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龙旗震苍穹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了缘三界

    “华夏之所称为神州,乃自无始以来为神居之地,昔年遭遇天劫,吾华夏始祖九天玄女娘娘以七彩石补天使吾等故土得于拯救,所用于补天之七彩石由于量多而散布各地,形成各个不同族群繁衍生息;如此、汝等皆为七彩补天石所化,具有补天之德。

    然而、尔等散落各地之后被妖魔邪气所侵,不念始祖之恩、背弃道德之义,明目张胆犯吾神州之地、杀戮奴役华夏子民,所犯罪孽罄竹难书;此举已触犯天规、人神共愤。

    龙骑军、奉消魑魅魍魉之天意而驻世间,尔等之行为丧心病狂,唯有打入无间地狱方可平息天地滔滔怒火。

    然、上天亦有好生之德,念汝等均为七彩补天石之后,给予将功赎罪机会;加入龙骑军并以此为家,但凡号令祭出、刀山火海亦得勇往直前,为龙骑军、为天下百姓杀出一个朗朗清平圣地,亦可消除尔等所犯罪孽获得解脱,




第一百零八章 这些明军中了邪了?!
    “这个、圣上,此卷轴只是写给张笔跃的问候函而已呀,老奴倒不觉得有何不妥,不过这上面所说的礼物倒是挺好的;圣上要留下吗”

    魏忠贤看完绿色卷轴的内容,对朱由校说道。

    “呵呵,大伴哪、你再仔细看看后面那单独的两段话语。”

    朱由校笑笑说道。

    “嗯,‘河内有甲胄、唯独缺一爵,倘若虎贲正、何惧魍魉焉。’额!圣上、这是何意呀老奴看不懂啊。”

    魏忠贤一头的雾水。

    “刚开始,朕也弄不明白、亦不上心,后仔细一琢磨,这其实是写给朕看的;他们知道张爱卿定会将此卷轴转送至朕的手上。”

    朱由校解释道。

    “啊这都能预先知晓!”

    魏忠贤大吃一惊。

    “龙骑军,不简单哪!他们此举、是向朕要官职来的;‘河内有甲胄、唯独缺一爵,’说的是河套地域他们有强悍的军队,却未得到大明的敕封,也就是缺一爵的意思。

    ‘倘若虎贲正、何惧魍魉焉,’就是说如若获得吾大明正统的称谓,龙骑虎贲将踏平魑魅魍魉,使海内升平;你明白了吗!”

    “这、这这,圣上、这龙骑军也太………!!”

    “呵呵,大伴哪、来来来,你瞧瞧这幅画,朕怎么瞅它都不像是画出来的呀;如此工整、细腻、色彩缤纷,你说、会不会真的是从天上来的!”

    魏忠贤:………!

    ………

    “大汗,您瞧、拿下了,哼哼,小小一个镇堡竟还胆敢阻拦我大金兵锋,真是自不量力。最新最快更新”

    在辽东广宁西边,距被后金兵马攻下仅两天的义州正南方的一个攻坚战场上,爱新觉罗.巴雅喇骑着一匹战马,一身光鲜的甲胄,右手提着一把重约五十斤的长柄大砍刀,左手指着前方一座已被攻破的城堡说道。

    旁边骑着马观察情况的正是后金枭雄努尔哈赤。

    他可没有巴雅喇那么乐观,相反锐利的双目中含有一丝的疑惑。

    “三弟、你不觉得奇怪吗”

    “嗯大汗何出此言。”

    巴雅喇问道。

    “自两天前我军拿下义州后,城镇交给范先生打理,大军仅仅稍事歇息便马不停蹄分兵南下,二弟率东路军与吾辽阳守军配合夹击西平堡,我等则直下大凌河、锦州一线;目的是打明军个措手不及,尽早拿下大凌河、锦州和松山,缴获物资为吾使用;至而威逼宁远,如此将迫使明军因缺乏物资而全部退回关内,此为首要之务,对不”

    努尔哈赤问道。

    “对。”

    “那么、目的达成否”

    “未成,这一路尽都遇上小城堡的抵抗,拖延了我军的脚步。”

    “这些小城堡人数多则近千人、少的仅数百,基本为明军,均战至最后,无一人受降;这说明了什么”

    努尔哈赤接着问道。

    “也是哦、这些明军战斗力虽不及我大金兵,但这种顽强性倒不多见;大汗、他们这么做明显是在阻挡拖延,难道是想诱骗我们上当”

    巴雅喇说道。

    “不好说呀,明人这么做定有其特殊目的,也不知二弟那边进展如何了。”

    努尔哈赤话音刚落,从东边急速奔来一骑探马打扮的骑士,他的背后插着一杆得胜旗子,嘴里还不间断滴大吼着。

    “捷…..报!捷…..报!”

    对于报捷、加急、十万火急之类的迅报,任何人均不得阻拦,都要全数放行。

    这名骑士一路畅通无阻奔至努尔哈赤近前,翻身下马,动作敏捷跑到努尔哈赤跟前‘噗通’单膝下跪,左手往地面一驻。

    “禀报大汗,二贝勒命奴才前来向大汗报捷,二贝勒率领东路军已经攻下明军驻守的西平堡,与辽阳前来助攻的我军胜利会师。”

    “干得好,二哥果然勇猛不减当年哪!哈哈哈哈。”

    巴雅喇高兴的大笑。

    周围的幕僚和亲兵也都面有喜色。

    反观努尔哈赤,眼中的疑惑并未因此事而消退。



第一百零九章 你的马队有童子军吗
    围在熊廷弼四周的有二十一名亲兵和两名幕僚,这些亲兵装备颇为精良,而且人人手上还拿着一般明军都很少有的鲁密铳,看来熊廷弼也是很重视火器的;那两名幕僚则腰配宝剑,健马的一侧还挂着弓箭,想必是使弓好手。

    这些人基本就属于他的家丁了,两名幕僚是他的学生,那二十一人是熊廷弼特意从湖广江夏老家招募来的亲随,忠心耿耿。

    自从辽东总兵李成梁自个掏腰包养出一支近万人的、东征西杀强悍无比的家丁队伍而朝廷碍于时局视而不见后,大明各地的文武百官其实都有样学样,多多少少都有自己募养的家丁;只不过这时候还没后来那么肆无忌惮而已。

    例如熊廷弼,文官出身,身边也就这么二十几人。

    “大人、后头来人了。”

    这时一名幕僚突然出声说道。

    熊廷弼回头瞅去,山海关方向灰尘漫天,隐隐听得阵阵马蹄奔行之声。

    “是骑兵,应该是来接应吾军回关的。”

    熊廷弼随即下令。

    “整队、准备回撤。”

    “喏,全体都有、收兵列队,准备回撤。”

    在一名明军千户的指挥下,这些明军迅速收拾武器、整理队形,很快便做好了开拔的准备。

    没多时,一支明军马队迅速来到距此十米处停下,这支骑兵满打满算就八百来人,不多但个个精神饱满,头戴八瓣帽儿铁尖盔,身穿对襟绵甲,携带着弓箭、长柄眉尖刀,有的还带着三眼火铳;装备相当精良。

    这时一名身穿对襟锁子甲的将官策马向熊廷弼小跑过来,这也是一名千户。

    “大明辽东边军祖参将麾下千户吴襄见过辽东经略熊大人。”

    中气十足的话语显示这名马军千户与众不同。

    “嗯、吴千户辛苦了,此次前来是否意味着、大队与百姓已经入关了”

    熊廷弼问道。

    “启禀熊大人、是的,所有人等均已入关,眼下仅剩大人与殿后的步军了;新任辽东经略王在晋王大人敦促在下出来接应大人,请大人速速回程入关;此地距雄关太远了,安全无法保障。”

    千户吴襄拱手说道。

    可熊廷弼听到这,双手一颤,差点将那副握在手中的千里镜弄丢到地上。

    “新任辽东经略王在晋!他已经来了吗”

    “是的大人,十天前王大人就已经到山海关了。”

    默默沉静了一会,熊廷弼挥了挥手。

    “撤吧,大军回关。”

    部队终于启程,虽然精神不错,脚程也不慢,但看得出这支步军里面足有近三分之一是超龄人;跟都是年轻人的骑兵无法相比较。

    那支骑兵就在周围护卫着走。

    走了一会,熊廷弼手指着前方的骑兵队里,奇怪滴对走在身旁的吴襄说道。

    “吴千户,你的马队里招有童子军吗前方那娃儿最多也就十来岁左右吧,能上阵杀敌否”

    旁边的吴襄有些尴尬。

    “好教大人得知,马队里并无童子军,那是犬子吴三桂,自幼喜好文韬武略,亦颇俱勇力,此次熬他不过便带其出来见识见识;让大人见笑了!”

    “吴三桂!”

    两天后,距山海关三里之处,努尔哈赤带着一群人在此对着远处关墙上旌旗飘飘的山海关指指点点。

    “都怪本汗哪,当初若是直接拿下西平堡就不会造成今日之局了,唉。”

    努尔哈赤有点后悔当初的决策。

    当初率领着五、六万人马荡平军心士气已是一团糟的西平堡数千守军,那绝对是轻而易举、手到擒来之事。

    结果也不知是什么鬼迷了心窍、或是哪根筋不对了,这位征战大半生的枭雄居然放过西平堡,舍近求远绕道攻击广宁并将其拿下;虽说取得了大胜,却也激起明军的警惕。

    造成的后果就是辽东明军与百姓在熊廷弼的指挥下,大踏步后撤至山海关境内,给后金留下一片满目苍夷的焦土。

    这一切出乎后金众人的意料。

    “好个熊廷弼、王化贞,还真下得了手啊、



第一百一十章 数 于 累 计!
    “呼!”

    见到后金兵马退去,站在山海关城墙上的大明军众,包括新任辽东经略王在晋,新晋山海关总兵杨麒,明将麻贵、祖大寿、毛文龙、赵率教,还有刚刚抵达不久的兵部尚书孙承宗、袁崇焕等人都不由自主滴长呼了一口气,心中庆幸。最新最快更新

    兵强马壮的后金兵势给他们的压抑实在山大,都有点草木皆兵了。

    自萨尔浒大败之后,败仗是一个接一个,不久前的广宁新败再次沉重打击了这些大明将官,乃至于此次与其说是撤退,倒不如说溃退更恰当些。

    跑了也就跑了,那些该死的建奴居然还一路追到山海关来,若不是那几门红衣大炮轰了几炮,说不定建奴真会攻城了。

    此时若让军心士气都降至冰点的明军守城,估计对方只要咆哮数次,这些人马肯定全都得撒丫子了;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已经是深秋时节,风刮已觉寒骨,可城墙上却是一片沉默。

    “亏得郎中大人随机应变发了几炮,吓跑这些建奴,如若不然………唉!孙郎中、此等火炮仍可使用否”

    过了好一会,王在晋发话了。

    王在晋问的是与孙承宗、袁崇焕站在一起的一位身穿将官对襟锁子甲、国字脸、三缕胡须、双目有神被称之为孙郎中的一员高个子儒将。

    此人乃兵部职方郎中孙元化,大名鼎鼎的火器专家。

    瞅了瞅孙承宗、袁崇焕几眼,儒将孙元化上前几步,拱手说道。

    “经略大人,此四门火炮仅能各发一炮,盖因早年虽购自于外番夷人,但购入时已是旧炮,圣上当年特准许此四门火炮装备吾辽东边军,本意是辽阳、抚顺各安装二门,以此抵御奴酋;未成想辽东局势突变,至使火炮滞留于山海关而无法前运。

    加之平时疏于保养及管理,致使火炮腐蚀耗损过重,因而此些火炮能否正常再发第二炮,发射后是否无恙,卑职亦心中无主。”

    “唉,罢了,亏得建奴已退,依本官看来,当令之际,唯有重新提携起吾大明军心士气乃为第一要务;另、本官观山海关虽为雄关,然亦有不足之处,需得加强修缮、固吾雄关天险;不知尚书大人以为然否”

    王在晋说道。

    “王大人过奖了,本官此次偕同兵部同僚到此,仅是考察观瞻辽东事务,不做其他;王大人乃圣上钦点之辽东经略,一切事宜王大人做主即可,不必过问老夫。”

    旁边的孙承宗答道。

    “既如此,为替皇上分忧、为使吾大明疆土安康,诸位、依照之前拟好之方略,各司其职吧;若仍有未明之事,可至山海关衙门之内与本官探讨对策。”

    王在晋于是做出安排。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经略大人、现已入深秋,我部军兵却还身着单衣,可否优先考虑”

    “大人,我部亦有相同遭遇。”

    “我部回撤时已遗失军资大部,大人、请及时补充,否则军心散矣。”

    “大人………”

    “大人………”

    还没等王在晋移步回衙门呢,旁边那一个个的将官却已把他围住诉起苦来,而且是越说越可怜、越说越离谱;搞得王在晋是一个头两个大。

    而此时,孙承宗与袁崇焕、孙元化几人却是走到旁边嘀咕起来。

    “尚书大人,卑职以为经略大人所定之方略有待商榷。”

    袁崇焕开口道。

    “嗯,说说看。”

    “经略大人此前拟定之方略,无非分成提携士气与抵御奴酋两部策略,提携士气完全正确,问题在于经略大人将山海关的修缮定位为抵御奴酋之桥头堡,强调修缮为抵御之第一要务;如此、难道吾大明之辽东完全放弃了吗辽东尚有吾大明上百万民众,放弃辽东地域,前番所说提携士气岂不在做无用之功焉!




第一百一十一章 蝴 蝶 就 是 妖 怪
    在那座巨大城镇的周边地区,有几片住人的帐篷区域,大大小小色调不一的帐篷整整齐齐排列着,一直连绵至天边;如同在旷野大地上长出的朵朵野花,飒是好看。
1...3435363738...1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