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好细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锦公子
“爹爹能有什么事,放心,早些休息吧!”陆伯山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件事要自己扛,便谁都不能告诉。
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多,牵扯的人就越多。
这件事,只是他一人之错。
不管怎样,他不后悔当年的决定。
而这边,赵穆离开后又进了宫,紫兰殿里母子俩又吵了一架。
最近因为徐蝉儿的事母子俩一见面就没有和和气气的时候。
“总之,儿子不会娶那个蠢货,母妃要是执意要儿子娶,那儿子也只能想办
第153章 和亲公主
第153章 和亲公主
陆瑶从父亲的书房回去后也是辗转难眠,父亲极力隐瞒的事绝非小事。
因夜晚没睡好,第二日是顶着黑眼圈起来的。
陆瑶肤色白,鲜少用香粉,平日也是只擦润肤的香膏,今日却是破天荒的用了香粉遮了黑眼圈的部分。
早膳时陆夫人发现了女儿脸色不好,忙关切道:“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陆瑶摇头:“没有,女儿身子很好,就是昨夜没休息好而已!”
“等下还是叫个大夫瞧瞧!”陆夫人不放心。
陆瑶:……
来自母亲大人的关怀太多也是一种负担啊。
散了朝之后陆伯山没有回府,在华清殿外求见。
作为皇帝宠臣,自然是有随时面圣的资格,皇上很快让小太监传旨请了进去。
陆伯山看到皇上,撩袍下跪:“皇上,臣有罪,请皇上责罚!”
皇上眯了眯眼,看着陆伯山的眼神有些意味深长,随后才道:“陆爱卿这是做什么,有什么话起来再说!”
陆伯山却并不敢起,叩首道:“臣有欺瞒之罪,南疆王室确有血脉尚存,臣请皇上责罚!”
皇上并不急开口,表情有些严肃,过了好一会儿才道:“陆爱卿,你太让朕失望了!”
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他现在就是暴跳如雷有用吗
“臣有负圣恩,请皇上责罚!”
皇上深深看了陆伯山一眼:“你当年可是放过了十三皇妹的孩子”
当年下令血洗南疆王室,他也是下了很大决心。
他不是没有想过放过皇妹的孩子,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他们身体里流的始终是南疆王室血脉。
只要他们活着,便会被有心人利用,挑起仇恨,边疆永无宁日。
十三皇妹是先皇最小的女儿,本是被先皇许给了宁国公的世子傅沛,也就是先皇后的兄长。
可惜天妒英才,傅沛英年早逝,十三皇妹当年深陷痛苦,十分难过,打消了再嫁的念头。
可没想到半年后,南疆王的王妃因病去世,南疆王向大齐提出联姻,希望皇上能将大齐公主嫁于他为王妃,而十三皇妹是唯一未嫁的公主。
先皇斟酌再三,最终答应,当年,因为此事,他也曾向父皇为皇妹求情。
先皇说,作为皇家儿女,既然享受子民给予的至高无上的荣耀,那也要做出应有的牺牲,这是一个公主的职责。
没想到皇妹居然答应和亲,傅沛去后,皇妹心如死灰,只剩一具皮囊,世间任何男子于她皆无区别。
先皇用边疆五座城池作为嫁妆,希望南疆王能善待女儿,善待边疆百姓。
南疆王对皇妹很是宠爱,边疆也和平了几年,但南疆王的野心并没有真的消失。
南疆扰乱边境,烧杀抢掠,一夜之间屠了大齐三座城池。
那时他刚继位没有几年,先是先皇后去世,西凉,北疆那边也是蠢蠢欲动,南疆又如此挑衅,他需要一场战事立
威。
那时顾丰生已经退隐,崔家在朝堂已经已隐隐有威胁,不适再立战功,他便派陆伯山平息南疆动乱。
陆伯山也不负所托,只用了不到半年便平息了这场战乱,陆伯山在朝中威望也从那时也越来越盛。
在前往南疆之前,他曾下一道密令给陆伯山,十三公主可免于一死,接回大齐,可十三公主的两个孩子不能留。
“皇上,臣能顺利攻入王宫十三公主功不可没,当年臣杀入王宫时,十三公主已经让南疆王饮下毒酒,十三公主用先皇御赐金牌求臣救她的孩子,让臣带他们远离南疆,隐姓埋名过普通人的生活,臣只能答应!
第154章 耐人寻味
第154章 耐人寻味
陆伯山平日早朝一般巳时末就回了,可如今已过午时还不见回来。
陆瑶派了人去打听,说是今日早朝早已结束,并未见陆侯出宫。
陆瑶心里正担忧着,夏竹从外面进来:“小姐,三少爷回府了!”
小姐最近一直打听三少爷的消息,知道三少爷回府,立刻便来告诉小姐。
“真的”陆瑶眼神一下亮了起来,三哥回来的可真是太及时了。
“自然,奴婢看的真真的!”三少爷虽然不常在家,她也没见过几次,但绝不会认错的。
陆瑶点了点头,三哥才回家中肯定是要和三叔三婶请安的,她如今过去也不合适。
“你去给三哥身边的玉书说,若是三哥得了空,让他来我院子一趟!”陆瑶道。
“是,奴婢这就去!”夏竹一阵风似的离开了。
陆伯山回到家中已是快午时,午膳是一家四口一起用的。
有瑾儿的童言稚语,席间气氛很好,一家人和乐融融。
用过膳后,陆瑶便回了自己的院子,没多久,陆玉庭便过来了。
三哥这趟远门出的确实够远,三个多月了。
不过,他倒是没有风尘仆仆的狼狈,依旧光华万千,风度翩翩,还是那个让妙音阁诸多小娘子们牵肠挂肚的俏郎君。
“三哥出门一趟倒是风采更甚从前!”陆瑶笑道。
陆玉庭打开折扇摇了两下:“妹妹就别打趣三哥了,我这一趟可是着实不易,险些掉了半条命去!”
陆玉庭嘴上说的惊险万分,可脸上却风轻云淡,像是在说别人的事一般。
“三哥尝尝我新配制的菊花茶!”夏竹把茶水放到桌上后,便退出了房间。
陆玉庭端起喝了一口:“嗯,味道不错,等下帮我包几包,我正好送人!”
“这个好说,我听说三哥去了南疆”陆瑶意有所指。
“你这茶味道虽好,却烫嘴的厉害!”陆玉庭一副被吓到的夸张的模样。
“天气凉了,还是喝热茶舒服些!”
知道他去南疆的只有一人,陆玉庭看向陆瑶的眼神有些耐人寻味。
不会借着江南之行把他妹妹给拐了吧
这可太不厚道了。
他让他帮这么个小忙,他倒是不客气的很。
这可不行。
“妹妹呀,这外面世道乱的很,可千万别听有些人胡说八道,专门骗你这种长得好看的小姑娘!”陆玉庭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
陆瑶知道三哥必是猜到了什么,忍不住一窘,很快便正色道:“三哥,你不在的这段时间,京中出了不少事!”
陆玉庭看似漫不经心的摇着折扇,可陆瑶的每一句话他都听的十分认真。
清音居
陆瑶能发现爹爹的喜悦是装出来的,作为枕边人的陆夫人自然也看得出。
陆夫人心思细腻,她早发现丈夫这几日情绪不对。
只是当着孩子们的面,她什么都没有问。
瑾儿还小,什么事都不懂,瑶儿又太懂事,什么事都要扛,她怎么能忍心。
待两个女儿都离开,陆夫人给丈夫端了杯茶道:“伯山,到底出了什么事”
陆伯山故作轻松道:“能有什么事,别胡思乱想!”
“你我夫妻多年,最
近半夜你常常起身去书房,一坐便是到天明,我岂能不知,我们夫妻一体,荣辱与共,有什么是不能和我说的!”陆夫人握着丈夫的手。
夫君出事她心急如焚,她也想过让他卸甲归田,一家人过平淡日子。
可夫君的抱负她也再了解不过,他爱这个家,爱她,爱孩子们。
但他也爱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他想要守护这片土地的和平。
堂堂侯爷之尊,成婚十七年不纳妾,满京城公侯之家绝无仅有。
更何况,她还无子,连圣上都曾要赐他贵妾,被他拒绝。
这么多年,他从未给过她半分委屈,让她一个小小商户女坐稳了侯夫人的位置。
就凭不纳妾这
第155章 位高权重
第155章 位高权重
陆伯山还记得,那日下着蒙蒙细雨,她举着伞,款步而来,一袭浅绿色的裙衫,如同水墨画里走出的仙子。
他愣在原地竟不知上前,倒是方家的小厮小步上前:“老爷,小姐,你们可回来了,那位公子来了好几日了,说要报小姐救命之恩!”
方老爷摆手习以为常道:“不用,不用,我方家向来施恩不图报,小姐救过的人多了去,哪报的过来!”
“是呀,小的也是这么说的,可那位公子日日都来等,小的也没办法啊!”小厮为难道。
老爷说过,做生意的广交八方宾客,但凡登门拜访的,无论何人,不论何故,都不得怠慢。
而且,这个人看起来十分有来头的样子,他也不敢赶。
“是你”方淑兰这才注意到正是她那日救的人。
说起来,她还为此被爹爹训斥。
倒不是为那十万两银票,而是爹爹怕她惹上麻烦。
方家虽有银钱,却是商户,得罪不起贵人。
他上前:“正是在下,多谢小姐那日救命之恩,陆某没齿难忘!”
“举手之劳,无足挂齿,公子无事就好!”
“那日你的护卫为救我们受伤,也让小姐受惊,一点谢礼,聊表谢意!”陆伯山挥手,让手下抬了进来。
竟是一件一人多高的红珊瑚树,这么大的红珊瑚,银钱是其次,关键是奇缺。
方老爷这才打量起眼前的年轻后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傀俄若玉山之将崩,端的是一副好面相。
方老爷走南闯北,阅人无数,瞧这气度面相,定是位高权重之人。
“公子,这谢礼太贵重了,我方家实在受不起!”方老爷出来道。
“老先生客气,令媛为救陆某那日仗义疏财,舍银钱无数,这是陆某小小心意,万望老先生收下!”陆伯山言辞恳切,让人无法拒绝。
不过,那日女儿为救他,倒是确实撒出了十万两银票,这……
方老爷子收下了红珊瑚树,交下了他这个朋友。
方家在扬州虽是商户,却美名远扬,方老爷子仗义疏财,方小姐神仙面容,菩萨心肠,有江南第一美人之称。
陆伯山对方淑兰十分好奇,据他知,闺阁女子皆是醉心琴棋书画之道,为自己贴上才女标签。
这位方小姐倒是个例外,她更喜做生意,别人是满腹经论,她是满腹生意经,他没见过比她更爱财之人。
他倒是十分好奇,如此爱财之人,为何那日会毫不犹豫的撒钱救命。
后来,她确实告诉了他原因,她说,她享受赚钱的快乐和他享受建功立业其实一样。
琴棋书画救不了穷苦百姓,可是钱能。
她想做的事,琴棋书画帮不了她,可是钱能。
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她方家赚钱有方家原则,做善事也不是让别人叫一声大善人。
她说方家创业的老祖宗曾是个四处流浪的乞丐,落脚扬州城,得过扬州城人恩惠,曾立誓,若有出头之人,祖祖辈辈还恩此地百姓。
他在江南足足逗留了两个月,离开江南之时,向她许诺三个月后必上门求娶。
她害羞应允,他离开那日,江南也下着细雨,纷纷扬扬,泪湿衣角。
他乃平宁侯嫡子,两个弟弟已经成婚,可他作为世子却迟迟未曾成婚,也不是没有原因。
他的母亲乃是大齐明仁皇帝嫡亲妹妹的孙女静姝县主。
自小众星捧月,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若嫁个爱她的郎君本可一生顺遂。
可她却独独看上了他的父亲。
那时父亲已有指腹为婚的妻子,便是三弟的生母,韦家嫡出大小姐。
只是韦家日渐没落,祖父当年没有解除这门婚事也是不想做寡信之人。
祖父虽有遗憾,但韦氏进门后孝顺公婆,照顾丈夫,十分娴淑,和父亲也十分恩爱。
可父亲被母亲看上,她县主之尊,自是不能做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