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京都的学校,可不光是文化课教的好,其他的课程开的也多,学好学差的没啥,起码能增长见识。”

    悠悠赞同姥姥的想法,可她的初衷不是自己去京都上高中,而是为了提高韩屯村的教育质量,村里现在有条件了,可不能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再者村里的娱乐活动也该丰富了,过年几天的空闲时间,村民就聚众赌博,也和村里缺乏正常的娱乐活动,有着极大的关系。

    姥姥对这个问题倒是另有想法,她老人家的意见是“我看咱们产业园的做法好,村里也办个培训基地,定期对工人进行培训。以后的技术越来越发达,咱们村要想发展,在技术上得赶上去。

    谁说农民不能当专家,咱韩屯村的工人比正式职工差啥,只要用心的学,没有学不会的技术。”

    悠悠被姥姥的话给惊住了,难怪老太太能从丫鬟当上王府的掌舵人,这思想可够敏锐的,把握大局真精准啊。

    十年的相处,悠悠对姥姥特别的了解,只要是老人家认准的事,准能办成了。

    两个月的时间过去,韩屯村大变样。村里的四个路口,都设置了隔离栏杆,白天搬开顺着绿化带放着,晚上横过来拦路。

    隔离栏杆上覆盖着密实的铁丝网,别说人了,就是只老鼠也过不来。这隔离栏杆是部队赞助的,安全还是非常可靠的。

    四个路口每天晚上十点半封闭,早上五点半开放。多了这一层防护措施,村里夜间的安全有了保障。

    村台前的收购站已经建好启用,猪场扩建也已完工,村前的护村林,每天车水马龙,村里比原来安静了好多。

    方便面车间扩建已经竣工,新的生产线正在安装。这次购买的设备是从阜城入关的,一个多月就运到了,比原来节省了快两个月的时间。

    随设备前来的安装团队,还是由山本带队,二十多人的安装队伍,加上临水地区的派来的技术团队,速度不是一般的快,前两条生产线安装完毕,正在试产。

    面条厂新的生产线已经投产,专门生产菠菜面,产品被山本给包销了,合同已经签订。以前的面条生产线,专门生产龙须面。

    岛国的蔬菜价格高,生产蔬菜面的成本太高了,进口蔬菜难度大,可进口蔬菜面容易,小鬼子的经济账算的是真透。

    韩屯村和山本签订合同时就注明了,蔬菜面根据季节变换品种,到了冬季,只能是胡萝卜面了。

    对此山本没有意见,他到的时候,胡萝卜存量已经不多了,不过他也亲眼看到了胡萝卜面的生产,经过检验,他对胡萝卜面特别的满意。

    胡萝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又称小人参,可由于味道特殊,好多人不喜欢吃。岛国人只认营养,不在乎味道如何。

    天的胡萝卜味道浓郁,反而受到山本的喜,他认为味道越浓,胡萝卜面的质量越好。

    这次山本订购的不仅是蔬菜面,火腿肠生产线还没到,他就把订购量扩大了一倍。

    他的这一举动,让韩屯村的人后悔不已,早知道山本这么大的手笔,就该多购买两条火腿肠的生产线。

    新的面粉生产设备正在安装,这次的面粉生产线也是从岛国进口的,每天两班制的况下,加工面粉三百吨,是目前国内比较大的面粉加工设备了。

    韩屯村原来的面粉生产线,加工面粉五十吨,两条生产线加在一起,生产面粉三百五十吨。

    韩屯今年的方便面生产线达到了六条,每天需要面粉288吨。两条面条生产线,消耗面粉32吨。两项加在一起,韩屯村自己每天消耗面粉320吨。

    两条面粉生产线加在一起,每剩余面粉30吨,根本不用外销,洪城县就能消化光了。

    现在洪城县和平城县从事面食加工的个体户,都用韩屯村生产的红旗面粉,据他们说红旗面粉质量好,比自己加工都合适。

    国营的食品厂,依然用国家供应的平价面粉,每斤价格017元,糖和食用油也是平价的,生产出来的吃产品,和个体户的价格一样。

    成本地价格高,这么优厚的条件,他们竟然没有个体加工户赚的多,真让人不可思议。

    村里所有的车库,都新建在方便面厂里,原来面粉厂里的车库,只放着村里的联合收割机和拖拉机。

    现在韩屯村的建筑工程,就剩下两栋宿舍楼了。这次盖的宿舍楼每层12,五层就是60,两栋楼一共120。

    韩屯村这次接受了120名退伍军人,盖好后正好每人一。这些退伍军人已经来到一个月多了,他们现在暂时居住在村办公大楼里。

    村里在京都市家具厂,专门给他们订制了家具,提前把和写字台运了过来。

    村里还为他们准备好了铺盖和常用品,连工作服都给他们准备好了,每人两,整齐的叠放在他们的铺上。

    这些人在部队时还怀有疑虑,出于对韩国和周胜英的信任,他们才报名来到了韩屯,当时只签订了一年的临时用工合同。

    在他们的心目中,一个村级的集体企业,说的再好也赶不上国家的工厂,不知道偏僻成什么样,这是在本地招不到工人,才上部队请求支援来了。






第830章 支援建设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正文卷第0章支援建设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地方上人手缺乏时,也会到部队求援,战士们有这想法不足为奇。

    估计村里的工厂,活计也应该很重,不然哪会出这么高的工资,比国家的工资标准,高出来两倍多。

    不是看在月工资高的份上,这些人估计都不一定愿意来。他们这些当兵的,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活计脏点累点都不怕。

    至于五十名汽车驾驶员,他们更加的放心,平原地区的路况再差,也没东北地区的山区危险。

    有老首长的推介,部队对韩屯村可是大力支持,他们不仅支援了二十辆货车,还赞助了一些安保设备,隔离栏杆就是其中的一种。

    正月底一切手续办好后,他们开始返程,这次也没坐货车,直接开着货车回的韩屯。一百二十多人二十辆货车,退伍军人即便带着行李,也比较宽敞。

    韩爱国回京都上学了,部队跟过来几位领导,最大的是师政委,他们也想看看,韩屯村的工厂,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出发之前,地委李主任和临水军分区联系了,军分区司令提前来到韩屯村,在这里等候前来的退伍军人。

    车辆进入临水地界,看到路旁密集的村庄,战士们都觉得不可思议,看这情况人手应该很足才对。

    其实,临水不算是人口密集的地区,人均耕地大部分在三亩以上,不过比起东北地区,这里的村庄算是比较密集了。

    上了韩屯村的大堤口,不一样的感觉扑面而来。千亩荷塘水波荡漾,成群的鸭子鹅漂浮在水面上,偶尔有枝早发的荷叶,也才露出尖角。

    五十米宽的公路两旁,绿化带生机勃勃。韩屯村更是一片碧绿,粉色的杏花分外妖娆。村台上的铁蔷薇嫩绿一片,形成密实的绿色护栏。

    村台坡面上,苹果树萌发新芽,树下的葛八根已经长到了五公分左右,好像铺了一层平整的嫩绿地毯,早发的野花点缀在其中,在这初春的季节,特别的美丽。

    公路的西边,医院学校和村办公大楼,一栋比一栋高。工厂里车间成片,又高又大。

    公路的东边,一栋栋三层的别墅整齐的排列着,每户的院子都是一个小花园,让人目不暇接。

    尽管是坐在车棚里,可战士们还是惊叫出声“咋会有这么美的村庄!”

    他们是从平城县过来的,根本没看到张集镇其他的滩区村庄,所以看到韩屯后,和周围的村庄差别太大了。

    从水洼乡到韩屯的这段路,不仅是土路,路两旁的土地依然是光秃秃的,上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盐碱,路旁连棵树都没有。

    实行生产责任制后,这些盐碱地经过人们的精心改良,虽然不像原来碱的那么厉害,可还是只能种一季春棉。

    从黄河大堤上往下看,堤里堤外景色截然不同,韩屯村是一片生机,特别的美丽。

    大堤的那边却是白茫茫的盐碱地,连棵树都没有,地边路旁只有一些枯草,很难看到一丝绿色。

    车辆停在村办公大楼前的广场上,下车后看到广场上耸立的伟人汉白玉雕像,官兵们自觉的立正敬礼,那整齐划一的动作,给人一种威武的印象。

    军分区和地委李书记看到他们,主动迎了上来,一直到坐在大型的接待室里,部队的官兵还没转过神来。

    喝着茶水,看完《红旗下前进的韩屯村》这部专题片,一行人才转过神来,知道韩爱军和周胜英二人,所言不虚。不对,也有不实的地方,韩屯村比他们介绍的,还要好。

    来韩屯的退伍军人,大部分是韩爱军团里的,他们在部队时,虽然知道团长的家乡比较富裕,可做梦也想不到,竟然富裕到这个地步。

    部队的作风是雷厉风行,这些人安排好住宿后,很快就充实到各自的岗位。

    这一百二十名退伍军人,运输队五十名,保安队二十名,其他的五十名全部去了方便面厂。

    吃饭有食堂,上班除了二十名保安人员,其他都是八小时工作制,而且是两班倒,没有大夜班。

    韩屯村的工厂,大部分是技术工种,车间里机械化程度高,重体力岗位很少,根本没有他们想象中又脏又累的岗位。

    月工资高还有计件奖,厂里的福利也好。这么好的待遇,退伍军人都感到满意,前来的部队领导也放心了。

    部队领导在韩屯待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等退伍人员都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他们才放心的回去了。

    唯一令人遗憾的是,战士们离家都比较远,想回家不容易。为此,签合同的时候特别加了一条,除了正常的节假日外,每人半个月的探亲假。假期期间,工资照发,不过奖金就没有了。

    半个月的探亲假比部队的都多,可这也是实际情况,这些退伍军人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在家乡结婚了,拖家带口的谁家都得有事,半个月的探亲假都不一定够用。

    八十年代找对象,军人虽说不如大学生吃香,但是在农村现役军人还是热门人选,新兵服役二年才可以回家探亲,家里人早就物色好的人选,起码两个家庭都没意见。

    探亲半个月的时间,只要男女双双没意见,主要是男方相中了,一般都是闪婚。

    农村兵只要不提干,想找个有工作的媳妇,简直是痴人做梦。提干就得熬到二十五六,再说了,提干后熬到连级,就可以带家属了,农村户口的媳妇随军后,部队给安排工作。

    农村兵一般都在第一次回家探亲时,把终身大事给解决了。以后万一退伍了,回家再找对象,可就比较难了。

    主要是年龄超了,服役五六年后,年龄最小也二十三了,农村大部分是十七八订婚,二十三岁就算是大龄青年了。

    现在当兵,城镇人员退伍后国家负责安置,所以来韩屯村的这些退伍军人,都是农村兵,他们大部分已经结婚了,韩屯村给他们每人安排了一套住房,就是方便家属前来探亲。





第831章 互帮互助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正文卷第1章互帮互助好在每年的春节,还有七天的假期,所有的人员都能回家过个年。

    一般中秋节都赶在秋收期间,这时候请探亲假,既能回家过中秋节,还能帮助家里抢收抢种。

    至于麦收大忙,那就没办法了。除非把探亲假拆开,每次回家一个周的时间,不过现在的人都节省,分开得花两次路费,有来回折腾的钱,不如寄回家雇人干活。

    有了这些退伍军人的参与,韩屯村的面貌是焕然一新,主要是工人的精气神提高了。

    来韩屯村的这批退伍战士,大部分是服役五年以上的老兵,他们在部队的时间长,部队的一些习惯已经刻到了骨子里。

    走路的姿势特别的标准,虽然军装换成了工作服,可是光从走路的姿势上,就能看出他们是退伍兵。

    他们走路昂首挺胸,特别的有力。二人成列,三人成行,步伐一致,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关键是他们把精神带了过来,待人热情,乐于助人,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他们都自觉的做到了这一点。

    别说看到老人和孩子自觉的爱护了,就是面对普通的民众,他们也是礼让有加。韩屯的人流量较大,碰到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总会热情的帮把手。

    搀扶老人,帮助卖粮的人们推车抬粮食。就连在食堂吃饭,他们都会主动帮老人倒开水。

    很快,这些退伍军人就和大伙达成了一片,特别是韩屯村的人,都特别的喜欢他们。有他们在村里,大伙感到特别的踏实,多了一种安全保障。

    现在人们对解放军有种盲目的崇拜感,孩子们看到他们,总会高兴的喊一声“解放军叔叔好。”

    大伙看到他们,也会主动的打招呼,特别是吃饭的时候,村里人喜欢和他们凑一个桌,交流多了,这些退伍兵的情况,大伙也都了解个大概。

    这些当兵的是哪里的人,年龄多大了,家里都有什么人,娶没娶媳妇,有没有孩子,大伙都给问了出来。

    韩屯村的人打听这些,其实是有心思的,自家亲戚有适龄女孩的,都想找他们当对象。

    虽然他们退伍了,可现在成了韩屯村的工人,工资高不说,离家比较远,人口简单,少了多少家庭矛盾。

    结婚的房子都有了,韩屯村新盖的楼房虽然没竣工,可和给教师盖的楼房一样,大伙都知道是啥样。小两口住绝对没问题,就是有了孩子,几年内也够住的。

    韩屯村这么高的工资,二三年的时间,就能攒够盖院子的钱,现在农村的宅基地宽裕,虽说耕地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可宅基地还是生产队里的。

    大伙打听归打听,可没一个透漏心思的,大家都是一个想法,这些义务兵初来咋到,等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再说,他们和韩屯村只签了一年的合同,一年以后到底去向如何,谁也不知道。

    要是他们回家乡的话,就不是结婚过日子的良配了。临水地区生活还算富裕,姑娘们可不想远嫁他乡。

    韩屯村原本计划招收二百二十名工人,部队来了一百二,剩下的一百人,还是由镇政府负责,在附近的村庄招收。
1...240241242243244...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