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皇帝就问道:“依卿看,该怎么定?”
唐知鹤面无表情的道:“按照律法来定。”
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该抄家的抄家,反正没谁是无辜的,死了也不足惜。
皇帝微微挑眉,浅浅一笑道:“既如此,此事就全权交由你和大理寺刑部来处理吧。”
这是一件很得罪的人事,不过唐知鹤想了想还是应了下来。
皇帝很满意,看见桌子上放的书,他拿起来翻了翻,问俩人,“驸马的新书你们看了吗?”
大晋的驸马很多,跟皇帝同辈的,跟太子同辈的,但会写书的驸马,还能被他们看到的却只有一个。
太子没说话,他刚回来,忙得很,哪有空休闲娱乐?所以没看。
倒是消息灵通的唐知鹤摸了摸鼻子后躬身行礼道:“臣看了一些。”
他顿了顿后闭着眼睛夸道:“写得不错。”
皇帝挥了挥手,“不必违心的夸他,朕看却比他写的《向铭学传记》和《西行记》差远了。”
唐鹤没说话。
“不过奇怪的也是太白和文曲投胎转世的那一截,朕看开头和中间都写得不错,但他怎么把太白和文曲幼时写成了仇人?”皇帝问他,“这是仇人吧?周满和白善幼时不是很要好吗?”
太子也扭头看向唐鹤。
唐鹤斟酌了许久后道:“臣倒是听说周大人和白大人幼时顽皮,孩子嘛,打打闹闹是正常的……”
他顿了顿后话锋一转道:“不过,您别看白大人年纪大,在周大人面前却是不占便宜的,从名分上便可看出来,周大人可是师姐,所以白驸马虽然年纪更长一些,却是最小的师弟……”
剩下的话唐鹤没说,但皇帝和太子都听明白了,所以白诚在他们三个里是最受欺负的,所以写书时,写到小时候就不免带出来一些。
唐鹤笑道:“据臣所知,他们小时候的关系倒也没那么坏的,毕竟是同门师姐弟,一同读书,吵吵闹闹是正常的,相互扶持也是真的。”
皇帝便点头,感叹道:“这就和一家子兄弟一样嘛,吵吵闹闹是正常的,但不管怎么吵闹,将来还是要相互扶持。”
说这话的同时还不忘看着太子。
太子:……
唐鹤也愣了一下,没想到皇帝能把话题扯到太子身上,一时也沉默了,低下头去不敢再插嘴。
等从殿内出去,唐鹤便长出一口气,觉得在皇帝跟前办差真是要人命,也不知道他爹这么多年都是怎么过来的。
太子在他身后出来,他立即让到一旁。
太子停下脚步看他,问道:“周满和白善幼时关系不好?”
那为什么还能成夫妻?
唐鹤斟酌的道:“殿下,臣也是听杨和书说的,毕竟他才是罗江县县令,不过那时候周满和白善都只有几岁,孩子嘛,打打闹闹才是正常的。”
人家才几岁,你和恭王都几岁了,能跟人家比吗?
太子对他的这个回答很满意,也觉得他皇帝爹无理取闹,他们吵闹的时候才多大,他和恭王几个兄弟吵闹时都多大了?
而且人家十来岁能同生共死,他和恭王能同生共死吗?
他和他们完全是你死我活,所以周满白善能成夫妻,他们……哼!
农家小福女 第3092章 忧君忧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江南官场和士族皆被重创,刑部和大理寺一是为了不积压案件到明年,二是为了业绩,所以赶在年前将这案子审结,不少人被流放和砍头,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江南官场沉寂下来,杨和书留在江南似乎也顺利起来,清查盐税的事也做得顺利了些。
北海县的龙池码头也赶在过年前可以通航了。
周满特别好奇的跑去凑热闹,顺便把大嫂和婆婆都给带上了。
一行人就站在海边吹着冷风,愣愣的看着简陋的码头,“这,这就能通航了?”
白善合上自己的嘴巴,替崔大人找补道:“就算是只能停一艘船,那也是能通航的。”
他扭头去找崔巍,“崔大人,我说的对吧?”
崔大人却横了他一眼,有些不高兴的道:“它是没有完全建成,但也不至于就停一艘船。”
他在海上点了点道:“那里,那里,还有那两边,一共四个泊位,我们计算过,现在中体量和小体量的海船都可以停泊,至于大海船,还得再等一等。”
白善眯着眼睛看了看,不由走上码头去看。
周满抬脚就跟上,还不忘回头和明达道:“风太大了,冷,要不你就别去了。”
明达就拢了拢披风,“不觉得冷。”
于是大家就一起跟上。
已经建好的这部分码头是一路延伸到了海里,它一共有四条往前的道,此时是退潮的时候,所以海水看着不深,但浪花拍过来时依旧让没见过大海的人觉得胆战心惊。
郑氏和小钱氏就紧紧地跟着周满,但举目望向一望无际的大海时胸中又有一股豪情升起。
崔大人领着他们到最前面看,“白大人可以看一下这水深,一般中小体量的海船吃水都不深,这位置够停了。”
他指着远处正在建造的那一处道:“那里则是要停泊大海船的地方。”
他赞叹道:“龙池的确是天然的码头,我去看过莱州码头,这一处比莱州码头一点儿也不差,而且我们直接划下这么大的一片地方建设,只要大人给足我人和东西,我一定能建造出一个大码头!”
崔大人现在是雄心壮志,现在建成的部分不过是码头十分之一的部分,要是能依照他的图纸全都建设起来……
白善也想到了,他在心里算了一下县衙的财政,觉得他应该和皇帝以及刘尚书联络一下感情了。
快要过年了,正是各地方预备和户部要明年预算的时候。
周满愣愣的看着,喃喃道:“我想明年种痘,我还想把剩下那个地方医署建起来,然后要给州医署升品了……”
这些都是要花钱的,花的还不少。
夫妻俩对视一眼,终于为国库和皇帝的钱袋子忧心起来。
除了他们之外,全国各地的水利工程,特别是黄河和长江,说不定今年也要疏通或筑堤,还有兵部等各部的花销,那肯定也不少。
周满想起了什么,惊叫一声道:“兵部要和我们太医署买药呢,花销肯定也不少。”
所以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了,但收入……
崔大人立即看向白善,目光紧迫,“白大人,你不会告诉我你没钱了吧?”
为这个码头他可是付出了不少,光是测量就在这儿蹲了许久,头发都被海风吹干枯了。
白善连忙道:“崔大人只管放心建造,钱的事不用您操心。”
崔大人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指着他们的大后方问:“那在码头后面的房屋和街道……”
白善道:“我来想办法,大人只管安心建码头就可。”
崔大人挑眉。
白善道:“不过还请大人将街道和房屋的建造图给我,我好叫人统一建设。”
崔大人蹙眉,“现在开始建?”
白善笑道:“当然不好耽误了农时,等明年开春农忙过后便可以动土。”
崔大人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担心白善和他抢人。
白善则是盯着后方那一大片的空地思索起来,这么大的地方该上哪儿找人呢?
周满也在思考,地方医署该从哪里赚钱呢?
即便有一天国库和陛下太子不给钱了,太医署也应该能够依靠自己支撑起来才行啊。
夫妻俩都没了看风景的心情,垂眸苦思起来。
郑氏等人没这个烦恼,从码头上下来后他们就踩着沙滩上的沙子玩儿,可惜天冷不能脱掉鞋袜,不然光着脚踩在沙子上一定很好玩。
殷或似乎知道他们在苦恼什么,扭头和周满道:“现在你们医署在做的成药就不错,我听钱先生说,你们刚送出去的药赚回来的钱可不少,尤其是那叫青霉素的药物。”
白善就好奇的问:“账是平的吗?收支如何?”
周满道:“如果是以这几个月的收支来看,收入且在支出之上,但以全年来看,收入不抵支出,而且还有青州城的医署呢,因为田大夫他们都在北海县,所以对外的成药订单都是我们这边做的。”
收入自然也都走的北海县医署的账目。
殷或还在皱眉,白善已经看着周满的脸色问,“你想看病收钱了?”
周满又点头,却又摇头。
旁听的白二郎忍不住问,“这是收还是不收啊?不过之前没收,现在收的话,会不会被扔石头?”
白善点头,也看着周满。
“医署最主要的还是面对穷人,”周满道:“在创建之处便是属于半公益的性质,所以目的就是让本来看不起病的病人来治病,暂时还是不收费,就算将来收费,太医署也应该是根据药材来收费,比如一些药材是固定免费的,一些药材可以半免费,还有一些则是照着原价收费。”
周满挥手叹气道:“这只是我的初步想法,且不知将来是什么情况呢。”
白善沉思道:“成药的收益很关键……”
他目光幽深,“就看明年秋后了。”
殷或好奇的问:“秋后什么?”
白善:“秋后粮食的收成。”
殷或不太明白这和医署有什么关系,正要再问,郑氏惊呼一声,大家立即扭头看去,就见她和小钱氏手扶着手,脚和裤腿都被冲上来的浪花给拍湿了,但小钱氏的右手还捏着一只大螃蟹,郑氏在一旁惊叫,伸着手想去帮忙抓又一脸害怕的样子。
农家小福女 第3093章 渔村后路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周满愣了一下立即道:“这时候的螃蟹好吃吗?”
白善已经快步跑上去,解了披风丢给丫头,连忙上前拉了俩人,“母亲,大嫂,这时候不能受寒,你们快回车上去暖脚。”
周满这才回神,连连点头,“对,不能受寒。”
白二郎的目光也从螃蟹上移开,但还是忍不住多嘴一句,“海蟹比河蟹大好多呀,今年中秋我们好似没有吃螃蟹。”
周满和明达都怀孕了,他们为了建造码头到处拉拢人才,也早忘了吃喝,要不是这会儿看见,他们哪里想得起海蟹和河蟹竟然还不一样。
殷或见他左张右望,便道:“这儿没有渔民,还是让护卫去问话吧,我们先回别院。”
白二郎的别院早就建好了,不过他们也没让工匠回京,而是拉到另一个地方去建造纸坊了。
别院距离码头不是很远,赶马车的话一刻钟左右就能到,因为现在四野空旷,所以站在码头上可以远远看见他们的别院。
而别院在高一些的地方,起伏向上,远远看着似乎是在一个半山坡上,可以眺望海面,工匠还给他们修建了观景楼,其实也不是很高,只有三层,却是这附近最高的楼,所以一览无遗。
别院建好有一个来月了,但他们没来住过,此时倒是方便了大家。
他们今天上午到的时候下人已经进去收拾和准备,白善扶着郑氏和小钱氏上车,让丫鬟将她们的鞋袜去了,拿披风将脚包上,转身则去接周满。
回到别院,周满便让西饼去熬驱寒汤,“多放点姜和红糖,辣辣的,驱寒效果特别好。”
西饼应下。
周满就去看郑氏和小钱氏,俩人已经换了衣服,脸色还是红润的,虽然后面感觉到冷,但一上马车便脱掉了湿的鞋袜包上披风,所以并没有受寒。
但俩人还是喝了一碗驱寒汤,然后就拉着周满兴致勃勃的问,“我们抓的螃蟹呢?”
就一只螃蟹,看上去是不小,但肯定都不够塞牙缝的。
白二郎让护卫们去找附近渔村的渔民问了,最后螃蟹没有,鱼倒是拎回来好几条。
护卫道:“驸马,他们都说螃蟹不好吃,远比不上这些鱼。”
白二郎不管,直接问道:“他们能捞到海蟹吗?”
“这时节的海蟹一般,不过还是能捞到的。”
白二郎立即大手一挥,“那就捞!”
管它好吃不好吃呢,先吃过再说。
郑氏一听,好奇起来,“渔村离我们这里远吗?”
白善:“不是很远,母亲想要去看看吗?”
郑氏连连点头,她还是很有兴趣的。
于是他们中午用过午食,休息了半个时辰后便往渔村那边去,只当时散散步。
渔村距离他们这里的确不是很远,走上两刻钟也就到了,只是村子里有些乱,而且有股鱼腥味儿。
郑氏看向周满和明达,见她们没多大反应便放下心来。
村长听说贵人们过来,立即赶了出来迎接。
白善对他微微颔首,问道:“近来村里有人下海吗?”
“有有有,风浪小的时候大家还是会下海的。”虽然现在村子里的青壮和年青妇人大多去码头上干活儿了,但其他人也是可以出海的,不过不会走很远,倒也不会有很大的危险。
他们今天便有人下海了,网了一些鱼回来,郑氏很好奇的去看了,发现全都不认识。
小钱氏也不认识,但她看到渔民们将好几条鱼捞出来剖开肚子要做晚食,她突然心中一动,“这几条鱼可以留着做鱼子酱呀。”
她看刚才那人剖开鱼腹时里面有很多鱼籽。
周满也凑上去看,目光却落在桶里的另外两条鱼上,然后指挥着让人捞起来,“这两条鱼我没见过,我要了。”
她还在堆在一旁的渔网上拿下一个长螺,微微一笑,“这个我也要了。”
九兰立即上前付钱,村长哪里敢要?连忙道:“就几条鱼而已,大人们喜欢只管拿去,不值钱的。”
白善却执意要付钱,还多给了些,笑道:“海里的东西我们都很感兴趣,以后你们再出海,多捞些我们没见过的东西回来,只要是活的,不拘多少,只一二条也行,鱼也好,贝也罢,我们都想见识见识。”
村长看了一眼周满手里拿着的长螺,信了,立即道:“大人放心,我一会儿就告诉下去,他们再出海会留心的。”
白善便满意的点了点头。
除了周满看上的两条鱼,还有小钱氏选中的好几条鱼,不知道是不是做菜好吃的人在挑选菜上也有天分,她不认识这些鱼,也从未见过,但她翻着翻着就是能决定买了。
周满特别好奇做出来的味道是怎么样的。
小钱氏看她看着生鱼都咽口水的模样,忍不住笑道:“等回去我给你做。”
周满连连点头。
明达也好奇,她想了想道:“得吃清淡点儿的。”
小钱氏颔首笑道:“好。”
白善暂时对吃的不好奇,他左右看了看渔村,满意的颔首道:“比上次我来时整洁了不少。”
村长立即道:“这都是大人的功劳。”
他道:“听大人的吩咐,我等在山坡那头开了一些地,用粪水养着地,每家每户分了一点儿拿来种菜。村里的人大多在码头干活儿拿工钱,就算不出海也能养活家里了,所以日子好过了些。”
白善问:“那将来码头建成,你们可想过继续做什么?”
他道:“打渔的本事暂时不能丢。”
村长立即应是,道:“我们不敢忘,但也听大人的吩咐多和码头上的人学习,我们最近学了一些本事,等以后码头建成,说不定有人可以去做木工或泥瓦工,对了,我们还跟人学了种地,就是可惜我们这里没地,除此外就是养猪了。”
村长说到这里特别兴奋,和白善道:“大人要不要去看我们养的猪?我家今年就养了三头,但养了才三月不到,还很小,估计要到明年秋收时才能杀。”
白善一听,立即跟着他去看猪,周满也去。
小钱氏就说她,“又脏又臭,你小时候去看村里人家养的猪,才在猪圈里看了一会儿就走,这时候过去看什么?”
周满道:“看看嘛,他们这里和我们那里不一样,他们从没养过猪。”
农家小福女 第3094章 灵光一闪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小钱氏便跟着去看了一眼,只一眼她便道:“果然是没养过猪的地方。”
虽然她也没养过,但村里有人家养呀,这猪一看就长得不太精神。
小钱氏就问村长,“是不爱吃吗?”
“不啊,它们特别爱吃,就是吃得太多了,这不是入冬了吗,猪草也少了,所以就给他们少喂点儿。”
众人:……
明白了,这纯粹就是饿的。
白善委婉的道:“还是应该喂饱的,这样才长得快,不然到明年秋收恐怕很难宰杀,真养上一年半就不好了,会亏本。”
村长就叹气道:“其实这猪才养没多久我们就后悔了,它太能吃了!”
他道:“能吃也就算了,我们也买了些猪肉回来,却发现一点儿也不好吃,远比不上羊肉和鸡肉,连鱼肉都比不上,有一股很不好的味道。”
周满:“怎么会,猪肉还是很好吃的,我大嫂做的肉丸子,粉蒸肉,粉蒸排骨,用的全是猪肉。”
白善清了清嗓子后小声道:“人与人之间的厨艺也是有区别的,这个道理你不应该从小便深有体会吗?”
周满想到她二嫂的手艺,身躯一震,立即认错,“那是我的错了,以偏概全,实在不好。”
村长连忙道:“村里媳妇们的手艺虽然比不上贵人们,但也不至于都差吧,小的问过外头的人,很多人都说猪肉不好吃的。”
这下连白善都好奇了,“你们是怎么做的?”
村子里今天没有人家买猪肉,白善见了立即扭头对护卫道:“回去取一块猪肉来。”
护卫就回去了,很快送来一块肉。
村长的媳妇和儿媳妇接过,很认真的做了,因为是要招待贵人,他们还多放了一点油和盐呢。
小钱氏在一旁看着,几次欲言又止。
菜盛出来,大家互相看了看,竟然都一时没下筷,虽然外表看上去都差不多,但就是不太下厨的白善他们也知道这菜做的好像不太对,但又想不起什么不对,于是一起看向小钱氏。
小钱氏道:“这肉不用煮这么久,送来的这块肉很好,可以先炒一炒的……”
她看了一圈,发现他们没有铁锅,立即道:“不炒,直接煮也可以,但切的时候最好肥瘦分开,肥的上面带一点点瘦的就好,剩下的瘦的片出来留着,先煮肥的,放上姜片,要是有花椒也可以放一些,熬出油来再放菜,煮一煮。”
“瘦肉则用点滴油盐腌制一下,若是有酱就好了,腌一腌,等菜煮熟了便放下去,滚几下就熟了,这就可以出锅了。”小钱氏道:“这样味道会好很多。”
她笑道:“其实要是有大料,猪肉还可以切成大块的炖着,那样更入味和好吃。”
村长扭头去看媳妇和儿媳妇,他媳妇目瞪口呆道:“家里哪有那些东西哦?”
小钱氏便笑道:“有姜也可以的。”
“没有。”
小钱氏便道:“那有花椒和酱也行的。”
花椒也没有,至于酱,他们没有小钱氏说的那种酱,他们只有鱼酱。
白善便好奇的问:“附近的人做猪肉都是这么做的吗?”
村长点头道:“对啊。”
“可有些羊肉也有膻味,不放大料也难做得好吃。”
村长却不这么认为,他道:“羊肉很好吃的,我等并不觉得膻,就是清炖都很好吃,但猪肉才是有味儿,煮长了柴,煮短了味道也一般,还有一股怪味儿。”
一旁的殷或笑了一声,摇头道:“有钱的人不屑于吃猪肉,穷苦人却又不知做猪肉,倒是浪费了这一美食。”
在小钱氏之前,殷或也从不吃猪肉的。
小钱氏来了之后,他才逐渐尝到猪肉的各种菜品。
白二郎觉得这不是大问题,“既然是厨艺的问题,那将猪肉的几种作法广而告之不就好了?”
白善就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肉吃,微微蹙眉,“的确有一股味道。”
周满一听,立即也吃了一块,她微微瞪眼,的确是不好吃,也就比二嫂做的好吃一点点,但和二嫂的不好吃又不属于同一种,似乎是食材本身带来的味道没有处理干净。
周满脑海中突然劈过一道光,问科科,“我记得我给你收录过小猪仔,还是陆续好几头,百科馆难得会主动要我多收录几头,当时是因为什么来着?”
科科:“他们要阉割。”
“对!阉割!”周满当时扫了一眼,但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收录猪的积分并不是非常高,据说是因为他们那里有跟猪非常相似的牲畜,算是猪的变种,现在的猪不过是一个研究品种而已,所以给的积分很少,远比不上马牛羊的收录积分。
这会儿她终于想起来,百科馆的研究员好好的做什么要去阉割人家?
周满一边让科科搜索词条,一边盯着猪……屁股看。
很快科科就将词条调出,周满微微闭上眼睛靠在白善身上,将意识沉到百科馆内,把词条从头读到尾,在“阉割后猪肉的味道更佳,而且饲养时间大大缩短,躁动也有所减少,更好管理……”这一句上来回看了两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