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老师刚刚见到自己很开心,但是,关于阻止张太后登基的事情,实在是重中之重,秦定安猜到老师一定做了很多事情,他不能再耽搁了!
必须尽快的阻止!
“你这是干什么?有什么话尽管直说便是!快起来!”
杜绍谋见着秦定安这副模样儿,那脸庞上露出了一丝疑惑,皱着眉头说道,
“你我之间,名为师徒,但实际上却已经胜过父子,直说,为师听着!”
“多谢老师!”
秦定安见着老师这般态度,那面庞上也是露出了一丝不忍之色,不过,想到这三年来他在大魏朝四处的见闻,再想到老师如果真的要和张太后闹翻,会产生的影响,他还是决定阻止这一切!
“老师,弟子想跟您说的,是关于张太后登基之事!”
秦定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恭敬的拱手,直视着杜绍谋的目光,凝重的说道,
“弟子想劝老师一句,不要和张太后作对,不要再插手这件事!”
“你说什么?”
杜绍谋完全没想到,自己最得意,最骄傲,视如己出的弟子,竟然会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竟然会如此公然的劝说自己做这种不忠不义的事情,那脸色突然间是成了铁青,甚至还有一些苍白!
砰!
他恍惚的呆滞了一瞬间,一巴掌拍在了那书桌之上,然后轰的一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目光发红,阴沉着脸盯着秦定安,痛心无比,甚至是有些咬牙切齿的问道,
“你是不是被张太后收买了?”
“你竟然背着为师,投靠了张太后?”
“你……你……逆徒!”
“你竟然做出如此不忠不义之事,你真是愧对为师对你的教诲……”
“老师!”
秦定安早就预料到杜绍谋会是这般的举动,他眉头皱了一下,脸庞上露出了一丝不忍,然仍然是坚定不已的说道,
“不是的,弟子并没有见过张太后,也从没有想过被她收买,弟子考虑的,是大魏朝的江山社稷,还有这天下百姓的安稳啊!”
“老师……”
“你给老夫闭嘴!”
杜绍谋根本不给秦定安解释的机会,只见他目光狰狞,甚至有些阴狠,一把将书桌一旁的茶杯给抓起来,就发疯般朝着秦定安给扔了过去!
啪!
秦定安根本没有躲闪,硬生生的被那茶杯砸在了头上,茶杯碎裂,而茶水也是顺着脸颊还有衣服流淌了下来,紧接着,一阵剧痛,殷红的鲜血也是流淌了下来!
但是,他并没有丝毫的退缩,反而是目光更加决然,低声说道,
“老师,弟子真的没有被张太后收买,弟子也从不会忠于皇权,弟子这三年,走过了大魏朝,甚至还有西北匈奴,东北女真,南疆之地,弟子见到了太多的事情,见过了太多的百姓疾苦,生离死别……”
“弟子这次匆匆回长安城,就是为了给老师说说,弟子这三年以来的成长!”
“皇权正统,真的没有……”
哗啦!
秦定安的话音刚刚开头,杜绍谋便是已经不想再听下去,他一把将书桌上的宣纸等等抓了起来,然后又是朝着秦定安扔了过去,并阴声怒吼道,
“逆徒,我不想听!”
“你给我滚出去!等你想明白,想清楚,再来找我!”
“我不想听你那些幼稚的理论……”
“滚……”
第一百七十一章秋闱开考(第三更,感谢逍遥道天打赏)
“少爷,您……没事吧?”
秦定安面庞有些苍白,脸颊上还带着些许殷红,从那翰林院的大门里失魂落魄的走了出来,那名等待着的马夫见到这一幕,脸色顿时变的紧张,急忙是跑着迎接了过去。
“我没事!”
秦定安微微的摇了摇头,面庞上露出了些许的苦涩,摇着头道,
“老师他,太固执了,根本不给我说话的机会,他……”
话音到此,秦定安只觉得脑袋里有些发沉,身子一个趔趄,歪倒了下去,幸亏有那名马夫将他搀扶住,这才没有摔倒在地。
“少爷,先别想这些事情了,您一路奔波三百里地,都没有休息,还是先睡一觉再说,说不定杜院长也是一时气愤,等他消消气儿,咱们再过来不迟!”
这名马夫跟着秦定安走了三年,其见识也是相当的不少,同时也了解秦定安的心思,知道秦定安是要劝说杜绍谋放弃对抗张太后的念头!
不过,他却比秦定安看的更深一些,这时候,杜绍谋一定不会听进去任何话的!
还是先让少爷保重身体再说!
“先回去吧,等过几日,我再来找老师!这件事非同小可,一定要跟他说清楚!”
秦定安听着马夫的话,眉头皱着思量了片刻,也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这个做法,他苦涩的摇了摇头人,然后便是钻进了那马车之内!
嘎吱!
嘎吱!
马车缓缓的行驶离开翰林院,秦定安脸上的凝重并没有丝毫的减弱,反而是变的更加的浓郁起来,待马车即将消失在街道尽头的时候,他透过车帘的缝隙看了一眼逐渐远去的翰林院,那目光里闪过了更加浓郁的担忧意味。
“过几日再来,秋闱科考马上就要开始了,老师他……不会拿科考的事情做文章吧?”
“不会的,大魏朝科考,那是对于天下士子最重要的机会,老师不会拿这么多人的前途开玩笑的!”
“呼……老师不是那种人!”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秦定安又是将脑袋转了回来,然后有些疲惫的靠在了那车厢的靠榻之上,这一路从东北奔波而来,他确实是有些疲惫不堪了!
也罢,劝慰老师的事情,等休息几日,老师的怒气减弱一些,再说吧!
嘎吱!
嘎吱!
马车徐徐行驶,很快便是消失在了夜色之中,天地之间又是归于了平静了安宁!
……
时间流逝,转眼之间便是过去了数日!
炎炎的夏日也是逐渐褪去,迎来了那今黄的秋日,空气中的燥热减弱,多了几分清凉,甚至在清晨的时候,还有些让人忍受不了的寒意!
而随着秋日正式到来,农历八月十二这一天,那牵动着整个大魏朝所有官员,所有百姓,以及所有莘莘学子的秋闱科考,也是正式到来!
这一日,整个大魏朝所有的学子,都是来到了长安城之内,并聚集到了那负责科考之事的大魏朝布政司之处,浩浩荡荡,足足有数千学子,都是目光火热,面色凝重!
而在这布政司之外,为了保证这些秋闱科考的顺利进行,也同时为了保证这些学子的安全,长安城十二卫之一的羽林卫,更是派过来了整整五千兵马,坐镇布政司!
布政司前后左右都被禁严,任何人,除了考生之外,不得进入,而所有进入考场的考生,更是被严格搜身,几乎全身上下都是被检查一遍,连外衣等都不能带进去!
那考试,不可谓不严厉!
同一时刻,在东辑事厂的府衙之内,苏善双手负在身后,面色凝重的坐在那几案之后,而他的对面,汪云则是弓着身子,紧张的汇报着近日打探的消息。
“回禀督主,近日时时刻刻都有人盯着杜绍谋,但是……实在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
汪云低声道,
“只有两件事,还算可疑!”
“第一件事,他屋子里传出了一些烧东西的味道,应该是烧了什么书信,但是,我们的人没办法进入搜寻,这一线索就断掉了!”
“虽然事后也想办法打探,但却并不知道他烧掉了什么!”
“第二件事,是关于他的一个弟子,秦定安的,这弟子是杜绍谋最得意的弟子,三年前,被杜绍谋倾尽全力送出翰林院,游历大魏江山!”
“前些日子回来,连夜去找杜绍谋,竟然是劝说杜绍谋放弃对抗张太后,不过,被杜绍谋狠狠的教训了一顿,还用茶杯把脑袋砸破了!”
“后来,秦定安回了住处,因为长途奔波,感染了风寒,就一直在家中养病,也便再没有出现过!”
“到现在为止,仍然不知道这杜绍谋要做什么!”
“请督主恕罪!”
说完,汪云面庞上带着浓浓的紧张,跪在了地上,并重重的磕了一个头,那额头之上甚至都被撞出了一阵青紫!
他知道督主要对付杜绍谋的重要性,但如今这么长时间过去,他都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他猜测,督主必然已经暴怒不已!
他心里已经紧张的不行!
“我知道了!”
“下去吧!”
然而,苏善听到了汪云的汇报之后,虽然脸色有些难看,但却并没有表露出惩罚汪云的意思,他有些无奈的挥了挥手,示意汪云离开!
“奴才,谢过督主!”
汪云心中松了一口气,恭敬的拱了拱手,然后安静的退出了府衙!
“杜绍谋,你到底要干什么啊?”
“你隐藏的这么深,难道,要有什么惊天大动作吗?”
“或者,你要在这秋闱科考上做手脚?”
大殿里逐渐安静,苏善的眉头也是皱的更加厉害,有些阴沉的自言自语的说道。
这时候,布政司之处,所有的学子都已经经过了检查,然后对号入座,进入了考场之内,而同时,一些穿着青色朝官服的中年官员,来到了众多的考生中央!
“所有考生准备!”
“今日科考之题目,乃是论证,你们要按照自己的心中想法,论证此题目之对错!”
“时间为三个时辰!”
“亮题目!”
待所有的监考之人都将考试的情况具体说明,然后便是有人陆续将那悬挂在考生之前的题目卷轴给打了开来!
哗啦!
一道道卷轴打开,白纸黑字映入人们的眼帘,当考生们看清楚那字迹的时候,一个个的脸色都变的紧张了起来!
甚至有些震惊!
整个考场,都是瞬间变的压抑,仿佛一座山降临了下来!
就连那些监考考官,看着卷轴上的题目,那一个个的脸色,也是突然间变的惊恐了起来,甚至有些不敢置信!
题目后兴魏起!
这……怎么会是这样的题目?
这不是要把张太后的事情,公然拿出来讨论吗?
还是让代表着天下学子的考生们来讨论?
这可载入史册的,这是要闹出惊天的大事啊……
第一百七十二章风波起(保底第一更)
“后兴魏起……”
在那试卷的卷轴展露出来的时候,这整个考场都是已经变成了死寂一片,所有的人,目瞪口呆的看着那道卷轴,脸上的神色都是变成了浓浓的震惊!
甚至有些不敢置信的意味!
尤其是那些负责监考的考官,更是一个个都惊骇的长大了嘴巴,几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如今这里坐着的,可是大魏朝最顶尖的学子,让他们来评判这后兴魏起四个字,更是在大魏朝的秋闱科举之上,那绝对会掀起无法想象的轩然大波!
这件事,绝对会被载入史册!
而那后果,更是无法想象!
这到底是谁,想要用这种办法来对付张太后?
难道都不顾这万千士子的性命了吗?
监考官们震惊无比,那些考生们也是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呆愣了下来!
他们也都听说过这后兴魏起的传言,也知道张太后的所作所为,不过,关于这件事,所有人都是敢暗中议论,却从没有敢光明正大的讨论过!
谁都知道,这个话题如今是大魏朝的禁忌!
如今,不知道是哪位考官,竟然将这种题目放在了大魏朝的秋闱科举之上,那么,这就是让他们有光明正大的机会讨论了!
这其中的意味,大部分人都看得明明白白!
“这是要将这件事闹大啊……”
“我等士子,读圣贤之书,听圣人教诲,自当忠圣人之则,为正统而言!”
“这时候,如果能够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文章,那绝对会被记载到大魏朝的史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