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老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野怪逆袭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董明语意不明的说着,全然没注意到在他身后,荀攸正默默地注视着他。
“先生,大汉朝病入膏肓了。”荀攸走上前劝道。
董明点点头,道:“是啊,病入膏肓了。”
“先生要救吗”荀攸问道。
“你说呢,公达”董明看向荀攸,他希望从眼前这个智者中,找到答案。
“先生说过,神仙难救该死的鬼,还说过药医不死心......”荀攸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复述了董明曾经说过的话。
“可你想过没有,若是大汉没了,这天下有多少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董明反问道。
荀攸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用有些生硬的声音回道:“与其等大汉朝自己走向末路,倒不如我等动手,有所准备的让它走向日落之时。”
“你等”董明抓住他话里的字眼,目光炯炯的看着荀攸:“世家,真的一点儿机会都不给刘汉了吗”
“该换了。”荀攸道:“两汉四百年,世家也走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只有推翻重来,在时代冲刷之下,才能让世家更具活力。”
董明闻言轻轻摇摇头:“无路可走那就再找新的路便是,何苦推倒一切”
“新路”荀攸摇摇头:“新路在哪里新路适合世家生存吗新路上还会有世家的位置吗”
“我懂了。”董明其实一直都懂,但他希望荀攸是能理解他的。可是他一厢情愿了,世家子,永远都是先家后国。
袁家兄弟如此,荀攸也是如此。
这一天下了光和六年的最后一场雪,雪不是很大,落在两人的肩头,没多久就不见了。两人在雪地里沉默着,沉默着。
风也沉默着,雪也沉默着,洛阳城却热闹着。
刘备带着简雍离开了洛阳,踏上了返回涿郡的旅程。跟来时不同的是,他马上多了一个书囊,书囊里全是董明的书。
“我们干嘛要回去”刘备觉得现在应该留在洛阳帮助董明。
简雍苦笑一下:“卢大人让你见机行事,结果你转眼就成了董先生的拥趸,卢大人没把你逐出师门算是好的了。”
“可董先生是对的!”刘备执拗的说道。
“他是对的。”简雍回道:“可是那又如何他还是太年轻了,他的力量太薄弱了!”
“所以我们才更应该留下来帮助董先生!”刘备更不满了。
“我们”简雍自嘲的笑了笑:“凭什么我们凭什么帮助董先生端茶倒水还是杀人放火官场上的事情,我们两人帮不上忙。”
“可恨......”刘备攥紧了拳头:“日后,某家一定要位极人臣,再也不像如此这般,犹如丧家之犬!”
“位极人臣吗”简雍自言自语道:“玄德啊,这大汉朝要乱了,位极人臣不应该是你
044 马明的眼泪
二月份悄然过去。
整个二月份没有下一场雨,让不少人开始担心,今年会不会再一次遇上旱季。好在现在有了董明的《灾害应对集》,朝廷和地方心里都有些安心。不过也只是安心罢了。有心的地方官自然开始准备抗旱工作,开沟挖渠,储备粮食。
大多数官员却不当一回事,毕竟自古以来天灾都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的。洛阳也是如此,没人在意可能会到来的旱灾,因为大家都习惯了,夏天的时候一定会下雨的。去年只不过是碰巧遇到了天灾罢了。
董明也判断不出来,今年是否会有大旱,毕竟旱灾与否,真的只是一场雨就能分隔开来了。不过他倒是对朝廷的毫无作为感到有些无奈。
“跟后世没法比啊。”董明颇为感慨的吐槽了一句。反正四下也无人,他说一些犯忌讳的花倒也没什么。
三月初的时候,董明已经被吹成了大汉朝百年一出的圣人了。无数不知道真相的人,真把董明当成了挽大厦于将倾的救世主。
紧接着又传出了流言,是十常侍在皇帝面前进了谗言,让董明无法一展拳脚,施展才华;而后又流传出了董明的一部分文章。
这些文章,其实就是董明给学生们上课时准备的课本,或者是他手写的一部分讲稿。最近来的人多了,肯定会有世家插入的探子。董明又一直来者不拒,所以这文章流出外界,实在是很正常的额一件事。
让人奇怪的是,不管外面再如何暗流汹涌,董明自岿然不动。每天除了去坐班,上朝当木偶之外,就是在家里教学著书。
不管是曹操等人,还是荀瑷等学生都为此焦急不已。但董明仍然是这副模样,一点儿都不着急。
早春还是有些冷,董明裹着大衣伏案写作。这是他这两年养成的习惯,尤其是被系统填鸭式教育之后,董明不管是学识还是文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自然就想显摆一下,这显摆的方式自然就是写书了。
除了已经出书的《算经》、《天灾应对集》之外,董明的《纪效新书》也被荀瑷等人拿去抄了数十本,市面上也开始出现手抄本。
荀家还将董明那一日在荀里回答众多学生问题的交谈过程,订书成册,搞了一本《荀里问对》,书中还加上了四柱记账法、算盘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这本书也是流传的最广的。荀家、袁家、杨家等顶级门阀都是幕后推手,接着这本书宣扬董明的名声。
另外一本《天下州郡考--青徐卷》,却只在官场流传。尤其是青徐两州的官员,不管用不用吧,都会搞上一本。拥有这样这一本书,对于青徐两州的官员来说,颇有点政治正确的意味。
而眼下,董明正在写的,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史书。他将从系统那里得知的一部分帝王世纪,以时间为顺序,评价这些帝王的功过是非。重点不是他们的事迹,而是评价。简单的说,这算是一本帝王教学书,看完了之后,可以学会怎么当皇帝
正写的时候,有人过来了。
“叩叩!”
“老师”
是刘威的声音。
“进来吧。”董明放下笔,将写好的稿子推到一边。
刘威轻手轻脚的走进来,对着董明施了一礼,道:“老师,这个月的课程安排是什么”
董明闻言笑了笑,道:“把上个月的内容再做一遍就行。往后面再多讲一些。另外,你今天把他们的功课收上来。”
到了洛阳之后,董明因为要上朝的原因,将上课的时间和内容进行了很大的调整。时间上,大的方面来说是上七天休三天,每天只上下半天,每次课大概三个小时。内容上,董明将课程分成了历史、文学、施政、军学、技术、算学和地理。
其中技术科很少教原理,董明直接在系统那里用声望值兑换了不少图纸,然后带着学生们将图纸上的机器给做出来。在实操的过程中,讲解各种理论。
目前正在尝试做出一台曲辕犁,不过有点困难。
地理其实包含天文和地理两个部分。这一科还挺容易的,教授的东西还不如后世中学地理多呢。
七门课,每天一门。
每天上午,刘威则带着大家根据【锻体】和【中平枪】来习武健身。不过,有些人没有啥习武的天赋,每天就是跟着跑跑步,锻炼一会儿。比方说郭嘉、戏志才这些人。倒是荀瑷等人,大概是因为从小家里条件好,身体倍儿棒,还能练练武。
穷文富武,真实的有些过分了。
不过,能多练练,也可以让这些小家伙们的身体好一些。省的跟原本的历史轨迹上一样,早死!
“老师......”刘威有些犹豫。
董明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刘威,道:“怎么了”
“老师,现在外面风言风语,愈演愈烈。您...您有什么打算吗”连老实人刘威都感到了压力啊。
董明摇了摇头道:“你不用担心
045 士子逼宫
光和六年三月末,仍然是一滴雨都没有下过。空气都变得干燥起来,弥漫在空气中的还人心的浮躁。就在三月的最后一天,洛阳城,乱了。
谁也想不到的是,太学的学生们聚集到北宫的门口静坐。这事儿,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了不得大事。读书种子,知识分子阶层被煽动起来,不管是为了什么,背后鼓捣阴谋的人被逮出来直接就得弄死。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学生静坐是为了董明。
“先生,大事不好了!”
董明正在家里发呆的时候,袁术着急忙慌的跑了过来。还没进门呢,就大呼小叫的,慌慌张张的跑进来。
完全没想到袁术竟然会这么沉不住气。
“慌什么你怎么说也是折冲校尉,稳重一点。”董明抬了抬眼皮,颇为不满的对袁术说道。
袁术讪笑一下,摸了摸后脑勺道:“嘿嘿,现在是虎虎贲中郎将了。”
“哎又升官了啊。”董明眼睛一亮:“你这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啊。”
“哎呀,先生。现在可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大事不妙了。”袁术一拍脑门,又开始着急起来。
“慌什么”董明莫名其妙的看了一眼袁术:“什么大事不妙了难道你们世家打算掀桌子,弄死我没道理啊。要是那群宦官想要弄死我,还差不多。”
“比这还严重。”袁术道:“不知道是谁煽动了太学的学生,现在那群上了头的家伙们正在北宫宫门前静坐呢。”
“什么!”这一下董明也坐不住了。一股凉意从脚底板升起,直通大脑。
“煽动士子!威逼朝廷!你们......干的好事情!”董明指着袁术,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从牙缝中挤出这句话。
袁术闻言连忙摆手,解释道:“先生错了!这件事真的不是我们干的!至少不是袁家干的!”
“不是你们”董明压下火气,告诫自己没有调查清楚,就不能冤枉好人。可是仍然对世家保持高度的怀疑:“你告诉我,大汉朝除了你们还有谁能这么容易就煽动士子难道是那群宦官吗他们是疯了吗”
袁术百口莫辩,这事儿让谁来说,第一个想到都是他们世家做的手脚。毕竟太学的学生本身就对宦官有意见,而这一次的静坐又是针对宦官的。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这是宦官撺掇这群太学生这么做的话,那他们真的是沙雕了。
世家就不一样了。太学的学生绝大多数都跟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是门生故吏就是自家子侄。从某种方面来说,太学就是世家的一部分。
董明发了火之后,冷静下来。仔细思索了一番之后,又摇了摇头,对袁术说:“不是你们干的,也不是宦官干的。”
“哎”袁术闹不明白,董明这人怎么跟六月的天似的,说变就变。
“现在说这些没用,先去北宫,把士子们劝回去。”董明阴沉着脸,起身就往外走。袁术忙不迭的跟在后面。
出了门,荀攸正等在门口。
“某家与先生同去。”荀攸平静的说道,不过董明却能感到他内心的怒火。
荀攸的确很生气,这件事乍一看像是世家干的事儿,事实上荀攸知道世家根本就没干这件事。最主要的是,荀攸比谁都清楚,士子在宫门前静坐示威的口子不能开。一旦开了......无异于放出了一个恶魔。政治斗争本就恶心无比,在有这么一个谁都能用的盘外招,还玩什么
“绝不姑息!”荀攸在心里恶狠狠的发誓。
......
董明与荀攸阴沉着脸朝北宫赶的时候,千秋万岁殿上一片寂静。
珠帘之后的刘宏,谁也看不清他的表情。前来通报的侍卫单膝跪在殿前,将头埋得低低的,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
“好啊!好啊!”刘宏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愤怒,语义不明的说着话。
阶下,百官噤声。
袁隗恶
046 挨打要立正(感谢离风霁月、本座玄清的打赏)
北宫宫门前,黑压压的坐了一片太学的学生。粗略看过去,至少有七八百人。这些人全都一脸的严肃,紧紧的盯着宫门。
在学生们的最前方,三个士子单独坐成一排,很显然是领头的学生。
这三人都是二十多岁的年级,当间一位风姿绰约,颇为儒雅。他左右两人虽然卖相上看稍逊色一点,但也是人中龙凤。这三位本身在太学中就很有号召力,不知道被谁说动,鼓噪着学生们来北宫静坐,威逼朝廷。
当间这位,跟董明五百年前算是一家,名唤董庸。董庸的左边这位看起来很是温和的士子,名叫贺文,右边则是何风。
三人此刻心里也在打鼓,一开始被人鼓动的时候,只觉得热血上头,一时冲动就答应下来。现而今坐在这里,被风一吹,三个人理智开始上线。
“也不知道此番是福是祸。”董庸颇为无奈的小声说着:“希望我那本家真真是挽大厦于将倾的不世人杰吧。”
何风闻言轻笑一声,道:“无妨,至少我等三人不会出事的。”
“君心难测啊。”董庸不像何风这样有底气,轻声道:“万一陛下龙颜大怒,说不得咱们这些人就得回家种田了。”
“那也博得了一个好名声不是”何风笑道:“日后我等终有起复之时,到时候可就有了享誉天下的名声了。君不见那颍川四长,都是因为党锢之祸才名声大噪的”
董庸皱了皱眉头,颇为不喜的说道:“我等所作所为皆是为国为民,岂是那邀名之辈。”
“你不是,我是,多大点事儿啊。”何风无所谓的回道。
贺文见两人越说越激动,连忙插口道:“莫要说这些了,还是想想今日该如何收场吧总不能真逼着陛下杀了十常侍,给董先生升官吧”
“这不是咱们该操心的事儿”何风撇撇嘴道:“我说你俩就是傻。这明显是拿咱们当枪使呢,你俩咋这么积极拉过来这么多同学。”
董庸闻言有些不服气,回道:“你不也是一样”
“不一样啊。我知道是被利用了,但我愿意啊。你们不是才明白过来吗”何风解释道:“有利用价值就说明咱们还不错。我推算了好几次,这一次肯定不会有性命之忧。”
“何解”贺文很是好奇。
“嘿嘿,我跟你们不一样,我拉来的都是各大世家放在太学的学生。陛下总不可能都把人都杀了吧”何风有点无奈的跟两个齐名的同窗解释道:“而且,就算只诛首恶也不会找到咱们头上。不管是十常侍,还是太尉他们都不会看着咱们死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