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郭刺史仔细的看了看白善的神色,确定他是要他买,而不是送后便抽了抽嘴角,点头道:“行吧,本府可以选位置吗?”
白善立即道:“自然可以,便是被人占去的好位置,下官也会尽力调解给您换出来。”
郭刺史这才满意,点头道:“稍晚一些将图纸送来给我挑选。”他打算选个好位置。
白善笑着应下,然后躬身请郭刺史自己去找人玩儿,他则是转身去找别的人,继续推荐他的土地去了。
唉,做县令苦啊!
一个上午,白善说得口干舌燥,但成果也是很喜人的,不少人都被他说动,定下了好几块地。
白善拿出小本本记上,在私下进行,还是找个时机将此案公开之间来回摇摆。
白二郎道:“公开呗,到时候买的人肯定更多。”
白善却一下下定了决心,“不急,先说服尽量多的人买一些地,然后再公开。”
到时候图纸上也好看点儿。
白善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目光落在白二郎和殷或身上。
俩人瞬间便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白二郎有点儿害怕,“你觉得我能说服人买地?”
殷或则是点头道:“我问题不大。”
周满左右看了看后道:“我也能够帮你说服几个人。”
白善呼出一口气,举手抱拳道:“有劳诸位了。”
郑氏便拉了小钱氏,小钱氏立即道:“你们去做正事,我们自己去逛一逛。”
白善连忙应下,把身上的钱袋子摘了丢给郑氏身后的丫头,“看上什么就买,钱要是不够便先记在账上,等他们把东西送到别院时再结账便是。”
郑氏笑着应下,拉着小钱氏和兰馨先走了。
白二郎一脸的纠结,扭头问殷或,“他是县令,去劝人买地还多的是理由,我们怎么劝?”
殷或看了他一眼后便给他展示了正确的劝服方法,“我知道图纸上有一些商铺是三层的,似乎是在中间位置?”
白善点头应下,“崔大人设计的,说是那样不仅更美观,也更适合想要来此开酒楼饭馆的商人。”
殷或便道:“那帮我定下中间一块地吧,我买一块,承建一块。”
白二郎:……
白善和周满:……
白二郎立即扭头看向明达,明达想了想后道:“那我们也选几块地吧,正好我们有别院在此,再在这里修个铺子也不赖,多来一块,到时候可以送给长豫姐姐。”
周满眨眨眼,立即看向白善,“这么一说,我们也可以买几块呀,反正你说的,稳赚不赔。”
白善:“……我说什么你信什么?”
周满静静的看着他,白善就将她的脑袋推正,让她看着正前方,而不是偏头看他,“不过这个是可信的。”
这个地方一定能赚钱的,要是不能,那一定是因为他不在北海县了。
小伙伴们这么支持自己,白善一阵感动,当即就带着他们回屋,把图纸给拿出来,几人一顿分析,将上面画了一块块的土地画上红色的圈圈,又用另一张纸将编号记下来。
接下来就是几人丢下白善,一起到外面找了个比较空,却又总是有人走过的地方坐下,一边休息一边说闲话,“你们买了几块地?”
白二郎如实的伸出四根手指,周满则笑眯眯的道:“我和白善定了两块,我又给我家那头定了两块。”
白二郎看看殷或,又看看周满,俩人一起扭头静默的看着他。
白二郎憋了半天,最后憋出来一句,“我们关系这么好,白善就不能给我们便宜些吗?”
周满幽幽地道:“我和白善自己买的都没便宜呢,照样是买一块地就要免费承建一块地。”
走过的人听到了一句半句,想到刚才大家私下讨论的事,不由竖起了耳朵听。
周满察觉到了,便继续这个话题,“建了商铺你们打算拿来做什么?”
殷或最简单,“出租!”
白二郎则是掰着手指头道:“一间送给长豫公主,一间拿来经营杂货,还有一间……”
白二郎顿了顿,扭头问明达,“我们送了长豫公主,那要不要给太子也送一间?”
明达:“……不必。”要是因为给长豫送了就要给太子送,那给太子送了岂不是还要给三哥送?
这样得送多少才到头?
“之所以送长豫姐姐,是因为她喜欢,船上许多东西是从南边来的,她以后可能也会过来。”
几人谈论起来,倒暂时把身后打探消息的人给忘了,也更显真了。
等他们走了,周满才回过神来,压低了声音问他们,“真的有用吗?”
殷或扫了一圈后客观的道:“他们似乎已经在私下议论了。”
白二郎道:“肯定有用,连我们都照着规矩买了,难道还能亏本吗?”
人群中,三三两两凑在一起的人就是在谈论这事,“白县令总不会坑自己人吧?听说连刺史大人都定了两块地呢。”





农家小福女 第3116章 顺利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等到晚上,前来观礼的客人们都听说了此事,甚至连崔大人画的设计图都流出去了。
预定的流程是下午大家就启程回去的,但因为商船里带来的好东西很多,不少人都感兴趣,大家热热闹闹的,就多留了一晚上。
北海县这样的盛事,宋老爷自然也在场的,他不仅自己来了,还把自己儿子孙子,还有好几个子侄都带来了。
只不过在郭刺史带来的人面前,宋家人不显。但他们一定是最关心北海县发展的那一拨人。
毕竟他们的大本营在北海县。
所以应付完所有人,宋老爷就把儿子和几个侄子给叫来说话了,“外头的传言你们听到了吗?”
“是说龙池建房子的事吗?”
宋老爷“嗯”了一声,“大家也看到了,外头那么大一片空地都用白石灰画了框架,码头建成,将来这里肯定会有商铺宅院的。”
“但是买地的条件也太高了,”一人道:“听说要买一块地,就得在这儿免费给北海县建一间商铺,我听人说这里的商铺都是两层的,造价最少要八十两。”
“是啊,我们看了一下那地的大小,要是用料讲究些,只怕得上百两,这可不少钱了,再算上我们自家建的铺子,那就得近二百两了。”
他们在县城主街上买个铺子也就百两左右。
宋老爷道:“我一开始也迟疑,但听说已经有不少人预定,一些好位置都没了,连刺史和公主他们都预定,可见不少人都看好龙池。”
“白县令还能真让刺史和公主他们出钱建商铺不成?”一人道:“我看多半是诓我们的,以后就算这里真有刺史和公主他们的商铺,也是白县令送的吧?”
宋老爷虽然也有此怀疑,却不会说出口,他横了侄子一眼,沉吟道:“只要以后商船不断,龙池这里就会比我们县城还要繁华,在这里建铺子就不会亏本。”
“那建?”
“建!”宋老爷一锤定音道:“我们明天,不,一会儿我就去找白县令,多的买不起,就先定下两块地吧。”
宋老爷看向他几个侄子,问道:“你们可要定一间铺子吗?”
几个侄子相视一眼,犹豫不决,这个价格太高了,他们不是很想定。
宋老爷也不勉强他们,不过还是劝了一句,“还是定的好,要是缺钱,可以几家合伙定一间,到时候建起来了,出租也能赚钱。”
几个侄子笑了笑,并不放在心上。
现在龙池这一片还荒芜得很,距离县城也不近,附近只有几个小村庄,想让他们拿出二百两来买一间铺子是不可能的。
有这个钱还不如放在县城里买两间商铺呢。
宋老爷便将他们送走,然后对儿子道:“走,我们去找白县令,也选个好一点的位置。”
赵家的赵老爷也在白善的屋里,他家虽然没有宋家有钱,但两间商铺的钱还是拿得出来的。
北海县里,也有人陆续来找白善,相比于青州城的士绅商人,他们这些本地人显然更关注此事,也对白善更有信心。
虽然心中忐忑焦躁,但还是咬着牙过来定下一间。
白善图纸上的地在一块一块减少,而名单上的人却越来越多。
他嘴角微微一挑,对此很满意。不枉费他花费这么多钱请人来观礼。
第二天,柳刺史和郭刺史在路口分开,一人带着人回莱州,一人则带着人回青州城。
白善和郭刺史同行,等到了北海县城外,见他们着急回去,也就不多留他们,只是对跟在郭刺史身后的士绅商人们道:“有要想在龙池建房子的,这段时间都可派人来县衙与本县接洽。”
白善笑道:“已经定下地的,随后我们会有人送合约过去。”
“合约?”
“对,签了以后对彼此都是一个保障,不然若是将来县衙不小心把你们的好位置卖给了别人……”
已经预定的人立即道:“是该签合约。”
白善和殷或仔细的计算过这些商铺建起来需要耗费的时间,然后根据各家的情况和商铺的位置定好最后完成的日期。
各家收到合约,仔细的看过后微微一惊,这是要他们年后便立即开工的节奏啊,那他们现在就得找人和准备材料了。
合约都签好以后,白善还收了他们一定的押金,只要他们按时按质的完成,这笔押金就会退给他们;他们若是到时间也不开工,那北海县有权将他们定下的地再卖给别人,而且不退押金。
临近过年,龙池建房的消息传得更加迅速,其他县,甚至莱州的商人和士绅都有过来购买的,等到过年时,龙池的地虽不至于全都订出去,但算上他们免费承建的部分,已经大半都有主了。
于是白善也不再心急卖地,而是找了钱先生,通过钱先生和程九郎联系上。
“木柴和砖石瓦片?”程九郎有些惊讶白善竟然要这么大的量。
白善颔首道:“不错,龙池建房子需要。”
程九郎便心中一动,明白过来,白善这是要与他联手做这一笔生意呢。
程九郎只迟疑了一下便点头应下了,然后和他谈起各自的投资和收益……
白善是不管事的,不过程九郎走的是他的关系朝龙池卖东西,他也会出一半的成本,所以双方略一商议便决定五五分成。
送走程九郎,白善就把才签下的合约塞给白二郎,“以后和程九郎的账目你来管吧。”
白二郎:“……为什么是我?”
“因为你最闲,”白善道:“那五成里也有你的一份,你总不能让我这个县令百忙中还要抽空去看这样的账本吧?”
白二郎嘶的一声道,“你这话说得……好,好……”
他一时没有合适的词汇,一旁吃点心的周满歪头道:“心机?”
白二郎立即点头,“对!”
白善含笑瞥了周满一眼,她老实低下头去吃点心后才和白二郎道:“你就说管不管吧?”
“管,我怎么能不管呢?”白二郎将合约放在手边,叹气道:“谁让我看着事情最少呢,其实我也是很忙的,我还要写书呢,又要经常被你们找去算各种账……”




农家小福女 第3117章 三地过年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白善心情很好的听他抱怨了一顿,等他说完了才道:“明儿是三十,我们一起过年吧?”
白二郎表示没问题,问道:“在哪边过?”
大家一起看向坐在一旁的殷或。
殷或没有意见,表示可以全听他们的。
于是大家商议了一下后便决定定在明达和白二郎的府邸里,因为那边最宽敞。
小钱氏一大早便过去那边准备了,郑氏还让人从自家里带上许多食材过去,整个府邸一整天都飘着好闻的香气。
白善和周满今日都不见人,所以很自在的窝在偏房的榻上打叶子牌。
白善才随口提起盐场时,周满就叫道:“说好了今日不谈公事的。”
她觉得白善要是谈公事,她也会忍不住的。
白善便憋了回去,转而换了一个话题,“不知道我们的年货送回到京城没?”
殷或算了一下时间后道:“应该到了。”
因为太忙了,虽然家中的管事早早提醒,但他们要准备年货还是慢了一点儿,所以送出去的也晚。
尤其是殷或,殷家从进入腊月以后就不断的来信催促他回京,只是他一直不愿意回去,为了不让家里烦他,他连送年货都特意晚几天送回去。
白善他们送的年货并不贵重,都是青州的一些特产。
周家就不讲究这些,他们觉得千里迢迢给青州送年货的行为显得很傻缺。一来一回,又是压货,那得浪费多少钱啊?
所以他们决定送钱!
有护卫或者侍卫回去送信,老周头和钱氏就收了一盒子的银子给人带上,写信给周满,“缺什么就买,可别饿着肚子里的孩子,要多休息,别累着自己。”
打算给白善他们收拾年货的刘老夫人就忍不住迟疑了一下,最后也学着老周家送了钱过去,她倒是不怕两个孩子饿着,而是和白善道:“我知道你们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若是不凑手便和家里说,虽说要公私分开,但码头建造实在找不到钱,家中先补贴一二也是可以的。”
刘老夫人给的钱,那就不是一个护卫或者侍卫就可以带过来的,所以最后还是多派了几个家丁随从,直接拉了一车的钱过来。
也因为有刘老夫人给的钱,白善这才有底气和程九郎说占一半的成本。
京城各家的确是今天收到青州的年货的。
公主府的侍卫直接进宫去,把公主和驸马准备给各人的礼物奉上,得了消息后才高兴的各回各家过年。
白善和周满自觉的给皇帝和太子等人准备了礼物,就和明达的一起送进宫去,的确是土特产,没有很费钱。
其实要不是明达和白二在青州,他们要往宫里送年货,他们是不想给皇室随礼的。
周满今年就没给萧院正送礼,只让人给亲戚们带了。
老周头很好奇的拆开箱子,从里面抱出一面铜镜,半晌无言。
送年货回来的护卫道:“青州的铜镜做得好,又便宜,娘子用了觉得很好,便给家里每一位娘子都买了一面大铜镜。”
不仅可以把头脸照进去,镶嵌好了,能把半身都收进去,看得很清晰,是试衣服和首饰的大利器。
护卫笑眯眯的道:“娘子和公主都喜欢,想着小娘子们肯定也都会喜欢的,所以小的也给家里买了两面,嘿嘿嘿……”
老周头默默地将镜子放下,去翻其他东西,终于翻到了他喜欢的东西,“这是酒?”
“是,这是郎主亲自挑选的,说是青州出名的酒,可以给舅老爷们尝尝。”
舅老爷之一周四郎表示很有兴趣,凑上来闻了闻后道:“香啊,应该是好酒,爹,晚上我们吃饭就喝这个吧?”
老周头也高兴了些,点点头。
于是老周家的人高兴的上前分了年货,老周头一边看着他们分东西一边嘀咕,“送来送去的,也太费钱了,这些东西在京城又不是没有。”
钱氏道:“都送回来了,你少抱怨两句,这也是孩子们的心意,对了,亲家那边也在收拾年货吧?三娘,一会儿你随我去请亲家,今天过年,善宝和满宝都不在家,可不能让亲家一个人过年。”
老周头:“这是自然。”
刘三娘也笑着应下。
周家人也不齐,周立学和周立固外放,连周立重都回老家去了。
他明年要考县衙,为了更好的适应,也免得开春后赶路生病,所以提早回家去了。
庄先生给写了推荐信,让他去县学里旁听学习。
县学里除了考进去的学生外,的确还有旁听名额,不过束脩不便宜就是了。
像周立重这样不在开学时间进去的,不仅束脩高,还需要有特别的人举荐才行。
不然关系不硬的,一般还进不去。
庄先生现在罗江县名声不小,加上周家如今也不同往昔,所以他拿着举荐信去,县令直接就同意了。
得知周立重的目标是考县衙的小吏,县令很想说,我可以在别处给你挤出一个名额来。
不过看周家的样子,似乎不太想走他的后门,他便暂时按下不提。
周家的确不想走他的后门,用周三郎的话说是,“县衙里一个萝卜一个坑,你走他的路子,那势必会挤掉别人,谁又为啥凭白给你挤掉呢?”
周立重觉得三叔说得对,于是虽然痛苦,但依旧每天捧着书背,坚持练字,想要靠自己的本事考进去。
过年,关里正到七里村巡视时特意去亲家家里坐了坐,看到他捧着书,大冷的天竟然蹲在门外背书,不由问道:“怎么不进屋读书,好歹暖和些?”
周二郎一边给关里正泡茶,一边笑道:“暖和了就想睡觉,冷一点儿好,精神。”
关里正都忍不住在心里赞叹周家的家风和子弟的勤勉。
周满现在今非昔比,周家也算出头了,但他们家不见得势的嚣张,反而比穷困的人更勤勉。
他忍不住道:“实在不行,我手上有个衙役的名额。”
关里正对周二郎笑了笑,道:“你们要是有需要,可以去找我,到时候我带着立重到县衙里走一趟就行。”
这个名额是县衙给关里正的奖赏,他当里正的年限不短了,又一直勤勉,所以三年前才得了这个名额,他一直留着没有用。




农家小福女 第3118章 报名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周二郎和周三郎闻言很是感动,却不敢轻易接受,道:“这怎么好?”
关里正就笑道:“有什么不好的,我们两家是什么关系?咏儿写信回来也说,他能考中,多亏了你们家帮忙,现在他们夫妻两个在京城也得你们多照料,亲家,亲家,本就是要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
周二郎和周三郎对视一眼,没再拒绝,不过也没有立即应下,而是道:“这事儿得问过大哥和立信。”
不过却是放松了许多,又对周立重道:“虽然有了后路,但你也得好好学,自己考上总是更好的。”
周立重应下,他看过县衙这两年考的题目,考小吏的题目并不是很难,只是读书识字的人少,所以才显得不好考。
他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
关里正见他自信,不由笑眯了眼,孙媳的娘家越厉害,将来孙子得到的助力越大,幸亏这门亲事定下得早,不然到现在他们肯定娶不到这样家世的孙媳妇了。
翻过年,二月一过,县衙就陆续张榜要招募吏员,召集了学子考试。
周立重兴冲冲的去报名了。
报名的人挺多,但县学里只有三个学生去报名,加上周立重这个旁听的学生一共是四个。
其他学生都并不考吏员,他们会在六月考试,争取拿到名额后进京去参加进士考或第二年的明经考试。
今年就有六个学生上京去了,就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考上。
会和周立重一起去考县衙的,多半是成绩不好或者家境不好的。
其中有两个就是家境不好,他们比周立重还要小两三岁,报了名以后就拉着周立重去饭馆里吃饭,叹气道:“我要成亲了,我爹娘说了,我连去府学考试的资格都没有,更不要说进京去考县学了,再学上两年,就算能去京城考试,恐怕也考不中,白费盘缠。”
“还不如现在就去考县吏,趁着年轻多熬几年,说不定将来能当个主簿、县尉或者县丞呢?”
一般主簿、县尉和县丞都是从本县吏员中提拔上来的,只有一些上县和中县才会有偶尔会有上面委派下来的副手。
说话的人就不由看向周立重,压低了声音问,“周兄弟是怎么打算的,可走了县令的路子?”
现在周家在罗江县可是有名得很呐,因为罗江县内官最大的出自他家,官最多的还是在他家,哦,现在也就白家在他们家上头了,像以前的老地主罗家和石家,现在对上周家都要退一步。
只不过周家很低调,县里有什么活动他们都很少参加,偶尔需要捐钱的时候周家的二爷才会出来捐一点儿东西,剩余的时候都在七里村里种地。
家风很淳朴。
但周家低调,他们却不能小看了周家,觉得县令也不会,所以周立重有没有和县令打招呼?
周立重脸色微红道:“县令大人已经推荐我去县学旁听了。”
他道:“至于考试,以县令大人的公正,自然是让我们公平相争。”
一人目光闪了闪,笑问:“那周兄可想过考不中后要去做什么?”
周立重认真的想了想后便诚实的道:“大概会恩荫去当衙役吧。”
另外三人:……
“……你有恩荫的名额,怎么还要来考试?”
周立重就不好意思的道:“那并不是我家里的,是我大妹夫家的名额,我不好白占,所以还是想凭自己的本事考一考,实在考不中再恩荫吧。”
“你大妹夫家……”
“是我们里正,关家管理地方多年,有许多功劳,所以三年前得了一个奖励的恩荫名额。”
1...10721073107410751076...1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