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周四郎好奇的问道:“什么办法”
“我不告诉你。”满宝低头数钱,不仅将他们的私账算出来,还把公账那部分要交的公也算出来,然后把钱分给大家,然后记账。
周五郎看着羡慕不已,“满宝啊,你这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我学了这么久,还是算不好这交公的钱要怎么算。”
满宝道:“勤能补拙,你以后没事自己随便给出
两个数字算,慢慢的就会了。”
科科说了,这是心算,可以锻炼人的大脑和逻辑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让聪明的人变得更聪明,笨的人变得不那么笨,甚至是聪明一点儿。
满宝更小的时候没什么东西玩儿,最喜欢的就是跟科科玩这个了。
她考科科,然后科科又考她。
所以她才是家里数数数得最好的人。
满宝记好了账,又把大家交给
第68章 流言
但也有的人家从老到小都不服气的,满宝家的邻居就听着隔壁的热闹,气得摔摔打打起来,压低了声音骂了一句,“没人教的东西,整天吵哄哄的,就不能安静一时半刻。”
“说什么呢你”周大圆瞪了她一眼,将好奇的看着他们的孙子孙女轰走,这才道:“你要不怕婶来堵你的门,你就尽管说。”
干瘦的老太太就骂骂咧咧起来,但也压低了声音,她跟钱氏年纪差不多大,俩人是一前一后嫁到七里村来的。
别看现在钱氏整天待家里含饴弄孙,跟乡邻都是笑眯眯的温和模样,她年轻的时候泼辣着呢。
往前七八年,她都是村中一霸,连村长家的媳妇都不敢招惹她的。
周金一家以前多穷啊,硬是被她带起来,虽然村里经常有人说她吃药费钱,带累了老周家,但大家心底都知道,她是周家的另一边天,也是她撑着周家起来的。
但她还是有点儿不服气,这种不服气除了嫉妒外,还有从年轻时候积累下来的恩怨。
在满宝进学,周家一日比一日热闹后达到了最顶峰,她虽然压低了骂人的声音,却是故意把手中的棍子啪啪啪的敲在门上,桌子上,冲着老周家的方向大喊道:“天都黑了,不睡觉还在外头晃荡啥,明天就上山打柴,连个活计都不会找,活该你们受穷!”
村里的房子和房子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因为选地方盖房子时都考虑到将来孩子也要分出去盖房子,到时肯定再需要批宅基地盖房子。
所以各家之间是有意隔开一段距离的。
所以满宝家后面和左右的房子都有一定的距离。
但这个距离也有限,房子又不隔音,大家在院子里说话儿,声音高一点儿隔壁就能听见。
此时满宝就听见了,但她不知道隔壁的嫂子是在指桑骂槐,她还特别心疼的扭头看了一眼周大圆家,大人似的叹息道:“大圆媳妇又骂大驴他们了,真是的,教孩子要夸着来,咋能一直骂呢”
周四郎等人:“……要叫嫂子,别总大圆媳妇大圆媳妇的叫,人家的年纪跟你娘差不多呢。”
“她不就是大圆媳妇吗称呼而已,不要较真啦,”她跑去找她的三个嫂子,和她们道:“嫂子,你们可别学大圆媳妇,以后对大头大丫他们要夸着来,别总是骂他们,我看大驴被他娘骂的都变笨了。”
三妯娌笑着应下,越过满宝暗暗的瞪了一眼高兴的大头大丫等人,决定回屋再教育他们。
老周头则扭头和妻子道:“满宝这是和你学的吧,你也教教她,在外头别这么叫。”
钱氏不在意的道:“放心好了,咱家闺女不傻。”
又道:“你看她叫大谷媳妇有这么叫吗都是叫嫂子的,这孩子心里精着呢,哪个叫嫂子,哪个不叫,她心里比谁都有数。”
老周头见老伴儿一脸不屑的瞥了一眼周大圆家的方向,还让孩子们去抓萤火虫,院子里更热闹了。
同时周大圆家的叮叮当当响得更欢,钱氏嘴角的弧度也越高。
老周头缩回头,打算啥都不说了。
这边孩子们玩得
开心,周大圆家那边则是气氛压抑,孩子们待在屋里大气不敢出,大驴媳妇也忍不住小声嘀咕,“娘也真是的,让我们睡觉,偏在外头这么敲打,这么吵,怎么睡得着啊。”
大驴不说话。
大驴媳妇继续道,“人家在自个家的院子里玩儿,那不是应当应分的吗娘要是不敲敲打打的,我们听着外头的笑声睡得还更快呢……”
“行了,有本事你出去跟娘说去。”
大驴媳妇气得不轻,背过身去搂着孩子
第69章 上门
狗蛋一路哭着回家找他奶奶,大头才不怕他呢,也跑回家找他奶奶,“奶奶,外头有人说小姑坏话!”
钱氏眉头微蹙,“说什么话,谁说的”
“狗蛋的奶奶说小姑不是爷爷奶奶生的!”
钱氏脸上的笑容就落了下来,将手中做到一半的鞋垫放到一边,撑着椅子起身,看向外面。
正巧,周大圆的媳妇张氏也拽着她孙子狗蛋杀到了。
村里孩子打架是常事,但也没有把孩子打出鼻血的。
别说张氏了,就是一般人家也要生气了。
张氏素来跟钱氏不和,更不可能放任这事了,看见孙子被揍成这样,她连原因都没问,直接就把人拽到这里来讨说法了。
只是她还没来得及开口问罪呢,钱氏先开口道:“你来得正好,我听我这大孙子说,你小孙子说你说的,我家满宝不是我的孩子”
张氏便一个激灵醒过神来。
“那我们就去村长家里,请村里的长老们来说一说,满宝到底是不是我生的。”
张氏脸色有些发白,低头看向她孙子,不确定是不是她和老头说悄悄话时被他给听去了。
张氏此时虽有些心虚,但更多的是愤怒,道:“钱婶娘,谁知道孩子从哪里听来的小话反正我是没说过这样的话的,再怎么样,你家大头也不能打我们家狗蛋啊,他可比我们家狗蛋大一岁呢。”
钱氏道:“话是从你孙子这里传出来的,他说是你说的。”
张氏被噎住。
钱氏则低头看向大头,道:“去山上把你爷爷和你爹叫回来,我们去村长家。”
张氏这才有些慌张,道:“钱婶娘,两个孩子打架而已,你家有脸闹到村长家,我家可没脸。”
“要只是两个孩子打架,大头打了狗蛋,我自会教训他,可这还涉及到我闺女满宝,我就要你当着全村老少爷们的面说一遍,满宝到底是不是我生的,是你乱嚼舌根,还是我背着他周金偷人了”
张氏气得不轻,差点口不择言,周满谁生的,全村谁家不知道
但对上钱氏的目光,张氏到底不敢任性说出口。
钱氏一改往日的温和,特别强硬的拽着张氏去村长家。
因为这一争执,村里许多人家的户主都从地里被叫回来,好多孩子都跑去凑热闹,钱氏虽然想让孩子们围观,到底不想事情闹得太难看,那样对满宝也没好处。
于是把孩子们撵走,只让长老们和各户主留下。
满宝对此一无所知,她此时正跟白善宝凑在一起说悄悄话。
白善宝道:“我想过了,我要变得很厉害,很厉害,那就要读书。我要为了变得厉害而读书。”
满宝问他,“要多厉害才算厉害”
白善宝昨天晚上想了好久,因此道:“比我们白家的族长还要厉害,比白家所有人都厉害,这样就没人能欺负我,欺负我祖母和母亲了。”
他不为光宗耀祖而读书,也不为继承他爹的遗志而读书,前者,他并不觉得祖宗有什么光耀值得他去发扬,后者,他对他爹没什么印象,父亲只存在于祖母和母亲的口中。
他小声的告诉满宝,“我在族学读书时,因为我没爹,他们就总欺负我,就是先生都因为我没有父亲,不论我跟谁起争执,都是我的错,动不动就有人骂我缺少教养。”
他不服气的哼了一声道:“我才不缺少教养呢,从小我祖母就教我许多道理,我都记下了。”
满宝义愤填膺,“他们真坏!”
白善宝点头,“但他们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那些叔伯婶婶们,还有族长,因为我没爹,他们就想要我家的产业,我娘说了,那些产业是要留着给我念书娶媳妇的。”
白善宝到现在
第70章 吃肉(起点推荐票一万加更)
满宝找了很久才找到一本带图的书,满宝看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是一本记载各种草药的书,上面有些药画了图片,有的只是文字描述。
药草的名称背后还有它的主要产出地,疗效,炮制的手法等。
满宝精神一振,高兴不已,直接就坐在地上津津有味的看起来。
不认识的字她就问科科,不会断的句子也问科科,虽然读得磕磕巴巴,但还是很有兴致的读了下去。
白善宝则找到了一本专门说鬼怪异志,各种玄而又玄的故事。
书的开头便是作者的自诩,说这是他游历各山川乡村名城时所听所见,俱为真实。
白善宝和满宝一样,最喜欢看故事性的书了,其他的书他都不怎么喜欢看,但这种书却是看得津津有味的。
他为什么特别喜欢看《论语》和听庄先生讲课
因为《论语》都是记述孔子的言行,都是一个一个小故事组成的,而庄先生讲课也讲究趣味性,一句话,出处,及当时的情景都被庄先生一一说出,那就跟听故事一样,他喜欢得不得了。
两个小孩儿靠坐在一起,各自拿了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刘氏带着儿媳过来看了一下,见两个孩子看得入神,便让儿媳把差点放在桌子上,小心翼翼的出去了。
郑氏惊喜不已,压低了声音道:“善宝竟然主动看书,还看得那么认真了……”
要知道以前白善宝在家里最讨厌看书了,有好几次甚至偷偷把书藏起来,就是为了不去族学。
每次放学回来就带着书童和小厮去玩儿,爬树,下水,捉虫和打架,简直是什么调皮的事都做,
刘氏也露出笑容,“所以这一次我们搬家搬对了。”
郑氏也连连点头,也不介怀婆母一定要搬到这穷山沟里来了,本来,她是建议带着孩子回她娘家的。
如果怕不自在,可以在她娘家附近买栋房子住下,有郑家做靠山,日子总好过一点儿。
没想到婆母坚持要来七里村,这里出入不方便,也没有名师,她夜里没少偷偷的哭,可现在却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他们家的善宝能够学好。
刘氏道:“地已经选好了,我明日去一趟县城,换些铜钱回来,地基尽快挖好,既然决定在此定居,那就要把房子修好一点儿。”
刘氏没有问题。
白善宝和满宝并不知道有大人来过,他们津津有味的读了许久,觉得眼睛有点累了,就从地上爬起来要出去走走。
看到桌子上有点心和水,善宝立即招呼满宝来吃。
俩人津津有味的吃了点心,干脆就坐在椅子上看起书来,直到外面下人来禀报,满宝才知道大头来接她了。
满宝就把书放回去,然后背了自己的小书箱和善宝告别,一蹦一跳的走了。
白善宝当然送她啦,主要是没人陪自己看书,他也不想看了。
于是把人送到大门口,看着她和大头走了,他也不回去看书了,一蹦一跳就去找祖母,路上看到花园里的花上有漂亮的虫子,他便忘了要去找祖母,干脆在花园里捉起虫子来了。
把园子的花花草草祸害得差不多了,他这才心虚的跑回去找祖母。
满宝跟着大头往回走时才想起下午大头没去接她,连忙问他干什么去了。
来前,大头已经被警告不许把这些事告诉
小姑,于是道:“我玩去了,忘记时间了。”
满宝就特别仗义的道:“你别怕,我不告诉娘亲和大嫂。”
大头暗道:你不告诉他们也知道。
不过小姑能有这份觉悟还是很不错的,于是他感谢了一下小姑。
从白家到周家,很有一段距离,周家在进村口不远的地方,但外边还是有好几家的,大家又爱在村口不远处的大榕树底下聊天聚会,所以每次满宝从那里过都能看到很多人。
但这次那里一个人也没有,连路上打闹的孩子都不见了。
满宝
第71章 小小的价格战
各家的大人都在教孩子,让他们不要在外面胡说,满宝本来就是周家的孩子。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流言,当然是因为狗蛋的奶奶跟满宝的娘不对付,所以编瞎话骗狗蛋的。
孩子们都信了,因为大人们经常会说些没证据的事,比如东家婶子的菜被拔了,她没看见,但一定会对着西家骂,认定是西家偷的。
周大圆家的气氛却很压抑,一家沉默的吃着晚食,吃完后,张氏抖了抖面皮,对着孙子恨铁不成钢的道:“以后家里说啥事不准往外传,知道不”
周大圆放下碗筷,啪的一声道:“你吼孩子干啥,要不是你在家里说些有的没的,孩子会往外传吗”
那我说的也是事实,张氏张嘴就要说,周大圆就张大眼睛瞪她,压低了声音怒道:“你要想死,别带累着全村。”
张氏忍不住嘟囔,“官府又不讲连坐……”
周大圆啪的甩了她一个巴掌,大驴惊得站起来,忍不住叫了一声,
“爹!”
周大圆回头瞪他,道:“别忘了,当年能让咱家活下去的那口粮是谁给的,长老们说了,人,不能忘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