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那年轻的男子拦着悠悠爸爸:“哥,看你把老人给气的,不管怎么说,他们可是你唯一的长辈了。”
悠悠看爸爸气的嘴唇发抖,听了那女人的话,机灵一动,有办法了。
从空间里偷着放了一些微型的机器人,对着四人使上了坏。四人的腚上全部被针扎,疼的挑脚,也顾不得喊叫了,全都捂着腚,转着圈的查看。
“疼,这是什么东西啊咬的可真疼。”四个人转了几圈,也没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可是疼痛依旧,又不能当众脱裤子看,只好乱扑打。
悠悠笑的不行,调侃着说:“老天睁眼了,别人都没事,咋专咬你们啊,是心里有鬼吧。”
几个战士也是奇怪:“对啊,我们都没事,咋你们都喊疼。”
悠悠给他们出主意:“举头三尺有神明,雪里埋不住孩子,谎话早晚有露陷的时候。
赶紧回去吧,别再这里胡说八道了,这不连上天都看不下去了。”
他们疼的没法,真的听了悠悠的话,自己走出了接待室,悠悠下令机器人停了下来。
四个人同时停住了喊叫,奇怪的说:“真的不疼了!”
战士们都偷笑:“看来还真是心里有鬼,头一次碰到这种事情。”
悠悠大声的说:“还不赶紧走,没疼够吗”说完就让机器人开始攻击。
“啊,真的又疼了,赶紧走。”俩年轻的跑的快,
第448章 祸害
刘冉给大家准备的礼物,也是玉首饰,水头极好,全部是老物件。
家里人不论老少,每个人都有,光是这些玉器,就二十九件,看来刘冉的娘家,家底确实丰厚。
然后,刘冉和爱民去了房管所,吴卫华带着大家先去自家的老宅。
老宅的大门敞开着,里面一片混乱,就像个大杂院。院子里到处搭建着临时的棚子,四合院的格局破坏的差不多了。
看到吴卫华进来,好多人迅速的躲回自己的房子里,还有人推出自行车锁上门就往外走。嘴里喊着:“让让,我赶时间,上班的时间到了。”
爱军舅舅回身关上了院门,爸爸对他们说:“大伙先等等,房管所的同志马上就到,今天这房子的事情,咱得说个明白。”
好些人听了这话,就开始嚷嚷:“我们把房租都交上了,你们还想这么着啊。”
几个舅舅往门口一站,不是军装就是中山装,块头都比较大,倒是没人敢往外闯,都离院门远远的,扎堆看着。
吴卫华问他们,“大伙应该知道这院子是我的吧,我啥时候收过你们的房租本来咱说好的一个月的搬家时间,现在也到了,你们怎么都没动静。”
他们一听就急了:“吴同志,你说这话就是欺负人了,你们不是住不着这房子吗,说好的租给我们住,我们把房租交给你二叔他们了。”
还是有明白人的,立刻看出不对劲来,赶紧安排人去找吴卫华的二叔。
“赶快去找他二叔,看来咱这钱没交到正主手里,他们爷俩这是没商量好。我就说吧,那二叔一家人不是好东西,怪不得房租比别人少。”
原来还有这一出,真不知道他们是咋想的,还真的能作,廉价把房子租了出去。
有人说:“吴同志,我们也不图这二块钱的便宜了,就按大行情,每间房子10元钱,我们在补给你们2块钱。
反正你们也住不着,就让我们接着再这里住吧。”
还有人说:“凭什么补给他们2快钱啊,我就说不交吧,你们非得交,这下好了吧,人家还是不愿意。
咱们在这里住了十多年,当时也是国家分给我们的。我们就不搬,他还敢把咱们撵出去。
这可不是解放前,现在是新中国,是咱人民的天下,这些资本家反动派,不批斗他们就想翻天。”
有人带头就有人响应,好些人跟着附和:“就是,我们都不搬,咱老百姓还能怕他个资本家的狗崽子。
再说了,他家才几口人,听说已经有了一处花园洋房,这房子他们根本住不着。”
大家正嚷嚷着,吴卫华二叔一家,被人们拉了过来,跟着一起来的,还有他们的那个瘫痪儿子和七八个孩子。
卫华的二婶,人还没到就喊上了:“卫华,你这是要逼死二叔一家,我们千盼万盼把你盼回来了。
没想到你这忘恩负义的东西,把自己的父母害死了不算完,这是又要祸害你叔婶来了。
你睁眼看看二叔一家,老的老小的小,你三哥还是个残废,你咋能狠下心来的。
你补发了三万多的工资,不说帮二叔家一分钱,还想着来争老宅子,俺们这一大家子,二十多口子的人,就靠这点祖产生活了。
俺和你二叔还没死那,这祖产还轮不到你当家,即使没有俺们了,还有你大哥他们几个,轮几回也轮不到你做主,你就死了这个心吧。”
卫华的二叔也痛心的说:“孩子,不管你认不认我,我都把你当自家的孩子。你父母走的早,我就得替他们管着你。
&
第449章 交租
有人还打听:“你们在这住了多年,吴同志说的都是真的。他们骗俺说是人家的嫡亲二叔,还说他们是长辈,老宅他们说了算。”
立马有人反驳:“他们算是哪辈子的长辈,这俩家分开还真有年头了,反正我从记事他们就是两家人。”
“那你们不早说,还跟着交钱,咱们办的这叫什么事啊。”
“吴同志,既然你这房子不租了,就把租金还给我们吧,我们的房子也收拾好了,这就往外搬。”
援朝舅舅说话了:“你们把钱交给谁了,就给谁要,卫华可没收你们的房租。”
“对啊,我们把钱交给他们了。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不是自家的房子,都敢收房租,我说咋便宜2元钱。”
人们转向他们,纷纷讨要房租。“还钱,把房租还给我们。”
昨天的那位年轻的妇女说:“你们说交就交了,这是想赖我们啊。有种你们就别搬,看谁敢撵你们。想找我们要钱,门也没有。”
大伙一听就炸了,围着他们七嘴八舌的开火。“啥叫我们赖你们,我们的房租都交给你们了,不找你们要找谁要。”
“你们爱找谁要找谁要,反正给我们要不着。真是一群傻蛋,放着这么好的房子不住,非得老少三代的挤在一起。给你们说不着,走我们回家。”
几个人倒是一致,转身就想往家走。
大伙不干啊,拉拉扯扯的,那年轻的妇女还真是泼辣,趁机把上衣脱了,光着上身,故意的往男人身上靠,还大声的喊着。
“你们想干什么,耍流氓啊。当家的,快去报警,让警察来抓他们。”
吓得男人们都往外躲,在她的掩护下,他们家的人很快就从人群的包围中溜了出去。
就在这时,爱民和刘冉带着房管所的同志到了,街道办事处的同志也跟着一块来了。
街道办的同志进来就对那年轻的妇女说:“你又在这里胡闹,看来真的是犯精神病了。小王,赶紧给三院打电话,让他们派车过来带走她。”
“主任,您高抬贵手,放了我吧,我这就把衣服穿上,再也不闹了。您看在俺这一家老小的面上,就绕我这一会吧。”
年轻的妇女一边穿衣,一边说好话,那脸变的比翻书都快。
人们看到街道办事处的人来了,七嘴八舌的把情况反映给了他们,房管所的同志开始挨家的落实搬迁的情况。
现在,房管所和街道办事处,在人们的心里,都是重要部门。
街道办事处,掌握着招工生杀大权,不论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都得通过他们办手续。
另外现在是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副食及各种票证也归街道办分配。
房管所掌管着分房大权,特别是京都的房管所,尤为重要。京都人口密集,房源紧张,人们一般不和房管所对着来。
刘冉舅妈把这两尊大神一块请来,事情好办多了。
其实,房管所已经给大家安排好了住处,不过是按照各家的住房情况安排的,大伙搭建的临时住处,没算计在内。
四合院里的空闲地多,基本上每家都搭建了临时住处,搬出去肯定没有再这里住的宽敞方便。
这也是好多人家愿意花钱租房的原因,他们本来的打算是,一边接受房管所的安置房,一边租住这里的房子。
每月八块的房租,他们都能接受,在京都租个合适的房子,可是不容易。再说大伙在这里居住的这么多年,也习惯了。
哪知道
第450章 再买
姥姥当然没意见了:“好,你们大家去选房间,悠悠你带着姥姥去拉厨房的东西。”
悠悠出马,一个顶俩。悠悠开车带着姥姥,象征性的跑了个来回,就把厨房布置好了,各种厨房用品,特别是家用电器,那是应有尽有。
悠悠的空间里,放着好些现成的食品,都是悠悠存放的美味食品,没想到在这时排上了用场。
不到十二点,娘俩就把午宴准备好了。餐厅里布置精美,加上四十多个菜式,把大伙惊得目瞪口呆。
舅姥娘疑惑的问:“妹妹,你是真有能耐,这半天的功夫,就做出来这么多的菜。”
姥姥笑了:“嫂子,您还真会给我脸上贴金,这大部分是在饭店里买的,我啊,就做了几个简单的。”
舅姥爷大发感慨:“还是京都方便,这要是在咱家里,有钱也没地方买去。”
婉莹接过来说:“舅,以后孩子们上大学,都报京都的大学,有机会了,咱再给孩子们买几套院子,毕业了就留在京都工作。
等你们老了,就来京都养老,大伙在一块,相互照应起来也方便。”
爱国舅舅接过来:“婉莹妹妹说的对,咱家的孩子学习好,以后就考京都的大学,这房子还真得买。
卫华,你和婉莹妹妹在京都,帮着俺们留意,有合适的院子,就买下来。咱家的孩子多,一人一套就得十几套。
别管几进的了,你们俩只要觉着合适,就买下来,咱家也不在乎那几个钱。
红英啊,你来的时候,带的那些钱,等会都给婉莹妹妹。不够的话,卫华你们俩先给垫上,回头再让你嫂子给你们。”
爱军舅舅和援朝舅舅也说:“我们来的时候,也带着钱哪,卫华和婉莹妹妹,你俩看着买就行。
这四合院我们也不懂,只要是你们看着好就行,钱还真的不是问题。”
姥姥说话了:“其实,卫华和婉莹他们俩个,在房子上懂得也不多。还是刘老和何老您们,多费些心吧。”
转过头对几个舅舅说:“一会,你们把钱交给刘老他们,老哥几个在四合院上,可是行家,他们看中的院子,绝对错不了。”
刘老他们答应的爽快:“既然夫人信任我们,买院子的事情就交给我们了。
现在,这院子还真是好买,而且都是大院子,价格也合适。
从今年开始,进步人士陆续平反,他们的老宅都大。小的三进,大的五进,还有带跨院的。
虽说便宜,可是最低也得七八万元,有处五进带跨院的院子,接近10亩地,才要15万,真心的不贵。
由于是老宅祖业,子孙都分家另居的,好些也不在京都了,就想把老宅给卖了,大伙把钱分开。
不过,大部分院子买回来就得收拾,保存完好的院子还真的不多。”
姥爷对他们说:“一事不烦二主,买回来的院子老哥几个,接着费心找人给收拾好了。”
“行,既然艾老安排了,你们就放心吧,我们几个保证把这事给办好了。”
舅姥爷举杯敬刘老他们:“几位老哥,我代表全家谢谢你们,没有几位老哥哥,我们还真的作难。”
刘老他们举杯回答道:“您这话就外道了,要不是艾老和夫人,我们的日子能过这么滋润。”
何老接过来:“要不是卫华,我早就爬烟筒(火化)去了,这几年,光是花在我身上的药费,也得上万了。
要不是卫华,那些上了年头的人参,即使有钱我也买不到。
&nbs
第451章 密室
清单上的衣物和布料,像是织锦缎和手绣品这些高档的东西,根本就没见着。
悠悠看着姥姥拿出来的清单,心疼的直抽抽,那可都是古董级的宝贝。
反观姥爷和姥姥,俩人根本没当回事。看着还回来的物品,姥姥还欣慰的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看到这些东西,人啊,真的不能和命争,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姥爷给他们解释:当年抄家时,好多人家又掖又藏的,因此被打残的不少。
好多人劝姥姥,提前把贵重的东西藏起来,姥姥不仅没听,抄家时反而主动把密室也说了出来。看着密室里满满的收藏,革命小将们夸姥姥阶级立场坚定。
加上姥爷是京都出名的病秧子王爷,身子骨特差,家产又都上交了。姥爷倒是没受罪,只是充当了几次配斗的角色。
姥姥趁机提出带全家回农村的老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再教育,加上有关领导的斡旋,一家人才得以顺利回到了韩屯。
跟着姥姥一路走下来,悠悠转的眼花缭乱。
迪迪开口问道:“姥爷,这么大的家,得住多少人啊”
姥爷沉思了一会,才回答:“以前啊,咱家的人可是真多,得有上百人,加上下人接近三百了。
不过他们陆续的都出去了,就剩姥爷一个病秧子。没想到一别几十年,音信全无,也不知他们在外怎么样了,都说落叶归根,算起来现在他们也都八十多了。
姥爷当年就是因为身体不好,怕魂归他乡,才没有出去,没想到老了老了,身体反而好了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