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学员领回家的乱发,全家人都跟着整理,这又不是啥高难度的技术活,只要眼神好,上至七八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童,人人都能干。

    至于替别人代领活计,还真没发现,个别去厂里领货的,也谈到这个问题。她们是这么说的“帮着干了几天活,就想让俺替她们领货自己干。万一出了纰漏,把俺的资格取消了,俺找谁说理去。”

    厂房建好后,新招收的五百名工人,正式报到上班。这些工人,从事的是发套加工。

    他们加工的发套,可不是真的头发,是后世生产的高仿假发。制作的发套,也是后世培训理发师所用的道具。

    后世的理发师,先用仿造发套练习,再用真发套练习,出师后才能给客人服务。像现在学习理发的,直接在顾客头上练手艺,在后世根本不可能。

    后世制作的高仿假发,价格相当便宜,仿制发套价格高,主要在人工费上。

    后世的机器人技术发达,可像制做发套这种精致的工艺,机器然还是没法完成,必须靠人工制作。

    所以,后世的理发师,都是用钱堆出来的,后世理发的价格也特别高。

    罗新才真不愧是办职业学校的,他硬是凭着教程录像带,让五百名工人都上岗了。

    罗新才提前招收的十名管理人员,都成了技术员,每人负责教授五十名工人。

    这五百名工人虽然是县里招收的,工资也按照国家的规定发放。可震宇公司和县政府签订的合同,明确规定,工人达不到公司里的要求,公司可以随时辞退。

    发制品公司不仅实行计件发奖金,还实行处罚制度,不能按时完成生产任务,按数量扣除工资,因个人原因,损坏的原料,也由个人包赔。

    做发套可是慢活,学习期间,一个月能完成就不错了。罗新才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收购头发上。

    整理好的乱发,震宇公司按照岛国企业的价格回收,这其中的差价,可全都是利润。

    六七毛一斤的乱发,加上损耗清洗费和加工费,一斤乱发的价格最多二元钱。

    乱发整理好了,大多数是一尺以上的长发,其他的就是二十公分的了,碎发还能当麻捻。

    加工乱发的利润相当的大,每斤大概在三十元左右。按照百分之十的股份,没加工一斤乱发罗新才就能得到三元的收入,一个月收购二万多斤乱发,他收入六万元,这么高的收入,使他干劲倍增。

    令他特别得意的是,现在不用他找书记县长,书记县长都是主动找他。签约就投产的企业,肯定受重视。

    他的称呼从罗校长,又变成了罗经理,“罗锅子”这个称号好像被人遗忘了。

    10月底,韩屯村的红富山苹果全部采摘,2500颗红富山摘了三万多斤苹果,每人一百多斤,够吃一个冬季的。

    韩屯村在绿化带里共种了十多种水果,可人们最喜欢的是冬枣。乒乓球大小的冬枣,入口嘎嘣脆,酸甜可口,而且耐储存。

    冬枣就栽了二百多颗,大伙都觉得栽少了。今年头一年挂果,产量比较低,每人分了十斤,不到半个月就吃完了。

    好多人家找到姥姥,让她帮着进些冬枣树苗,在自家的院子里,栽上两颗。

    滩区其他村庄,都找到韩屯来,他们集资也要买铁蔷薇苗,有了这东西,村台斜坡上的葛八根就有了保护,关键是能栽果树。

    立冬节气过了,铁蔷薇还没落叶,花朵虽然没以前多了,零星的还在开放。初冬季节,万物凋零,绿叶鲜花的铁蔷薇,显得格外的漂亮。

    铁蔷薇确实招人喜欢,初春就发芽,过了立冬节气,还在开花,要不是这东西刺太多,好多人家都想在院子里栽几颗。

    韩屯村冬季植树的成功经验,改变了人们固有的认知。人们也不等春季栽树了,冬枣和铁蔷薇运回来后,张集镇的滩区村庄,都开始了冬季植树活动。

    他们的村台上,栽的可不是红富山苹果苗,都是二元一株的红香蕉苹果。今年红香蕉苹果价格高,自己村里栽上一些,不图卖钱,自己村里人分了吃,也能省下不少钱。

    入冬以后,山本就来了,他这次来,主要是奔着韩屯村的莲藕来的。

    去年,他费尽千辛万苦带回去的白莲藕,深受岛国人民的欢迎,成了抢手的高档蔬菜。可惜季节已过,错失了良机令他后悔莫及。今年刚一入冬,他就赶了过来。




第754章 莲藕
    山本这次是有备而来,他带来了运输莲藕的专用包装,就是可以密封的大型不锈钢桶。每桶先装一百斤鲜藕,再用泥浆灌满,密封上就可以了。

    像这种带泥浆运输鲜藕的神操作,除了岛国也没谁了,泥浆比鲜藕的重量都高。

    据智脑记载,这个时期,岛国已经掌握了先进的食品防腐技术,可山本宁愿用原始的泥浆保鲜法,也拒绝使用先进的防腐技术。由此可见,岛国人民对食品卫生的重视程度。

    山本不仅买下了韩屯村的千亩莲藕,滩区其他村庄塘子坑里的藕,也被他购买了。周边地区只要有种莲藕的,他都亲自跑去考察。

    据山本说,这几年岛国从华国进口过许多莲藕,可口感都不如他从韩屯村带回去的好,这也是他今年提前过来购买莲藕的主要原因。

    八十年代华国的广大农村,还是原生态的生产模式,基本上没有污染,所有的食物都是天然无公害食品。

    山本每到一处,都先取样送到省城检验,检验报告符合要求,他才下订单购买。他购买的所有莲藕,都有对应的检测报告。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岛国人严谨的工作态度。

    除了张集镇滩区的塘子坑,山本在别的地方,还真没买到多少莲藕。这时候的农村,虽然村村都有一两个坑塘,可种植莲藕的却不多。

    现在刚入冬,气温在5——15度之间,比起寒冬腊月,挖藕可是容易多了。

    韩屯村为了挖藕,在附近村庄雇佣了大量的临时工。自己村里的人,更是全天都忙活起来。从工厂下了班,就到塘子坑这里报到。

    韩屯村的人别说下水挖藕了,光是过称装藕就忙不过来。运输队更是白天黑夜的加班,装好的藕得及时送到临水火车站,从临水运往阜城。

    阜城9月份被列入沿海开放城市,山本这次就是从阜城来的,货物也通过阜城海关运回岛国。

    一直忙活到11月底,水面结冰以前,韩屯村的千亩塘子坑,除了特意留下的二十亩,莲藕全都挖完了。

    山本收购的鲜藕,价格每公斤一元。韩屯村光是卖藕,就收入了四百八十万元。

    其他滩区村庄的塘子坑,今年虽然也都种了藕,可头一年产量低,他们村的塘子坑数量也少,根本不用雇人,自己村就挖完了。

    虽然头一年的亩产量才二千多斤,收入也达到了千元。张集镇的其他十六个滩区村庄,塘子坑最少的也有二百亩,仅卖藕就收入了二十万元。

    自七五年复堤挖出的塘子坑,常年积水,给滩区人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好好的耕地变成了水坑,根本不能种庄稼。

    河务局虽然给了一次性的补贴,把这些塘子坑都买了过去,又交给临近的滩区村庄使用。可当时的补偿数目极低,又是在生产队,根本没给人们带来利益。

    今年塘子坑里的莲藕,使所有的滩区村庄,第一次因祸得福,有了一笔巨额的收入。塘子坑经过一年的禁捕,也有了二斤重的大鱼,尽管不如韩屯村的数量多,卖出去也是一笔收入。

    大伙都说了,就是种庄稼,也没有这么高的收入。

    有了这么一大笔的收入,这些滩区村庄,几经讨论,都决定先把高压电接通。

    石庙村通电的呼声最高,新石庄通电了,办起了纺纱厂。其他的几个生产队,都没有通电,别说办厂了,晚上织布靠着煤油灯都看不清楚。

    有了明亮的电灯,晚上就能织布,特别是冬天,下午六点就黑了,干到晚上十点,四个小时比一大晌都出活,能织半勾子布。

    别的村买不上纱线,石庙村近水楼台先得月,买纱线没问题,一个村住着,抬腿就到,排队也在最前面。

    张集镇可是全区的典范,特别是这里的滩区村庄,就因为盖了统一的排房,进入冬闲,基本上每天都有来参观的。

    张集滩区村庄全部要求通电,在各级领导的协调下,供电部门集中施工,终于在春节以前,这些村庄都如愿以偿,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明亮的电灯。

    进入12月,气温降到了零下,二爷负责的麦芽糖厂开工了,山本拿到样品后,专门去了一趟省城,看到检测报告,今年的产品比去年的质量更好,他才完全放下心来。

    今年韩屯村的一千亩耕地,全都整好了地可至今没种,就等着年后种大麦。有二爷做麦芽糖的手艺,大麦比种小麦收益高多了。

    全村的男女老少,这次是真的忙了起来,主要是包装用工多。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也没招临时工,自己村里人晚上加会班,就可以了。

    人忙活起来,多挣钱还能少生气。生闲气,生闲气,说得就是闲着没事了才生气。

    11月15日,韩屯村开始送暖。兰芝惦记她娘,抽空和宝贵去娘家。他俩这次是租车去的,俩人的想法是家里通暖了,接老人来过冬。

    瘫痪在床的病人,到了冬天就起不了床。韩屯村有了暖气,冬天不能出屋,可在房间里,能起床坐会。拉在床上,擦洗身子也不太冷。

    兰芝嘴上说的厉害,可心里还是惦记老人,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娘。

    自从老人回家后,她半个月就去一次,每次都带着吃的用的,每次回来都唉声叹气。

    她娘回家后,根本就没舍得请保姆,兰芝留下的钱,都被几个孙子给要走了。

    老人不仅没有保姆伺候,还反过来伺候起自己的儿孙。孩子们都上学,放学后也是疯玩,没一个乐意在家干活的,要钱找奶奶,连个尿盆也不给奶奶倒。

    他们进屋找奶奶要钱,都嫌弃的捏着鼻子嫌臭。老太太吃饭别说让人喂了,孩子们给她送碗饭,都有意见。

    “奶奶,你又不干活,吃这么多干啥,撑的又拉又尿,你自己不嫌臭啊。”

    家里七口人的地,全靠儿子一个人干,一天到晚累的贼死,回家还得做饭喂牲口,给她端屎端尿。



第755章 帮忙
    家里的猪羊和鸡鸭都卖光了,可耕牛还喂着,这可是种地的好帮手,要不是兰芝哥哥死活的拦着,估计也得被两大儿子给卖了。

    老太太心疼儿子,在床上躺不住了,每天早上让儿子把自己抱到轮椅上,她摇着轮椅帮儿子做家务。

    从开始烧水做饭,到帮着儿孙洗衣服,家里有压水井,她洗衣服还得自己压水,让孙子帮忙压些水,俩孩子都不干。

    眼看到冬季了,家里的棉被和棉衣都还没拆洗。她全都找出来,拆洗干净了,坐在轮椅上,一针一线的给做了出来。

    在兰芝家住的时候,一个伺候不到,她就拉尿到床上。回到家了,坐在轮椅上,她自己扒不下裤子,还真的是拉尿在裤子里。

    为了不给儿子添麻烦,她把自己的裤子都改成了露档的,大小便抽下轮椅上的挡板,下面就有便盆。

    解完自己把便盆拉出来倒在粪坑里,用水刷干净再放回去,挡板推上接着干活。

    干的多吃不好,她回家后,体重飞快的下降,身上经常碰得青一块紫一块,有时候还磕破出了血。

    不过,自从她回来后,家里倒是变干净了,也像个家了。孩子们穿上了干净的衣服,儿子回家也能吃口现成饭。

    只是亏了她自己,半个月瘦了二十多斤,兰芝看着她身上的伤痕,心疼的直抽抽,和哥哥闹了一场,反而被她娘骂了一顿。

    闺女给她的一百元钱,半个月的时间就被四个孩子要完了。兰芝气的和她娘吼;“谁家的孩子这么个逞法,他们自己长大了,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到时候挣不够自己花的,谁能养他们一辈子。”

    兰芝娘没说,其实钱是被俩大孙子给抢走的。

    兰芝学精了,也不给她娘钱了,自己直接找保姆,可正值三秋大忙,这里又是植棉区,出钱再多也没人干。

    当时兰芝就想把老太太接回家,她娘自己不愿意“我还没老的不中用,有我在这家终于像个家了。

    我瘦点没啥,瘦了干活麻利。在你家的时候,我翻个身都困难,现在干啥都能行。

    兰芝,你要是真孝顺,就多来几趟,给我带点吃的,帮我把家里缺的东西买了。”

    老太太知道自己有钱也保不住,就支使闺女给她买,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居家过日子的东西,都让闺女给掏钱买。

    她还支使闺女,把一家人的被褥给拆洗了。她拆洗棉衣可以,被褥太大了,她一个瘫痪的人,做这些还真不行。

    兰芝把脏被褥绑到自行车的后面,先把馒头给蒸了,她娘为了节省,回家就不让儿子换馍吃了,动手自己蒸。

    家里仨男的都不少吃,每天都得蒸馍。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俩小的也十来岁了,正是能吃的时候。老太太坐轮椅上蒸馍,非常的不方便,经常烫到胳膊。

    现在天气凉了,兰芝每次去都给娘家连着蒸了好几锅馒头,够他们吃五六天的。

    地里的棉花收了,老太太帮着儿子挑拣翻晒,卖回来的钱,几个孩子想着法的要钱,兰芝娘看到了,也开始觉得孙子不对了。

    她开始苦口婆心的劝孙子,让他们少花点钱“你们眼看着就长大了,以后娶媳妇盖房子,到处都得用钱,可不能和原来那样,有钱就花。”

    他孙子问她“奶奶,你不会是老糊涂了吧,盖房子娶媳妇,哪不是有俺姑姑吗,用得着你瞎操心。

    自从你回来后,咱家过的这是啥日子,一回肉也没买过,俺姑姑拿回来的肉,也让你给炼成油了。

    都过成这样了,你还这事那事的,看谁都不顺眼,要不你还是回去吧。”

    “回去,你们让我回哪去”老太太不知可信的问。

    “回哪去,回俺姑姑家去啊,俺娘判刑的时候,俺姑姑就说了,她给你养老。”

    听了孙子的话,老太太伤心的说“你们也都不小了,难道就不明白我是为啥回来的,你姑姑给了俩月的生活费,这才刚一个月,你们就撵我回去。

    这一个月,你姑姑拿过来三十斤肉,你们还嫌没吃过瘾。你们也出去打听打听,别人家一年能吃三十斤肉不。”

    她大孙子不耐烦的说“你不回去也行,安生的呆着,别管这管那的,整天瞎操心。俺娘在家的时候,日子过的比这好多了。

    要不是俺姑姑,俺娘能坐监狱。吃她几斤肉咋了,家里没钱了,俺们都去她家里过。
1...212213214215216...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