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裙美女拨了下乌黑的长发,摘下墨镜,白皙的皮肤和精致的容颜简直惊为天人,黄毛和他一帮手下都看呆了。
林羽不禁也被吸引了,这个美女相貌和气质确实都属于极品。
长裙美女抬头看了眼包子铺,微微皱了皱眉头,接着快步走了进来。
book1818289
“美女,买包子吗,要什么馅儿的?”
林羽不由的脱口而出,以前老帮母亲卖包子,见人就这么一腔,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了。
“你叫我什么?”长裙美女冷冷的扫了他一眼,语气不悦。
“美女啊。”
林羽觉得自己的称呼没问题,不禁有些疑惑,头一次见喊美女还有不愿意听的。
长裙美女打量他一眼,冷声道:“行啊,何家荣,昏迷两个月,连自己老婆都不认识了。”
内容试读:
第240章 前程
南来路上的借刀之计,秦琪更多为的是剔除刺头,而周秦川在意的,则是那些狂热的白莲信徒。
如今那些疯狂的白莲拥趸已然不剩,不过仍有至少三成的普通信众,总不可能把他们全部杀光罢。
还有白莲圣女唐丹,承唐长老的情,更不能一杀了之,再说有这么多教众,白莲圣女若出了事,恐怕才更麻烦。
只能暗中警告追随他们之人,不得提及白莲二字,乖乖噤口。
见周秦川首次露出笑容,众人都松了口气,尤其是门达,“周兄弟,你当真不怪我?”
刚才周秦川皱眉的样子,让他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有甚好怪的。”心事既去,周秦川顿感轻松。
门达见周秦川轻轻揭过,自也放下心事,长舒口气,看来刚才的确是因为白莲教的缘故,这才有些凝重,言辞间仍不免有些落寞:
“周兄弟不怪罪于我就好,只是……只是今后又得披上这层皮,逍遥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难不成门兄不想做这锦衣卫?”
刚才一直紧张于与白莲教相关事宜会否外泄,没听出门达话里的意思,直到此刻,周秦川方才后知后觉地察觉出门达的不情愿。
“别提了,这些年在外野惯了,那种地方我实在不习惯。”门达抱怨道,“只是如今身份既露,却是不想做也得接着做下去了。”
他如今身份既露,又与秦博南投大明一事密切相干,锦衣卫势必要派人前来勘验其身份,揽其功劳,而门达本人,势必要去朝廷和今上面前露露脸。
“只怕不止于此罢。”秦琪笑道,“此番我等南下投明,全亏得你极力劝谏,功劳集于你一身,不知朝廷会封你一个多大的官儿呢?”
周秦川一拍大腿,秦琪此计甚妙,门达算得上是自己人,夸大他的作用,将其全力推上高位,对自己等人大大有利。
既然他们在朝中没有根基,那就培养一个自己人出来。
其余人等也纷纷反应过来,有那脑子慢的,如王善武,在听了梁五解释之后,也明白了,自然赞同秦琪的想法。
只有门达大摇其头,他明白周秦川的好意,不过这等功劳全数加诸己身,实在不是好事。
一个失踪数年,且毫无根底的百户小官,突然就携大功而回,不招人忌才怪。
即便万众瞩目,无人敢下黑手,但因功升迁之后,铁定是个闲职,在京中甚至不如一个手握实权的锦衣卫百户。
况且门达虽为百户,归根结底却只是个细作,数年来又散漫惯了,官场之事,实在不擅长,他也无心向上攀爬。
见门达不情不愿的,周秦川有些失笑,居然还有人不愿意升官发财的,不过门达所言,也不是全无道理,那个唐长老不就是身居高位,却无实权的傀儡么。
只是若将门达说成是适逢其会,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天大功劳。
不管门达如何不情愿,反正他这锦衣卫的身份是甩不脱了,既然他不愿骤得高位,那不如把这功劳分润出去,与人结成同盟,为自己等人说话的同时,也替门达在朝中找个靠山?
周秦川细细琢磨片刻,觉得应该可行,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找这个同盟了。
当下也不管仍在纠结的门达,反问道:
“门大哥,且说说看,你这三日来,都打听了些什么回来,既是锦衣卫,想必手段不凡。”
眼下能结盟的大明官吏,也就是他们认识的大同这几人。
他虽然也曾扮作侍卫,跟着秦博出得山谷,不过也就同谷口的明军打过交道。
阳和堡虽然不禁秦博出入,但因路途不短,数日来又要忙着整顿人马,实在没有工夫跑上一趟。
门达不知周秦川心中盘算,再度启动故事模式,将他打探的消息一一道来。
当先介绍的,自然是去到阳和堡的大同五大巨头,最先提及的,是巡抚年富和总兵石彪两大实权人物。
门达不愧出身锦衣卫,短短数日,不但知晓了这二人那些不算秘密的消息,还打听出了巡抚年富同总兵石彪之间的过节。
武清侯石亨乃石彪族叔,曾伙同武安侯郑宏、武进伯朱瑛,先侵吞官库银帛,再买粮倒卖到边境,空手套白狼,大发横财。
年富到任大同巡抚后,上的第一个折子,就是弹劾这三人,但景泰帝只是治了三人家仆之罪。
石彪带兵越界他镇,又遭年富弹劾。
石亨联合京中权贵,罗织年富罪名,奈何年富深得景泰帝和主持朝政的兵部尚书于谦信任,未能成功。
不过自此,石彪和年富两人算是结下了梁子。
“哦,那这二人对如何处置我等,有何看法?”周秦川问道。
他最担心的,是两人相互敌对,那么难免会为了反对而反对,凡是对头的提议,不论对错,一律阻挠。
在处置他们一事上,若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两人都是地方大员,各有背景后台,朝廷会用谁的建议,还真不好说。
尤其是石彪,周秦川深怀戒心,这石氏叔侄他可是知道的,夺门之变中助英宗复辟的大功臣。
两人一身富贵本来自于谦举荐,和景帝的重用,谁知道一个转身,就背叛恩主,转投敌营,这等人品,实在不能让人放心。
门达微微苦笑,“这二人久历官场,如何会暴露自己意图。”
“琪妹,你有何看法?”周秦川想想也是,最终把问题抛给了秦琪。
关于前景,他们也曾聚在一起商讨过。
秦博身为也先长子,又携前元印玺相投,定然是能封王的。
至于其后怎么安置,就难以预料了,毕竟之前大明没有先例。
对他们最为有利的方案,自然是如同朵颜三卫一般,在远离阿剌的势力范围,靠近长城一线,划一块地给他们驻牧。
理想之地,莫过于辽东,不过那里实在太过遥远,从关外走的话,凭他们的实力难以成行。
第241章 同盟
要是从关内走,他们这近万人马需要横穿晋冀大地,甚至迫近京师,作为刚归附的外蕃势力,朝廷哪会允准。
次一点的,就是他们路过的河套,虽然与阿剌毗邻,不过除了冬季,平时都有黄河阻隔,套内亦有少量明军,双方互为犄角,当可与阿剌较力一番。
当然了,也可能让秦博在京师做太平王爷,其余人等,或做匠户,或充军户。
最糟糕的结局,自然是被大明人道毁灭,不留一丝痕迹。
不过以目前看来,这个可能性不大,毕竟天朝上国的面子,大明一向看的很重。
自甘藩属,称臣纳贡就能让明廷志得意满,何况是上缴了前元印玺的他们。
“这些地方大员的意见不过是参考罢了,真正能做主的,还得是朝中诸公,秦川哥,你和我兄长的京师之行,任重道远啊。”秦琪回答。
尽管朝廷的回覆还未下来,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们必然得去京师一趟,特别是秦博,得上演一番称臣朝拜,敬献印玺的戏码。
甫一入关,那些印玺就在大同文武的眼下过了一道,巡抚年富亲自验证了一番,将最为贵重的传国玉玺拿了去,飞骑送往京师。
其余印玺都没有拿去,而是让他们收好,等着进京后,再献给当今陛下。
这不算意外,传国玉玺除了要让当今天子先睹为快,召集人手鉴别真假也需要些时日。
其余前朝印玺,贵重与否不提,他们之中不论由谁保管,都是战战兢兢的,说不定还会被人攻讦,说有不轨之心。
与其如此,还不如索性对秦博大方一些,静等朝廷表态再说。
进京的人选周秦川他们之前商讨过,其中必然有秦博一个,不过他这一走,秦琪和王善武就得留下。
能让蒙、汉双方都听话的,除了秦博,似乎就只有秦琪了,这一点,就连周秦川都做不到,在蒙人那边,他还没有多少威信。
至于王善武,则需留下来统领骑军。
因着斜方谷人手短缺,梁五也得留下来帮忙。
周秦川和苏幼蓉,好歹比其他人要熟悉中原一些,自然就是跟着秦博一道进京的不二人选。
再加上小尾巴小济,四人得在人生地不熟的京师上下打点,达成他们所愿,实在不容易。
这就是秦琪所说,京师之行任重道远的由来。
既然年富和石彪这一文一武两大地方要员对如何处置他们态度不明,其他三个老狐狸就更不会表态了。
不过了解一番还是很有必要的,代王朱仕壥和总理石璞是小透明,门达三两句话就略过不再提,最后在镇守中官马庆的身上,方才着力介绍了一番。
周秦川这才知道中官就是宦官,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太监,不由感叹自己还是读书太少,见识短浅。
马庆此人,既然能监军一镇,想必是有些势力的,而且还是太监,应该也比其他人要好打交道一些,门达此前不就是走的他的路子么?
若能结盟,把这份大功让与他些,当能更进一步,升迁京师之中。
如此一来,马庆岂不是就成了自己等人在京中的靠山和耳目。
至于门达嘛,有了马庆的关照,想来不会混得太惨罢,成,就这么办,先去探探此人口风。
斜方谷外旌旗招展,战马嘶鸣,人影憧憧。
此时距周秦川他们入关已有大半个月,朝廷在鉴别了传国玉玺的真假后,终于下了旨意,让博罗纳哈勒,也就是秦博入京谒见,敬献印玺,听封受遣。
秦博和秦琪扒着人头,挑了千余人马随行入京,其中七百是蒙人精骑,剩下的三百人,则是汉人精锐。
周秦川一开始觉得,入京觐见带这么多人马,是不是有些招摇,惹人忌惮。
谁知兄妹俩告诉他,想当初土木之变前,也先一次朝贡能有两三千人,与之相比,千余人根本算不得什么。
要是人数大幅减少,在朝廷眼里,那才不正常。
带队进京的,计有秦博、周秦川和苏幼蓉,小济本也要去,不过他想把已经成了好玩伴的唐丹也带上路,这就不成了。
眼下他们前途未卜,自身尚且难保,凡是与白莲教相关的,都需死死瞒着,哪里容得这般玩火。
加上小济这熊孩子擅能闯祸,这一趟周秦川就没带上他,而是让其留在斜方谷里,自穿越以来,两人尚是首次分开。
不过有唐丹陪他玩耍,又想到能脱离苏幼蓉的管束,小济居然没有吵闹,就这么同意了。
他哪知道,苏幼蓉早将教导他的职司交给了秦琪,读书写字的恶梦并未结束。
陪同他们进京的,还有一千大同边军,由阳和卫高同知率领,此乃朝廷通过兵部下的令,算得上一次公费旅游。
不但有点小功劳,还能在京师露露脸,高同知和他手下的士兵都很兴奋。
门达在经过身份勘验后,自然也得以锦衣卫的身份进京。
作为唯一一个从草原变乱到入关投明都全程参与的大明官宦,门达不但得向锦衣卫禀报详情,今上那里估计也逃不脱。
京中赶来勘验门达身份的,是南镇抚司的一个镇抚使,据说叫卢忠,此刻脸上虽然挂着笑,心里却在叫着苦。
听说瓦剌王子率部相投,其间有锦衣密探的影子。
本以为这泼天的功劳全是他们锦衣卫的,这回能狠狠长一把脸。
谁知……谁知还有马庆这厮参与,这么一来,锦衣卫的功劳可就小多了,甚至在明面上,还得感谢马庆的及时援手。
据门达所说,当年顶头上司被下狱问罪后,他孑然一人,身无分文,乏人支持,茫然无措间,就要放弃塞外已然铺陈好的线索,回京复命。
巧遇大同镇守中官马庆后,有了他的支持,这才得以继续留在塞外打探消息,此次能够说服瓦剌王子南下附明,更是马公公耳提面命的结果。
卢镇抚使暗中恨恨地瞪了门达一眼,这个不成器的家伙,干什么不好,偏生投靠了死宦官。
遇上门达眼光,转瞬却又换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