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这才团吧团吧放在竹筐里抬回家晒。

    回到家时自然被老周头骂了一顿,因为他们不仅没赶上吃晚食的时间,还把身上弄得脏兮兮,臭烘烘的。

    周大郎和周三郎低眉垂目的坐在一旁,好似这事跟他们没关系似的。

    周五郎只能带着老六和大头二头快速的去洗澡,等一群人终于洗干净跑过来坐好,老周头才板着脸拿起筷子示意开饭。

    今晚的菜很丰盛,不仅有两碗小鱼仔,还有一大盆豆腐炖鱼和两盘煎鱼,是煎大鱼。

    以及三样菜蔬。

    虽然菜多,但老周家人也很多,不管饭桌上有多少饭菜,总能把它给吃光。

    今晚的菜不仅丰盛,还是小钱氏做的,那就更好吃了。

    最后所有人都吃得心满意足,难得的连大人都觉得撑了,毕竟粮食并不难放开了吃,大家晚食都只吃七八分饱而已。

    虽然撑了,但老周头很喜欢这种感觉,他放下碗后道:“明儿是中秋,老四,明天你去集上买两斤肉回来。”

    然后看向老妻。

    钱氏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道:“明天的饭食还是老大家的做吧。”

    这话一出,大家都心满意足了,周喜笑道:“大嫂,明天的鸡我来喂。”

    冯氏也道:“院子我来收拾,大嫂,要做菜的时候叫我一声,我给你烧火儿。”

    何氏和方氏也纷纷表示其他家务她们会做好,小钱氏只要负责做饭做菜就可以。

    村子里过节就是吃一顿好吃的,然后晚上让孩子们在院子里拜一拜月娘娘就算完了。

    听说县城里才热闹呢,尤其是晚上,“……那种富裕的大县,一到中秋就全挂上花灯,灯上写了字谜让人猜,还有人在大街上耍猴,耍火,可好玩了。”

    周四郎疑惑的道:“那不是元宵吗”

    “元宵也是如此,但中秋也如此。”满宝道:“这是傅二姐姐说的,她去年就去绵州参加了灯会,只是今年她爹可能要升迁了,所以不给她们胡乱出门,就不能去了。”

    不仅周四郎,方氏都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问道:“绵州有,那我们县城没有吗”

    “有是有的,就是没有绵州热闹,听说灯不多,但街上的商铺也会挂出来。”

    方氏就向往的道:“要是能去看一看就好了。”

    周四郎也从没有在县城过夜过,更没有参加过那样热闹的活动,一时有些蠢蠢欲动起来。

    他这一动,连凳子都坐不住了,屁股摇来动去,但只是一扭头看到坐在另外一边正说话的爹娘,他的气就一泄,惋惜的低下了头。

    方氏见了悄声道:“总会有机会进县城里看的。”

    周四郎这才精神了点儿,见满宝还在高兴的和老五他们谈论,他便插嘴道:“满宝,你想去县城看灯会吗”

    满宝问:“有好吃的吗”

    周四郎:“……应该有吧。”

    满宝想了想道:“灯会都是晚上的,我们要是去看灯会,那我们晚上住哪儿呀”

    满宝现在节省得很,除了吃的,一切额外的花销都不想多花,因此道:“要是晚上灯会上会卖的吃的白天也卖就好了。”

    周五郎也只对吃




329.第327章 热闹
    第327章 热闹

    罗江县只有两个时候是最热闹的,一个是秋收后,一个则是过年前。

    往年,秋收后的热闹可能会推迟到重阳节那天,毕竟收完了粮食还得准备纳税上调。

    但今年没有税,调也被适量减轻,所以中秋前大家就闲了下来。

    有和七里村一样决定种植冬小麦的村子,更是要趁着中间的这个空隙到县城里来走一走了。

    因此街上很热闹,比年前他们那会儿来逛的也不差了,于是周五郎和周六郎就一左一右的把满宝夹在中间往前走。

    至于其他人,那当然是各跟各的爹娘了。

    周二郎知道今天是中秋,生意肯定特别好,哪里舍得放弃这个挣钱的机会

    周大郎也不舍得,所以昨天晚上他们多泡了两倍的豆子,凌晨起来把豆子磨出来做上豆腐,豆腐才好,冯氏他们也把今天要卖的菜蔬也都拔回来准备好了。

    因为进城的人多,今天老周家带进城里的货物是平时的三倍还多。

    傅县令难得的大方一次,通知城门今天免掉入城费,入城的人只要不携带武器都能进入,免费的!

    今天进城的人多,自然卖东西的也多,好在一直巡街收保护费的混混头在吃了周二郎无数的豆腐后特意将他经常占用的那块地方留下来给他了。

    喜得本来因为拿的东西多,带的人多而来晚了的周二郎高兴不已,直接捡了三四块大大的豆腐给对方,当然,还有保护费。

    把东西一一放到摊位上,周二郎一抬头看见自家人就把摊位前的位置给站满了,立即嫌弃的挥手道:“你们该干嘛干嘛去,这儿我来就好。”

    周大郎就道:“我跟你一起,让老三他们带着孩子们去玩儿。”

    小钱氏则对周三郎道:“弟妹难得来一次县城,你带上四头一起去济世堂看一看,也就十文钱的事儿。”

    自从何氏看到陈氏难产后,她的心神一直有些不安,小钱氏也知道她的这个心病,难得来一次县城,不如去找大夫看一看。

    周三郎自然应下,就一把将四头抱在怀里,护着何氏去药铺。

    小钱氏和冯氏就决定一起带着剩下的孩子四处去走走看看,她们不想买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但自家房里的针线也得补充一点儿了。

    如果能在布庄得到些对方不要的碎布那就更好了。

    周喜自然是跟他们一起。

    他们带的孩子多,但大头大丫和二头二丫都是经常来县城的,比自家的老娘还要熟。

    加上他们也能帮忙看弟弟妹妹,于是,大的带小的,大人再盯一盯,基本就没事了。

    大家商量妥当,举步便走。

    小钱氏她们三个一动就把一串孩子给带走了,摊位前一下就空了不少。

    被这里的人流量吸引过来的顾客立即见缝插针的凑上去问,“你这卖什么的这么热闹”

    周二郎立即热情的招呼,“各种菜蔬,还有豆腐,活鱼和油煎小鱼仔。”

    周二郎拎过一只木桶,示意顾客看里面的活鱼,乐呵呵的道:“都是昨天从河里捞的,养了一晚上,土腥气去了一些,却又很新鲜,今儿可是中秋,买一条回去尝一尝”

    本来只是想买些菜蔬的客人犹豫了一下便问道:“多少钱一斤呀”

    “不贵,不贵,十文一斤,比猪肉还便宜,常吃鱼长寿!”

    “这话可有依据”

    “当然有了,一个很有本事,读了很多书的人说的。”——他幺妹满宝。

    周四郎发现自己插不上手,就看向满宝,见她正偷溜着从一个盆里抠小鱼仔吃,便无语的牵了方氏的手道:“走,我们自己去逛逛。”

    方氏犹豫,“我们不留下帮忙吗”



330.第328章 多读书
    第328章 多读书

    满宝才吃了两个馄饨,秋月找上门来,她便把碗往前一伸,要两个哥哥又各自分了她两个,这才端着碗跟着秋月往酒楼里走。

    秋月:……

    不过她也没阻拦,引着满宝往酒楼里去。

    小二看见才要阻拦就被掌柜的一巴掌拍在脑袋上,低声道:“没眼力见的,没看到那是县太爷家的千金身边的丫头吗”

    于是俩人便目送一身布衣的满宝捧着一个有自己的脸那么大的碗上二楼。

    满宝热情的邀请傅文芸一起吃馄饨,她道:“很好吃的,回头我查到了做法,让我大嫂天天做给我吃。”

    傅文芸好奇的看了一眼碗里的馄饨,觉得和自家厨房里做的差不多,便拿起一双筷子吃了一个。

    也不知是真的比较好吃,还是因为是朋友请的,傅文芸觉得是比在家里吃的要好吃一些。

    满宝还请秋月吃了。

    秋月看了一眼自家小姐,含笑吃了。

    桌子上有两碟点心和茶水,傅文芸给她倒了一杯水,好奇的问,“你哥哥们怎么不上来”

    “他们还没吃完呢,”满宝不在意的道:“我和你一起玩儿,他们很放心的。”

    傅文芸点了点头,秋月却是长舒一口气,周六郎和小姐年纪相仿的,周五郎的年纪也不是很大,中秋佳节,他们和二小姐一起坐在包厢里总觉得怪怪的。

    傅文芸和满宝都没多想,更不在意这一点儿,俩人凑在一起说话。

    “我家的厨娘就会做馄饨,等我回去问她,到时将法子写下来给你。”又道:“你家送的豆腐很好吃,我父亲说罗江县里很难找得出比你家豆腐做得还要好的了。只是你家常送,怪不好意思的。”

    “豆腐并不贵,只是费些力气而已,”满宝道:“我二哥说傅县令为了全县的老百姓奔波,使我们免了秋税,不知保全了多少人家,一点子豆腐而已,不值当什么。”

    傅文芸掩嘴而笑,“这话要是让我父亲听到了,他一定高兴得不得了。”

    两个小女孩儿对视一眼,都忍不住捂嘴乐起来。一旁的秋月根本不知道这有什么好乐的。

    “你信上说傅县令要高升了”

    傅文芸左右看了看,这才低声道:“事情还没定下,你不要告诉别人。不过已有八分准了。”

    她道:“秋税一事,父亲入了魏大人的眼,又得罪了绵州一地的官员,已是不能再在这里了,魏大人便和朝廷举荐,加之我父亲履历也足够了,便被升调到了建州泰宁县做县令。”

    满宝“咦”了一声,小声问道:“那不还是县令吗”

    傅文芸就抿嘴一笑,同样小声的道:“我也是才知道,原来县令和县令也是不一样的。”

    她道:“我父亲可高兴了,说他一下升了两级,我粗粗一算,竟是从七品下升到了正六品,可我要问为什么,父亲又不太高兴,并不喜欢与我说。”

    满宝就道:“不急,等我回去问先生,先生肯定知道。”

    傅文芸点头,忧愁的道:“父亲升迁是好事,只是这样一来我们就要离开罗江县,以后再相见还不知要到何时呢。”

    满宝并不愁,她觉得自己的目标就是走遍大江南北,将天下能收集到的植物都收集一遍,因此安慰傅文芸道:“你等我去看你。”

    傅文芸忍不住乐,“你那么小,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到去看我”

    满宝道:“快了,快了,我很快就长大了。只是你要记得给我写信,这样我才知道你在哪儿,才能一找一个准。”

    除了自家姐妹,傅文芸并没有说得上话的朋友,所以她连连点头,牵着满宝的手叹息,“我也只能给你写信说说心里话了。”

    “这话说的,难道不能和我说”

    满宝和傅文芸一起抬头看去,就见包厢门打开,一个小姑娘带着一个丫头走了进来,门口还守着两个婆子。

    满宝认得她,立即扬起笑脸打招呼,“傅大姐姐!”

    &n



331.第329章 伤感
    第329章 伤感

    周五郎和周六郎慢慢的将碗里的馄饨吃完,再把汤水也给喝了,然后抬头对视一眼,都不太想去接幺妹了。

    不带孩子的感觉真的很好呀!

    周五郎放下碗筷,抹了一下嘴巴,付了钱后就抬头看向酒楼的二楼。

    透过窗户看着街上风景的满宝最先发现他的目光,便一脸兴奋的冲他挥手。

    周五郎就站在楼下冲上面看,掐腰问道:“你们一会儿要出去玩吗,要是不去,我和老六自己去玩了,待晚一些再来接你。”

    傅文芸立即用手指点了点满宝的手臂,满宝立即道:“你们去吧,晚些我们要是不在酒楼,那就是去书铺了。”

    周五郎就明白了,一会儿她们要去逛书铺,那他们更得分开玩了。他一点儿也不想去看书。

    其实周五郎一开始还是很喜欢读书的,乡下人谁不希望自己认得无数的字,掌握无数的学识,然后考官,封侯拜相

    梦嘛,就算是再不切实际也会有人做的。

    但头天认了五个字,第二天就忘光了,再来,再忘,而且认字的过程那么枯燥……

    不是谁都有耐心蹲在地上用树枝照着纸上的字一笔一划的写上半天的。

    所以周五郎现在是看到书就头疼,也就是在家里时才会和大头他们一起认一些字,不至于忘掉它们而已。

    他觉得,能够真正从心底热爱读书,且爱得深沉的,要么是个书呆子,要么就是像他家幺妹那样聪明的孩子。

    他两边都不靠,自然就不爱读书了。

    罗江县的书铺并不大,里面的书也很少,而且少有更新的,这两年满宝和白善宝只要来县城就会到书铺里走一圈,所以书铺的掌柜对她已经很熟了。

    倒是傅文芸眼生得很。

    一见到满宝,掌柜的便指了一个位置,满宝便对他笑笑,拉着傅文芸过去。

    她知道,书铺进的新书便是放在那个位置了。

    书铺里的人并不多,满宝翻了翻便翻出了两本薄薄的册子,一本是一个叫孔仲达的人写的《仲达诗集》,还有一本则是《毛诗正义》。
1...9192939495...1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