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海里全是水

    但他俩预估自己的成绩入不了中七,所以开始找工作,被黄菲菲招入公司,从行政文员做起。

    两人现在被乔宏伟带出来,准备以后进兰桂坊开发筹备组工作。

    阿山和赵军回去后,分别和自己的人讨论进入公司并兼职辅警的事。

    阿山的人,都穷了很久了。现在有公司能给他们开薪水,不用再背着社团的名,打打杀杀的,自然是一百个愿意。

    只有一个人,因为以前重伤过别人,身上有案底,不能申请加入辅警,阿山便单独向乔宏伟说明。

    乔宏伟倒不是很在意,他对大家说,项目一旦进入开发阶段,人员缺口很大,各方面的人才都有需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特长和喜好,选择更合适的工作岗位。

    保安兼职辅警,是门槛比较低的工作,比较适合阿山的手下,而且还能帮他们洗白。

    赵军那里也有点问题,他的战友对进公司当保安没有意见,但对于是否当辅警,却有一些争议。他们担心在香江当警察(辅警),有可能是卖国行为,不为大陆接受。

    孙大海知道乔宏伟处理不了,便插了一句嘴,说:“那就只当保安呗,反正一年内,你们想申请辅警,也申请不了。等一年后再说吧,这是自愿的事。兼任辅警,是给你们一个官面上的身份,而且还能多一份薪水,你们到时候自己考虑吧。”

    先拖着呗,反正用不了多久,两国的谈判就会出一些成果,香江是大陆的领土,97年将回归。这些退伍军人,到时候就不会反对了。

    但这话没法对外说,孙大海只




第126章 世交
    这些到场的房主都很高兴,自家的不动产居然能够创造经济效益,这可比自己把房产抵押给银行,然后再去做别的生意安全高效的多。

    而且,眼瞅着地产的价格,从去年开始跳水。现在这房产,无论是卖还是去抵押,都不值几个钱。

    周围都是残破的旧房,别人即便买了,也做不了什么大买卖。谁也不会把高档店铺或豪宅,建在贫民窟里的。

    只有像兰桂坊开发公司这样,按照地块,大面积整体运作,才是旧城区区域改造的出路。

    房主们都回去了,现在餐厅里就剩下开发公司的班底。

    乔宏伟想了想,决定趁热打铁,先把开发公司的组织框架搭建好。

    他们一起商量了一会,最后做出了安排。

    乔宏伟担任开发公司总经理,周海兵担任财务经理,阿山担任保安队长,赵军是物业经理,秦天主管宣传动员,老石头和石志坚主管后勤。

    阿山的小弟四眼仔,居然曾经是港大的学生,只不过没有读完就因为打架被开除了。

    他自告奋勇,要当商务部经理。大家一商量,那就让他先干着,干不好再换人。

    这些职位都是临时的,因为项目一旦开始运行,公司就会寻找合作伙伴,增加股东入场。

    届时,更加专业,更加有能力和经验的精英,就会被股东们带进公司入职。

    秦天和老石头交给乔宏伟一堆资料,都是兰桂坊房主的信息,最上面一张,是兰桂坊的草图,上面的房屋被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标注。

    秦天解释说,这就是现在兰桂坊的房屋情况,按照孙大海事先圈定的范围,一共涉及到二百多户人家,一条主要的路线形成了一个倒扣的“c”字形,也就是半环形,全长大概有六七百米,路线两侧和半环形的中心,就是孙大海的开发目标,总面积大概四五公顷。

    这个开发范围与前世兰桂坊相比,面积更大了一些,并且路线集中,便于管理。

    其中最重要的是中间的仓库区,老石头已经动员了绝大部分仓库的业主,参与到开发计划中来。

    秦天提供的资料上有几十户人家,现在已经不在这里居住,而是把房屋挂到了中介那里,准备卖掉。

    根据孙大海事先与乔宏伟商量好的,这些准备出售的房屋将被不同户头分别买下,暗中统一收入到公司的名下。

    这些事情比较简单,明天起乔宏伟就可以安排人去谈,等下周资金到位后,分别收购就是了。

    现在,开发区域里面还有十几套房,以及一个占地三千多呎的库房,因为各种原因,产权暂时在政府手里,乔宏伟下周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吃下这些产权。

    好在这些都是闲置多年的破旧房子,大部分都已经是危房了,政府正巴不得有人维护保养呢,要拿下来不费吹灰之力。

    今晚的工作顺利完成,孙大海他们也就满意的打道回府了。

    因为事情繁杂,不知不觉中,都过了晚上十一点。

    任逹崋要回家和任達榮转述辅警的问题,提前走了。孙大海和公司人分开,和曹勇一起回到家中。

    到家之后,他发现奶奶姜秀萍还没有休息,正在客厅中和曹大厨夫妇聊天。

    看到孙大海回来,奶奶对他说:“大海,刚才我们接到湾湾的电话,刘老师一家下周要来香江见我们。下周你别安排太多事,到时候好好陪陪他们,这可是咱家的世交呀”

    曹大厨对姜秀萍说:“嫂子,你和刘老师一家是前后脚,正好岔开了。他们是48年底被带到湾湾的,你是49年初带孩子到的首都。”

    “嗯,那时很可惜没有见到他们。不过想想也是,我是在首都和平解放后,跟着接收部队一起进的城。那时候他家如果还在首都,也就不会被强行带到湾湾去了。”

    郑子芸说:“十几年前,刘老师来过香江,和港大做学术交流,小勇见过他。”

    曹勇说:“对,那时我刚到香江一年多,见过刘老师和菡雯姑姑。当时刘老师是湾大新闻系的系主任,临退休前,到港大开最后一次学术会议。

    他那时的腿脚就不太好,平时都是坐轮椅的。菡雯姑姑作为他



第127章 香江再聚首
    1982年7月21日,星期二,上午十点,九龙尖沙嘴海运大厦,出关口。

    孙、曹两家在香江的人,除了尚在襁褓之中的曹珊珊以外,全部到齐,在出关口等待刘老师一家的到来。

    郑子微也来凑热闹,十几年前,正是他接待的刘老师和刘菡雯,也算是故人了。

    刘老师一家,是乘坐“双鱼星”号邮轮,从台北来到香江,历时一天一夜有余。

    时间虽长,但乘客却是相对舒服许多,尤其是老幼和病人。

    十分钟后,大批乘客开始出关,见过刘老师的曹勇连忙挤到出口处,一个人一个人地看着,唯恐错过。

    孙大海也举起了手中的牌子,上书“恭迎刘老师大驾光临香江”,和曹勇形成双保险。

    几分钟以后,出口的人流逐渐稀少。

    曹勇忽然动了起来,他闪身挤到出口边,向里面不停的挥手。

    孙大海心中一动,刘老师一家应该是来了,不由得也挤向前面。

    前世的孙大海没有见过刘老师,印象中他好像在两年后去世了,享年85岁。

    前世孙家没有办企业,所以也没有姜秀萍到香江签署文件的事情发生,更不会出现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在香江见到刘老师一家的情况。

    刘老师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不能乘坐飞机,无法承受长途旅行的折磨。

    如果不是姜秀萍和曹大厨一家,现在同时都在香江,恐怕刘家人也不会同意刘老师来香江。

    前世曹大厨夫妇到香江后,也没有听说刘老师来香江,而是在一年后,曹大厨去湾湾见了老人一面。

    至于刘家其他人,前世的孙大海都见过。不过那已经是在九十年代以后,湾湾放宽了回大陆探亲的政策以后的事了。

    所以,到现在为止,前后两世,孙大海对于刘老师,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面。

    出来了!

    率先出来的是刘菡雯,曹勇已经迎了上去。

    孙大海看向后面,那是刘汗青爷爷推着一辆轮椅走出关口,旁边是他的妻子鲁奶奶。

    轮椅上坐着一位老人,身穿一身月白色短袖唐装,身材稍显瘦削一头银发,梳理得一丝不乱,双目有神,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

    这时,曹大厨已经冲了上去,他双目含泪,弯着腰,握住老人的手,说道:“刘老师,我是大厨呀!”

    刘老师非常认真地看着曹大厨,叹了口气,说道:“大厨呀,多年未见,连你也都变老了。”

    曹大厨哽咽地说:“您没有老,还是我心中的样子。”

    刘老师反而豁达地笑了:“痴儿,我都八十多了,要是不老,不就成妖怪了吗”

    这时,刘菡雯和曹勇走了过来。

    “大厨哥,我是菡雯。”

    “菡雯妹子”

    曹勇连忙说:“爸,这里是通道口,咱们先让到旁边去吧。”

    到了大厅一角,大家互相介绍。

    “刘老师,这是承哥的妻子姜秀萍,这是他的孙子孙大海。”

    刘老师拉着孙大海的手,仔细端详着。

    “真像呀,可惜了阿承。”

    “孙承哥哥……”刘菡雯抱住奶奶姜秀萍,哭了起来。

    孙承和曹大厨于1937年离开首都,去参加革命,那时刘汗青还小,才4岁,印象可能不深。

    而他姐姐刘菡雯却已经在小院生活了11年。虽然刘菡雯大部分时间都是住校,但她每逢假期,最期待的就是回到小院,陪金爷爷聊天,和孙承哥哥做游戏,吃大厨哥哥做的好吃的。

    可以说,她的整个童年都是在孙承和曹大厨的陪伴下度过的,和孙承、曹大厨的感情非常深。

    刘菡雯一哭,姜秀萍和郑子芸也哭了出来。刘老师想起昔日承欢膝下的少年,脸上也不禁挂上了浑浊的泪水。

    鲁奶奶连忙从随身的包里拿出药,喂刘老师吃下。

    曹勇正在后面,陪推着行李车最后出来的刘阳夫妇说话,看到这样的情况,连忙过来开解



第130章 盛智文
    在经过体检和为期一周的突击培训后(中介公司提供的雇员培训,费用包含在开发公司付出的中介费里),戴文鹏顺利入职,成了兰桂坊开发管理公司(注册中)的一员。

    一周的培训,其实就是教他们这些职场菜鸟一些必要的常识,如礼仪规范,公文的格式以及办公设备的使用等等。

    戴文鹏还没有完全转换好心态,就已经从实质上完成了学生到职员身份上的变化,这时他的毕业证还没有拿到手。

    一口烟,被他吸入肺部,然后从鼻腔缓缓呼出。

    这个工作可真充实呀!

    戴文鹏暗暗感叹!

    上周五他正式到公司报道,当天就一直忙到了夜里,他到家时都十一点了。

    此后就一直连续工作,直到今天。每天从早点八点多就开始,直到晚上九点以后完事,中间的星期日也是这样度过的。

    他现在的工作,和大家一样,就是向房主解读公司制定的房主入股方案。

    对于房主们提出的各种匪夷所思的问题,刚开始他还要随时请教别人如何回答,到了现在,他已经可以毫不犹豫地随口解答。

    因为认真,所以他明显感觉自己的进步很大,现在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这正应了小老板的话:非技术类工作没有什么可难的,只要用心去做,谁都能做好,无非就是熟练工种罢了。

    戴文鹏抽着烟,努力放松绷紧的神经,任思维随意发散。

    这家公司真的很不错。虽然很忙,但整体氛围积极向上,大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很好。

    乔总整天和政府部门的人开会谈判,虽然时常能见到他,但他总是非常忙碌,来去匆匆。

    公司现在做主的是周海兵周经理,他是财务经理,掌管着公司的财权。

    最和自己谈得来的是商务部的文经理,他的外号叫四眼仔,听说上了大学,但中间被开除了。能上大学,就比自己强。

    他为人很仗义,自己刚开始什么都不会的时候,是他一句句教会自己怎么回答房主的问题。

    文经理中午吃饭时说,小老板发话了,大家再坚持几天,等忙完这周,他请大家吃饭。

    文经理说这话的时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他说小老板的手艺非常好,他请客吃饭,大家一定能大饱口福。

    其实公司每天免费提供两餐,已经非常好了,没听说有几家公司,是免费供员工吃两餐的。

    平时吃的盒饭,都是老石头大叔负责订的。他从来没有订过三块的那种,全是订五块一份两荤两素的高级货,还附带一大桶汤,谁想喝自己去盛。

    现在来公司帮忙的人多,大部分都是小伙子,饭量大。所以老石头大叔每次都要多订一些盒饭,然后分给没有吃饱的人。

    几名经理经常自掏腰包,轮流为大家加菜,或是请大家吃冷饮。

    像今天中午,就是秦老爷子亲手做的鲜虾云吞面,外加卤蛋、豆干和青菜,好吃极了,而且不限量,管饱。

    周经理为此还和秦老爷子争执起来,周经理要付钱,秦老爷子说什么也不要。

    最后还是乔总做主,按照平时订购的盒饭价格付了钱,超出的部分就算是秦老爷子请客了。

    ……

    邻居大姐说自己中六毕业,刚开始时肯定找不到好工作,需要工作几年后,有了经验,才有可能找到不错的工作。

    哼,我现在的工作,难道不好吗反正我是很满意的。

    ……

    不知道阿美在澳洲玩得好不好她会考估分很高,上预科没有问题。她父亲奖励她去澳洲旅游。她姐姐在澳洲读大学,刚刚毕业,会和她一起回香江。

    唉,虽然阿美说她不会变心,但现在俩人的差距越来越大。自己的家境本来就不好,不然可以花钱上大学的。她姐姐在澳洲读的酒店管理专业,不就是她爸爸花钱买的入学名额吗
1...3435363738...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