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诸天改革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树下螳螂

    在没有空调,没有各种大功率电器的情况,长安城的照明只占据发电厂功率的极小部分。

    绝大部分的电能都涌向了距离长安城数公里之外的一个封闭厂房,一个炼钢厂。

    这是一个电炉炼钢厂。

    电炉炼钢的相关理论和模型陈诺离开前都详细教导了,甚至还亲自打造了一个当时利用阵法模拟进行试验。

    在电炉内,超过4000摄氏度的电弧高温能很好的融化铁矿石,后续的氧化还原,脱鳞,脱硫等都达到一个惊人效率。

    “情况怎么样,工匠们能够使用国师留下的炼钢炉吗”

    夜幕来临,李世民也没有在寝宫休息,而是来到了这个炼钢厂查看情况。

    如果说现代文




第207章 世民恭迎国师回朝!
    

    “老伯,你们把这个井封住,这样里面的水就不会这么快干枯,每天也会有水渗透储存在井里。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凤仙郡,陈诺等人帮忙打了一口井,出水量不大,不过足够满足周围十几户人家的生活所需。

    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导致干枯,还有避免井水被污染,陈诺正在教导这里的人家怎么建造压力井。

    “大唐国师,这个井封住了那要怎么取水”

    周围的农夫看到陈诺在井里面放了一根大竹筒,随后就把井口用石板和层层泥巴封住,纷纷好奇地询问。

    虽然有一个竹筒,但里面的水不可能流出来啊。

    “用压力!”

    陈诺用铁丝把竹筒缠绕几圈固定绑紧避免竹筒开裂,拿出一个小竹筒套娃塞进大竹筒里面,又拿了一个软木塞加动物皮制作的单向活塞塞进竹筒里面,在竹筒旁边垫了一个大石头做一个简单的杠杆把手,一个简陋的压力井就做好了。

    压力井,农村很常见的一种井,抽水原理利用的是大气压。

    在压力井上面一个单向活塞,下面井底也有一个单向法门,当压动杠杆把活塞往上提时,井里大竹筒的空气就被抽了上来。

    活塞往下走,井底的单向阀门关闭,空气就从活塞泄露。

    这样一次次循环,逐渐大竹筒就被抽成真空,井底的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抽上来了。

    检查了密封性,陈诺在上面倒了一点水充当密封,随后就快速上下压动着把手。

    嘎吱,嘎吱!

    环境干旱,井打得比较深,陈诺用普通人的速度足足花了一分多钟才把井底的水凑上来。

    咕咚咕咚。

    活塞的声音变了,从声嘶力竭的嗬嗬声到咕咚声,水从大竹筒旁边的涌了出来。

    “嚯嚯!”

    一瞬间,周围的人眼睛都瞪大了,不可置信地看着这一幕。

    从陈诺解释井龙王不管事了,再到打井,前后不过两天时间。

    在他们的经验,周围一片干旱井肯定要打很深,打水都是一个辛苦事情会累死人。

    没想到陈诺的井打了很深,但却不大,还要把井封上。

    “你们来试试力道。”

    陈诺玩了一会儿让开位置,示意周围的农夫上前试试情况。

    “国师,我来试试!”

    旁边一个刚才帮忙打井的中年人走过来,挽起衣袖露出被晒得黝黑的胳膊,握住把手就要学着陈诺那般打水。

    “手握后一点,别握太前。”

    陈诺喊了一声,示意把手握后,这样更省力。

    “是。”

    中年人深呼一口气,手握在后面牟足劲开始往下压。

    嗯

    这一压,他顿时就感觉到不对劲,很轻,别说他,找一个六七岁小孩子都能压动。

    嘎吱!嘎吱!

    咕咚咕咚!

    大量清澈的水从大竹筒的缺口涌出来,周围人的眼睛亮了,神情几乎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动。

    “狗娃,你过来试试!”

    试验了一会儿,中年农夫喊过自己的儿子,一个八岁小孩。

    “爹,我要怎么做”

    农村的孩子,生活又艰苦,早早就懂事了。

    狗蛋走过来看着地上的水抿了抿干枯的嘴唇,询问要怎么做。

    “握住这里,按照国师的话握后一点,这把手会弹,小心点别打到下巴。”

    中年农夫指点自己儿子怎么压水,狗蛋很机灵,很快就明白了要怎么做,握住把手往下一压。

    咕咚。

    一股井水涌了出来,照映出小孩子发愣好奇地眼睛。

    “怎么样,会不会重。”

    “很轻!”

    狗蛋眼睛好奇看着这简陋的压水井,惊喜道:“爹,今后我早上起来可以打水,你就不用跑几里远挑水了。”

    “好孩子,先去玩吧。”

    中年农夫摸了摸狗蛋的脑袋,示意先去玩,这时候旁边早就有人欢呼地跑回家提桶过来装水。

    “国师,这井我们打多几口可以满足生活所需,我想请教国师地里的庄稼缺水这要怎么解决”

    “你们这里还有山泉水,可以引泉水灌溉。”

    陈诺指了指凤仙郡后面的一座峡谷,地表干旱,但峡谷内有水。

    “国师,山泉是有水,但那也杯水车薪啊。”

    不远处的凤仙上官郡主神情着急地喊道。

    解决了饮水问题,灌溉不解决粮食颗粒无收那大家还是要饿死。

    陈诺没解释,拿过旁边的一个竹杯,装了一杯水泼向不远处的石板,水泼的很开,天气炎热,不过两分钟石板就干枯了。

    “水哪里去了”

    陈诺问。

    “这是井水,被井龙王爷收走了。”

    “渗透进地下了!”

    “石板怎么渗透,这是飞到天上了!”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

    “那看看现在这一杯。”

    陈诺又装了一杯水倒在石板的凹槽上,等了五分钟,水还有大半。

    “都是同一杯水的量,怎么这一次的水没有那么快干枯”

    “这!”

    周围人都愣了,陈诺演示的两次泼水和水干枯的情况在生活很常见,但从来没人想过为什么,研究背后的本质和奥秘是什么。

    “面积国师,是不是面积!”

    一位年不过二十却皮肤被晒得黝黑的青年喊道:“国师你第一次泼水,泼的很开,水很快就干了,第二次泼水,水是倒在一个地方,水干的就比较慢。

    另外应该还有太阳,夏天的水比冬天的水比较快干,太阳底下的水比树荫底下的水比较快干。”

    聪明,观察力给满分!

    陈诺点头,笑道:“说的没有错,水的消失是和面积还有太阳有关,这样只要想办法减少浇水面积,同一份水自然就能浇更多的庄稼。”

    减少浇水面积,浇更多的庄稼国师,你这逻辑好像有问题啊。

    周围凤仙郡的人都愣了愣,想说又不敢说。

    “陈诺,你是不是晕了”

    陈诺身后,猴子几人也没有反应过来,不过他们不敢说,反倒玄冥神情古怪地看着他。

    减少浇水面积,这不应该是浇更少的庄稼,怎么还会变成浇更多。

    陈诺摇头,解释:“你们的庄稼是不是都有间隔

    这样想办法把水只浇到庄稼的根部,其他地方不浇,这不就是同一份水可以浇更多粮食了。

    并且这样田间的野草因为没有水,它们也不会生长出来,最后粮食产量还会更高。”

    只浇庄稼根部,其他地方不浇

    凤仙郡的人恍然大悟,随后苦笑地摇头:“国师,不是我们不肯这样浇水,实在是这样一株一株庄稼每天这样浇水,大家根本就支撑不住啊。”

    “对啊,田地里庄稼上万十万株,这样一株一株的浇,大家从早忙到晚都忙不过来。”

    周围的农夫议论纷纷,只浇水根部这一个道理他们都懂,但劳作量没有人顶得住。

    “不用你们挑水去一株一株的浇。”

    陈诺拿过两根长长的细竹,手指随意在上面间隔几十公分就割开一个口子,随后把竹子放斜,拿起一杯水轻轻倒在上面。

    液体的表面张力让水顺着竹子往下流,当遇到被割开的口子时,表面张力破坏,水就滴了下来。

    口开的不打,大部分水还在继续往前流,然后遇到下一个口子又滴下来。

    经过两个口子,水流继续往前,每遇到一个口子水就往下滴,最后到了竹子末端几乎没有太多水流了。

    “你们去砍这些细竹,上面割一个小口子,从田埂支高伸进田里,每一个口子就对应一株庄稼的位置。”

    陈诺手比划演示了一遍,伸手拿过一根手腕粗的竹子,用刀随意在上面开了个口子再把竹子插进去。

    “田埂位置横




第208章 出城迎接
    长安,人皇之气的汇聚让李世民明显变年轻了许多。

    “陛下,已经找到国师了,国师正在赶回来。”

    袁天罡正向批阅的奏折的李世民汇报陈诺的消息。

    “还要多久”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折,询问情况。

    “大概还要一个半时辰左右。”

    袁天罡捏指算了算,给出一个相对精准的时间。

    “一个半时辰......”

    李世民点点头,放下手中的奏折,迈步走下案台向外面走去。

    “备车,朕要去西城门,让百官做准备,朕要亲自迎接国师回来。”

    “是,陛下!”

    数刻钟后,一个由9辆蒸汽汽车组成,车头挂了大唐皇室旗帜的车队向城外驶去。

    李世民坐在中央的一辆蒸汽汽车,吹着空调,看着外面繁荣的一切。

    “电风扇,卖电风扇啦!130文一台电风扇,让你们摆脱夏日的酷暑,畅享清凉美好的夏天!”

    “电风扇,买电风扇啦!130文一台......”

    突然,一间新开的店铺吸引了李世民的注意,店家叫卖的电风扇让他眼前一样。

    “停车,我们下去看看。”

    车队停下,简单的无线电波早就已经应用,这也是大唐这些年能够上下协统一体,军队如臂使指的原因之一。

    “陛下!”

    “陛下!”

    看到车队停车,李世民带着两位侍从下车,周围的民众和店家连忙放下手中的事情躬身行礼,从表情上的崇敬和激动,看得出来这一礼是发自内心。

    “大家不用行礼,都不用行礼。”

    李世民走上前看了看店门口一台在转动吹着风的风扇,伸手转了转一台没有接电的凤山。

    风扇叶是金属片弯成,边缘经过钝化处理并不割手。

    “这个电风扇是怎么发明的”

    李世民好奇地询问。

    陈诺离开时天地限制还没有解开,电这个东西虽然通过少数阵法蒸汽机搭配发电机出现了,但因为阵法蒸汽机无法大规模推广,蒸汽机一般都用来驱动生产工具,便民轻工业产品很多都没有制造出来,其中电风扇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陈诺玩的比较高端,他直接就度过了风扇环节玩的是空调。

    虽然空调也有风扇,还是更高级的静音风扇,但别指望一群还敬鬼神把蒸汽机视为仙神力量的人敢去拆卸研究。

    “陛下,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看到官府贩卖的技术手册里面有一个叫电动机的东西,接上电电动机的转子就能转动。

    现在天气炎热,正好就想到这种扇叶结构,用电动机驱动那就能吹出风。

    我买了一批电动机,找工匠定制了这些扇叶和底座,最后组装出这样风扇。”

    这个时代的人对专利意识几乎等于无,面对李世民的询问,发明出电风扇的店家很干脆地把自己的发明技巧说了出来。

    李世民点头,周围的人群有一些人眼睛则不由地一亮。

    “电会伤人,你是怎么避免电风扇的电伤人”

    李世民提出一个疑问,对他来说,电风扇的利益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伤人出现安全事件。
1...7273747576...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