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皇帝不信,正要说他,杨和书和周满就到了。
皇帝让人进来,招呼俩人坐下,“午膳没吃好,朕让人备了些饭食茶点,我们边吃边说吧。”
周满和杨和书躬身应下,在太子的对面坐下。
不论是周满和杨和书,都有和皇帝同桌而食的经验,倒也不至于紧张,只是略有些拘谨而已。
皇帝今天也累了,不想寒暄,因此直接道:“朕看过那记录的数据,如今能用的两株稻种只在你们几家里有,朕会让户部和你们购种,此事由长博负责,子谦啊,你也知道,今年国库花销甚大,如今库中已经没多少银钱……”
周满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话是对着自己说的,皇帝很少叫自己的字,这一叫她还有些不习惯,她打了一个抖,忙道:“陛下别这么说,价格我可以在常价上便宜些的,为陛下分忧嘛。”
一旁坐着的杨和书便清了一下嗓子,吸引了周满的注意力后问道:“这个常价是种子的常价,还是粮食的常价?”
皇帝也眯着眼睛笑眯眯的看向周满。
周满:“……陛下觉得呢?”
皇帝就扭头看向太子,“太子觉得呢?”
太子:……
杨和书脚微微一移,脚踩住了周满的脚尖微微用力,周满就笑嘻嘻的道:“那当然是按照粮食的常价了,陛下厚恩,臣一家无以为报……”
皇帝就笑眯眯的道:“也不能让你太吃亏了,就按照常价来收吧,不必便宜,免得户部以后欺负你。”
杨和书:……户部不还是您的户部吗?
大头都让了,周满也就不在意小头了,所以推辞了,坚称这是她应该做的,她是自愿的。
皇帝高兴,便指着一道鱼羹让古忠给她盛两勺子,笑道:“这鱼羹好吃。”
周满吃了一口,暗暗呼出一口气,抬起头来就冲皇帝笑,“是很好吃,陛下,臣也有一事禀报。”
“什么事?”
周满放下勺子道:“青州医署现在已经开了三所,但还是不能让全青州的百姓享受到医署之利,更不要说其他地方医署了。”
“各地医署需要不少医者,除此外,还有医署所需的管理、打杂的官吏,皆缺乏得很,”周满道:“臣想请陛下扩大太医署的招生范围,或者在国子监考试中增设一项,到时候监署合作,为太医署培养一些人才。”
这事儿不小,虽琐碎,却影响深远,皇帝也放下了筷子,那帕子擦了擦嘴巴后问,“还有吗?”
周满就嘿嘿一笑道:“还有就是州县医署改制之事,臣先前有上折陈明此事的。”
皇帝就看向太子,“朕记得你先前为此背书,各位大人可答应了?”
太子不动声色的道:“有不少人赞同此意。”
皇帝眯着眼睛看太子,“那不赞同的人呢?”
太子道:“父皇,如今太医署学生入军中作用极大,加上太医署所出成药,虽还不能盈利,但也能抵去不少花销,儿臣觉得此举可以。”
周满连连点头,劝说皇帝,“陛下,您别看现在医署是亏本在运营,时间长了,肯定赚钱的,就算不赚,也不会像现在亏得这么厉害的。”
“而且您想想,医署能救多少普通百姓啊,这些亏的钱也都是用到您子民身上,他们可也都是您的孩子……”
皇帝正喝汤,直接就给呛到了。
太子暗暗瞪了周满一眼,和古忠一起服侍他爹擦了擦衣襟。
皇帝遥遥点了点周满,气乐了,不过略一停顿后道:“朕听人说白家在陇州也种了许多新稻种,且收成比之青州和绵州一点儿不差。”
周满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咬咬牙道:“行,常价给您。”
皇帝强调道:“是常价给户部。”
周满敷衍的点头,不都一样吗?
这一顿饭,宾主尽欢,至少明面上是这样。
皇帝等杨和书周满走远了便和太子叹气道:“要是朝中那些老狐狸也如周满一样爽快就好了。”
太子腹诽了一句,有事子谦,无事周满。
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也赞了一句,“她到底年轻,对私利看得不是很重。”
而和杨和书往宫外走的周满正掐着手指头做心算。
杨和书看了她好几眼,忍不住问道:“你算什么呢?”
周满:“我算一算新得的郡主封地我要种多少年才能回今天舍出去的钱。”
杨和书听了忍不住一笑,“那你肯定是赚的,不算荣誉,只算封地价值的话,用不了几年就赚回来了,而那封地是一辈子的,你努力活个八十岁,那就还有近六十年的时间,若是皇恩浩荡,到时候你的爵位能有人袭,还能给后人留下一些,那就更赚了。”
周满一听,心顿时不痛了,连连点头道:“好主意。”
杨和书笑出声来,问道:“这样一想是不是高兴许多了?”
周满点头,见他笑成这样,不由道:“杨学兄,你刚才跟着陛下一起坑我。”
杨和书道:“在其位谋其政,我现在是户部的人了,我是买家,你是卖家,我自然是要户部利益最大化的。”
周满一想也是,略过此事,“学兄,我价钱已经很低了,到时候你们户部可不能压我的钱。”
杨和书笑道:“放心,一定如数准时给你。”
周满就放心了。





农家小福女 第3200章 有所为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回到周宅,天都快黑了,周立重正被周家人围着说大朝会,看到周满回来立即围上去,“累了吧,快去洗漱休息?”
“要不要先吃饭?我听立重说,你们这一天都在开会呀。”
周满挥了挥手表示没事儿,先回屋换了便服,然后便去见刘老夫人,将她把陇州的新粮种卖给户部的事儿说了。“
刘老夫人对钱执念不深,若能用钱换仕途,对她来说是很划算的事情。
所以她只问一句,“我们一粒种子也不能留下吗?”
“不,我们可以自留稻种,”周满道:“选种时多选一些,祖母,栎阳那边我又分了些封地,虽说我只收税不直接打理,但封地下的百姓过得好,我也有益处,所以我打算来年开春分一些粮种下去。”
刘老夫人就明白了,问道:“那边你打算怎么打理?”
她道:“之前你是乡主、县主,封地不是非常大,可以全权交给县衙,但现在你封地扩大如此多,只怕还全部交给县衙不妥。”
县衙在封地上收不到财政,未必会多上心,到时候损失的不仅是周满,还有封地内的百姓,对周满的名声也不会很好。
周满想了想后道:“要与县衙官府打交道,我兄嫂们都不合适,立君那里已经很忙,我总不好什么事都麻烦她,祖母觉得白氏这边可有合适的人?”
刘老夫人嘴角微挑,和她道:“你要是放心便将此事交给我,我来替你选人。”
周满笑道:“我当然是相信祖母的,那我全都交给祖母了。”
再不会有比刘老夫人更合适的人了。
周满起身,“我去和我爹娘说一声,我家里这边也要留下足够的种子,剩下的都要卖给户部。”
她停顿了一下,压低声音道:“祖母,我只卖了我娘家和咱家的粮食,堂伯那里……”
刘老夫人微微一挑眉,笑道:“我会与他写信的。”
周满就高兴的走了。
白老爷手上的那些粮种就囤积居奇吧,还有立君手上的。
有杨学兄在,这些粮种到了户部手上,分发到各州肯定是公平的往下平分,有些消息灵通的富贵人家肯定会想办法从它处买的,这时候白老爷手上的那批稻种就派上用场了。
周家人对于周满把粮食卖给户部的事没什么意见,这么多粮食还是常价呢,多好。
除了周立君和周四郎,周家没人能想到当年新麦种的价格上。
等众人都散去,周满就叫上周立重一起去书房里议事,周立君和周四郎已在。
周立重往外看了一眼,“小姑,怎么只叫了我们?”
周满道:“我们四个就够了,人多嘈杂。”
她扭头看向周立君,“你们在向家那边的庄子收成如何?”
“产量不比村里的低。”
周满点了点头,和她道:“杨学兄素来公正周全,他肯定会颁法令打击假的新稻种和新稻种价格,你们自己要心中有数,钱可以挣,但不要失了本分。”
周立君应下,“小姑放心,我知道的。”
周满点了点头,这才对周四郎道:“新稻种不能出关,江南一带未曾试验过,也不能流到那边去,你要卖只能在中原一带卖。”
周四郎,“难道他们还能堵住流往江南的路径?”
“不用堵,只是不能大量的流入,以免新稻种在江南不适应出现灾情,要是有人想要试种,我们也不会拦着,”周满道:“司农寺稍后会在各个地方选择试验田,以试种新稻种,等明年秋天就知道江南适不适应这新稻种了,我不想你们去淌这趟浑水。”
周四郎就摸了摸鼻子,“好吧。”
周满伸手拍了拍周立重的肩膀道:“明天我带你去司农寺报到,陛下一下封你为司农寺丞,只怕你会不习惯。”
她道:“官场中的习性,便是我入朝多年也有不习惯的地方,所以你没必要太过迁就他们,我们虽然入朝为官,但并不是为了什么远大前程,你往近处看,这只是我们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罢了,所以先前在庄子里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她道:“我不能在京城久留,等新稻种和医署的事确定后我就要回青州去,你要是有什么疑惑便去请教庄先生。”
周立重点头。
周四郎问她,“你什么时候去青州?”
周满摇头,“我也不知,看朝中议事的速度吧。”
医署改制一事,她和太医署已经运作半年多了,却还是没能完全确定下来,虽然这一次征得了皇帝的同意,可谁知朝中诸臣速度有多慢呢?
商量完事情,周满让他们离开,她坐在椅子上思索片刻,拿出信纸来给白善写信。
见字如晤后便是委屈的抱怨了一声,陛下出面,我将我们的所有新稻种按照粮食常价卖给了户部,先前我们想着用它像当年的新麦种一样大赚一笔的事要不成了,你那里,应该不日也会有公函过去……
北海县那边,新稻种基本上都被白善用在了官田上。
官田所出,除了他的职田那一份外,其余的收成全部都属于县衙。
朝廷要是想强征,那是连钱都不用付的。
周满写信让白善做好心理准备。
等周满写完信封好,以至深夜,她伸了一下懒腰,将信封上后才回屋睡觉,她决定明天睡懒觉!
作为被召回来的外放官员,她不用上衙门点卯的,就连崇文馆那边都没做要求。
所以周满一觉到大天亮,要不是被西饼推醒,她能睡到中午。
她勉强睁开眼睛,问道:“怎么了?”
“娘子,宫里来人了,说是让您去上朝。”
周满将薄被拉到头顶,翻身将被子都卷在身上,声音闷闷的道:“你被骗了,昨天刚上完大朝会,今天怎么可能还上?”
“不是大朝会,是小朝会,娘子,快起来吧,内侍还在外面等着呢。”
周满一下掀开被子坐起来,一脸懵,“小朝会?我不用上小朝会呀。”
话是这样说,她还是急忙起身,匆匆忙忙洗了一把脸换上官服,套上靴子就往外跑,“娘子,老夫人给你准备了吃食,您带上吃。”




农家小福女 第3201章 进击小朝会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周满看到内侍一脸焦急的等着,哪里还敢带上饼啃?
她抢过西饼手里的两包装了点心的纸袋往袖子里一塞,跑出去,接过大吉手里的缰绳就上马。
“陛下怎么突然召我小朝会?”
来的内侍是古忠的人,因此他详细的解释道:“陛下一早就召见诸位大人开小朝会,大人当时便在名单上,但通知的内侍去了太医院不见人,又去了崇文馆,还是没人,最后去了太医署……”
周满心都凉了,她就睡了一次懒觉……
打马往皇城去,她还不敢快马加鞭,压着速度跑到宫门口,一下马就把缰绳扔给大吉,一进宫门撒腿就往太极殿跑。
巡逻的侍卫和路过的内侍:……
在他们跟前这样跑,他们到底是抓,还是不抓?
就这么一愣神的功夫,周满已经跑到太极殿下的台阶,开始往上跑,侍卫们便睁只眼闭着眼的当看不见。
哼,以为太极殿那台阶是好跑的?
周满上到太极殿时,气都喘不匀了,她拿出帕子擦了擦汗,靠在大柱子上冲看着她的侍卫挥了挥手,指了指书房的门口。
侍卫好心告诉她,“小朝会已经快一个时辰了,您进去吧。”
周满摇头,一边调匀呼吸,一边咽口水润嗓子,“还是进去禀报一声吧。”
万一皇帝不想她参加小朝会了呢?
侍卫见她就是不肯挪步,也不敢勉强她,转身进去禀报。
古忠很快出来,看到周满靠在大柱上的样子,不由一乐,然后压低了声音道:“大人这样进去岂不是殿前失仪,还是到偏殿梳洗一下吧。”
周满连连点头,求之不得。
古忠就带了周满去偏殿,让人打一盆温水来。
周满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下去后才感觉好些,她往外看了一眼,小声问道:“古大人,陛下为何突然想起召我开小朝会?”
古忠笑道:“周大人忘记昨日和陛下说的太医署的事了?”
周满一拍额头,“我以为这些事只要和萧院正、罗署丞谈就好,怎么还要找我?”
毕竟她现在太医署中只是青州医署署令而已。
古忠压低了声音道:“还有些别的政务,陛下说不定也要问政的。”
周满若有所思,“不是太医署的事情,与我问政,朝中大臣不会反对吗?”
古忠没说话,热水上来后亲自拧了布巾给她,周满立即回神,连忙接过,“多谢古大人,我自己来就好。”
古忠微微一笑,退后一步。
朝中上下文武百官,会叫他古大人的没几个,周满算其中一个。
周满擦了擦脸,将头发重新拢了拢,把官帽带好,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下,这才挺直了腰背和古忠进去面见皇帝。
皇帝掀起眼皮看她,“周大人,这一大早你去了何处?朕派了三路人马去找你都没找到。”
周满老实的跪下认错,“回陛下,臣犯了懒性,没有到衙门点卯,请陛下降罪。”
底下坐着的大臣们都没说话,有人知道老唐大人和周满关系不错,尤其最近私底下有流言,觉得老唐大人肯定是在周满那里听到了些风声才能在皇帝问策时更强一头,从而摘得左相这颗果实。
当时魏府吊唁,不少人都看到俩人一起走了,虽然只是在路上走了一段,但谁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老唐大人不动如山的坐着,不过作为前御史台大夫,他也没参周满怠政。
坐在刘尚书旁边的杨和书就躬身笑道:“陛下,周大人自回京后便一直忙于政务,今日难得偷得半日闲,她素来只参加大朝会,不知道小朝会召见也是情有可原,何况,她还是外放官。”
外放官回京不用点卯也是规矩。
周满老实的跪着。
刑部左侍郎道:“我记得周大人还是崇文馆编撰,这可不是外放官。”
他道:“周大人平时在青州也就算了,管不到崇文馆编撰的事,好容易回一趟京城,怎么也要打理一下崇文馆的政务吧?”
周满诚实的道:“陛下,崇文馆修撰医书的事臣从不敢懈怠的,今年的稿子都已经上交。”
萧院正立即道:“不错,崇文馆已经将稿子交到我们太医院,由太医们共审,没有问题便可印刷,今年周大人已经上交有两册,上册医书已经印刷出来给学生们用了。”
皇帝本来就不是很生气,因为周满的确是他临时叫来的,于是抬手道:“平身吧,坐下听一听,一会儿要谈地方医署改制之事。”
太子突然道:“父皇,周大人是外放归京,没有约束,下次小朝会再想找她还不知道要去哪儿找呢,太过费事,不如下令让她每日进宫小朝会议政,倒省了不少人力。”
周满:……
皇帝点了点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当场下令。
周满只能低头应下,然后起身走到杨和书旁边的席位上盘腿坐下。
老唐大人和刘尚书勾了勾嘴角,对此事并没有意见。
李尚书看了周满一眼,欲言又止,皇帝已经道:“继续吧,说到哪儿了?”
老唐大人道:“盐运司进江南,改变制盐之措的事。”
周满眉头便是一跳,垂下眼眸老实的听着,心里却不由冒出刚才古忠说的话。
问政吗?
她当官好多年了,但大朝会上她基本不参与其他政务,除非皇帝点名问到,不然除了医药的事外,她基本不开口。
因为她知道,对于女子参政,朝中是有不少人有意见的,她之所以能安稳站在大朝会上,就是因为不涉及到医药之事,她基本不主动开口。
周满习惯性的听他们议政,她就坐在位置上一边听着,一边走神思索。
她知道太子的意思,明为训她,实际上却是让她进了小朝会。
皇帝的小朝会可不是谁都能进的,就连萧院正,十次里也有三四次是不在列的。
这是让她也参与别的政事?
不知道白善知道后什么感觉,嘿嘿嘿,她好似又先他一步了呢。
正胡思乱想,周满听到皇帝说起了地方医署改制之事,她立即端正坐好,抬起头来看向斜对面的萧院正和罗大人。




农家小福女 第3202章 议政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地方医署改制,周满不是第一次说这事儿了,萧院正和罗大人也时不时的在朝中提起,但因为各种原因,此事一直被搁浅。
此时再提起,或许是大家都收到了消息,知道皇帝那边已经应承周满,所以今天的小朝会进行得还算顺利,反对的人不多,只是对地方医署的职权有异议。
周满与他们谈论了许久,到最后也没能定下所有的异议。
皇帝看了一眼沙漏,古忠瞬间明白,上前道:“陛下,时辰不早了,您看是不是先用午食?中书省那边送来了不少折子,都等着您批复呢。”
皇帝点了点头,暂时退朝,有事明天再商量。
众臣退下,周满刚出门便被刘尚书叫住,他笑眯眯的道:“周大人,秋收已经结束,秋粮晒干入库,此时正是交秋税的时候,您看我们何时交易新稻种合适?”
周满道:“随时都可以。”
她看了眼刘尚书身后的杨和书,微微一笑道:“不过下官职田的稻种还好说,陇州和绵州那头,还需户部派人去称重和押运。”
杨和书道:“陇州的新稻种会运输进京,罗江县的则入库绵州,我会派官员去称重分派,那边……”
“我二哥和三哥皆在家中,我会给他们写信,到时候大人只管上门。”
杨和书就对刘尚书点了点头。
三人结伴往宫门去,出了宫门,刘尚书便和周满笑道:“周大人,恭喜了。”
周满愣了一下后拱手道:“皆是为国办事。”
刘尚书笑了笑,对杨和书点了点头后便去户部工作。
周满好奇的看杨和书,“杨学兄不去户部吗?”
杨和书摇头,“我与你同行,下午要去莆村看看你们的新稻种,你家派谁与我同去?”
周满想了想后道:“我大哥和立重吧。”
她忍不住一笑,“你们也太急了些,稻种留在那里又不会跑。”
“事关民生,不敢怠慢,”杨和书冲后面招了招手,万田和大吉牵着马上来,俩人上马,一起溜溜达达的往皇城外去。
杨和书道:“你进了小朝会,以后说话行事要更谨慎些,今日你就做得很好。”
周满呼出一口气,“我还以为你要骂我呢。”
杨和书便一笑道:“我骂你做什么,你是外放官回京,睡懒觉是人之常情,宫里又没有提前让你准备小朝会?不过你能这么快认错倒是出乎我意料,做得不错。”
周满道:“毕竟让这么多人找,我若是不认错,难道让那些内侍担责吗?”
反正她刚卖了皇帝一个大面子,最近和他关系融洽,认个错就能解决的事,没必要扯别人下水。
杨和书忍不住笑起来,轻轻踢了踢马肚子加快速度,“你越发周到温柔了,不错。”
杨和书让人拿着户部的帖子去司农寺请了周立重,带上周大郎便要去莆村,离开前,他和周满道:“也不知你能在京城留多久,唐鹤过不多时也要离京,有空我们聚一聚,你学嫂也经常念叨你呢。”
周满点头,“行啊,您选时间和地点。”
杨和书想了想后道:“玄都观就不错,正好秋天登高,听闻观里的道长螃蟹做得特别好,到时候我送几篓上去,大家可以边吃螃蟹边赏菊。”
1...10971098109911001101...1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