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前者,拿着一把锄头,一路轻轻地锄过去,将垄上的草连根锄掉,再用泥土掩一下苗沟里的草。

    不仅可以除掉一些草,还能为麦苗或豆苗提供更多的土壤养分。

    而后者,则是拿着小锄头一点儿一点儿的把沟垄里的草全都锄掉,还要把他们运出来。

    哪怕老周家人很多,也是做不多所有的地都细作的。

    他们会根据种子的破土情况和地的肥沃来做选择。

    发苗率最好的地,土壤更加肥沃的地被细作,其余的则视情况而定,有余力,就细作,没有余力就粗放型种植。

    当然,老周头是不懂什么粗放细作的,这些都是满宝在和科科讨论时听到的名词,老周头有的只是几十年的耕种经验,村子里的村民几十上百年来都是这么干的。

    和外面的农民失地后沦为佃农或流民不一样,在七里村,甚至是在白马关镇这一大片的村子里,彻底失去土地的农民很少。

    所以完全可以对名下土地精耕细作的人家也不多,基本上,当地的农民都要有所取舍,所以,肥地会慢慢养得更肥沃,而贫瘠的土地同样几十年难得改善。

    因为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

    不过,随着春种陆续结束,接下来虽然依然是春忙阶段,但家里也没那么忙碌了。

    满宝不至于像之前那样,从睁开眼睛都睡觉,可能都看不到大哥二哥他们。

    因为往往,她睁开眼睛时,他们已经到地里去了,而吃完晚食,天黑了她要入睡时,他们可能还在田里抓紧插秧。

    满宝钱盒里的铜板也用得差不多了,五颗很漂亮的金裸子以前只能放在一堆铜板上,现在却安静的待在盒子底部。

    于是满宝不愿意再出钱买肉了。

    想到五月就快到了,钱氏便节俭起来,自然不舍得花钱买肉。

    没办法,小钱氏心疼丈夫,想到满宝说过的,豆腐类比肉的说法,虽然知道可能是假的,但她还是泡了豆子做豆腐。

    春天能吃的野菜很多,但菜园里的菜却很少。

    虽然乡下不缺菜吃,但城里却很缺,听说一把苦菜都能卖出五文钱的高价。

    当然,周家是不可能去卖菜的,他们家人口多,菜园里的菜也只够他们吃而已。

    但他们可以卖豆腐啊。

    想到前段时间积累了那么多豆子。

    小钱氏干脆和两个妯娌一起多泡了一点儿,做出来的豆腐除了自家的吃外,还让周二郎带到县城里去卖。

    没办法,大集那边基本上都是以物易物,很少有人会拿钱出来买豆腐,这东西只能拿到县城里去。

    小钱氏把豆腐切得很大块,让周二郎一文钱一块的往外卖,如果卖不出去,再考虑换豆子。

    基本上,一个家庭花个两文钱就够吃了。

    小钱氏因为上午做豆腐,还要给学堂煮饭,便没空照顾地里的活儿了。

    满宝听老爹念叨了几句地里的草跟疯了似的长,今年的麦子豆子可怎么办的话,下学后就自告奋勇的去地里除草。

    当然,不是她一个人,她把白善宝也带上了。

    已经在乡下住了一年多的白善宝当然不会分不出麦子豆子和野草,于是津津有味的和满宝比赛了一通,第二天就不乐意来了。

    他觉得太辛苦了,而且他也想到了,他要是除草,干嘛要来满宝家的地呀,他家的地也要除草的。

    &nb




199.第199章 成亲(云起推荐票17.5万的加更)
    第199章 成亲(云起推荐票17.5万的加更)

    钱氏就笑道:“在我看来,这孩子又聪明,长得又好,这便是天大的福气了,这滚床童子求的是子,老四他们将来生的儿子要有小公子一半的好,我就是睡着了都能笑醒。”

    这话说得好,不说郑氏,就是刘氏都通体舒泰。

    郑氏便看向婆母,很有些意动。

    滚床童子虽然一般是要求孩子长得好,聪明伶俐,但本着吉祥的基础,一般父母有缺的都不会被选上。

    郑氏不知其里,她觉得,周满那个小姑娘做滚床的女童没什么,毕竟在她看来,她不仅长得可爱,聪明,还是难得的有福孩子。

    想一想,像她这样父母俱全,又有这么多兄弟姐妹,连子侄都满地跑的孩子能有几个

    相比之下,她儿子在这一方面就太逊色了,至少在陇州时,从没人考虑过她儿子去做滚床童子。

    滚床童子会给新人带来福气,同样的,新人也会给滚床童子带来福气,这是一种双赢的事,至少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

    郑氏觉得,别的不提,就凭周家有这么多儿子,他家就很有福气,如果儿子能沾一沾……

    刘氏也觉得周家很有福,同样意动,想了想便握住钱氏的手笑道:“只要你们不嫌弃,就让善宝和满宝一起去新床上坐一坐。”

    钱氏高兴起来,笑道:“只要老太太不嫌我们乡下人家就好。”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

    第二天白善宝被打扮一新送到新房,郑氏难得的跟着来凑热闹。

    她很少出门,出门基本上也都是去隔壁白老爷家窜门,这样来村里人家做客还是第一次。

    钱氏也怕她不自在,便让小钱氏领着她在新房里和满宝的闺房里坐,两间房便在左右,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进满宝的房间,郑氏要是不耐烦应付人,转身去满宝的房间就好。

    郑氏也体会到了周家的贴心,和小钱氏笑道:“我看着两个孩子就好,嫂子去忙吧。”

    虽然满宝叫小钱氏嫂子,可让她叫小钱氏低一辈还真不自在,所以干脆各自论各自的吧。

    不说白善宝,满宝都是第一次做滚床童子,因此好奇得不行。

    他们当然不是在床上滚一滚就可以了的,他们还要在床上躺着睡觉呢,反正现在新床是他们的,大人们说了,只要不是把床给拆了,随便他们。

    因为去年年底进新房的时候刚买了新的被褥,钱氏便只给他们新添了一床喜被,但之前的被子却换了被套。

    两床红色的被子铺在床上,此时天气不是特别热,但也绝对不冷,满宝他们在床上玩了一下就出汗了。

    偏又到了中午午睡的时候,他们刚吃完午食,免不了犯困。

    于是满宝把被子一踢,躺在枕头上就打了一个哈欠想睡觉。

    白善宝也困,但他还知道礼貌,爬起来想下床。

    郑氏知道滚床的规矩,连忙拦住他道:“想睡了就在喜床上睡吧。”

    白善宝昨晚被叮嘱了许久,本来就睡不够,这会儿困得眼泪都快下来了,便有些发脾气,“可这不是我家。”

    “这是满宝家,你看,满宝就睡了,你们不是好朋友吗,她也经常在我们家午睡的,”郑氏哄他道:“没什么的,快睡吧,梦里要是见到白胡子爷爷,就和他许愿,让他包邮新人生一双你和满宝一样聪明伶俐的儿女。”

    白善宝好奇的问,“我会见到白胡子爷爷吗”

    郑氏笃定道:“会的。”

    白善宝这才躺下,满宝已经摊着手脚睡着了,昨天晚上她也玩了很晚,此时不免打起了小鼾。

    白善宝躺在满宝身边,可能是被她影响,也有可能是孩子本来就入睡快,前头还和郑氏说话,一句话的功夫他就紧闭着眼睛睡着了。

    &



200.第200章 新媳妇
    第200章 新媳妇

    因为钱家请白善宝做滚床童子的原因,两家相交更加亲密,这次来吃喜酒,郑氏也随了一份不轻的礼钱,虽然在她看来很轻,已经是顾及双方的家庭条件稍做修改了。

    没想到还是让周家吓得不轻。

    等吃过晚食,闹完洞房他们要走时,钱氏又给白善宝随了一个红封,算是将他们给的礼钱给还回去了。

    郑氏要推辞,钱氏就笑道:“这是我们这儿的习俗,给滚床童子的红封要成双。”

    郑氏一听,这才让儿子收下,然后牵着他的手回家。

    白善宝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婚礼,一整天都玩得很高兴,牵着母亲的手也一蹦一跳的。

    郑氏笑问他,“是陇州老家的喜宴好玩,还是这儿的喜宴好玩儿”

    “这儿的好玩儿,”白善宝想也不想道:“在陇州,他们都不跟我玩儿,还不让我进新房。”

    郑氏闻言,心内一伤,牵紧了儿子的手,再一次觉得当初婆母决定离开陇州是正确的决定。

    虽然这里族人只有白立一家,其余亲朋好友都不在,这样的日子也无聊了些,但也安逸很多,相比在陇州的劳心费力,显然还是这儿的生活学习环境对儿子更好。

    满宝站在门口目送她的好朋友消失在夜幕之中,转身就朝母亲伸手,眼巴巴的道:“娘,我也是滚床童子。”

    钱氏沉默了一下,看向小钱氏。

    小钱氏连忙从身上找出一个小红封来。

    钱氏就把红封给她,满宝喜滋滋的,根本没发现她这个红封比白善宝的要小很多很多。

    她把两个红封都抱在怀里,和母亲挥手道别,“我要回屋睡觉了。”

    “去吧,去吧。”

    此时天已经黑了,大部分客人都散了,只有小部分还在喝酒耍闹,钱氏也不赶客,让几个儿子陪着,然后扶着小钱氏的手回屋休息。

    一连两天,她也忙得够呛。

    钱氏可以休息了,但小钱氏却不行,她带着两个妯娌和大姑子一起把桌椅板凳都收好,还要把碗筷都清洗出来,院子打扫好。

    当然,因为天黑了,做的并不精细,只是粗略的收拾,然后大家就各自回屋休息。

    只留院子里的几盏红灯笼照着院子,周大郎他们陪着剩下的客人喝酒猜拳。

    春忙结束,且乡下地方酒水很贵,难得有敞开喝的机会,不仅留下的客人,就是周大郎几个兄弟都不太舍得马上去睡觉。

    老周头都坐在酒桌上没下来呢。

    周五郎也拉着老六想要凑热闹,不过让周大郎给赶回去了,理由是,毛都没长齐,喝什么酒

    第二天满宝是被外面的嘈杂声吵醒的,她推开窗户往外看了一眼,就见六哥一边打呵欠一边在扫地。

    这边小院还好,最忙的是隔壁的大院,因为厨房在那边,此时小钱氏已经带着人把昨天剩的菜都收拾好。

    因为天热,此时的菜留不久,剩菜最多只能吃三天。

    所以留够家里吃的,剩下的都要分给左邻右舍以及比较亲近的亲戚。

    比如他们家三个老舅。

    还给左邻右舍桌椅板凳时要拿一些剩菜过去,还碗筷也要拿一些……

    不能这家轻了,那家重了……

    虽然是剩菜,但因为是喜宴,舍得放油水,又有肉,所以还是很受欢迎的。

    满宝就不是很舍得送人。

    她才洗漱完,蹬蹬的跑进厨房,就这也想留下来吃,那也想留下来吃。

    剩菜并不是很多,也就勉强能分给一些亲近的人家而已。

    小钱氏本来就有些焦头烂额,满宝这个小东西还总是在她脚边转来转去,



201.第201章 妯娌(云起推荐票18万加更)
    第201章 妯娌(云起推荐票18万加更)

    按照规矩,新媳妇要负责进门后第一天的饭菜,一是尽孝心正名,二则是要让婆家看一看她的手艺。

    但周家对方氏来说是陌生的家庭,陌生的环境,虽然定亲以后她跟她娘或大嫂来过周家几次,但那会儿她是客人,基本上除了堂屋,也就在厨房门口站过。

    而且两家的饮食习惯,东西的摆放习惯等肯定是不一样的。

    所以方氏被拉进去时有些束手束脚。

    胡思乱想间,周四郎不知道从哪儿钻进厨房,叫道:“大嫂,你煮什么了这么香”

    这种味道一定不可能是二嫂三嫂做出来的,所以周四郎目标很明确。

    周四郎走到方氏身边,探着头四处看了一下,目光很快定在那个小釜上,问道:“这是什么”

    小钱氏拍掉他的手,道:“给满宝炖的粥,话说你们早食想吃什么”

    小钱氏大概知道他是为什么来这儿,也不避讳,直接问。

    周四郎张口就想说烙饼,他大嫂烙的饼那可是一绝,县城里卖的都没有她做的好吃。

    不过眼角的余光看到妻子,他便用力的把话咽回去,明天吧,今天可是他的新媳妇下厨。

    所以想了想,周四郎选了一个最简单的,“就煮粥吧,再把家里剩下的热菜热一热就差不多了。”

    方氏感激的抬头看了他一眼。

    周四郎对她咧嘴一笑,左右看了看,问道:“嫂子,昨天有剩饭吗要是有,干脆把剩饭煮成稀饭就行了。”

    冯氏忍不住笑出声来,她还没来得及说话,小钱氏就把周四郎给赶出去了。

    尽出馊主意,虽然家里剩菜多是要热来吃的,但这样懒惰的做法,方氏真的照做了,她不知道家里其他人怎么想,但在公婆那里,方氏留下的印象一定不会太好。

    小钱氏就拉着小方氏的手笑道:“别听她的,这小子讨打,哪有新媳妇第一天进门只给剩菜的家里有新鲜的菜的,还有昨天剩下的生豆腐,现在还泡在水里呢,你想怎么做”
1...5556575859...1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