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农家科举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鹿青崖
只不过,巡按并不是要去青州府衙,而是建在府衙一旁的青州巡按察院。
审案人是巡按,当不是知府!
当王复在巡按的人刚到那日,跑到县衙自求关押,陶家就知道完了,王复这次再也不可能跑了,他们甚至不用讨邬陶氏的主意,就知道邬陶氏不会再管这件事。
但是苦了陶氏,她完全没了主意,而正在她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王家的管事居然找上来,说知县这回没有禁止王复和外联络,方才管事奉县衙之命,给王复送了一身干净衣裳,原因不外乎,王复实在太臭,导致旁人无法接近。
管事送了衣裳进去,亲自伺候着王复换了,王复看着目光呆滞,可却攥住管事的袖子,让管事将陶氏找来,“必须让她亲自来!”
把话带到,管事就回了王家。陶氏这里浑身发冷,站在厅里良久,才两脚如同陷进泥中一样,梳洗更衣,遵照王复的意思,去了牢中。
阴暗的县牢,各种气味和一股犹可闻到的鱼腥臭,呛得陶氏干呕了一口,她拼命压着,朝臭味的源头走去,她还没靠近,听到脚步声的王复突然跳了起来,一声怒吼直扑陶氏耳膜。
“蠢妇!快去找人救我!快去!让你爹去求你姑,让你姑去求孟家的人!把我救出去!快!”
陶氏吓到了,看着换了衣裳仍旧蓬头垢面、怒目圆瞪又脸面扭曲的王复。
这真是王复吗!
那王复身上涌出来的腥臭,让她胃里又一阵翻腾,没忍住又是一口呕。
王复见她这般,愣了一下,随即发狠大叫,“贱妇!你还有脸嫌弃!要不是你,我会落得如此下场!你倒养尊处优,知不知道我过得什么日子!我跟你说,你要是再不把我救出来,我就休了你!把你也拖进监狱!快去!滚去找人!别以为我不敢休你!”
他大喊大吼,陶氏落荒而逃,这边出了县牢的高门,胃里的隔夜饭再也忍不住,并着眼泪一道,全部涌了出来。
嬷嬷赶忙上前,边服侍陶氏喝水,边急问:“姑娘!这是怎么了!里边到底怎么了!”
“嬷嬷,他让我救他出来,要不然就休了我,让我跟他一起下狱!”陶氏扑到嬷嬷肩头。
“啊!”嬷嬷也是怔住,“可是还能怎么救!当时多好的时机,他跑没了影,现今回来了,姑夫人都说不成了,救不了了!这还能找谁啊!”
“可他说是我害他啊!让我去求爹求姑母,让姑母去求孟氏的人!”
嬷嬷一听,连忙摆手,“姑娘,姑夫人不会答应的!别说姑夫人,就是老爷也不会答应啊!姑娘就不要去求了,免得......免得......”
后面的话嬷嬷没说,陶氏也听得懂,是免得惹人嫌!
陶四老爷如今已经因为陶氏和王复的事情,被人笑话了许久,他怎地不要脸面现在心里一万个后悔把女儿嫁了过去。但是陶氏已经嫁了,没有办法,他现在只想不要看见这个女儿,也不要知道女儿女婿的事,眼不见心不烦!
他都如此,更不要说邬陶氏,早就嫌弃得不行!
“但是嬷嬷!他要休了我啊!他不好过,我也要下堂啊!我怎么办啊!我的二丫头怎么办!”
嬷嬷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我的姑娘,苦命的姑娘......”
哭声未端,有人在旁说了句话,“就让他休了,又如何了”
这人轻飘飘一句话,落进陶氏和嬷嬷耳朵里,两人皆惊诧地看了过来,一看是个矮胖长须黑脸的男人。
嬷嬷赶忙护着陶氏回避,“你是谁!你来这干嘛!”
黑脸男人摇摇头,示意两人不要怕,“在下只说几句就走。”
“你想说什么”嬷嬷很警惕。
黑脸男人的目光落在陶氏脸上,“太太以为不被他休,是好事吗王复的罪名跑不了,你要跟和他一起流放”
陶氏的脸皱在一起,“他让我去求我姑母,让姑母找孟氏的人说情,他未必就会被流放!”
她这么说,黑脸男人一下就笑了,“且不论贵姑母和孟氏愿不愿意为他搭上人情,只说太太说得是真的,王复之罪判的轻,那么他重回家中,看到一切都是因为你自作主张所致,可会还似从前一般与太太举案齐眉”
黑脸男人说着还笑了一声,“还是说,太太跟着王复回了他老家,身边没了娘家人,他还会以妻礼待你!”
&
第90章 安定
县牢外,明晃晃地太阳照着大地。
陶氏拿着休书从牢门里出来,仿佛被囚禁了许久的人是她。
嬷嬷上前喊她,她应了一声,朝嬷嬷展颜一笑,回头去找那个黑脸男人,“那位先生呢”
“早就走了。”
“早就走了”的崔稚,躲在不远处的巷口吃西瓜,魏铭替她瞧了一眼,“陶氏离开了,休书拿到了。”
“行,这下王复连回光返照都没有了。”崔稚继续吃瓜,并不回头看一眼。
魏铭垂眼瞧见她脸上并没有轻快的情绪,琢磨了一下,“是因为陶氏的事......不快”
“我表现的这么明显吗”崔稚吃了一惊,“你怎么看出来”
魏铭笑笑,没回答她,问她,“你对陶氏,怎么想”
崔稚满脸纠结,“我就是烦!一边觉得她到底也是害人的人,这么轻饶了她,还给她指了一条明路,有点对不起香兰了!另一边,又觉得她也是被王复所逼,怪可怜的!”
说着,大口啃完了西瓜,弄了满脸汁水。
魏铭递了帕子给她,“陶氏此番下堂,以后也不会太好过,毕竟她还有一女在王复那里。有些事连官司的断不清,咱们又怎么会断得清楚终归葛家得救了,便是了。”
崔稚见他心大量宽,想了想,也跟着舒了口气,“陶氏又是加害人,又是受害人,恐怕她自己心里也不能平静,算了,算了,罪魁祸首跑不了了,今后咱们都能喘口气!”
魏铭说是,两个人沿着墙根的阴凉往回走,后面的事,就交给巡按和天道吧......
六月底的时候,王复判罚下来,他想攀扯陶氏和陶家,陶家自然有手段让他扯不上干系,陶家尚算无虞,王复被判杖责抄家,剥夺出身,流放充军,永不得回。
巡按判定他蠹政害民,许是王复无人照看,也无人牵连,巡按将他抓成了典型,上报上去。
朝中正因为某大官之子行欺男霸女之事,轮番弹劾此官。王复这事一出,御史指桑骂槐好不愉快,王复在这股势力下,得知自己永世不得翻身,人还没到边疆,便已经承受不住,一命呜呼了。
陶氏将自家女儿接在身边养,她虽然下堂,但有嫁妆产业,因着邬陶氏夸了她一句当机立断,没有过分牵连娘家,反而被娘家所容纳。
陶氏一族本是商贾,女儿又是自请下堂,与王复撇开关系,倒也不显得丢人。
至于王复其他姬妾子女,陶氏最后尽了一点仁义,将查抄剩下的产业,并自己一些嫁妆银子,在乡下购置了小院。陶氏自己也搬到了城外的庄子。
至此,陶氏和王家众人,慢慢淡出了安丘人的视线。
只是在此之前,陶氏曾亲自去葛家请罪,葛家没有打骂她,也没让她进门,陶氏在门口跪了许久,终是磕了个头走了。
然而前世葛香兰为何跳了城楼,成了永远的谜,崔稚和魏铭都猜不透,再一琢磨,又觉得那或许是必然的结果。
毕竟王复男权高压下的后院,不论是陶氏还是做妾的葛香兰,都不能自如的喘息,结果不是自相残杀就是一方垮台。显然,尚存良知的葛香兰死了......
好在今生,再没有可能发生这些。
葛先生夫妻不想议论陶氏之事,却惆怅女儿的婚事。
王复虽然倒台了,但是自家女儿也被人各种说道,有些长舌妇说葛香兰是天煞孤星的命,谁娶谁倒霉,就算多子多福,也不是一般人能降得住的。
葛先生夫妇惆怅不已,谁想自家儿子满脸含笑地跑回家中,直道:“爹娘不用愁,香兰的亲事有着落了!”
“谁家!”
葛青嘿嘿地笑,不肯说,谁想过了半个月,有人上门提亲,葛先生夫妇还闹不清状况,再一问,那媒婆说男家复姓皇甫,是安东卫百户的幺子!
葛香兰一张小脸红了个透,葛青呵呵直乐,葛先生满意地点头,葛母眼泪都流了下来。
她命苦的女儿,终于遇上良人了!
......
要说这事论道最热闹的地方,自然非宋氏酒楼莫属。
第91章 酒溪庄的糊弄
永平十一年的夏日,虽然仍旧没有空调也没有冰鉴,可比起去岁一穷二白还被人欺负的日子,已经算是清凉一夏了。
崔稚知道了一个好地方,是离绿亭村一个多时辰路途的景芝镇。
景芝镇她倒也常听人提及,说是个商贸重镇,直到今岁和段万全商议,要把从酒溪庄收回来的酒销往何处,段万全说那景芝镇不仅是商贸重镇,还是有名的酒乡,崔稚这才反应过来,景芝镇就是大名鼎鼎的景芝酒的产地。
放着这么个好地方在眼皮子底下,崔稚得好好想想,怎么用!
不过也不用急,酒溪庄断了酒好几年,她要上乘品质的好酒,手里有好货才能有底气。
在此之前,她只管带着小乙往河里游泳。
游泳消暑是夏日必备,村子北面有条三桃河,河水穿过一片浓密的树林,树林下面的上游只许女子游,下游才是男人们泅水的地方。
小乙一个夏天跟着崔稚,连口水都没呛到,现在是河里女孩中最小的游得最欢的。墨宝也时常跟着,有时候游着游着,就顺着水漂到了下游魏铭他们游水的地方。
它像是知道魏铭总是在似得,就等着魏铭捞它,然后甩魏铭一身水。
一个夏日过去,所有人都晒黑了,一个个的个头,都跟抽了条的柳枝似得,上窜一节。田氏起早贪黑地给三个人做衣裳,崔稚实在看不下去了,让田氏停下手,把秋天的夹袄和冬天的棉衣都交出来,让段万全找个绣娘做去。
要不然,田氏从夏日一直赶衣裳到冬日,眼睛坏了怎么办这个年月想弄副眼睛,几乎不可能!也就皇亲国戚能从舶来品里,淘回来一只放大镜吧
崔稚现在也就算村里的富人,离着能淘一副眼睛还远呢!
中秋一过,河里没了嬉笑的人,地里忙碌起来,田氏赶着给郭家帮忙,小乙和墨宝院内院外,跑前跑后,魏铭练字读书,并从郝家书肆弄了近年的邸抄过来,每日如同看话本子一般,不亦乐乎,崔稚琢磨着,他许是从邸抄上看到了后世熟人的前世今生,这些人和事有前因后果,自然有意思。
这日,段万全将成了绣娘赶制出来的魏家四口人的秋裳带了来。崔稚翻看了一番,十分满意,她这个年纪,用不着什么花花绿绿的裙裳,她的衣裳按照她的习惯改良了一番,穿在身上,就同后世穿裤子褂子一样简便舒服。
“回头给那绣娘一些谢银,说这些衣裳我甚是满意,冬裳仍旧找她。”
段万全笑吟吟的应了,“有你当主顾,也是幸事。”
崔稚问他,“那你呢觉得我对你如何”
“这我却说不好了。”段万全笑着瞧她,见她近来因着长身体的缘故,细瘦许多,眉眼之间,多了几分姑娘家的清丽,只两腮仍就保留两分婴儿肥,“回头让兴子给你弄些可口的,多吃些,不然瘦了就不像高矮生了。”
崔稚不以为意,“高矮生也不能一成不变呀!不过话又说回来,但愿我不要长得太高吧,不然还真就要露馅了!”
矮的时候,可以垫高了鞋子说书,长高了个子,总不能蹲下来讲吧!
但是崔稚思考到了另一个问题。
她不可能一直假托高矮生之名说书,只要她的《食神飞升记》足够出彩,谁来讲又有何妨
她慢慢琢磨着此事,段万全从旁喊了她一声,“小七,我说酒溪庄的事有些麻烦。”
“什么麻烦”崔稚回过神来。
“各家的酒都做的差不多了
第92章 罗氏手里有点东西
秋老虎扑在头顶嘶吼,天热无风连树梢都不动,罗氏有一搭没一搭地扇着扇子,仰在竹床上,在院里枣树下乘凉。
在她自己家中,是没有这样的福分的,丈夫儿女哄闹没完,只有在娘家,才找回了从前作姑娘的几分闲散。
当然,从前她在娘家也没得这般好待遇,嫂子是看不得她又吃又喝不做事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她是娘家的依靠。
这会儿,她刚眯了一会睁开眼,就见她嫂子使唤了侄女给她送了茶,“姑,渴了吧,喝点茶。”
罗氏也不客气,接过茶喝了一口,同她侄女道:“你比你小莺表姐勤快,你表姐是个使唤不动的,我也不使唤她!”
她侄女甚是羡慕,“我可不敢不听使唤,我娘要打我,嫌我蠢笨嫁不出去!”
“可怜孩子,听你娘的吧,总没错。”
罗氏安慰了侄女一句,说起自家女儿,“你小莺表姐不一样,我生她的时候每天都往地里采了花回家看,果然你表姐生下来就可人,越长越标志,好些人家要上门讨她,不愁嫁的!只是我呀,总盼着她这样的相貌,嫁到城里大户才好......”
这话把她侄女说得一愣一愣,屋里她嫂子却听了清楚,立时扔下手里的抹布,走出屋来,指着女儿道:“别在这躲闲,下窖给你哥帮忙去!你又不是小莺,也没得堂兄弟有本事,能连中案首!快去干活!”
罗氏侄女撅着嘴跑了,罗氏嫂子瞥了罗氏一眼,阴阳怪气道:“小姑子,你可是说准了的,咱们在这省料省功做出来的酒,魏家要是来找了,你可得做主啊!你到时候可不能不管!”
罗氏听了这话,却不乐意了,“怎么嫂子不信嫂子不信,就赶工加料再给他酿出来呗!我还不是看在我哥身子不好,想给你们省点劲,你还不领情了!”
这话可把罗氏的嫂子噎得不轻,她也晓得做酒费力熬神,反正不是自家拿出去卖的酒,若能懒工再好不过了,但她心里也不能就完全放心了去。
小姑子罗氏和案首魏家的关系又不好,若是两家亲如一家,她还有什么可顾虑
“小姑子你也别急,我知道你是为你哥好,可那魏家到底能不能听你的,嫂子我说句实在的,我这心里头打鼓。虽说一笔写不出来两个魏,但你不是同他家吵翻了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