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所有的窗子上都挂着金丝绒的窗帘,房间里也安装了铸铁的暖气片。

    院子里有自来水,厨房里有自来水,就连厕所也是水冲式的。

    根本没用爱国舅舅动手,十多个人就把家具抬进来了,按照三舅妈的吩咐放到合适的位置。

    汽车直接开到了院门口,东西胡同四米多宽,开车进来绝对没问题。这一排就两家人,三舅住在里面,在往东就是家属院的院墙了,院墙的那面是行署的家属院。

    外面的那个院子大门朝西开,对着家属院内的南北路。整个家属院内静悄悄的,连个看热闹的也没有。

    保姆拿着湿抹布,擦拭着家具表面的尘土,嘴里夸着:“这原木色的家具真好看,俺还是头一次见。”

    姥姥她们帮着舅妈铺床归置衣物,三舅妈把家里人介绍给保姆。舅姥娘客气的对她说:“妹子,俩孩子都忙,家里还得你费心,特别是俺胜男,怀着孩子,麻烦你多照应。”

    王香兰局促的说:“这就是俺的工作,俺不会说话,以后赵主任您有什么事就指使俺,俺保证干好了。”看来是个老实的。

    刚过11.00点,王处长就送来了两桌精致的饭菜,还有两箱白酒,一箱橘子汁。客厅的茶几上摆了一桌,餐厅里摆了一桌。

    “韩书记,俺们大伙给您温屋。这是咱伙房里的家常菜,您们可不能嫌弃。”

    转头又对舅姥娘和姥姥她们说:“老人家,您们也尝尝俺伙房里的菜,回去了也能放心。”这人可真会说话,看来做后勤工作没少和家属打交道。

    三舅从客房里,搬出一箱五粮液。这是姥姥给他带的,一次给了他十箱,让他招待同事。

    “今天,辛苦大家了,咱喝这个,让我表示下心意。”几个人看了,同时起哄:“这酒好,就喝这个。韩书记,以后您家里有活,您可别忘了俺们,干完让俺们喝瓶五粮液就行。”

    一伙人嘴上说的起劲,其实也没喝多少,十二个人喝了两瓶,就坚决不喝了,开始吃饭。

    几个女的喝的是橘子汁,现在的橘子汁可真实在,浓度高的得兑水喝




第365章 一步登天
    三舅妈高兴的不行,“我再生了孩子,就方便了,起码有人帮着看孩子了。”

    三舅说:“我还有辆专车,以后回家也方便。”

    大家喝了一杯水,就去午休息。大舅妈二口子去了客房,舅姥娘和姥姥带着悠悠,去了次卧。

    躺倒床上,舅姥娘给姥姥说:“妹妹啊,俺跟来看过,回去就放心了,你三侄啊,这回是一步登天了。往后啊,俺是不用操他的心了。”

    悠悠也在沉思,舅姥娘还真说准了,三舅确实一步登天了。原来,地厅级的干部,待遇这么好,看今天那些地委办的工作人员,熟练老道的做法,他们是早就干惯了。

    看来,特权阶层不管什么时代都是存在的,就是在革命的七十年代,也没能避免,只不过是比较隐秘罢了。你达不到那个层次,就感受不到。

    午觉睡到下午2.00,大家就起来了。姥姥带着他们,去看自家的院子。

    地委在临水城的中北部,家属院就在地委办公区后面,家属院的后门,和悠悠家的院子的前门,在同一条东西街上。距离悠悠家的院子,相距600多米。

    几个人从后门出来,步行十来分钟就到了。从外面看,高墙大院由于年头久了,给人一种古老陈旧的感觉。

    姥姥打开大门,大家进去都发出了惊呼声。大舅最早开言:“姑,您的院子一个比一个大,这个得有十几亩吧。”

    姥姥自得的说:“爱国,这不算大院子,才十五亩,你姑父原来在京都的府邸,占地180亩,那才叫大院子。”

    大伙都楞了,估计姥姥原来没说过,悠悠也是第一次听姥姥提起京都的院子。

    舅姥娘惊讶的说:“俺的个娘哎,那不是比咱整个村子都大。”

    进了前院的主房,悠悠就张罗着用电壶烧水,这次借着去深南的机会,悠悠是各种家用电器都往外拿,台式的小电风扇就拿出来好几个,电饭煲、电壶更不在话下。

    十几分钟后,壶里的水就烧开了。大舅妈对姥姥说:“姑,您再去深南,也给俺捎个电壶,这可真方便,俺以后就不用动火了,直接用它烧壶水就行。”

    自从去年悠悠妈去京都上学,三家人合伙在悠悠家吃饭,舅妈回家提壶开水,轻易不开火,只有洗澡时才烧锅热水。

    “不用去深南,这里就有好几个,回去的时候,一家拿一个。”有悠悠的电子商城做后盾,姥姥越来越大气。

    大家看完了主房,就一个挨着一个院子的看,姥姥把库房清单交给胜男舅妈,挨个的给她介绍。

    院子里的果树,碰到成熟的大家就顺手摘个吃。舅姥娘吃着还说:“咱家这两年的水果,都是这院里摘的吧,可真是好吃。

    原先的大户人家,就是栽个果木树,也比咱老百姓的好,要不是亲眼瞧见,俺都不信。”

    悠悠在心里吐糟:您老即使亲眼瞧见了,也不能信,这可是来自未来的优质果树。

    院子里成熟的水果有:晚熟的桃,早熟的苹果,龙眼葡萄。三舅妈放着酸甜可口的龙眼葡萄不吃,摘了一串没熟透的玫瑰香,吃的那个欢快。

    悠悠尝了一个,赶紧的吐了,不瞒的提抗议:“酸的倒牙,三妗子,您咋啥都吃。”

    舅姥娘看着哈哈大笑:“好,酸儿辣女,这个还是个小子。”

    三舅妈听了她的话,立马不吃了,委屈的说:“娘,俺想要个闺女,要还是儿子,俺不要了。”

     



第367章 考察
    悠悠已经把有关的资料交给了姥姥,她和李保国留在家里讨论细节,玉玉阿姨带着大家,去逛大街。

    临水的主街上,还和原来一样,并没有个人开门市的。不过,百货大楼里却比原来还热闹。货物也比原来丰富多了,种类繁多,琳琅满目。

    人流也多,最明显的是农村人多了,现在正是农忙季节,百货大楼里有一多半都是农民。

    他们从穿着到神情表现,和城里人有着明显的差别。往往都是一伙人结伴而来,反复的询问、比较,围着柜台商量半天,也下不了买的决心,还耽误的后面的人买东西。

    好脾气的营业员,还能劝导几句:“同志,你们先商量着,给后面的人让个地方。”

    碰到脾气差的,根本不理他们,看衣着招待顾客,对城里人和颜悦色。面对农村人的频繁问价,插空回答一声,还有对农村顾客发脾气的。

    “不是告诉你了吗,咋问起来没完了,耳朵里塞驴毛了。”

    农村人也不是面捏的,碰到性子急的,两下里就吵了起来。

    柜台里的负责同志,过来掺和几句,换个老实的营业员,把事情压下去就算了。

    吵架的营业员,调换个位置继续服务,嘴里还嘟囔着:“这都什么人啊,光问不卖,瞎耽误功夫,我就给你一个人服务啊。”

    旁边的营业员,也随和着声讨,根本不会顾及顾客的感受。还真是花钱买罪受,没办法,现在就是卖方市场,你离了这里,没地方买去。

    现在,营业员的奖金,和营业额是挂钩的。看来,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慢慢的被丢弃了。

    玉玉阿姨带着大家从一楼往上逛,边走边给大家介绍。

    二楼新增加了童装部,悠悠在深南见的的确良的宝宝服、线呢春秋装和儿童运动服都有卖的,不过价格比深南高了接近一倍。

    一套的确良的宝宝服,竟然卖到了12元,防雨绸的兜兜倒褂,3——4元一件,儿童腈纶绒毯18元。

    这样的价格,在这个时代,算是高消费了。不过,买的还真不少。看来不论在哪个年代,孩子的钱都是最好赚的。

    舅姥娘给悠悠买了盒奶糖,又给孩子们买了些玩具,就没再买别的。

    倒是在副食品门市,舅姥娘也和姥姥学会了,来了个大采购,各种干货和海产品,都是成包成篓的买,粉丝、银耳要的最多。最后,还是找了个拉货的毛驴车,给送回去的。

    果品门市,莱阳梨已经到货了。今年的价格高了五分钱,0.25元一斤,舅姥娘一次要了十篓500斤,付款125元钱眼都没眨。

    几个营业员私下里议论:“这老太太真趁钱。”

    回到家里,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了。援朝舅舅和原来洪城县的李书记现在的李副专员,领着几个人在和姥姥谈事情,李保国也在。

    原来,他们是来找姥姥订购收音机配件的,跟着李专员来的,都是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

    姥姥已经把样品给他们装了起来,让他们带回去找有关人士定夺。

    援朝舅舅回来后,连夜把深南特区考察报告整理出来,提交给地委班子。他的建议,引起地委和行署的高度重视,基本全部被采纳。

    临水地区收音机厂已经开始组建,正准备招工。工人从初中毕业生中招取,以城镇户口为主,农村户口有特长的也可以录用。

    中午,李专员安排了两辆吉普车,分批把大家拉到了地区招待所,说是庆祝振



第368章 康复
    他带头喝了头三杯酒,援朝舅舅赶紧站了起来。“李书记,您这么说我可不敢当。韩援朝不论什么时候,都是您的部下,我一辈子都把您当老领导。

    我干了这两杯酒,表示对您的感谢。我援朝有今天,全都是您的关怀和培养。”

    姥姥也举杯表态:“振华和震宇虽然创建在深南,但我本人啥时候都是咱临水人,为家乡的发展出力就是我的本分,以后还得靠在座的各位领导大力支持和帮助。”

    接着,姥姥和舅姥娘及爱国舅舅夫妇,共同给大家敬酒。还是姥姥代表家人说话:“援朝能走到今天,全靠党的培养和大家的支持,他毕竟年轻,今后还得靠各位的扶持和帮助。”

    饭后,李专员听舅姥娘说今天回去,就给安排了一辆吉普车,直接把几个人送回了家,后面的车厢里,装满了临水的特产。

    回到家里,秋收就开始了。韩屯村的1000亩大豆都成熟了。食品厂和服装厂同时停工,三天的时间,就收割完了,接着就是打场、运肥和耕地。

    悠悠爸的借调手续全部办好,村里的医院全部交给了韩宝景。现在他的医术,治疗一般的常见病,已经没有问题了。

    9月15日,部队来了辆客货两用的卡车,来接爸爸进京。

    智慧姐9月18日开学,正好跟着一块进京。舅姥爷和舅姥娘也一同前去,他们去看望爱民舅舅。

    虽然知道爱民舅舅是轻伤,已经完全康复,可是没有亲眼看见,两位老人到底还是不放心。

    姥姥和姥爷也跟着一块去,他们去看望四位老人,顺带打听姥爷的情况。

    自七八年下半年,右派开始平反,七九年四类分子大批的恢复工作。可姥爷和爸爸的事情,到现在没有回音。

    悠悠和迪迪当然跟着去了,昊昊主动要求留在家里,他怕回来晚了耽搁学习,主要是想照看家里。

    “姥姥,您们在京都多留些时间,把姥爷的事情问清楚了再回来。家里有我那,您们就放心吧。”昊昊挺着胸脯,一副男子汉的模样,稚嫩的话语挺有担当。

    刚刚11岁的孩子,懂事的令人心疼。

    卡车前面是双排座,这些人坐上正好。后面的车厢里,除了爸爸和智慧姐的行李,装满了水果和食品。

    姥姥在自己村的食品厂里,买了五千元钱的各种肉食品。京都物资供应相对较好,不过肉食品还是紧张。

    卡车比火车快,当天就到了京都,全家人都去了京大自己家的房子。

    温教授他们看到了,都过来帮忙,大家七手八脚一阵忙乱,一切就收拾停当了。

    王教授他们回去的时候,姥姥一家给了他们两箱肉食品。李奶奶说:“嫂子,这两年,都是婉莹给我们捎,还真是吃惯了,在这里买的,咋着也没您们那里的好吃。”

    姥姥说她:“您们也看到了,我这次拉来一车,您们吃完了,就到地下室去拿,我让婉莹给你们留把钥匙。”

    秦奶奶说:“钥匙不用留,我们经常过来,随时就能拿。”

    舅姥娘楼上楼下的转了一圈,“妹妹,光听您说京都的房子好,今天俺可开了眼,这房子是真漂亮。”

    姥姥惋惜的说:“嫂子,要说漂亮,震宇家以前的府第那才叫漂亮,不知道还能还回来吗可惜不能让您们去看看。”

    第二天,爸爸去部队报到,姥爷带着大家去了三进的四合院那里,刘老、何老他们四个,看到姥爷来了,都激动的不行。

    “艾老,夫



第369章 老家具
    “艾老,您这次不来,我们也想找您那。您是不知道,现在的京都,这老物件可好收了,特别是家具。

    这一年来,平反回城的人多了,国家不仅补发了他们的工资,还发还了他们的房子家具和用品。

    老人在的还把这些东西当成宝贝,老人不在的,年轻人拿了老人的工资,住进老人的房子,可是却嫌弃这些旧家具碍眼。

    听说我们哥四个收老家具,好多人领了发还的家具,就直接拉到这里来,卖给了咱们。

    可惜啊,当年好多的字画和书籍,都被烧了,瓷器被砸坏了,铜器也被卖到废品站,融化了支援国家建设。

    收缴的房子,部分被国家单位当做了办公场所,剩下的就安排给个人居住。

    只有家具和部分结实的物品,没人敢用,这些雕花镶宝的家具没人敢用,这可都属“四旧”物品。被集中存放在仓库里,保存的也算好。

    当时收缴的时候,都有记录清单。即使个人的那份有遗失,国家也根据存根进行了返还。”

    悠悠想起后世红木家具界的传奇人物大佬王,就是靠九十年代初,在京都收废品攒下的旧家具,成了国际著名的“檀木王”。

    原来,京都的旧家具,是这么保存下来的。

    现在自己穿了过来,从七十年代末就开始在京都收购老家具,不知这个世界上的澶木王还会不会出现。

    不过,起码自己收购的老家具,比澶木王价格高多了。虽说每件家具十几元到几十元,比起澶木王来还是高了好多。他可是用废品价格收的,每斤2分钱。
1...8788899091...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