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拉下去的后果,所有下人都懂的。
他们这些下人,说好听点是下人,其实就是一些家奴,得罪了主人,死了也就死了,根本没有从会去管。
而此时,在前厅之中,虽然灯火通明,而且夏季气温还颇高,但是此时前厅之中所有在座之人都感觉到空气中的温度在一点点的降低,特别是在那前厅的尽头,那个坐在中间的青年,他的一个眼神,甚至让人不敢对视,仿佛一下刻就要被冻僵了一般。
而在座下两旁,则是一个个身旁跪坐着,高士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程知节、刘师立、李孟尝、宇文士及、张士贵、郑仁泰等等全部都在。
可是,这些之前还全部兴奋之极,以为以后将会位极人臣,以后将会封侯拜相的人,此时却一个个全都一脸阴沉的跪坐在案前,低垂着双眸,不敢与李世民对视。
“孤召诸位过来为了何事,想必诸位都已经听说了吧,不知道诸位觉得此事孤要如何应对?”看着座下的文臣武将,李世民双眸冰冷的扫了一眼,语气低沉的道。
听到李世民的问话,座下的众人全部一个个都面面相觑,最后杜如晦站了起来,来到厅中朝着李世民跪下道,“殿下,此事是老夫之过,没有想到汝南郡王背后有高人指点,竟然算出了老夫的谋划,还请殿下治罪!”
是的,在檄文这件事传来之后,杜如晦便觉得那位汝南郡王背后应该是有高人在指点,这才能出此奇招,一下子将他们所发出的圣旨给打入了尘埃。
李世民看着跪在厅中的杜如晦,眸中闪过一抹阴戾之色。
有那么一刻,李世民的确恨不得杀了杜如晦,甚至于一旁的房玄龄,毕竟要不是他们献策让自己请父皇下圣旨,自己也不会如今天般如此狼狈。
现在,全天下恐怕都在看他李世民的笑话,让李世民恨不得将那个小畜生抓到眼前千刀万剐。
不过,李世民很清醒,他知道自己现在不能动杜如晦和房玄龄,否则底下这些人就会人心惶惶,以后将不会再有人为自己出谋划策。
其实,李世民很清楚,不管是杜如晦还是房玄龄,之前为他的谋划都是正确的,之前他已经控制了整个长安,控制了自己的父皇,控制了数万禁军,若是杜如晦和房玄龄的谋划成功的话,那么他将可以洗去身上弑兄杀弟囚父的丑闻,成功的登上那九五至尊的宝座。
可是,可是……
都怪那个小畜生,也怪自己太小看了那个小畜生,当初若是自己直接派上几千精兵去剿灭了他,也不会有今天的事了。
“克明请起,此事并不在于你,孤也没有想找谁问罪,当务之急,还是先须解决叛逆之事才行。”李世民忍住心中的怒火,冷然的看着跪在地上的杜如晦说了一句,而后又看向旁边的房玄龄道,“元龄,那叛逆发伪诏之事,你有什么看法?”
见到李世民问向自己,房玄龄也知道自己此时躲不过去,心中叹了口气,站了起来,先是朝着李世民行了一礼,而后道,“殿下,此事臣也有过错,不过臣对此事有一点疑问,不知当不当讲?”
“哦,你且说来?”听到房玄龄如此说,李世民挑了挑眉,眸中闪过一抹冷芒道。
“殿下,圣上册封太子之事,乃是吾等前日之夜才开始商议,昨日才进宫面圣恳请圣上下旨的,此乃最机密之事,就算是那李承明背后有高人指点,可是那人总不会能掐会算,能预知吾等商议之事,再以此布下此局吧?”房玄龄躬身拱手看着李世民道。
若是李承明在此,听到房玄龄的话,怕是要笑出声了。
能掐会算算什么?
小爷我可是穿越者,前知一千年,后知一千年,比这个牛多了。
听到房玄龄的话,李世民那双狭长的双眸不由微微一眯,似有一道杀意一闪而逝。
李世民不是傻子,房玄龄话中的意思他自然听得懂,册封太子之事的确是他们前天夜里才商议,昨天才进宫“说服”李渊的,满朝文武除了他麾下的这些人,都是今天早上才知道册封之事的。
而这消息不可能是今天早上在大朝会之上才传出去的,否则那些人所发的檄文根本不可能超过朝庭所发的圣旨。
也就是说,这些消息是在大朝会之前李承明就知道的,如此他所发出的檄文才能超过朝庭所发的圣旨出现在大唐各州郡,甚至有预谋的在圣旨达到之前张贴了檄文,让朝庭的圣旨成为笑话。
如此的话,岂不是说有人故意将册封太子之事泄露给了李承明,这才让李承明早有准备?
那么这个人,或者说这些人,岂不是自己麾下之人?
不过,李世民不太相信自己这些人会背叛自己,因为若是自己登基的话,这些人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根本不可能,也没有理会会背叛自己。
那么,或许,传出消息的……
李世民突然抬眼望向了皇宫的方向。
“此事孤已知晓,不过孤绝对相信孤麾下之人!”李世民眸光一转,扫了一眼在座的众人,见到在座之人全部都露出激动的神色,而后才又道,“只是,事关叛逆,元龄觉得该如何处置?”
“既是叛逆,自当杀之,以镇天下!”房玄龄毫不犹豫的道。
李世民微微颔首,而后又看了一眼在座之人,道,“诸位觉得如何呢?”
“殿下,附臣议!”
“臣也附议!”
听到李世民这么一问,长孙无忌、高士廉等人连忙站起来附合道。
“好,那孤……”
“报,殿下,外面有自称昨夜派出去的斥侯回来,求见殿下!”在李世民刚要说话的时候,突然一个宿卫大步走了进来抱拳道。
-------------------------------
距离这个礼拜五千票已经很近了,只需要一两百张,大家有票投一下,糖水今天努力码字,给大家加更!
求推荐票!求收藏!!!
第八十二章 长孙无忌的怨念
“报,殿下,外面有自称昨夜派出去的斥侯回来,求见殿下!”秦王府之中,就在李世民正与众将商议大事的时候,突然一个守护在外的宿卫大步的走了进来,抱拳恭声道。
“哦,难道是有那些逆贼的消息了?让他进来吧!”李世民听到这里,不由挑了挑眉,先按下原先自己想要说的话,对着那宿卫道。
“是,殿下!”宿卫一抱拳,马上走了出去。
殿中的人,在听到这件事情之后,顿时一个个心思各异的等待了起来。
不一会儿,在那个宿卫的带领之下,一个身穿甲胄,缺了右耳,一身风尘扑扑的中年人便被带了进来。
“卑下燕飞,参见太子殿下!”缺了右耳的中年人燕飞一进来之后,便朝着李世民跪拜了下来。
“不必多礼,起来说话!”听到被称为太子殿下,李世民的心情便舒缓了一起,脸上露出一点笑容道。
“谢殿下!”燕飞再次一拜,然后才站了起来。
见到燕飞对自己如此恭谨,原本因为剿文之事而心中窝火的李世民顿时心情又好了起来,脸上带着笑容,似如沐春风的道,“你不必拘谨,且说说吧,孤吩咐你们去做的事如何了?”
燕飞抿了下嘴唇,而后才苦着脸有些沮丧的道,“请殿下恕罪,卑下等无能,还没有找到昨晚夜袭的叛逆?”
“嗯?”听到这燕飞的话,原本还微笑的李世民一双剑眉一挑,脸色顿时冷了下来,眼中一抹寒意闪过。
什么意思,没找到叛逆的踪迹,你还敢来孤的面前,这是在藐视孤,还是说确定孤不敢杀人吗?
孤现在杀不了杜如晦,杀不了房玄龄,难道连你这个小斥侯孤都动不了了?
燕飞身为斥侯,常徘徊于生死边境,似乎感觉到李世民眼中蕴含的杀意,感觉脖子的寒毛一下子炸了起来,连忙一下子跪了下去,嘴中也是忙不迭的道,“殿下,虽然卑下等还没有找到叛逆,不过原本卑下派去万年县查探的人却一个也没有回来,想来那些叛逆应该都是在万年县中了,卑下已经马上又派了一百人分成五队前去查探,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了。卑下是担心消息传得太晚,怕耽误了殿下的大事,所以才回来禀报的。”
为了活命,这一次燕飞可是一次性将话一口气说完,差点没将他给憋死过去。
而李世民听完了燕飞的话之后,原本心中的杀意也渐渐消去,撇了一眼燕飞之后,而后淡淡的挥了挥手道,“这事孤知晓了,你马上回去将消息打探清楚,即将回报,去吧!”
“是,殿下!”听到李世民的话之后,燕飞感觉自己好像是鬼门关走了一趟一般,连忙再次拜了一礼,而后退出了大殿。
见到燕飞出去,殿中的众人却一时都寂静无言。
刚才李世民那一瞬间散发的杀意,这些文臣武将可都是明明白白的感受到了,全部都心中有些发凉,同时暗暗的警惕起来。
所谓伴君如伴虎,以前的秦王李世民英明神武,气质如风,可是从宫变之后,众人都感觉到李世民的心态已经开始慢慢的变化。
就如之前那般,若是杜如晦跪下请罪,李世民肯定会第一时间站起来将他扶起来,可是刚刚李世民却只是一句轻飘飘的请起就算是过了。
秦王变了,他再也不是之前的秦王了,而是太子,甚至不久之后可能就会是大唐天子。
李世民并不知道底下众人的心思,在那斥侯退了出去之后,沉吟了一下,而后出声道,“长孙无忌、尉迟恭!”
“臣在!”长孙无忌与尉迟恭连忙走了出来,一脸肃穆的看着李世民。
“孤命你二人明日带领两万兵马出城,剿灭叛逆,孤要在十日之内见到那小畜牲的脑袋,你等可能做到?!”李世民站了起来,双眸炯炯的看着两人道。
“愿为殿下效死,若十日内不灭叛逆,末将愿提头来见!”长孙无忌还没有说话,身怀丧子之恨的尉迟恭便马上半跪在地上喝道。
一旁的长孙无忌听到尉迟恭的话之后,脸色一下子变了,心里暗暗骂道“的,尉迟恭这黑厮,动不动就提头来见,老夫这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长孙无忌无奈,只能上前道,“臣定当不负殿下期望!”
“哈哈,好,那孤就在长安等两位卿家的好消息了。”李世民哈哈一笑,终于笑了起来,而后举起面前案上的举杯笑道,“来,孤在此就先预祝两位卿家马到功成,待到凯旋之时,孤再设宴为两位卿家庆功!”
“多谢殿下!”长孙无忌与尉迟恭,一个强撑着笑脸,一个则满脸残虐笑意的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
而李承明,此时却已经从万年县边上绕路走上了长安东南边上的长乐坡。
长长的队伍在黑暗中缓缓的行走着,无人说话,所有人都时不时的看着那走在最前面的那头庞然大物以及那头庞然大物之上的身影,眸光之中都充满了敬畏之色。
“驾!驾!~~”
就在这时,身后的道上传来了一阵马蹄声音,行走的队伍一惊,不过很快便又安定了下来。
“殿下,之前安排在万年县的人已经回来了,据回报,子时之时曾有数队斥侯在万年县外出现,不过皆已全部剿杀了,不过我军也死了二十多人,伤了四十多人。”不一会儿,薛万彻一脸敬佩的来到李承明的面前,恭敬的开口禀告道。
“嗯,做得不错,都辛苦了,每个人都赏千钱,十匹绢吧!”李承明微微颔首,而后道。
“是,末将替他们多谢殿下赏赐了!”薛万彻感激的抱拳道。
李承明摇了摇头,而后道,“现在距离会县还有多远?”
“回殿下,此地距离会县大约二十里左右!”薛万彻想了一下道。
李承明低头看了一下手中的手表,发现是凌晨三点二十分左右,差不多刚进寅时的模样,沉吟了一下道,“快点赶路,卯时(凌晨5-7)之时,本王要赶到会县。”
“是,殿下!”
命令一下,大军再度开拨,一个时辰之后,当天边升起一缕清晨的曙光之时,大军已经来到了会县的城门之前。
而此时,一个瘦小的身影却从里面打开了会县的大门……
--------------------------
不是无题,而是标题被禁了,出()兵,这两个字也被禁,前一章也一样,改吧!
兄弟们有票投几张吧,今天加更!
第八十三章 卡片(加更)
会县县衙!
“这里看起来比万年县要破上一些啊!”负着走进会县的县衙,李承明目光四处看了看,心中暗暗的想道。
“殿下,这是昨天午时左右送来的圣旨告示,请殿下过目”一个穿着淡青色官袍,脸上留着三撇胡须的中年人小心翼翼的走在李承明的旁边,递了一张告示过来。
李承明看了一眼身旁这人,这就是会县的县令王福生,这家伙据薛万彻所说,是属于太子一党的。
当然,以王福生的官职,自然不可能见到太子,是他的上级是太子一党,他也跟着归属到了太子一党里面了。
这家伙听到城门被打破,县衙被围的时候,吓得差点连尿都出来了,后来听说是汝南郡王带的兵马,马上又表明身份,又是阿谀奉承的,李承明确认了这家伙的身份之后,也便放过他了。
李承明也不是什么杀官狂魔,自然不可能拿下一个城就屠杀城里所有的官员,毕竟他还想着当皇帝呢,没有官,以后谁来帮他治理天下?
随手接过王福生手中递过来的布告,展开一看,果然是册封李世民为太子的旨意,冷冷一笑,随手丢回给王福生,而后问道,“本王饿了,饭准备好了没有?”
“准备好了,准备好了,下官早已命人准备了膳食还有房间,不知道殿下您是想要先洗漱一下,还是先进膳呢?”手忙脚乱的接过李承明丢过来的布告,王福生躬身谄笑道。
“先吃饭!”李承明摆了摆手,而后跟着王福生,朝着后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