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娇女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寂寞的清泉

    这些人也不缺鞋子,但二妮这样他们都高兴。

    夏三豹不高兴了,吼道,“死妮子,你从来没给我和爹娘做过鞋子,却要给他们做。娘说得对,死丫头片子养了没用,那些嫁妆都填进了茅坑,白瞎了。”说完,还过去推了夏二妮一把。

    夏二妮怕三豹是积年形成的,气得脸通红也不敢还嘴。

    王新气坏了,过去就打了三豹脑袋一巴掌,立着眼睛骂道,“臭小子,你再敢打一下你姐,再敢骂一句她,我打死你。”

    三豹被打得“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夏家没有一个人帮他,都怒止而视。

    夏柱骂道,“混帐东西,二妮是谁,那是你姐。她为什么要给这些人做鞋子,那是她知恩图报,这些人帮了她。她为什么不给你做,想想之前你这个弟弟是怎么欺负她的。还有你那个娘,天天想把她卖了换银子”又对祝二说道,“明天你送他们兄弟回家,跟我爹说,不要等到年后,过两天就把三豹送去镇上读书,不能让小杨氏再把他教坏了。这是我和兰娘、山子共同的意思。”

    大熊红着脸给二妮和王新道了歉,就把三豹拉去一边给他擦眼泪。

    二十三上午,祝二就赶着牛车送大熊和三豹回小洼村。夏离一家和王新、二妮来送行,主要是给老两口带东西回去。三豹已经忘了昨天被打的事,哭得不行,拉着夏氏的袖子不想走。

    夏氏叹道,“回去以后好好学习,学习好了,以后来府城书院学习。”

    这些送行的人里不包括二虎,因为二虎已经去东荣街的沈家私塾上学了。

    送走大熊三豹,夏柱又留他们在家里吃晌饭。晌饭后,王新和二妮回了乡下,夏离一家回东荣街。

    夏氏的眼角眉梢都是笑意。他们夏家,绝大多数人都来了府城定居,村人没有不羡慕的。

    他们先去集市买了些吃食,路过叶府东侧门的时候,看见守侧门的华嬷嬷和一个眼生的四十多岁的妇人站在门口说话。妇人穿着缎子衣裳,白净微丰,五官圆润,一脸和气,跟叶全有两分相像。

    夏离和夏氏都冲华嬷嬷笑笑,夏聚还大声招呼道,“华嬷嬷。”

    夏离又礼貌性地跟看向他们的那个妇人点点头,笑一笑。她觉得,这个妇人应该是叶风的乳娘,叶全的娘,赵嬷嬷。听说,赵嬷嬷昨天就同叶全一起回了叶府。

    华嬷嬷也笑着跟夏离一家打了招呼,又对赵嬷嬷说道,“夏家因为当当和熊样,很得老公爷和大爷的看重。”

    赵嬷嬷似没听见华嬷嬷的话,一直盯着夏氏的背影和走路的姿势瞧,之前的微笑渐渐没了。她赶紧用帕子擦擦嘴角,掩去因过于吃惊而张大的嘴。

    直到夏离一家消失在那个胡同口,赵嬷嬷才收回目光。她又跟华嬷嬷说了几句“这里的景致好”之类的话,就反身去了腾书阁。

    她听说,大爷晚上回了府都会在腾书阁歇息,她必须把那件事跟大爷说说。夏姑娘再好,可她的娘不妥,他们的事应该慎重考虑。




第二百四十七章 那个传言
    腾书阁只有金箭在这里看守。平时不许人进,但他看到是赵嬷嬷,就打开了门。

    赵嬷嬷没有在二楼停顿,直接上了三楼。二楼是书房重地,叶风不在,门都是锁着的。

    赵嬷嬷的脸色讳莫如深,整理着衣柜里的衣物。

    不久,天空又飘起了小雨,密密麻麻,无声无息。

    叶风今天一下衙就去了外书房,同老国公秘谈,连晚饭都是叶力送进去的。

    戌时,他才回腾书阁。

    刚进屋,赵嬷嬷就一脸笑容迎了上来。

    她屈膝笑道,“大爷可回来了,老奴想得紧呢。”说着,就用帕子把叶风头上和肩上落的雨滴擦去。

    叶风脸上露出笑意,说道,“嬷嬷一路辛苦,让你在家里多歇歇,怎么又来了这里我专门给叶全放了两天假,让他好好陪陪你。”

    赵嬷嬷把一个汤盅呈给他,笑道,“谢大爷体恤,这一路上老奴都被全子缠得紧呢。”又笑道,“不见见大爷,心里不踏实。诺,这是老奴熬的静心汤,干桂圆是暹罗国进贡的,又大又甜。端郡王爷送了大夫人一篓,大夫人孝敬半篓给太夫人,剩下的都给大爷拿来了。”

    叶风向北边躬了躬身,谢过他娘和安郡主,就把盅里的汤都喝了。又道,“嬷嬷身体不好,在京城享享福多好。这里不比京城的繁华富庶,生活上有诸多不便。”

    赵嬷嬷笑眯了眼,说道,“老奴想大爷想得慌,正好全子回京,就跟着他来看看大爷。大爷这么金贵的人都能在这里长住,老奴何德何能,怎么就不能来这里呵呵,大爷体恤老奴,老奴可不敢拿乔。”

    叶风笑笑,挥退了金镖和飞镖。

    屋里没人了,叶风又道,“嬷嬷,我看中了一位姑娘,将来会娶她为妻叶全应该跟你提过吧她的闺名叫夏离,单纯得紧,以后嬷嬷要多跟她亲近,多讲些内宅里的门道。”

    赵嬷嬷点点头。来的路上,叶全就跟她提过,还说,这位夏姑娘极得大爷喜欢和倚重,也有一些特殊的本事,大爷是娶定了她。儿子会跟他说这件事,肯定也是得了大爷的吩咐。

    赵嬷嬷笑道,“大爷终于想通要娶媳妇了,老奴高兴得紧呢,太夫人和郡主她们若是知道了,肯定会喜得念佛。老奴还想趁着手腿麻利,帮着带带小主子。”她想了想,还是低声说道,“大爷,老奴今天看到了夏姑娘和她娘。夏姑娘貌若春华,眼神清明,一看就是位好姑娘。但她的娘不太妥”顿了顿,声音更小了,“老奴敢肯定,她娘还是个处子,没嫁过人,怎么可能生闺女这件事,大爷要慎重。”

    叶风已经对夏氏有了某种猜测,对她是“处子”这事并不惊讶,但赵嬷嬷远远望几眼就能看出其中门道令他吃惊不已。反问道,“嬷嬷怎么看出来的”

    赵嬷嬷说道,“大爷也知道老奴的一个姑姑曾经在宫里服侍过先太后。这手本事,老奴是跟她老人家学的,”神情又有了些得意,“就是宫里的医女和嬷嬷也没有几个人能学得会。”

    有这个本事的人一般不太愿意说自己有这个本事,有时候惹祸。但赵嬷嬷为了主子,今天还是说了。

    叶风的眼睛一亮,看了赵嬷嬷几眼,又问道,“你那个姑姑年纪很大了吧,她还活着吗”

    赵嬷嬷笑道,“老奴的姑姑已经六十七岁高龄了,先太后薨了以后被放出宫,一直没嫁人。先由我娘家爹养着,我爹去世后,又由我哥哥养着。老奴来这里之前,接到乡下哥哥的来信,说姑姑还活着,腿脚麻利,牙口也好。”

    叶风沉思片刻,嘴角扯出一丝笑意,说道,“我现在对东晋侯邱家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邱夫人齐氏我记得坊间有个传闻,说草包邱泽娶了齐氏就一飞冲天,而他的母亲邱太夫人却气得吐了血,新媳妇进门当天就住去了小佛堂不再出来”

    这个传言传了许久,明面的说法没有什么不妥,只是说邱太夫人不喜欢这个皇上赐婚的儿媳妇,还敢表现出来。而自觉猜到内情的人是暗指邱泽捡了个漏,所以才被重用。

    三十几年前,齐太后还是皇后,二十几岁只生了一个公主,而先皇已经有了三个儿子。齐皇后二十三岁时好不容易又怀了孕,齐家怕她寂寞,就送了小她八岁的胞妹齐琳进宫陪伴她。直至半年后,齐皇后顺利生下儿子,才把齐琳送出宫。齐琳出宫前,失足落入湖中,被人救上来。回家后,又闹了一次自杀,闹得动静有些大,许多京城的权贵都知道了。之后,先帝给东晋侯世子邱泽和齐琳赐了婚。

    先东晋侯已经死了三年,皇上因为不喜只知吃喝玩乐、不学无术的草包邱泽,一直压着没让他承爵。自从邱泽娶了齐琳,不仅承了爵,还一下当上了左卫营的正四品将军,之后节节高升,直至先帝驾崩才止住势头

    赵嬷嬷呵呵笑道,“私下都是这么传的。”

    叶风道,“传言不一定是真的,要有实锤才能知己知彼。那时候你姑姑还在宫里,她看得出来谁是处子,也就看得出来谁不是处子”顿了顿,又道,“让全子再辛苦一趟,回你老家去看望你的姑姑。”

    他要给夏离添砖加瓦,就要想办法抓齐氏的把柄。

    赵嬷点头笑道,“全子小小年纪就跟着大爷奔前程,这是他的福气,哪里敢说辛苦。”

    叶风的笑意更盛,说了夏聚的真实身份,又说自己知道夏氏身世特殊,夏离也只是她的养女。还让赵嬷嬷必须保守这个秘密,不许透露给任何人,包括他的母亲。而且,以后当着夏氏的面,可以多讲讲邱家的乱。

    赵嬷嬷的神情严肃下来,点头允诺。大爷的事,只要他点出来不许跟郡主说的,她绝对不会说。

    叶风又笑问道,“嬷嬷来的时候,我娘一定有所吩咐吧”



第二百四十八章 告别
    听了叶风的话,赵嬷嬷呵呵笑出了声。大爷从小聪慧,许多做法和想法异于常人,又极有主意,听不进人劝。而郡主总想知道他的想法,还总想把他的一些想法和作法掰过来。母子两人互相关心,却又相互防范。

    自己在主子五岁时又意外怀了身孕,只得出府生子,郡主重新给大爷调去了一位嬷嬷照顾。她以为,自己永远没有机会再服侍大爷了。谁知在三年后,郡主又重新把她调去了大爷的身边。就在她离开大爷身边的四年多里,大爷一共换了五位嬷嬷。她们都是因为处理不好大爷和郡主之间的关系而被换,三位是太听郡主的话被大爷换了,两位是太听大爷的话被郡主换了。

    而她,得大爷和郡主的同时信任和看重。她是大爷的奴才,又充分相信大爷的早慧,肯定一切听大爷的指挥。而对于时刻想知道儿子情况的郡主,赵嬷嬷似乎也做到了“知无不言”。她说话很有技巧,让郡主哪怕不赞成儿子的某些做法,也无可耐何,或者不忍责怪他

    赵嬷嬷笑道,“郡主也是关心大爷。她若知道大爷有了心爱的姑娘,也会高兴”

    两人说完话,赵嬷嬷离开腾书阁。她的新家在叶府后街的一个小院里,出了叶府后门,走个小半刻钟就到了。

    叶风站去窗前。远处那个小院里,廊下的灯笼随着秋风飘摇着,窗户里透出微弱的灯光,迷离的雨雾让灯光更加暗黄。此时已经过了他同夏离见面的时间,他没能如愿看到那个倩影,止不住地失望。

    今天,他和叶老国公收到了京城他爹的密函,还有母亲信里的嘱咐这两件事,他都要亲自去一趟汉江府。

    他和离离的前路,或许比意料的还会顺利些。

    第二天,小雨依然飘着,秋意更浓了。

    夏离和夏聚把当当和黑子送出门。熊样的伤还没有完全好,王新又在休婚假,所以熊样要再过几天才会去训练。

    他们还没进门,就看见夏大妮打着伞送夏二虎来沈氏私塾读书。

    夏大妮比夏离还要高一点,由于比较壮实,显得身材更加高大。她穿着银红色绸子比甲,簪着四朵夏离送的珠花,还化了个淡妆。

    夏离觉得,以后还是要再给小姑娘讲讲如何打扮。而且,她或许找个军官更合适。她家搬来了府城,自家和夏山舅舅的前程都不错,她也有这个条件了。

    而穿着淡绿色小长衫的二虎漂亮儒雅,一点也不像他的屠夫爹夏柱,更像夏氏的儿子。

    几人笑着打了招呼,就看见刘长昭打着伞来了。他穿着石青色长衫,头顶只插了支玉簪,一脸的落寞。

    夏离有一种感觉,几天不见,他似乎长大了好几岁。

    夏聚纳闷道,“刘大哥,你不上学,怎么来了这里”

    刘长昭摇摇头,对夏离说道,“小丫头,我马上要跟表哥去一趟省城,有几话想跟你说。”

    送了二虎的夏大妮本来还想来夏离家坐一坐,看到他们几人说话,就直接回家了。

    夏离几人进了院门,刘长昭在影壁前站下,他不想进内院。

    夏离示意夏聚自己回去,夏聚只得翘着嘴巴不情愿地进了垂花门。

    刘长昭见没有外人了,才闷闷说道,“我已经满过十五岁了。”

    夏离点点头,她知道。他过生辰的时候,夏离和夏聚送了贺礼,夏聚还去吃了席。

    刘长昭又道,“我亲娘死得早,我是祖母养大的。”

    夏离非常同情地点点头,这事她也知道。

    刘长昭叹了一口气,眼圈都有些红了,又道,“我没有表哥有本事,总是受制于人。”

    夏离宽解道,“刘公子不要妄自菲薄,你非常优秀,以后定会大有作力。像叶大人那样早慧的人,不多。”加上她,只有两个。

    刘长昭的目光在夏离的脸上转了几圈,笑道,“你很会安慰人,也怪不得我愿意跟你说话。”他看向迷离的远方,脸色也阴沉下来,说道,“我接到姑母的来信,那个女人一直怂恿我父王,要插手我的婚事。我父王就听话地跟皇上请了旨,说我岁数大了,他们相中了一个姑娘,请皇上给我指婚。”

    夏离知道他的继母也是齐家女人,天天想弄死他或养废他为自己儿子扫清障碍。忙说道,“那坏女人不可能给你找好亲事,不能听她的。”

    刘长昭道,“是。我姑母听说这件事后去见了皇上,说我已经被他们逼走了,若再给我指个我不愿意的媳妇,我会被逼死。皇上才暂时没有指婚。”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里隐隐有着泪光。

    夏离很心疼这个大孩子,从小死了娘,爹不着调,只得跑来投奔千里之外的表哥。说道,“那你得自己先找个好姑娘,让你姑母请皇上指婚。媳妇找不好,你一辈子都不会顺心。”

    刘长昭的目光收回来,怔怔看着她说道,“其实,我已经看上了一个姑娘,可我不能害她。我们这些宗室,看似风光,有时候相反不如百姓人家来的自由。”

    夏离的脸红了,没有接话,心里有种莫名的痛。

    刘长昭苦笑了一下,又说道,“还好有一位姑娘比较适合我,就是她了。”

    “谁”

    “我的表妹,清清。”刘长昭轻声说道。

    夏离的眼前一下浮现出那张俏丽的笑脸,由衷说道,“是曾姑娘啊,她真的很好呐,美丽,聪慧,开朗,贤淑。”

    刘长昭点点头,又道,“她的母亲和我的母亲是堂姐妹,我们知根知底。姨夫的官声非常好,很得皇上重视,听说以后会调去京城为官。表妹的岁数不大,我们可以晚几年成亲。那时,姨夫应该已经去京城了,她也有所倚仗,不会由着我继母欺负。几年后,我一定比现在更强大,我一直在跟表哥学习怎样为官,怎样打仗,我会有出息”

    他数落着曾清清的优点,以及娶了她以后他们的日子会好过。他似在讲一件事实,也似在说服他自己。



第二百四十九章 传话
    夏离知道,这个朝代有本事的宗亲也可以恩荫为官。她鼓励道,“那你就好好努力,为了你自己,也为了你们以后更好的生活。风雨过后是彩虹,我预祝你今后的一切都能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刘长昭点点头,说道,“表哥在等我,我们去汉江府跟我姨夫和姨母商量这件事。我,我就是想来跟你说说这件事,让你知道。”他的脸有些红。
1...6768697071...1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