕竟学无止境,但至少能让才入门的杨主任大大增长知识。
浦海音乐界倒也说不上什么派系门阀,但曾经的一些事件、线索、个人性格、师承门风的确可能“影响深远”,这些影响尤其会在“突发事件”中表现出来,比如浦音迎来建校以来第一个国际公认著名的天才神童。
在路楷平的描述中,早前校内刚开始传闻叶甫根尼有意到浦音的时候那几个人就惊慌失措,后来有一段时间这事感觉像是吹了,他们就恢复了平日的谈笑风生还好心安慰钢琴系,再后来学校突然之间就宣布事情妥了,那些人真是瞠目结舌坐立难安勉强皮笑容不笑,反应之剧烈远胜安馨拿奖……
杨景行没见过那些场景和表情,不过看路主任演得这么绘声绘色不像空穴来风,他也将信将疑了:“可能因为立场不一样,浦音确实欠缺培养国际苗子的经验,有所担忧是正常也是应该。”
路楷平认真看着年轻人:“景行,我是很直白地跟你说这些事情主要是为你了你好,我还能干几年?钢琴系和浦音的未来是要你们这些年轻人来承担的。老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你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如果你只当个作曲家演奏家,我不会跟你讲这些。。”
杨景行点头:“谢谢您我知道您的用心,可是俗话说嘴长在别人身上……主任我是这么想,叶甫根尼来浦音求学应该是一个深思熟虑后很慎重的决定,他会对自己的艺术生涯负责,性格、习惯、语言文化这些方面应该不是大问题。当然浦音也要对学生负责,就我自己当学生的感受,浦音让我受益最多的就是有这么好的交流环境,所以如果要我提建议,我觉得让留学生融入环境的工作应该比较重要,一方面让留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另一方面也能让优秀留学生在某些方面一定程度地给我们的学生正面影响……”
“你不能说你!”路楷平简直气恼:“我们严肃认真评估了,叶甫根尼的天赋当然比陈羽安馨高,跟秦蒙礼可能不分伯仲,可绝对不能让他跟你学,必须防范,卫教授就怕这个。”
杨景行有点尴尬:“不是说跟我学,我也是从跟大家学开始,慢慢才有了能让师弟师妹参考的一些东西……”
两位主任今天好雅兴,闭门长聊了个把钟头,也算取得了一些共识,主要是路楷平很有气度地退了一步,愿意把杨景行的主要观点拿到系里和学校去讨论,简单来说就是没必要把叶甫根尼当个宝捧着以免适得其反。
路主任甚至算是虚心接受,所以感叹一些老家伙的老观念真是还停留在封建时代真该退位让贤,他们不是眼红么?所以钢琴系偏要不当回事,更要用大力气培养好自己的苗子,这样就能团结大多数人尤其是学生们。
被领导这么一肯定,杨景行就飘起来了,甚至有胆子就苗子的选拔培育这种头等大事说长道短,还想钢琴系也在这方面带个头。
当然是好事,可是一下子搞这么多动作岂不是更出风头了,路楷平还得斟酌斟酌,要考虑各方面的条件是不是成熟,也是为了年轻人和钢琴系的将来,越重要的事越要稳扎稳打。
还没来得及离开学校,四零二接到一个陌生号码来电,对方自报家门之后他也还记得起曾经在宏星录音棚见过面,你好你好。
一个影视歌三栖都二三线的三十几岁女艺人的男经纪人,接活的警惕性倒是比宏星那些人还高,想跟四零二求证一下九纯的演出事宜。
杨景行现在胆子大了,都没怎么虚与委蛇:“有这个事,办了个旅游节。”
“好事,喜事,有地利有人和。”经纪人很恭喜:“现在也正是好时节,不过我看具体日子还在待定,今天十六号了,如果排在月底可没几天了……”
“政府主办应该没问题。”杨景行还是没底:“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
“不清楚……”经纪人疑惑了:“那边说你是主要负责人呀,演出这块,你跟瞿溪仝熟不熟?”
“我没负责。”杨景行好干脆:“家乡照顾让我挂了个名,这么重大的活动我也不敢负责。”
“县城演出……”经纪人好像看不上,不过:“现在市场在往二三线城市流动,趋势很明显。其实我们发现二三线更好做,打款爽快得多。”
杨景行也不敢接趋势话题:“九纯是小地方,可能条件有限。”
经纪人就表明去九纯当然不说钱不钱的了,只是一来时间还不确定,二来承办方的要求又比较高需要彩排,就算主办承办都不要求对四零二家乡的事相信大家也都会自觉精益求精,比如有条件就真唱再自费带上一队伴舞之类,所以艺人得空出一周的档期来保险,四零二也知道现在正是忙的时候,有几个定金都收了。
杨景行衷心建议不要耽误了既定工作,免得两头都顾不好。经纪人还是说要把九纯放在首位尽量跟进协调,手里艺人不说打包总也能拿出一两个去捧个人场。四零二虽然不负责但是作为九纯人也就谢谢了。
曲杭赏星公司应该还合作不上浦海宏星公司,反正宏星的几位总监主管看起来都不知道九纯的重大活动,他们今天等着杨总监大驾光临要商议的的首要工作就是“男子团体艺人选拔培养”,老板早几天就签字同意了大方案,各部门迫不及待马上实施具体工作。
会议室里人手一堆策划书,大多出自市场部,大家也知道市场部的文案又几乎都是小老板的手笔,所以说事之前先好好夸赞一番。反而杨总监还得临时抱佛脚抓紧过一遍那些没来得及看的,比如十多页的“市场调研”就充分表现出了张英奕对“偶像组合“这一形式的全面认识深刻理解,不过更激动人心的还是财务审批过关的预算报告,前期三十人的海选集训再选拔费用就批了三百万,难怪调动起了这么汹涌的积极性。
老板不在,大家赶着市场部总监上架快开始。杨景行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只能拿着张主管的策划书照本宣科了,首先是练习生的海选,分报名面试、校招和行业推荐三部分进行。
其实四零二一开始的好高骛远是都要大学本科,还好大小老板务实地把条件放宽到十五到二十周岁有高中学历或者在读都可以,虽然在策划书中象征性写着高学历优先,但大家都知道十几二十岁能有什么高学历呢?
那个校招方案的简陋两条明明就是写着凑数的,杨总监却搞不清状况还一本正经大做文章,提议几个部门成立联合招聘组辛苦辛苦,除了艺术院校之外还应该考虑武校、体校和普通全日制大学,甚至要把校招人数控制在十五到二十人左右。
不过呢,这个市场部总监好歹是张彦豪任命的,同事们表面上还是得点头嗯嗯,可以,同意。别说武校,四零二连特校的都能捧红。
这杨总监还真能顺杆爬,本来面试海选的预计工作时间为两个月,他随口一来就延长两个月,因为马上暑假了,干脆多拿出些时间让招聘组进行更为充分的准备,不过出差是个苦活,杨总监就说尝试跟老板申请一下按人头算奖金。
也算同事了这几年,周沈建平时跟杨景行的沟通比较多也比较顺畅,今天甚至还默契了,周总监先于市场部强调了招聘组工作的重要性,要有独到眼光更要有统一思想,绝不是挑几张漂亮脸蛋那么简单。
互相捧场,杨总监点头对对对,这个重要工作当然还是由张主管来抓……
两个小时的长会之后,周沈建还到杨景行办公室继续聊,关于肖乔的、游田昊的一些细节琐碎,也感叹女人一旦有了孩子比如童伊纯……对了,周总监想起来一件事,这个男艺人的条件能不能放宽一点,他一个老朋友也是宏星的广告合作商有个儿子,各方面条件都不错近一米八身高,大专学历……只是年龄二十三了。
杨景行说得直接,如果是很好的朋友最好是想办法推掉,如果是一般的朋友就可以让人来试一试,到时候集训就会用吃苦受累的方式淘汰掉一半人,会得罪人。
周沈建想了想,还是定位为一般的朋友。
这两个人聊着的时候孙云宏又找来了,毫不避讳直接拿出一袋子的资料当着周总监的面给杨总监,他也实在是推脱不掉人情,还警告杨景行,等消息放出去走后门的指不定有多少,宏星现在的招牌可是闪闪发光了……
1...145514561457145814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