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和肉呗。”满宝觉得世上一切东西和肉炒在一起都会好吃的。

    周四郎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于是点头。

    科科无奈的道:“其实清炒的味道更不错,也可以和鸡蛋一起炒。”

    这是他们那个时代的菜谱,现在满宝种的这种姜就是从商城里购




第133章 通信
    纳税什么的是不可能衙门里的衙役下乡征收的,打死也不可能,尤其是他们这片山路还不好走。

    但是,虽然衙役们不下乡征收,但宣讲还是要有的,宣讲的责任就落在了里长的身上。

    不过是老调重弹,秋税必须在十月底纳完,虽然前后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但早纳完,自然早安心。

    周家早早便把纳的粮税准备好,装了袋子后放在板车和箩筐里。

    今年他们家有了一辆板车,要比往年轻松一点。

    为了路上安全,村里纳粮都是要一起走的,往年也只有村长家有板车,其他家都是把粮食放在箩筐里挑着去县城的,有的人家因为人少,还得雇驴车或牛车拉运,不然连着跑两三趟都未必能搬完。

    而周家男丁多,周大郎带上三个弟弟,一个挑两个箩筐就差不多了。

    去年周四郎就是这么去的县城,那时他刚从白地主家帮完忙回来,得的工钱还没来得及上交,带去了县城,在排队交粮的时候没忍住,把粮食交给三个哥哥看着,自己就浪去了,这一浪就把周家的家底给赔进去了。

    今年钱氏和老周头都不太想他去县城,但满宝提了,加上她也保证会紧盯着他,钱氏想了想,觉得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便让周四郎去了,她也想看看,这小子还不会赌。

    有板车,周家便不用挑担了,但走山路推车也很辛苦,所以周大郎才想着带上五郎,大家轮换着来,不过既然老四和老六都去,那这种重活儿还是交给老四吧。

    周四郎吭哧吭哧的和三哥把板车推上坡,然后周二郎就接过板车,“行了,下面这一段我和大哥来。”

    周四郎:……故意的,他们一定是故意的。

    满宝坐在板车上,板车一下坡速度就快起来,而且还有一阵又一阵的风迎面吹,她高兴的哇哇叫,根本没注意她四哥。

    一行人到了县城,便在城门口里分道扬镳,周大郎和周二郎周三郎一起去排队交税,周四郎他们则去卖东西。

    两篓的生姜,满宝直接带着他们去济世堂。

    济世堂的郑掌柜也在柜台上,这大半年来他没少和满宝通信。

    不错,就是通信,其实一开始是满宝和他写信,他稀里糊涂的回了信,然后这一来二去就成了笔友。

    每次周二郎或周五郎来县城,都会给他带来一封信,然后再从他这里带回去一封信,明明相隔不远,要说的话也能通过周二郎或周五郎传达,但他们就是习惯写信,这也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了。

    早在秋收前,周五郎来县城卖糖时就给郑掌柜死送了一封信,信上说她种的姜就要收回了,还问他想不想吃,想不想买。

    今天满宝就是来给郑掌柜送姜的,不是卖,而是送给他吃,然后推荐道:“郑大哥,以后你的病人要是想买姜煮茶了,记得告诉他一声,我家有很多新鲜的生姜,拿来煮茶最辣最好喝了。”

    郑掌柜收下了她的送的姜,点头表示没问题,“正想和你

    说呢,我们药铺要进一批干姜,你不如留下十来斤老姜晒干给我,我看你这姜的质量不错,要是都差不多,晒干的姜我给你六十文一斤。”

    周喜惊喜的捏紧了双手,满宝却习以为常的应道:“好呀。”

    然后郑掌柜就带她从药铺的后门出去,带着他们敲了隔壁一家的门,一个十**岁的小伙子打开门来,郑掌柜就笑道:“喏,这就是我与你提的小丁,他家开着杂货铺,自己还是走街串巷的货郎,你的姜卖给他最好。”

    &n



第134章 朋友(起点推荐票两万的加更)
    傅二小姐没想到满宝说给她带的好东西会是一篓姜,她颇有些无语,站在门内半天不说话。

    满宝是真的觉得她的姜很稀奇啊,因为这是她看着长出来,看着长大的。

    她和傅二小姐推荐,“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还可驱散寒邪,所以才有姜入茶,傅二姐姐,现在正是纳秋粮的时候,你爹一定很忙,这时候更得注意身体,所以买些姜回去给他煮茶吃呀。”

    傅二小姐被她逗笑了,问道:“你还懂医术”

    满宝摇头,“我不懂,我就是照本宣科而已。”

    傅二小姐微微一笑,转头和丫头道:“既然满宝说她的姜好,那肯定是好的,都买下来送去厨房吧。”

    丫头应下,没有去接背篓,而是要带周四郎往厨房去。

    满宝挠了挠脑袋,说她,“你家吃得了这么多吗买一些就行了,你要觉得好,以后我们给你送新鲜的过来,我家种了好多姜呢。”

    傅二小姐乐开了,笑道:“从来只见卖家希望买家多买,还是第一次见卖家劝人少买的。”

    满宝严肃的道:“我们虽也做生意,却不会坑人的,姜也就炖肉和煮茶的时候用得着,要不你买个一斤就行了,四十文而已,叶子里嫩的那部分还能炒着吃,你家一定有铁锅吧”

    傅二小姐哪里知道

    不过她并没有听满宝的话,依然决定全部买下来,“我家吃不完还可以送人,让他们去厨房称,你留下和我说说话吧。”

    傅二小姐很喜欢和满宝说话,尤其是和她做了笔友后,虽然双方差着五岁,但她觉得和满宝说得来。

    满宝对她的偏见也少了,觉得她虽然是县令的女儿,但还是很可爱的,而且她身边很少有说得来的小姐姐,她对这份友情也很珍惜。

    周四郎听到了满宝的报价,背着背篓就和丫鬟去厨房。

    傅二小姐不好请周喜等人进门,便只伸手拉了满宝的手到一旁站着说话,“我娘带我大姐回外祖家贺寿了,家里人少,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好无聊的。”

    满宝问,“你不上学吗”

    她觉得她每天好忙的,尤其是上学的时候,一睁开眼就要去学堂,下学回来还要做作业,看一下自己种的东西,还要玩耍,还要看书,时间好像怎么都不够用,怎么会无聊呢

    傅二小姐道:“我大姐不在家,又碰上农忙,所以给先生放假了。”

    而即便先生不放假,她也只上半天的课而已,所以她对满宝的生活很好奇,在她的认知里,农家的女孩是不可能上学的,就是她认识的朋友里,识字也很少。

    他们家也就是祖母做主,她和兄弟姐妹早年都是跟着祖母生活,这才习惯了延请先生授课,想起刚来县城时,她娘可没想过要给她们姐妹请先生。

    尤其是在她们互相通信以后,傅二小姐对满宝的生活很感兴趣,她觉得很多话对着母亲和大姐说不出口,但对着满宝可以。

    傅二小姐拉着满宝的手,让

    丫头退后了一些才问,“你怎么总是跟着家里出来做生意呀,你家很缺钱吗”

    “是呀,我家很缺钱,”满宝掰着手指头道:“我家要建房子了,还要给我四哥五哥说亲,我还想买好多好多的东西吃,所以钱总是不够用的,不过我现在还不能总是出来,还得读书呢,我的朋友说了,要多读书,以后长大了才有本事走得更远,赚更多的钱,不然我现在年纪小,就算聪明也赚不了多少钱的。”

    傅二小姐笑,“你这位朋友倒是厉害,她叫什



第135章 分钱(起点推荐票两万五的加更)
    周四郎很快背着空篓出来了,他捂着口袋,一脸的兴奋,眼睛亮晶晶的,他无视站在妹妹对面的傅二小姐,直接走到满宝跟前,咧开嘴笑,“满宝,我们回去吧!”

    还想和满宝说话的傅二小姐:……

    满宝觉得他们已经说完了,于是点头,和傅二小姐挥手道别。

    傅二小姐只能道:“你要是休沐了,记得来县城找我玩。”

    满宝应下,和周四郎手牵着手往外走。

    周喜带着五郎和六郎等在外面,他们是一直能看见满宝的,因此并不怎么担心,见俩人走来便和门内的傅二小姐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等走出老远,周四郎才左右看看,见没人才把口袋里的铜钱拿出来,眼睛亮晶晶的:“厨房说了,我们家的姜比外面卖的要好,四十文一点儿也不贵,看,这是三百二十文。”

    其中有一半是周喜的。周四郎把钱数出来给她,满宝几个却眼巴巴的看着她。

    周喜不解的回望。

    满宝道:“大姐,主顾都是我帮着找的。”

    周五郎立即道:“大姐,除草的时候我有帮忙。”

    周六郎:“施肥的时候我也帮忙,而且也是我们一起帮着把姜种下去的。”

    一旁的周四郎做了很好的示范,他从自己的钱里数出四十文来,给了满宝十文,老五和老六也十文,剩下的则给自己,然后把剩下的钱放在布袋里道:“这是还债的。”

    满宝盯着他手里的十文钱看。

    周四郎捂着口袋道:“满宝,这次你可不能再告状了,我比五郎还大呢,他手里都有钱,我怎么能没有呢”

    满宝义正言辞:“五哥不会赌钱。”

    周四郎:“……我现在也不会。”

    满宝冲他伸手,“把钱给我,我帮你拿着,你要用了再问我要。”

    周四郎不想给,满宝就威胁他,“你不给我,我就告诉爹娘,你身上有钱!”

    周四郎一脸悲愤的将那刚放进口袋里的十文钱拿出来,一把拍在满宝的小手上,因为十文钱也不少,她的手太小,一下蹦出一文来。

    满宝捡起来,把所有的钱都放在自己的口袋里,这才心满意足的拍了拍,然后看向大姐。

    周喜:……

    当着她的面分钱,这是当她不存在吗

    不过……

    弟弟妹妹都看着她,周喜便也只能和周四郎一样从刚分的钱里拿出钱来分,她不是很想给他们,“你们年纪都小呢,要钱干什么”

    她觉得没有成亲前都不应该自己有钱,因为她从小就是这么过的。

    周五郎理直气壮,“娶媳妇!”

    周六郎:“买衣服!”

    满宝:“买肉!”

    周四郎默默地在心里道:我就想摸一摸!

    周喜一一驳回去,“娶媳妇的钱爹娘会给你出的,六郎,你过年前不是刚做了一身衣服吗满宝,钱要省着点花儿……”

    满宝道:“钱是省不出来的,是花出来的,只有流通的钱才能称之为钱,不流通的时候就

    是个铜板而已,大姐,你到底给不给”

    “行吧。”反正周喜是一句话也没听懂,她觉得满宝说的不对,却又不知道怎么反驳,果然,读书就是好,争论都没法争。

    周喜叹息,给三个弟弟妹妹各发了十文钱。

    满宝还要求她,“不能告诉爹娘哦。”

    周喜乐,“你要求还挺多,这不是撒谎吗”

    “没让大姐撒谎,只是爹娘不会问,你也不要说,不说怎么会是撒谎呢”

    周喜竟无言以对。

    &



第136章 吃呀吃呀
    满宝和周喜都许久不来县城了,想着周大郎他们那边没那么快,就没转到县衙前面去,而是顺着街道往下,又逛回了济世堂。

    周喜站在济世堂门口,和一众弟弟妹妹道:“你们去玩吧,我先去看一下大夫。”

    又叮嘱周四郎和周五郎,“一定要把满宝看好来。”

    周四郎油嘴滑舌,“大姐你就放心吧,我们就是把自己给丢了,也不会丢了幺妹的。”

    满宝虽然也很关心大姐的身体,但对逛街也很有热情,权衡了一下就从兜里掏出一颗糖来放在周喜的手心,道:“大姐,你先看病,要是大夫给你吃苦苦的药,就先吃一颗糖。”

    周喜笑着应下,其实她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来拿药了,主要是身上的钱不多了,可现在又有了进项,周喜现在很惜命,还是很想把身体治好的。

    没了大姐在一旁碍眼,周四郎疯起来,一下把满宝给背起来,冲着人群就嗷嗷的冲去。

    周五郎和周六郎也哇哇的大叫着跟上。

    街上有人看乡巴佬一样的看着他们四个,但更多的是善意的看着他们,今天来街上闲逛的,好多是村子里出来的青年,他们和周大郎他们一样,都是挑着粮税来的。

    县城就那么大,纵横三条街,最热闹的是正中县衙的那条大街,周四郎跑没多久就把街道给逛完了,然后他在一个包子铺前停下,低头问站在身侧的满宝,“你肚子饿吗”

    满宝点头,早上吃了早食才出来的,但现在已经接近中午了,能不饿吗

    周四郎看着香喷喷的包子咽口水,最后还是满宝抵制不了诱惑,从自己的兜里掏钱出来买。

    不过她也不傻,她就看着三个哥哥道:“大哥二哥和三哥大姐都饿着肚子呢。”

    她的十文钱肯定是不够的。

    另外三人一听,当机立断,“你的钱不够,就用我们的补上。”

    满宝这才高兴,上前选包子。

    包子很大,有素包子和肉包子之分,素包子是一文钱一个,肉包子则是三文钱两个。

    满宝权衡了一下,决定一样买一半。

    她算了一下人数,决定买八个素包子,八个肉包子,正好二十文。

    满宝把自己的十文钱出了,看了一眼三个哥哥,果断的从周四郎的份额里抽出了四文,她还和周四郎言明,“四哥,你出四文钱,你最大,所以要多出,你还存在我这里的有四文钱。”
1...3738394041...1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