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便衣佛陀
“嗨,这太阳怎么好端端的没了”程咬金粗着嗓门,看着黑漆漆的天空,大声问道。
忽然王大锤一拍脑瓜,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想估计是碰上了难得一见的日食了。
用俗话说就叫“天狗食日。”
王大锤立刻给李世民和程咬金两人说道:“陛下,程将军,你们不要慌张,我想我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要不了多久太阳马上就会出来的。”
“你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李世民看着王大锤疑惑的问。
程咬金和郭仁以及宫里的太监也都一样好奇的看着王大锤,想知道究竟怎么了。
“陛下,这是一种天象,叫做日食,用民间的话来说,叫做天狗食日。”王大锤说。
“日食,也叫天狗食日”程咬金惊奇的看向王大锤,王大锤肯定的点了点头。
一听是日食,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眼前一黑,差一点一头栽倒在地。多亏了一旁的郭仁眼疾手快扶住了他,要不然还真会摔个大跟头。
“陛下!陛下!”
程咬金的脸也一下子变得十分的难看,连忙上前去看李世民。
王大锤被李世民这突如其来的反应下了一跳,心说不就是个日食嘛,至于这么大反应
众人这会儿心思都放到了皇帝李世民身上,没人顾得上管王大锤的疑惑。
大家七手八脚的抬着李世民就往屋里走,很快就把李世民抬到了屋内的床上。
“快去请太医!”程咬金立刻吩咐。
小太监立刻噔噔噔,跑着去请太医,毕竟皇上突然昏倒了,这可不是小事。
很快太医被请来了,赶紧给李世民检查身体,经过一番诊断,发现只是一时受惊过度,导致昏迷。
别人都在忙着救治李世民,王大锤可倒好,竟然还在独自欣赏难得一见的日食奇观。
日食的时间不长,整个过程大概也就五六分钟,等王大锤欣赏完整个日食的过程,李世民也在太医的救治下清醒了过来。
“陛下,您没事吧”程咬金赶紧凑上前问。
“朕……没事。”李世民说话有些有气无力。
程咬金知道李世民是被日食的事情吓着了,立刻安慰道:“陛下,您不要担心,日食已经过去,太阳已经出来了。”
李世民朝着外面看了一眼,发现天果然亮了起来,心这才渐渐平静下来。
“立刻派人去终南山将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位国师大
第一百九十九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据史书记载汉文帝在位的时候,出现过一次日食,汉文帝认为这是不祥之兆,所以赶紧给自己下罪己诏,将自己责备了一番,然后继续轻徭薄赋的政策,与民休息,这才有了后来的“文景之治”。
汉文帝这一招很多帝王都使用过,在出现日食的时候,皇帝们都会给自己下一个罪己诏,好好反省最近发过的错误,他们认为日食是上天对自己的一种示警。
且说收到李世民的急招,满朝文武百官都火速来到了皇宫,因为人比较多,所以就在太极殿召集他们。
李世民在内侍的帮助下,重新梳洗打扮,然后到了太极殿,召见群臣。
王大锤、李承乾、李泰、程处墨、程铁牛等人因为就在跟前,也就一起参与了进来。
大概是日食闹的人心惶惶,所以大家也没有人将这帮半大小子赶离朝堂。
李世民坐到龙椅上,等文武百官见了礼,立刻就迫不及待的对着文武百官说道:“刚刚发生了天狗食日的异象,想必你们大家也都看见了,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想法”
其实,在李世民没来之前,众人就已经在讨论“天狗食日”的事情了。
对于“天狗食日”,大多数人都不认为是好事,都觉得是不祥之兆。
不过私底下如何看待不重要,当着皇上的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谁也不想当这个出头鸟,因为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李世民现在心情非常的糟糕。
李世民见众人不回答自己的提问,心里很生气,一双龙目环顾大殿上的的文武百官,沉着脸就要发作。
就在这个时候,太极殿外的太监通报:“袁天罡、李淳风两位国师大人觐见。”
李世民闻声,只好暂息怒火,轻声说道:“快请两位国师大人到大殿上来。”
王大锤闻言朝着殿门外看去,只见自己的两位师傅,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身穿灰色道袍,手里拿着拂尘,面无表情的走了进来。
“臣袁天罡、臣李淳风见过陛下。”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走到大殿中央,躬身对李世民施礼。
“免礼!”
“两位国师大人,一路颠簸辛苦了,想必两位国师大人应该知道朕急召你们所为何事。”
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闻言,看向李世民,然后点了点头,意思是明白李世民找他们来的原因。
“陛下不必担心,前几日臣和师兄夜观天象,早就推算出今日会有日食。”李淳风不徐不缓的对李世民说道。
“国师早就推算出今日会发生日食那国师可知道此次日食究竟是祸是福”李世民听说李淳风竟然提前就知道今天会出现日食,非常的惊讶。不过他最关心的还是日食究竟是不是不祥之兆。
“此次天降异象,出现日食,对我大唐是祸亦是福,最终结果如何还得看陛下和朝堂诸公。”袁天罡紧跟着说道。
有了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带头发言,其他人也纷纷上前说出自己的看法。
大家都观点基本上都差不多,反正这“日食”就是不祥之兆,必须要修德反省。
为了证明他们的说法,他们还举了很多例子。
听了众人的话,李世民的心情特别的郁闷,因为李世民觉得自己挺委屈的。
李世民心想,自己自从当了皇帝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夜以继日的为国事忙碌,这老天爷竟然还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王大锤本来一直站在角落里静静的“听故事”。不过后来感觉这些人说话实在是太扯,顿时觉得非常的好笑,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第一百七十章 当仁,不让与师
李淳风拿过王大锤画的日食示意图,仔细的看了看,不由得大喜过望。
“好小子,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啊!为师都没有搞明白的事情,竟然被你给破解了。”李淳风兴奋的拍打着王大锤的肩膀,对他赞不绝口。
“李爱卿,可否把王县男画的图给朕呈上来,让朕也瞧瞧”李世民一看李淳风的反应,立刻对王大锤的示意图大感兴趣。
皇上要看,别人自然不敢拒绝他的要求了,赶紧将示意图递给郭仁,然后由郭仁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一看,图上将日食形成的过程画的清清楚楚,让人一看一目了然,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哈哈……,王县男,你可真是无所不知啊,给朕说说你是如何知道日食的形成原因的”李世民心病已去,立刻喜笑颜开。
“回禀陛下,臣之所以能够知道日食形成的原因,其实非常的简单,那是因为臣善于总结观察这世间万物的规律。”王大锤挺了挺胸膛,傲然的说道。
“噢,只是因为你善于观察总结万物的规律,因此就弄明白了别人不知道的东西”李世民好奇的追问。
“是的,陛下,这世间万物都有这一定的规律,只要发现了其中的规矩,很多事情就不再奇怪。”
大殿上的其他人,听了王大锤的话,也都不由的沉思了起来,有的恍然大悟,有的疑惑不解,也有的似懂非懂。
不管怎么样,李世民总算是找到了一个自我安慰的借口,这日食就是自然现象不是什么不祥之兆,所以并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老天爷不高兴了。
“王县男年纪虽幼,但是却聪慧不凡,今日替朕解惑,朕以为值得嘉奖!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英明,臣等附议。”
……
说起来,历史上还有一个关于日食的故事有很多。
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设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天象的观测了。其目的,一是了解日、月的运行规律,制定尽可能精密的历法以满足农业社会从事农耕的需要;第二个原因比较复杂,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天人合一”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有人格的神,天帝支配着人间,在支配过程中,天帝经常通过星象上的变化给人间以预兆和警告,因此,各代朝廷都有庞大的司天机构日夜监视这些天象的变化。
天文官作为人间君王“通天”的媒介和信使,地位和威望都非同一般。由于天文官举足轻重的位置,朝廷对于天文官的期望往往很高,天文官也时刻不敢懈怠。
话说夏朝之时,第四位君王仲康时代,国势刚从前朝太康时代的动乱中恢复过来,朝廷内外很有些“中兴”的气象。
这年的金秋季节,麦浪滚滚,晴空万里,农民们正在田里收获一年的劳动果实,中午时分,人们突然发现,原本高悬在天空光芒四射的太阳,光线在一点点减弱,仿佛有个黑黑的怪物在一点点地把太阳吞吃掉——这是“天狗吃太阳”了!
百姓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凶险天象,个个惊恐万状,急忙聚集起来敲盆打锣,
第171章 救人
李世民在确认了对王大锤的赏赐之后,接着又说:“正所谓有功当赏,有过必罚。太史局这一次未能及时预测出日食的出现,是不不是也该接受处罚呢”
“陛下,臣等有罪,臣等愿意接受处罚。”听了李世民的话,太史局的官员们立刻扑通扑通跪了一地。
“天象观测,关乎国运,尔等却玩忽职守,有愧于朕,更是有愧于整个天下。”李世民脸一沉,看着跪倒在地的太史局官员,杀意已决。
“太史局监和少监应付主要责任,朕判你们斩立决,其余人等一律降职为民,永不录用。”
听了李世民的判决,太史局的人当场大惊失色,瘫倒在地。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李世民会作出如此重的处罚。
“陛下,万万不可,太史局监和少监等人虽然有错,可是罪不至死啊!求陛下网开一面,给他们警戒一番即可。”
“陛下,太史局的官员虽然有错在先,应当受罚,可是天象预测之事向来诡密难测,有所疏漏、在所难免,陛下切不可因此而动怒,将他们处死,否则将来一定悔之晚矣!”
“陛下,臣尝闻,仁君当对臣子宽厚以待,绝不因怒兴杀。只有像纣与桀这样的暴君,才会轻易的斩杀臣子。”
……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立刻上前谏言,劝说李世民,替太史局的官员求情。
“求陛下饶命!”
“求陛下,宽恕我们吧!”
太史局的官员,见有人替自己求情,也赶紧一个劲的磕头求饶。
这一幕,让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气的脸色铁青,额头上的青筋暴起,觉得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严受到了挑衅。
“好啊,你们一个个这是要造反吗今日朕意已决,谁敢替他们求情,朕就一起治你们的罪。”李世民身子前倾,用手指指着底下的官员,双目瞪圆,身上的帝王气势令人颤栗。
看见皇上雷霆震怒,太史局的官员低着头,跪在地上不敢再求饶了,其他人也不敢再替他们求情。
在唐朝太史局负责的便是观测天象、占卜吉凶、考定历法的任务,可是这一次日食发生,太史局的人却没有提前预测出来。
可以说最应该受到处罚的就是太史局的官员。
太史局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隋朝时期太史局叫做太史监,到了唐高祖武德四年,太史监才改名为太史局,这个机构名称没过多久就换成了司天台,虽然称呼上有所改变,但是整个机构的分配安排没有变。
太史局有监一人和少监两人,监是正三品官职,而少监是正四品上,除此之外还有天文博士二人,天文观生九十人,天文生五十人;历博士一人,历生五十五人;漏刻博士六人,漏刻生四十人。
眼看太史局的官员,就要被李世民处死,大殿上一片寂静,只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
“来人呐,将太史局的官员给朕拖下去!”
立刻出来几个侍卫,就要依李世民的命令,将太史局的官员给拖出殿外。
王大锤本来以为魏征、房玄龄等人劝谏,李世民应该就会改变他的主意,却没有想到李世民今天竟然一意孤行。
王大锤心想,太史局的官员虽然有错,但是就像是魏征等人说的罪不至死。
人命关天,自己如果没有碰上也就算了,可是既然碰上了,眼睁睁看着他们因此送命,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
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且慢,陛下,臣王大锤有话要讲。”王大锤上前说道。
“王县男,你有何事要讲如果是替他们求情,大可不必。”李世民开口问道。
王大锤
第172章 寻找神医孙思邈
日食的出现,让长安城的老百姓着实紧张了一阵,毕竟在古人看来天降异象那必然要出大事的。
而“天狗食日”在大家看来就是一种不祥之兆,所以大家都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好在李世民听取王大锤的建议及时出榜安民,告诉大家日食就是月亮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亮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
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就像是刮风下雨、打雷闪电,绝对不是什么不祥之兆。
大家看了朝廷的通告,总算是稍稍放心一点,容易接受新知识的读书人开始帮着科普“日食”形成的原因。
王大锤所画的“日食”形成示意图,一时间竟然在读书人之间竞相传阅,得到了不少好评。
有了这个科普通告,再加上朝廷的一系列措施,日食出现的负面影响总算是暂时过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