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着腥臭味和浓烈的血腥味,有些尸体散发着恶臭,吸引着无数嗡嗡的苍蝇,即便如此也要将尸体清理出来,征威军将士的身上都有一块铁牌,没一块铁牌都代表一位阵亡的将士,他们的家人姓名都刻在上面。
其中有很多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他们为了一口饱饭加入了征威军当中,可没想到战争的残酷远远不是他们所想的这样简单,即便死的光荣,或许他们为的便是持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吧。
“爹爹,这有一块铁牌,这也有一块。”一名小女孩穿行在战场之中,她幼小的心灵也被震撼到了,可能是见惯了死亡,对于她来说也没多大的感触,也或许是小女孩心灵比较单纯。
“青儿乖,来给爹爹!”这名中年人,接过一块块的铁牌,他看向还有许多尸体,有的站立着死,有的被无数长矛刺穿胸堂后战死,也有的一手用刀支撑着地面,似乎告诉世人,他是一名勇敢的征威军勇士。
两人来到近前,两人齐齐一惊,呈现在现场的是一副非常惨烈的景象,可以看的出身着黑甲的士兵打得是如何的悲壮,一名黑甲士兵半跪在地,胸口被一杆长枪洞穿,在他们面前以各种姿势躺着数名鲜卑士兵,其中一人被脑袋没有了,显然是被黑甲士兵一刀斩断。
另一名士兵的胸口插着一柄两人从没见过的窄锋长刀,流出的血液已经凝固在刀锋上,最后一名士兵的长枪洞穿了黑甲士兵的胸膛,然而黑甲士兵却也掐住了对方的咽喉,手指深深地陷入脖颈中,两人惨烈的死状,可以看出这是一场血战。
惨状实在太过凄惨,也难怪周仓要坑杀这些鲜卑俘虏,因为周仓实在太爱惜他培养出来的征威军将士了,死了这么多征威军将士,说不气愤是不可能的。
人就是这样的生物,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感情这东西时间长了都会有,如果没有那就和冷血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诶!”赵云将自己死去的战马从鲜卑军尸体当中拖出,看着这匹心爱的战马,他不由有些发愣,宝马配英雄,这匹战马便是屠峰最开始送与赵云的那匹白马,也就是从一开始剿灭太行山匪患的那匹白马。
没想到赵云极其心爱这匹战马,即便这匹战马已经老迈了,可赵云依然心爱此马,人一旦和某个事物有了感情,就很难割舍。
“马儿啊!马儿,放心,我会亲手安葬你的!”赵云从袖口里面掏出一个木头雕刻的小马,将它平静的放在白马的脖颈处,此时的白马虽然已经失去了生机,可在赵云看来它并没有死去,他活在了赵云的心中。
“你们是什么人!我们赵将军不会见你们的。”一名征威军队长,在战场外将十几人的杂兵给清出战场,可这十几人都不依不饶的继续想进战场当中,一来希望可以捡到一些兵器铠甲,到时候或许可以贩卖,这样的一些周边的人多了去了。
“凭什么呀!我们是来加入征威军的,凭什么不给我们进去。”领头的胖子,粗狂的声音十分不满的对着这名征威军校尉喃喃道,声音极为响亮。
“就是就是我们是来参军的,凭什么不给我们进去,我们罗大哥和你们赵将军是旧识,凭什么不给我们进去。”
“这是军令,如果你们要参军,去招兵主簿那!如果要帮我们清理战场,我们征威军绝对欢迎!可如果你们将这些兵器铠甲私自带走,那我不能允许!”征威军队长脸色十分不悦的说道,到不是他不给他们进去,而是这些人手上拿着各种掉落的兵器和铠甲,有的甚至穿在身上,就要私自带走。
“什么事情?”赵云走了过来,淡淡的道。
“这些杂兵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拿了我们死去将士的盔甲和兵器,就想要离开!一开始我也是以为他们是来帮助我们打扫战场的,没想到他们每人拿着武器就准备离开,还说和赵将军你认识,是旧识。”征威军队长十分不满的说道,他可不认为这十几人是真的和赵云认识,指不定从哪里过来冒充的呢。
“子龙!真的是你啊,我是罗平安啊!。”一声熟悉的声音从赵云前方响起,赵云抬头看去,只见十几人的队伍,其中一名身穿白色盔甲,头戴一个半圆形的铁帽,一个身材稍胖的汉子,激动的看着熟悉的身影叫唤到。
“是大哥你?你怎么也在这。”赵云看着眼前十分熟悉的身影,不由想起了什么,急忙激动的道。
“说那些事干嘛!我们镇定一千多号人,没想到出了你这样一名大英雄,我罗平安高兴还来不及呢!子龙这一别足有五六年没见了吧。”身穿看起来有些发福的中年人,一个将军肚也是激动的跑了上来和赵云对视一眼,都激动的快合不拢嘴了。
“罗大哥,怎么在这幽州境内!你不应该在冀州嘛。”赵云疑惑的看着熟悉的身影,声音也有些发颤。
“现在乱世实在太难混了!让大哥我看看,恩瘦了!你又瘦了。”罗平安上下打量了赵云一眼,不由欣慰道。
“大哥哪里话!不过此处不是畅谈之地,这些人与我确是旧识,都让他们进来吧!”赵云一拍罗平安的肩膀,笑着说道。
第二百四十三章 修养
从此赵云身边便多了一个胖子,此人名叫罗平安,武艺平平可与赵云是老乡,倒也算是旧识,不过赵云自然是平步青云,可罗平安则碌碌一生。
整个战场的打扫清理工作一直持续了三天,征威军现存的骑兵部队只剩下一万两千多人,其余的三千多人都是征威军的步兵营,此番战斗下来,五万征威军只剩下一万五千人,其中还有不少伤兵,也算在了其中。
统计此番战场收货的荀谌,也是喜忧参半,喜得自然是多出了四万匹战马,忧的自然是此番战斗损失太过惨重,即便提前做好了埋伏和奇袭,可还是太低估鲜卑大军的战斗力了。
此番战斗之后,鲜卑大军最起码要休养生息五六年之久,不过等五六年过后,屠峰便会亲自出征,北伐这些异族,让整个北方形成大一统的格局。
可如果要出战北方的游牧民族,就需要大量的骑兵部队,这次收缴来的战马足有四万匹,再加上本来属于征威军的骑兵部队,那就有了五万匹战马,还有屠峰在函谷关处的四千多战骑,综合屠峰麾下有近六万的骑兵,如果要发展起来的话,骑兵部队,就得等此番征伐之后再重新部署。
这点荀谌也已经书信送到了屠峰手中,屠峰收到鲜卑大军被击破后,也给予了荀谌不少建议,尤其是俘虏的事宜,对于这些不懂汉语的异族来说,可以进行收复收编,不过他们都是骑兵的精锐部队,可考虑到都是异族,屠峰还是决定将这近乎六万人的鲜卑俘虏,都打散开来分别插入并州军当中。
这样让这些鲜卑俘虏融入到征威军当中来,每三人当中便安插一名鲜卑俘虏,而且还需要专门懂得鲜卑语的先生,给这些鲜卑俘虏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知道祖国的统一,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让这些鲜卑俘虏知道,身为征威军的一员而骄傲。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的当务之急便是直接击破胡珍带领的三万董卓军,此时的屠峰只有两万兵马,综合实力来说,还是屠峰这边占了上风,可屠峰很清楚如果惨败或者损失过多的话,自己的处境就会变得极其危险。
这点徐庶也说过,如果战胜了胡珍等三万兵马,那么胜了的话,战场之中不可能没有伤亡,如果胜利了,你屠峰进入了洛阳皇城,可只有一万兵马如何能守住这洛阳,一旦屠峰撤兵坚守函谷关,屠峰就能保证这董卓不会,从西南方向的横河进行迁都。
从恒河往西南走,经过宜阳县-洛宁-卢氏一直往西便可直达西安。
这样的话,董卓火烧洛阳便有可能随着历史的进程而发生,这可不是屠峰希望预见的事情,不仅屠峰不希望预见,而且屠峰自己要去阻止它的发生,让这个洛阳保存下来。
之所以屠峰希望洛阳保持下来,便是日后有个皇城可以进行建都,这才是屠峰的目地,洛阳皇宫这个偌大的城池,被一把火烧了岂不可惜。
当然其中还有不少汉朝的忠臣,屠峰可以将其救出,其中就有卢植,蔡邕,皇甫嵩等人,这些都是屠峰需要救出的英雄和豪杰,虽然卢植此时已经老迈,可他的一些谋略兵法还是能让屠峰重视,屠峰可不是董卓,只把自己放在了第一位,有能力着便是人才,人才的难得,屠峰何尝不清楚。
董卓就因为一个吕布,便让整个关东联军吓破了胆,可见人才在整个东汉末年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至于蔡邕只是因为在王允座上感叹而被下狱,不知哪位小人将蔡邕背后说董卓坏话,偷偷告诉了董卓,董卓大怒之下,直接将蔡邕下了大狱,蔡邕都已经年过六十,屠峰和蔡邕怎么说也多少有些对不起他这个老家伙,你说虽然是典韦把他家闺女给抢到并州来了,可这半年来,屠峰倒也觉得自己总有些哪里欠了别人一般。
可能这就是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吧!最起码屠峰现在是将蔡文姬当妹妹看待,可蔡文姬是时常思念蔡邕这个老父亲的,蔡邕也算是老来得女,对于蔡文姬那是相当的重视。
所幸屠峰在洛阳皇城安插了不少眼线,其中就有不少征威军的伪装者,他们早就在天下大乱之前,潜入在了各地郡县之中,屠峰对于蔡邕等汉朝旧臣也多少有了了解。
董卓在汜水关外和袁绍联军打了一场决斗,由于吕布负伤,再加上曹操和公孙瓒还有孙坚的反扑,董卓居然败了,那是落荒而逃,便命人死守汜水关,带着一万部队便仓皇的逃向洛阳皇城。
孙坚回到袁绍盟军后,便收拾了残部,本来孙坚也是逃不出董卓西凉军的追杀的,只因为孙坚打仗喜欢带红色的头巾,红色就是鲜艳的颜色,在万军丛中那是相当的醒目。
在被西凉军追杀的孙坚,情急之下将红头巾给了身旁祖茂,正所谓军令如山,而且孙坚还将他的坐骑也给了祖茂,西凉军的士兵只管追杀红头巾的人,只见孙坚带着其余战将和八百江东子弟兵沿着小路便逃了回来。
祖茂被一路追杀足足百里之远,看着前方有一座农庄,农庄上插着一杆草人,于是祖茂心中生出一计策,将头上的红头巾给稻草人给戴上了,当身后的西凉军追兵发现前方的红头巾居然不动了,他们便放慢了脚步,骑着战马缓缓的形成了包围圈,上去一看!那里是孙坚呦,只见一排排的稻草人上面分别戴上了一个迎风飘扬的红头巾。
此时的祖茂带着其余几千人马便再次和孙坚汇合在了袁绍盟军当中,袁绍看着怒气冲冲前来叱问的孙坚,便也将之前许诺的兵马粮饷赠与了孙坚,才把事情给压了下来。
可袁绍的兵马岂是这么好白给的?这也让孙坚日后死于荆州刘表之手,埋下了伏笔,这些不谈!其实在袁绍这十八路诸侯当中,真心要打董卓的只有曹操、公孙瓒、孙坚这三人,至于韩腹、马腾、刘岱等等这些诸侯整天就在袁绍的帐下,喝酒吃肉,哪里见到他们出兵的迹象。
第二百四十四章 玄襄阵
也就董卓打来了,他们没办法才出兵迎敌,没想到这一出兵,居然打的董卓大军溃不成军,虽然其中还是曹操的战略部署占了关键因素,不然以董卓的西凉军,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就被袁绍的联军给击溃。
还有一方面便是兵力的压制,十八路诸侯加起来足足四十五万人马,而董卓只有三十余万,虽然董卓进军前,李儒和贾诩都奋力阻止董卓出兵,可董卓哪里会听他们的,依然我行我素的霸道,如果你敢忤逆董卓的意愿,那什么下场谁会不知道,贾诩见到情况不对,便不在出声。
李儒也只能摇摇头不在荐言,只能进行排兵布阵,可李儒的军事实力,可远远不及曹操,贾诩这时候也对董卓不报希望,他也消失在了董卓的帐下,回到了凉州姑臧县。
贾诩离开董卓大帐的消息,屠峰也已经知晓,可凉城是西凉境内,屠峰也没有这么长的手,不过贾诩屠峰早已经部下了棋子,等时机一到,贾诩便会乖乖的跟在自己身旁。
函谷关方面,屠峰休整了足足三日,在函谷关当地也招了一万新兵,这一万新兵的战斗力实在惨不忍睹,可屠峰现在急需要大量的兵力,和董卓的先锋大将胡珍部队来一场死战。
这一万新兵将会安排在征威军后面,佯装进攻的姿态,等战局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再投入战场,这也是徐庶的建议,招兵这件事请,屠峰是在河东郡有了不少钱财支撑的情况下,才敢这样做!战死了士兵,必须要付出不少五铢钱,这战死一万人,屠峰就会损失四十万钱。
所以说这花钱如流水,还不如那些贪官污吏钱来的快,可打仗也是一件极其耗费粮食的事情,所幸屠峰穿越过来,带了一车现代的大麦,这一年的产出倒是足够三十万征威军士兵食用一年,当然这也是没有天灾的情况下,而且距离第二批收货麦田,也需要七八个月之久。
这些新兵担子,几乎没有几人摸到过真刀真枪,大部分都是当地的青年,不过这匹新兵的质量到也是相当的不错,高顺仅仅用了三日,便将这一万新兵培养的有模有样,虽然都是装装样子,可这样也足以让屠峰满意了。
要的就是这装样子,等到了战局的胜负手之时,这一万人的部队,便会成为一把利剑,刺入董卓军的心窝。
函谷关方面,屠峰只留下了三百多征威军士兵把守,便带着三万部队浩浩荡荡的开往洛阳的大道而去,所有函谷关当地的百姓都纷纷出关目送征威军,如果不是征威军在百姓当中的声望地话,也不会仅仅三日便招募到了一万人。
看来西凉军对于百姓的迫害也丝毫不比十常侍差多少,十常侍最起码只是宦官,可董卓军有一支军队。
军装整齐的征威军,带头的一人身穿紫色长袍,脸上带着笑容,身旁骑着白马的白衣学士便是徐庶,徐庶抚摸着下巴上的山羊胡须,目光直直的看向前方。
官道的前方十里处,便是胡珍的三万西凉大军,屠峰已经将劝降信送了到了胡珍的手中,可对方竟然不给屠峰面子,直接将送信的使者给杀了,既然你董卓军不给面子,就休叫屠峰心狠手辣了。
“主公,人马都已经到齐了!随时可以开拔。”高顺从身后征威军兵马之中驶出,来到屠峰身旁,对着屠峰抱拳道。
“很好!”屠峰点了点头。
“屠刺史,屠大人!我等函谷关的百姓,都来给各位壮士,送上一碗酒,望各位将军能大破董贼,让天下太平啊。”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头,拄着拐杖缓缓的来到屠峰身前。
“姑苏前辈,你怎么来了!”屠峰和函谷关当地的县令也交谈过,两人倒也认识,这名县令年纪也已经将近七十了,可在当地也是颇有名望,绝对是个清官。
“老夫一大把年纪了,是非黑白还是知道的!你们征威军为我们大汉,扫平了黄巾军,又击溃了匈奴大军,如今又攻打国贼董贼,当真是英雄出少年,我这把老骨头,没什么东西可以送各位军爷,将当地所有酿制的美酒都带来,给各位壮行,务必要凯旋而归啊。”姑苏县令笑呵呵的说道,这函谷关只有区区的四五万人口,可即便人口如此少,也希望征威军能大破西凉军,看来西凉军在洛阳也是不得人心呐。
“好!姑苏前辈,这碗酒我们喝了,务必会剿灭董贼,还天下一个太平。”屠峰下马扶起供着身子的姑苏县令,从一名百姓手里,接过一碗美酒一饮而尽,随后擦拭了一下嘴唇,这酒屠峰说实话,不算烈!有股淡淡的清香,如果说现代什么酒比较相似的话,那就是甜糯的米酒了。
“甘甜回味,好酒!好酒!老爷子,等庵打胜仗回来了,再来你这痛饮几杯不可。”典韦接过一碗甜酒,两口下肚便喝了个干净,这些百姓捧着一坛坛美酒,从前方缓缓将一碗碗酒送到每一位士兵手中。
如果不是屠峰在函谷关招了一万人马,或许这些百姓也不会如此热情的出来迎接,尤其是到了后面的新兵部队时,这些函谷关当地的百姓,都是问寒问暖,倒也是拖延了不少时间。
半个时辰过去,百姓看着尘土飞扬的黑色铁甲部队,随着军队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众人眼中,百姓都满含着热泪,挥动着手臂,希望征威军大胜归来。
就在函谷关二十里处,有一座名叫谷城县的城池,此时的胡珍早已经将三万西凉军,军阵排列整齐的等待着征威军的到来,阳光洒在胡珍脸上,残忍的笑意逐渐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