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串食材的时候,是在三楼的大厅里,现在开始烧烤了,大人和孩子都在露台上。孩子们动手烤,大人围坐在阳台伞下的桌椅上,喝着酒吃烤串。

    酒是从阜城带来的即墨老酒,悠悠提前煮好的。悠悠还准备了六个下酒菜,都是海鲜。孩子们都不稀罕,留在家里的几人没怎么吃过。

    悠悠家在村子的十字路口,吃过晚饭的人从食堂出来,闻着味抬头就看到了。

    人们好奇的大声问“韩支书,您家又吃啥稀罕的,味道这么香”

    舅姥爷吃着悠悠烤的羊肉串,高兴的回答“还真是稀罕东西,烤羊肉串,门开着,都上来尝尝。”

    大伙也不作假,闻着味就上来了,红英舅妈和悠悠妈俩个,赶紧把三楼的大厅收拾出来,摆上了桌椅。大厅里很快坐满了,估计有三十多人,可能不上班的都来了。

    不过孩子们没一个跟着过来的,任凭迪迪他们怎样的邀请,他们是越喊跑的越快。

    妇女们在下面和舅姥娘他们说的几句话,都领着孩子走了。

    悠悠则去了厨房,赶紧准备下酒菜,智慧和冬梅跟着打下手。

    其实悠悠不过是装个样子,自己的仓储园里,各种菜肴多的是,智慧和冬梅往楼上送菜的时候,悠悠就拿了出来,装到准备好的盘子里,就ok了。

    不过拿出来的大部分是凉菜,凉拌海蜇皮,海米裙带等,每样多上几份就行了。

    当然了,也有现煮的大虾、螃蟹、蛤喇、皮皮虾、海瓜子,这些海鲜煮熟就可以。悠悠煮的量大,每样都用大盆子装着。

    很快,三楼的桌子上就摆满了,老酒啤酒和白酒都有,大伙随意喝。

    悠悠让智慧把家里的垃圾桶都找了出来,送到三楼大厅,吃海鲜就这一样不好,垃圾特别的多。

    幸亏这些人都吃过晚饭了,每人吃一串羊肉,也就是尝个新鲜,这么多的海鲜,村里人吃那样都稀罕。

    不过大伙最喜欢的还是烤羊肉串“这羊肉烤着吃是真好,还是大城市里的人会吃,咱们祖祖辈辈的喂羊,从没听说过有烤羊肉吃的。”

    舅姥爷到底见多识广,他说“我在外当兵的时候,也听说过有烤羊肉串的,是新疆边远地区的吃法,还真没吃过,我也是头一次吃。”

    志杰说“爱国大叔焊这铁架子的时候,告诉我说是烤羊肉串用的,我还纳闷,这羊肉煮着都不易烂,烤着吃得多好的牙口才能嚼动了。哪知道烤出来的羊肉,是这么的鲜嫩。”

    夯等食堂里的活干的差不多了,安排其他人收拾厨房,他自己就跑了过来。来到就站到露台上,研究烧烤去了。

    志杰想不明白的事,夯一会就弄明白了。“烧烤鲜嫩全靠着油多,味道鲜美靠的是调料和孜然。”真是大厨,一语道出门道。

    内行看门道,还真是如此。

    大伙吃了烤海鱼,都问他“夯,咱们的黄河大鲤鱼,能烤着吃不”

    “按说是行,不过鲤鱼的刺多,吃的时候得小心些。”

    “你这不是废话吗,鲤鱼咋着吃都是刺多,吃鱼肯定得小心些。”

    夯也不恼“明天我去抓一条,烤着吃一次不就知道了。爱国哥,你得空了也给咱食堂里焊个烧烤架,这烤肉也算是一道大菜。”

    其他人也说“也给俺焊个,没事的时候在家烤肉吃,孩子们肯定喜欢。”

    悠悠看羊肉和海鲜烤完了,就教给孩子们烤蔬菜,蔬菜比较好烤,刷上少量的油,根据各人的口味,适当放些调料就行。

    在后世烤蔬菜比较受欢迎,现在的烧烤摊,可没有烤蔬菜的,悠悠这也算是发明创造吧。

    夯先烤了一串土豆片,吃到嘴里就嚷嚷开了“好吃,可真好吃。悠悠,你烤串韭菜,让我尝尝。”

    烤韭菜更容易,他只是没操作过,不敢下手。悠悠把韭菜串平铺在盘子里,刷上一层薄油,放到铁丝网上稍微一烤,韭菜特殊的香味就出来了,接着放到盘子里,刷上调好的酱汁,撒上调料和孜然粉,用筷子撸下来放盘子里,就能吃了。




第737章 烤韭菜
    烤出来的韭菜夯根本没抢上,就被几个孩子给包圆了。他学着悠悠的样子,很快就烤好了一串,举着送到大厅里献宝“你们快尝尝,烤韭菜真好吃。”

    这伙人把所有的蔬菜尝了一边,就没一样不好吃的,全都嚷嚷着要给爱国打下手,抓紧时间把烧烤架焊出来,八月十五的晚上吃烧烤。

    志杰提建议“玉林爷,咱们中秋节在广场先办个烧烤晚会,过后再让大伙把烧烤架搬回家。”

    悠悠舅姥爷看大伙都眼巴巴的看着,就和道伟商量“你觉得咋样”

    韩道伟把口里的韭菜咽下去,赞同的说“行,村里人都没见过,先学会了在家才能做。”

    大伙都高兴,当场就商量好了做烧烤架的人手。

    吃到最后,把奶白色的羊肉汤盛到盆里端上来。吃了一肚子的烤串,再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可真舒坦。

    准备的烤串基本上都烤完了,悠悠只好搬上来一箱火腿肠,剥了皮穿上烤出来,让大伙给家里的孩子带几串。结果这些人,每人先吃了一串,这肚子简直是没底了。

    爱国舅舅嘱咐他们“路上别再偷吃了,明天记得把签子还回来。”

    还把签子还回来,第二天夯就领着人到悠悠家,把烧烤架给搬走了,说是提前练手艺。悠悠把烧烤所需的调料,也都给了他,还让姥姥给他进了些孜然。

    9月6日,援朝舅舅给姥姥打电话,阜城被国家列入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的决定,正式公布了。

    震宇公司阜城产业园,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四千五百亩,产业园的北面,正好是新开的大街。

    公司追加投资一亿五,新建洗衣机和电冰箱厂,厂房建设马上动工,争取在年前竣工。

    新招工人四千名,在自己的培训基地学习。

    援朝舅舅还告诉姥姥,借这次改革开放的东风,来阜城投资的外企增加了十几家,港口东面的沿海土地,开发了二万多亩。

    国家加大了对阜城的投资,造船厂扩大了规模,新招收工人一万名。加上新增外企的招工,阜城的待业青年就业问题,总算是得到了解决。

    和援朝舅舅通过电话后,姥姥立即给建业联系,让他购买电冰箱和洗衣机生产线,同时帮朝霞所在的部队服装厂,购买德国的缝纫设备。

    悠悠妈和智慧、昊昊、志亮四人,9月8日回京都,他们都是9月10日开学。

    9月10日是星期一,也是阴历的八月十五,现在还没有中秋节假日的规定,中秋节照常上班。

    既然不能在家过中秋,悠悠妈他们,决定提前两天走,给各位亲朋送些韩屯的特产,当做中秋节的礼物。

    9月8日一大早,就把三家人喂的30头猪都杀了,加上咸鸭蛋、咸鹅蛋,把中型的客车装得满满的。

    火腿肠和速食面这些东西,京都的震宇公司百货批发部都有,直接从那里拿就可以了。

    猪肉留了一头半,临水的李保国、洪城的罗新才和平城的杨奶奶家,每家一扇白条猪,一块捎到临水,让玉玉送货的时候,给他们捎过去。

    韩屯的苜蓿猪,被山本他们炒出了名,年后价格就长了,猪肉每斤二元钱,真的是价格翻了一倍。

    韩屯村的养猪场,虽然扩大到二万头的规模,可依然供不应求。各县的招待所,经常亲自过来拉猪肉,点名的就要苜蓿猪。

    来韩屯买苜蓿猪的,基本上都是亲自来拉,提前宰好他们也不放心啊。

    幸亏韩屯的宰杀生产线设备先进,去养殖场抓了猪,运到宰杀车间,半个小时后,宰好的白条猪就能装车了。

    滩区别的村庄也有用苜蓿草喂猪的,可他们的猪不是全部用苜蓿草喂的,价格怎么也卖不上去,人们只认石庙和韩屯两个村的猪,才是正宗的苜蓿猪。

    中秋节到了,各机关单位都给职工发福利,韩屯的苜蓿猪成了大家的首选。

    今年苹果价格高,过了初十价格虽然降了下来,可每斤还是高于五毛钱,品质也不太好,关键是摘的太早了,过了十五就没人买了,不摘那是傻子。

    比起苹果来,十斤苜蓿猪肉才二十元钱,因此各单位都来韩屯买猪肉。韩屯村的宰杀车间,全天二十四个小时开工。

    卖猪肉的都捎些鱼,韩屯村的鱼塘,也捕捞了几个。

    速食面的销量最大,一箱速食面五十袋,出厂价二十元,比买苹果合适多了。中秋节期间,光是来韩屯提货的,就卖出去十几万箱的速食面。

    火腿肠也有要的,不过很少有发成箱的,一袋火腿肠的出厂价就是八元钱,效益好的单位,每人也就发两袋。

    现在人们待客,切两根火腿肠就是个荤菜,简单实惠还比较高档,火腿肠成了比较受欢迎的一道菜。

    八月十五,韩屯村给外村的工人都发了礼物,每人十斤苜蓿猪肉,六斤临水月饼,一箱速食面和一箱火腿肠,这些东西加一块,一百五十多元钱,快俩月的工资了。

    工人们领了东西,都感动不行。现在国家的机关单位,给职工发节礼,少的十多元,多的几十元,还没听说过有过百的。

    中秋节的当天,韩屯村的所有工厂都提前下班,上午班十一点下班,下午班四点下班,保证工人午饭和晚饭都能在家里吃。

    村里和学校商量好了,中秋节放假一天,老师在十三下午回家,十六再回学校上班。

    村里给教师的礼物,除了工人那四种,还加上两条鱼和一箱红香蕉苹果。

    韩屯村总共栽了一百多颗红香蕉苹果,总共收了二千多斤。今年是头一次挂果,送节礼都没摘,现在基本上熟透了,一个个又红又大,闻起来又香又甜。

    韩屯联中总共十八位教师,平时村里分瓜果,都有他们的一份。

    这次过中秋节,总共二十多箱红香蕉,给他们了十八箱。剩下的几箱,村里人也不分了,中秋节的晚上,大家聚餐时一块吃。



第738章 脾气古怪
    今年苹果的价格再高,比起其他东西来,也不算贵重,可就是这一箱苹果,让学校的全体教师都感动了,这说明村里把他们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

    中秋节是团圆节,韩屯村单独要求放假,比较符合情理。韩屯联中条件再好,可毕竟位置偏僻,所有的老师都是自己一人在这里。

    八月十四刚吃过午饭,“高高三”家就闹了起来,王兰芝拿着扫帚,撵着几个娘家侄子打,她娘在屋里高声的叫骂。

    兰芝娘自打过年摔倒后,就瘫在了床上,再也没起来。兰芝的嫂子判了刑,四个侄子和他哥哥回家后,从来没说让老太太回过家。

    从年后到现在,兰芝哥哥家大人孩子没一个露头的,好像忘了自己还有个瘫痪在床的老娘。

    “小老妈妈”动过大手术,虽然恢复的不错,可身体还是弱,能顾过来自己就不错了,照顾孩子肯定不行。韩屯村虽然有托儿所,可早晚还得自己照看。

    兰芝在周楼找了个保姆,伺候老娘照看孩子。保姆老实本分,半年多来和他们处的像一家人,孩子们都叫她大姨,兰芝有时候出差几天,孩子们也不找她。

    周嫂别看五十多了,可她一辈子没生养,身体比较扎实,可以说是身高体健,手脚也利落。

    按说她已经五十多了,比兰芝的婆婆小不了多少,可临近的村庄,沾亲带故的,都能分清个辈分,她和兰芝平辈,兰芝也没喊她嫂子,直接叫上了大姐。

    兰芝和婆婆还是在一块吃饭,只不过做饭的地点从她家换到了婆婆的家里。其实两家挨着住,在哪家做都一样。

    要不是兰芝娘难相处,两家在一块住最好了,省得来回的跑,兰芝娘和“小老妈妈”都在家,俩人没事说说话,还能排解下寂寞。

    可兰芝娘自从瘫痪在床,脾气更加的古怪,看见亲闺女都横眉立目的,其他人更不用说了。

    兰芝俩闺女都懂事了,姥娘看见她们就没好气,俩孩子干脆连家都不回,直接住在奶奶家。俩男孩子除了晚上跟着妈妈睡觉,平时也在奶奶家里。

    一家人都在“小老妈妈”的家里,做饭当然也在哪里。每天做好了饭,周嫂自己不吃,也先去喂兰芝娘。

    兰芝娘在家受儿媳妇的气,窝囊了近二十年,可瘫在床上,却摆起谱来。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拉屎尿尿全都在床上,生活全靠周嫂伺候。

    她只是盆骨粉碎性骨折,坐着是没问题,双手也没毛病,吃饭洗脸都能自己解决。可这老太太知道周嫂是闺女花钱雇的保姆,硬是一动不动,干啥都让周嫂伺候。

    吃饭让一口一口的喂,洗手洗脸周嫂帮着擦,周嫂不在眼前,她宁肯拉在床上,也不伸手够下放在床前的便盆。

    这便盆是宝景专门给她买的,在床上使用特别的方便。

    周嫂也不嫌脏,拉在床上就给她收拾,擦身子洗床单被罩,收拾干净得一个多小时。

    兰芝每次看见,都忍不住的数落她“娘,也不知道您是咋想的,你腿有毛病手可没毛病,伸手就能够着便盆,非得拉在床上,您自己不嫌恶心啊。”

    老太太有自己的想法“请她来就是伺候我的,啥事都让我干,要她干啥,光养着她啊。”

    兰芝被她气得没脾气,无奈的对她说“您就作吧,要是跟着俺嫂子过,您得整天在屎尿里滚。”

    老太太也不是省油的灯“我倒是想跟着儿媳妇过,不是让你给送到监狱里去了。你心里再烦,也得给我养老。”

    兰芝问她“娘啊,让您这一说,俺嫂子蹲监狱反而成了我的错,我都没在家,她差点打死俺家两口人,和我有啥关系。

    您一辈子向着俺哥哥,说养儿防老。您在俺家住了半年多了,俺哥哥一大家子,一个露头的也没有,他们可都是您养大的儿子和孙子。以前怨俺嫂子,现在可怨不到她的身上。”

    老太太听闺女提起儿子孙子,惦记的不行,恨恨的骂闺女“你个无义不孝的东西,还有脸提你哥哥和侄子。你哥哥在家领着四个男孩子,又当爹又当妈,日子不知道咋过的。我瘫痪在床帮不上他的忙,让你去看看,说啥也不去,你就使劲的气我吧。”

    “我不去看俺哥哥就是无义不孝,您儿子孝顺咋不来看您啊。”

    娘俩虽然经常吵闹,可兰芝是真孝顺,为了怕老太太寂寞,她把自家的彩电,搬到了老太太的房间里。还让宝景,给老太太买了一辆轮椅。

    周嫂想把老太太推倒外面玩,可老太太不乐意,她觉着儿媳蹲监狱了,自己没脸见人。出门人家多看她两眼,她就觉得人家看她笑话。
1...205206207208209...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