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龙旗震苍穹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了缘三界

    “四弟乃奉兄长之命、亲自将掳掠的漕粮藏在南京、徐州段的洪泽湖里头,其跟随护航的两个总旗明军大部分均已灭口、只有少数脱逃,正在追捕中!”

    “逃跑之人不必理睬,倒是漕粮、骆养性已经回朝,一番探查下来很甚会暴露,命其就地烧毁、一粒不留!另、大明海岸,升平已久;该是动动了!”

    叶向高的眼睛发出绿油油的光芒,如同盯住猎物的恶狼!

    …………




第三百一十一章 毒 计 频 出!
    将近一个月的折腾,京城又恢复了正常。

    一个月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再有半个多月,初冬的第一场雪就要来了,寒潮早已降临。

    路上的人们都裹上棉衣、低头匆匆的赶路。

    一个月前,那场轰动一时的、尚书之间的大战也已平静下来,大伙儿都在忙碌各自的事儿。

    奉旨集结的各路人马、粮草经过紧赶慢赶、都已经到达京城郊区。

    朱由检也难得滴装模作样到郊区去检阅检阅,鼓舞了一下士气。

    各项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十三路运粮草的还有南方一路没到;就等他了。

    “按规定,这路粮草本应早到的,为何迟滞今日未见踪影”

    “启禀圣上,老奴均已派人催促三遍,今日已是第四遍,并晓以大明律法;想必很快就到了!”

    “无妨、催促即可,只是朕想不明白,南方有漕运的便利、又有官粮的诏书,按理说早该到矣;为何如此缓慢”

    闲来无事,朱由检主仆俩在养心殿闲聊。

    “这一路乃最大、也是最难运输的漕粮,其余几路根本没法比;想必是一路艰辛吧;单单路上的山贼毛匪乱民就不计其数,何况是拥有近四百只漕粮的船只了!但愿他们平安抵达吧。”

    王承恩回答道。

    “路上安保不会有事吧朕依旧有点不放心!”

    朱由检道。

    “圣上安心,待老奴再去催促便是!”

    王承恩说完起身就出门去催促,留下朱由检无所事事。

    朱由检四处看了看,又回到案前批阅奏章。

    刚批不到三章,眼角一瞅,就见王承恩慌里慌张地跑了过来,进了门便趴附地上。

    “启禀圣上、大事不好,锦衣卫来报,那四百只漕船于半道被人给劫了!”

    “什么!什么什么!何人如此大胆,敢劫官船!”

    朱由检脸色都变了。

    “这个……,老奴切是不敢讲!”

    “恕汝无罪,讲!”

    “劫船者,乃于半个夜前、从锦衣卫诏狱里劫走并已潜逃至外地的叶向高所为!”

    ‘轰趴!’

    一张太师椅被朱由检砸成碎片。

    朱由检实在是给气坏了。

    半个夜前的那场劫狱、让老朱对叶向高些许的愧疚消耗殆尽。

    他怎么也没想到,叶向高的门人胆子大到这个程度,连锦衣卫诏狱都敢洗劫。

    并且还都成功了!

    虽然那场劫狱大战、双方损失惨重,并且还动用了整顿过的五军营官兵加入,可毕竟成功了不是。

    不仅如此,叶向高的直系亲属全部下落不明,让事后朱由检的报复一拳打在了空处、郁闷不已。

    而现在又听到叶向高劫粮船的消息,这怎么不让他生气。

    朱由检实在是郁闷,大明近来流年不顺,各地均有刁民暴动尚未平息,而内部先是出了朱由校这档事儿;好不容易调兵调粮、准备向龙骑军摊牌,紧接着又来了叶向高这类事儿,合着这些事儿全都找上我了!

    “洛养性不在京城”

    朱由检脸色铁青。

    “启禀圣上,洛养性至今仍呆在银川府,为吾各路大军的到来做准备!”

    “宣其五天内回朝,任其为破获漕粮案特使,必要时有权指挥调动各省兵马围剿漕船案,追回漕粮!另、全明通缉叶向高、不论死活,如有发现者,重赏!叶氏所属一律降职不得录用,叶氏田地全部充公,九族之内无论大全部发配边疆、永不回朝!”

    朱由检沉着脸说道。

    “喏!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得,这下子叶向高玩大了,把自己给绕了进去,大明各地已经难有立足了!

    ……

    五天之后,就在洛养性回朝之际,朱由检给集结的部队下了一个命令,全军即刻向宁夏镇开拔,粮草如若不够、可就地筹粮解决!

    好嘛,这简直就是下达了一个就地抢粮的圣旨!

    军队人吃马嚼、一天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十二只运粮草的队伍所运送的粮草、原本仅仅维持到宁夏镇就所剩无几,如果没有那四百只漕船的粮草,短缺的粮草真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

    这下子倒好,军队听到圣旨之后高兴了。

    我奉旨‘筹粮’你能奈我何!

    地方官听了、整个都蒙圈了。

    奉旨‘筹粮’抢粮还擦不多!

    有这么下圣旨的嘛!

    可朱由检是皇帝,他爱怎么下就怎么下,管的着吗!

    期间不是没人没有异议,认为这么做纯粹就是找死、弊大于利。

    可固执的朱由检认为这一切全都是叶向高所为,是他将原本运给军队吃的粮草给劫了,有本事找他去啊,干嘛不能下发此圣旨!

    因此史上最令人非议的圣旨出笼了!

    ………

    “嘿嘿、嘿嘿嘿,这朱由检急眼了,竟然发布这么一个圣旨,好啊!”

    在一个山中隐秘的窝棚里,高廋的叶向高嘿嘿冷笑道。

    在山的外面,一条连接南北的运河正在静静的流淌;河上来往船只如梭。

    其实叶向高并未逃多远,就在通州至天津下游的潮白河沿岸一处隐秘的山凹里。

    他今年虽已经六十九岁了,可看上去最多也就五十来岁;或许是脱出球笼的缘故吧,整个人看上去精神焕发、白里透红的,只是比以前在位时消瘦得多。

    原时空里167年叶向高因病去世,笔者不仅复活了他,还由原手无捆鸡之力的人成为一个武林好手。

    “如此一来,征讨大军因缺粮而不得不就地筹粮,这简直就是给地方带来不稳定因素呀,到时还不得有求于吾等!兄长此计甚高!”

    一旁的叶向亮说道。

    “吾看未必,朱由检既是将吾等定为罪人并满天下通缉,以他的性格断不会收回成命的!”

    叶向永亦插嘴道。

    叶向亮、叶向永是叶向高的二弟、三弟

    “嘿嘿嘿,既然朱由检不在乎自个之子民,吾等不妨加一加火,让其白忙活去吧!向亨何在”

    “四弟乃奉兄长之命、亲自将掳掠的漕粮藏在南京、徐州段的洪泽湖里头,其跟随护航的两个总旗明军大部分均已灭口、只有少数脱逃,正在追捕中!”

    “逃跑之人不必理睬,倒是漕粮、骆养性已经回朝,一番探查下来很甚会暴露,命其就地烧毁、一粒不留!另、大明海岸,升平已久;该是动动了!”

    叶向高的眼睛发出绿油油的光芒,如同盯住猎物的恶狼!

    …………



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 军 途 中!
    “启禀都指挥使、有消息了!”

    一名锦衣卫快步走进衙门汇报。

    “哦!快快道来!”

    骆养性顿时精神一振。

    他正想加大搜索力度呢,好消息就来了。

    该死的叶向高,该死的漕粮!

    “据一线锦衣卫报告,在南京、徐州段的洪泽湖里头发现有大火燃起,疑似人为故意纵火;待吾方人员前去观瞻时、所燃烧之物正是吾等搜寻不得之运粮船!”

    “有多少”

    “三百九十六、近四百艘!”

    “该死!近四百艘船啊!”

    吃惊的同时,自调回来就立即调查的骆养性不敢怠慢,急忙将此信息向朱由检汇报。

    早间刚刚得到的情报、就迅速摆在朱由检的案头。

    朱由检都蒙圈了,这叶向高也是敢做啊,一把火就烧掉近四百艘漕船的粮食,这得筹借多久才筹齐四百艘船的漕粮啊。

    这一下子倒好,又得重新筹粮了。

    但问题在于粮草可以慢慢筹集,军队可是赶不及了。

    朱由检由此更是将叶向高恨入了骨髓里,并追加圣旨捉拿叶向高及其直系亲属,无论死活。

    并派遣骆养性的锦衣卫全国捉拿,不仅如此,朱由检还派出王承恩率领久负恐怖之名的东厂番子协助锦衣卫。

    东厂,明朝最令人恐怖的特务组织,终于露出它潜在的锋利獠牙。

    不过此时的东厂已经今非昔比。

    它最权势滔天的时候是在魏忠贤时期,到了如今、很多的职能都已经与锦衣卫重叠、合并,没有了以往的威势,这部分的人便被称之为‘厂卫。’

    以其称之为东厂,倒不如叫做皇帝的近卫好一些。

    虽然东厂已经走向衰落,人们还是谈虎色变,对其避之如蛇蝎;可见其过去的威名。

    ……

    且不管如何的追捕叶向高,骆养性、王承恩如何的将京畿附近以及周边地区弄得是鸡飞狗跳、闹得是鸡犬不宁;由熊廷弼挂帅、卢象升为辅的征剿大军终于出发了。

    经过发生这么多的混沌事儿,也加上布置在军中的细作探听到的消息;最重要的、是经过军中将领们的苦苦相劝,朱由检也退了一步,不再要求攻击并收复河套;而是收回甘肃、宁夏两镇,并给予龙骑军必要的教训即可。

    而且他还将孙承宗任命为钦命征讨大军宣抚使赞画,也就是随军总参谋,随同大军一同出征。

    因为他不放心。

    对于孙承宗的加入,诸位将领倒是很欢迎,在辽东时他们就已经共事过。

    至此,大明史上最强之兵马出发了。

    既有满桂的‘辽东铁骑’一万二千人、洪承畴、吴三桂率领的八千子弟兵、曹文诏、曹变蛟麾下的八千人马;主将熊廷弼、副将卢象升率领的京畿人马一万人,还有秦良玉麾下的两万白杆兵。

    五万八千人马,号称十万,就这么的浩浩荡荡向西部进发。

    出了京师后,一番商议,众人都决定加快速度、争取早日到达银川府。

    愿望是美好的,可现实切特别的骨感!

    “嘿嘿嘿,真可谓天军一出、威武雄壮啊!”

    “不,理应说、大军一出、万魔伏藏才对!”

    “对对对,还是师傅说的好啊!嘿嘿嘿!”

    孙承宗这次不仅依然带着他的家丁出行,还带上了李默一和他的三名弟子,还有两名母亲硬派给他随行的丫鬟。

    目的是让他们感受一下军旅的生活、护卫孙承宗与两军对阵时不一样的残酷杀戮。

    望着在遮天蔽日的尘烟中滚滚向前的大军,李默一不禁发出感慨,偶尔还瞥一眼不远处。

    这确实跟他所推崇的江湖道义有点不一样。

    在大军的两侧,远远的不时有大量人影跟随者。

    这些都是本地的饥民!

    因为这一路来,随着部队的行进,已经发生好几起暴民拦路抢夺军粮粮草的事儿。

    按理说,大军行进期间,一般人要躲多远就躲多远,根本不敢与之接触,现在倒好,都有胆抢劫了。

    即便不抢劫,也是一群群的围绕周围不肯离去。

    待大军歇息时、全围了上来,目的仅仅能讨一碗汤喝!

    看着周围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的样子,孙承宗等人就明白这些饥民为何要抢劫了。

    这些平日高高在上的将领、怎么也想不到大明内地竟然会发生这样的饥荒,导致民众过得如此艰难,于是恻隐之心四起。

    结果是部队一停下来,他们首先就会均一部分的粮草熬一些汤水给饥民喝。

    当然了,遇上使用暴力的坚决镇压。

    其结果是周围的饥民越来越多,到了后来,只要他们一上路,这些饥民拖儿带女、呼朋唤友一路象尾巴似的跟在左右、跟在后头,甩都甩不掉。

    如此一来导致部队行军速度越来越慢,到最后形如蜗牛般向前拱,慢到了及至。

    这跟当初定下的快速行军、争取早日到达宁夏镇的想法差了十万八千里!

    最最重要的是,部队刚刚进入山西,粮草就已经亮起了红灯!

    在这么进行下去,恐怕刚到宁夏队伍就得打道回府了。
1...106107108109110...1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