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世界当书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超级李
第十三章中秋诗会
两日后,整个太原县都沉侵在中秋佳节的喜悦之中。
王府里男家丁忙着张灯结彩布置府邸,丫鬟和老婆子则在准备月饼、烧鸭、田螺和桂花酒,王府上下也异常热闹。
吃过晚饭,林易带着灵儿和王生一起来到了城外晋阳湖边的文轩阁,参加一年一度的太原诗会。
此时文轩阁楼外人头攒动,有卖糖葫芦和糖糕的小贩,也有卖花灯和水果的老叟,一路过来两边的桂花树上挂满了红灯笼,每遇到行人,大家都互相说声中秋快乐的话,一片节日的喜庆景象。
“相公,那边有卖天灯的,我们买一个如何,待会一起去放天灯。”灵儿一身的大红色的罩衫,和今天的节日倒也贴切,一脸高兴地模样,小脸儿红扑扑的,天真可爱极了。
王生在一旁说道:“灵儿第一次来诗会,免不了好奇,诗会还要一个时辰才开始,你带着灵儿先到处逛逛,待会直接到文轩阁和我汇合就好。”
见王生如此说,灵儿笑盈盈立刻地将林易拉到不远处地花灯摊位前。
“老板,那小兔子天灯怎么卖。”灵儿指着挂得最高的兔子花灯,向老板询问道。
“其他花灯三文钱一个,那兔子花灯不卖,今天是中秋节,我这有猜灯谜的活动,如果你们猜中三个灯谜,兔子花灯就免费送给你们了。”老板解释道。
听说猜中灯谜不要钱,灵儿的眼睛里马上发出了亮光,说道:“那猜中六个呢。”
老板回道:“你能答对多少个就能换多少个。”
灵儿喜出望外,嘴角不自觉露出笑意来,说道:“我相公才高八斗,你这白给的天灯我们收下了,老板,待会你可不要哭鼻子。”
老板指了指自己身后挂着的灯谜,一脸自信地说道:“老头子我在这里办了十年的灯谜活动,还没有人能猜中六个灯谜的,你们尽管去猜。”
灵儿拉着林易来到灯谜前,已经有好几人在这猜灯谜了,两个带着萨满面具身材姣好的青衣女子一下就吸引了林易的目光。
“三娘,你说这次的诗会那林易会来吗。”其中一个比较娇小的青衣女子对身边另一个女子说道。
“小丽,林公子当然会来,我听朋友打听到,王生带着林易一起过来了,也不知道今天晚上他能作出什么样惊人的诗词来。”到最后,那丽三娘又念起了林易的《水调歌头》。
没错,那身材高挑的女子说春香楼的头牌丽三娘,身边较小的女子是她的丫鬟小丽,听说林易晚上来参加诗会,特意向春香楼老板的红姐请假过来了。
小丽捂着耳朵对丽三娘说道:“三娘,求你别念了,这首词听你念了不下一千遍,你不腻我都听腻了,我们还是猜灯谜吧,那个兔子花灯真的太可爱了。”
“怎么会腻呢,这首词即使念上一万遍也不会腻呢。”要不是带着面具,众人都能看到丽三娘脸上泛起的红晕。
听到丽三娘又在称赞林易,小丽赶紧把头撇到一边。
就在不远处,灵儿一手拿着灯谜,一手牵着林易的衣袖,见林易看得入神,说道:“相公,带着面具的姑娘有什么好看的,快看看这灯谜,我想了老半天也猜不出来,你帮我看看。”
接过灵儿手中的灯谜,林易看了看,小声念道:“少有天赋老必有为,打一书名。”
灵儿对林易眨了眨她的大眼睛,说道:“我刚开始以为是诗经呢,想想也不是。”
林易笑着说道:“你认得的书名也只有诗经吧。”
&n
第十四章斗诗
文轩阁一共有三层,诗会设置在楼顶,正好赏月。
林易上楼的时候,王生立刻将他引到两个老者身边。
一个穿着灰色的儒服,头发胡须已经发白,看上去已到了花甲之龄。另一个穿着华服,约莫五十来岁,见王生和林易过来,脸上马上露出了笑容。
“小易,这位是岑博士,主管太原县学,也是我的老师,在太原一地门生遍地,人人尊敬,你要好生记住。身边这位员外郎是元丹丘,本地有名的茶商,平时喜爱诗词,你上来三楼现场看到的茶点和甜品都是他提供的,是个大善人,免费赞助了我们太原县的诗会十年。”王生将两位老者一一介绍给林易。
知道王生身边的小子是林易后,岑博士眼睛里马上发出了一道金光。
“你那首《水调歌头》的词,老夫喜欢到不行,非常期待你今晚的大作。”
林易报以微笑,回道:“夫子哪里的话,小子的词能得到夫子赞赏,实在三生有幸,能写出这样的好词运气而已。”
见林易和岑夫子打过招呼,一旁的元丹丘笑着说道:“《水调歌头》如果是运气好,灵感乍现所感,那前几日的《雨霖铃》不是运气使然吧。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凭着这一句足以流传千古,你小子让老夫好生敬佩,期待你今晚的大作。”
“让员外郎见笑了,员外如此喜爱让小子受宠若惊。”说完,林易朝着元丹丘拜了拜。
听到大家都在称赞林易,王生脸上也有光,心里高兴。
此时窗边一个白衣女子弹起了古琴,琴声勾人心弦。
林易忍不住看向了那白衣女子,女子脸上带着白色的面纱模样看不清楚,不过身材曼妙,更让人浮想联翩。
白衣女子身边站着一个吹箫的仕女,同样带着面纱,合着琴声吹着洞箫。
一琴一箫,合作无间,美妙的音乐之声让人无比享受。
“如此良辰美景,又有美女抚琴吹箫,今日中秋节,大家何不作诗一首,助助兴。听闻太原人杰地灵,最近还出了一个叫林易的书生,一首《水调歌头》让大家惊为天人,可否现场作诗一首。”说话的是去年晋州的案首刘秀才,擅长音律,诗词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来参加太原的诗会就是来砸场子的。
林易向前一步,向众人拜了拜,不疾不徐地对刘秀才说道:“《水调歌头》一出,从此再无中秋词。”
刘秀才阴阳怪气地说道:“没想到《水调歌头》成为绝唱,可惜了,我原以为林公子今晚有什么大作呢,倒是我唐突了,我看啊,太原县以后只能靠一首《水调歌头》的词了。”
“刘秀才,你说什么大话,有本事写一首比《水调歌头》更好的词来。”几个文人听到刘秀才在讽刺他们太原县无好词,立刻反击道。
刘秀才也不害臊,回道:“我自然写不出像《水调歌头》这样的好词,也总比你们太原县的人拿出这首词到处显摆的好。”
几个年轻的童生忍不住骂道:“只会嘴上比比赖赖的家伙,放你的臭狗屁,没事别在我们诗会捣乱。”
岑博士看现场乱作一团,立马站出来,对众人说道:“大家都是读书人,这样成何体统,本来在中秋节吟诗作就是为了找一乐子,你们到好,把这当成了菜市场,你们现在和泼妇骂街有什么区别,真是有辱斯文。”
岑博士德高望重,自知理亏的刘秀才马上低头认错道:“是小子不好,老先生说得对。”
元丹丘在一旁打起了圆场,说道:“大家都消消火,今日为了举办这次诗会,我特地将我珍藏十年的桂花酒给大家分享,既然《水调歌头》成为绝唱,大家今日以酒为题,赋诗一首如何。”
说完,元丹丘叫他的丫鬟和仆人将桂花酒一一分发。
喝到员外的十年珍藏好酒,现场马上响起了大家的叫好声,刚才的不愉快好像没发生过一样。
 
第十五章以诗会友
丽三娘此时也在人群中,见岑芬和岑芳两姐妹得到了林易亲自送的诗词,后悔自己刚才为什么没有主动去找林易,想着自己再勇敢一点,说不定给那两姐妹的诗就是送给她和小丽的了。
“三娘,你的偶像好像给其他女人写诗了,你不吃醋吗。”丫鬟小丽笑嘻嘻地对丽三娘说道。
丽三娘赶紧捂住了小丽小嘴儿,说道:“嘘,小声点,切莫让别人知道了我们的身份。”
听到“三娘”这个名字,几个经常去喝花酒的书生立刻把注意力转到了丽三娘的身上。
要不是丽三娘带着一个十分丑陋的萨满面具,早就被人认出来了。
“两人姑娘可认识三娘。”几个好事的书生还是上前问了问。
小丽在一旁趾高气昂地回道:“太原县哪个不知三娘的大名,你们要搭讪也找个好的借口,实在太过无趣。”
几个书生见讨不到好,不敢再搭讪丽三娘和小丽两人。
岑家两位姑娘给众人欣赏完林易得大作后,准备收藏装裱起来,刘秀才却向两姐妹提出用钱买下林易的这首诗。
“两位岑姑娘,不知道能不能抬爱将林公子的这首诗卖给我。”刘秀才常常混迹于烟花之地,自然知道春香楼的头牌丽三娘的事情,有林易的诗在手,晚上自然就能和丽三娘共度**了,想到此心中甚是激动。
岑家两姐妹回道:“刘秀才,这首诗是林易特意为我们姐妹俩所作,自是不愿出售的,如果你想要林公子的诗,你可以亲自再找他讨要一首。”
岑家姐妹不肯抬爱,刘秀才只好去找林易,虽然刚才他和林易有过小小的摩擦,但为了一亲芳泽,刘秀才也不再顾及什么脸面,当着林易的面先是自罚了三酒杯。
“林公子,刚才是我不对,你娘子说得不错,你果然才高八斗,才华横溢,道歉的话都在酒里了,以后谁要是敢在我面前说你一句坏话,就是我刘某人的敌人。”说完,刘秀才又自罚了一杯。
一旁的灵儿听到有人认同她的话,还是隔壁县的案首秀才,心里乐坏了。
林易也拿起酒杯回敬了一杯,接着说道:“刘秀才,咱们不打不相识嘛,以后大家是朋友,知道你想要我的诗词,我这就为了写一首。”
还在细细品味林易刚才那首《霜月》的众人,听说林易又有新作,立刻围了上来。
此时人群中的丽三娘留了一个心眼,抢在灵儿前面拿到了给林易磨墨的活。
两次磨墨的活被人抢走,灵儿气得要死,但当着众人的面也不好抢回来,只好给林易铺纸去了。
林易看着丽三娘带着的萨满面具,想到了刚才在猜灯谜的时候打过照面,但没料到这两姐妹也有诗会的邀请函,还能进入诗会现场,心里有些好奇。
“见过林公子,能为公子磨墨添香是我的荣幸,不知道公子这次要写一首什么诗呢。”丽三娘朝林易拜了拜,说道。
林易微微一笑,回道:“刚才元员外也说了,当然是写一首关于酒的诗。”
能和林易搭上话,丽三娘心里自然是高兴,激动地说道:“那期待公子大作。”
林易点了点头,一边喝着杯中酒,一边提笔疾书。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
第十六章狐妖金丹
见丽三娘双颊飞上了红霞,林易问道:“不知道三娘是否满意这首诗。”
丽三娘却不敢看林易的眼睛,低着头回应道:“喜欢得很,公子明日若是有空闲可来在春香楼找我,奴家必定好生款待。”
在座的众书生听到丽三娘热情相邀,个个羡慕不已。
林易看着灵儿期许的眼神,一口回绝道:“我家娘子不喜欢我去烟花之地,这里多谢三娘的好意了,知道三娘喜欢我的诗词,我若有新作倒是可以叫人给你送去,你看如何。”
“那多谢公子了。”邀请不到林易,丽三娘只好识趣地应了一声,接着含泪带着丫鬟小丽夺门而出。
丽三娘走远,一旁的元丹丘对林易说道:“假如你和丽三娘的好事成了,说不定成为太原县的一段佳话,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林易坦言相告:“我家里已有娇妻,即使三娘再漂亮,也对她没有非分之想。”
灵儿闻言,心中大喜。
众人纷纷给林易敬酒,林易不知道喝了多少杯,待众人散去,只见一个穿着白色儒服的书生朝他走来。
那人仪表堂堂,手上拿着小匣子,刚才看到林易现场连作三首好诗,此时见到林易,更是忍不住道:“林公子才高八斗,让人好生羡慕,我这有一物送与公子,望公子以后与我多多走动,想到了什么好诗词我们一起品鉴品鉴,你看怎么样。”
“有新作当然可以给公子品鉴欣赏,只是这礼物就不必了。”林易摆手回绝道。
那书生不依,直接将小匣子塞到林易的手上,说道:“小小礼物不成敬意,望公子不要推辞。”
林易只好硬着头皮将礼物收下,询问道:“公子何方人氏。”
“在下曲阳县秀才王九思,和你家老爷是族人,不久前听到林公子的大作《水调歌头》,恰逢太原诗会,想瞻仰一下公子的仪容,所以慕名来此。”说完,那公子又叫身边的下人送来一张狐狸皮。
接二连三的送礼,倒是弄得林易不好意思了,说道:“无功不受禄,我林易只会写得一两首好诗,怎能收到如此大礼。”
“公子谦虚了,今日能听到三首好诗,是我三生有幸,若是公子不弃,可否为我作诗一首,我平生独爱竹。”说完,王九思朝林易拜了拜。
拿人手软,林易也不好意思,取来笔墨纸砚,提笔疾书,将郑板桥的成名作《竹石》赠予王九思。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王九思念完,忍不住拍手叫绝,像得了一个宝贝似的,将诗词捂在怀里,带着仆人直接出了文轩阁。
“相公,那王公子送的什么礼物,金光闪闪的,好生漂亮。”灵儿将王九思的小匣子打开,将里面的宝物给林易看了看。
那宝物拳头般大小,非金非银,却能发出金光来,倒也神奇,林易伸手按了按,表皮软绵绵的,接着传来一阵暖意,不知怎地,林易的丹田内因为修炼太上真经的缘故产生的真气好像受到感应一般,不受控制地窜出来了,不停地在自己的奇经八脉中游走,而且速度比平时快了一倍有余,将手收回以后,真气又慢慢回到丹田之中。
林易猜测这宝物和修炼有关,想到刚才那书生的名字叫王九思,又想到此人送的狐狸皮,他很容易猜到这匣子里的宝物是一妖狐的金丹。
金丹对寻常人没有什么用处,但对修行可是有莫大的益处,知道上宝物,林易赶紧将金丹收
第十七章神兵三叉戟
喝完灵儿亲手煮好的姜汤,林易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一脸吃惊地指着墙上的破洞说道:“灵儿,怎么墙上破了一个大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