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的幕府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湘中大将
武田正信点点头,他必须加快步伐了,等到张居正上台改革,他想从明国挖点高科技人才就难了。
他说道:“哦,真是让人悲伤,这不禁让我想起我的以后了,看来本家还是需要更多更好的武器啊。李先生,上次你送来的三眼铁炮很不错,本家希望可以得到更多更好明国武器。”
李旦点头道:“对于守护大人的要求,李某都是尽心办事的,守护大人,这一次李某从明国边军那里弄来了虎尊炮,抬枪等等火器。
想必守护大人知道,明国在嘉靖年期间深受贵国海盗袭扰,后来,让胡宗宪为都督,俞大猷戚继光等人为将,尽灭沿岸海盗。而这些火器都是戚家军在用,极其厉害。”
李旦继续忽悠道:“听闻守护大人忌惮甲斐大名武田信玄其实李某求得一法,那是戚家军领将戚继光对付北虏的方法,打的蒙古人不敢叩边。”
本多正信看武田正信没有说话,觉得自家主公怕是在考虑给什么好处,他立马出言道:“这不行,听说蒙古人是在草原,地形开阔平坦,但是本家多山,就算有方法,也不适用!”
李旦一听这话,心中一惊,连忙道:“这位大人物还未听过李某的方法就断然拒绝,是否太过于武断了”
本多正信心头一晃,他现在确实有一点冲动了,不过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李先生说的这位戚继光想必没有用对付海贼的方法对付蒙古人,反而是选择了新的方法。
那么所谓军略,孙子曰:天时地利人和!天朝上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巨大,天时地利迥异,那么平坦的大草原该用什么对抗骑兵
无外乎就是带着栅栏一类的东西阻挡骑兵冲刺,然后火枪设计!”本多正信猜到了一部分,但是没有想到战车。
在东洋历史上,战车这个兵种还是近代化以后才出现,不像华夏商周开始,战车就出现了。
到了明朝戚继光手里,就出现了新式的战车与阵法,主要是装备火器,用来对付北方的游牧民族。
李旦藏在袖子里的手紧攥,他没想到坐在武田正信身后的武士猜到了很多东西。他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拿出来培养交情也不错。
“哈哈哈,这位大人说的差不多,戚继光所用的就是战车阵法。”李旦从怀里掏出了一本小册子,“这是朝廷内部流传出来的,李某花了三千两买来的。”
本多正信拿过小册子仔细地看着,逐字逐句一点也不漏。这个时候的武士阶级都会看有汉字的书籍,所以本多正信在看的时候,一点也不费力。
“喔!厉害啊!”本多正信不断惊叹,“天朝上国果然人杰地灵,这位戚继光大人真的是太厉害了,难怪海贼会败在他手里,一点也不亏!”
武田正信这是出言道:“李先生,你有心了,作为武田家的朋友,我也不会让你太亏,这本书,我三十个金判买了,至于虎尊炮我很感兴趣,其余的就不需要了。
李先生,我的手下听说南蛮人那边在传,明国水师出了新的火器”
李旦想了想,点头道:“不错,守护大人真是消息畅通,李某知道守护大人对新式火器十分感兴趣,所以李某也留意了一下。
有消息说,地雷,起源于永乐朝,听说是成祖北伐时用来对付鞑靼和瓦剌,效果显著!”
武田正信来了兴趣,问道:“这种地雷是如何使用的!”
李旦一听,有门,就说道:“这种地雷有一根引线,套用在竹筒里,引线很长,等敌人快到时点燃引线,神不知鬼不觉就炸了!”
李旦说的和武田正信印象里的地雷差的有点远,他看到武田正信的兴趣降低,连忙说道:“这种地雷在后面有新的研发,什么石头雷,陶瓷雷,生铁雷数十种。
守护大人,李某听到一个秘闻,戚继光正在研制新的地雷,不用引线,只要人踩上去就会爆炸的地雷。”
李旦说的这个地雷,是明朝万历八年,戚继光镇守蓟州时,曾制钢轮火石引爆装置。
它是在机匣中安置一套传动机构,当地人踏中机索时,匣中的火石迅速下坠,带动钢轮转动,与火石极速摩擦起火,引爆地雷。
这已经有近代地雷的自动装置了,先进的让人目瞪口呆!这是十六年后,明军的火器。
而且明朝的地雷不仅仅只有这一种,可谓是五花八门,不过按照引爆方式,有燃发,就是点燃引线的,老式地雷。
有拉发,手动拉响地雷,这就是戚继光从中得到灵感,进行改良,变成自动。
还有绊发,就跟诡雷那样,一根绳子扯着,随意走过就给你炸了。
最后就是机发,就跟戚继光发明的那种钢轮点火的地雷一样。
李旦介绍了一下地雷的品种,说的本多正信惊讶不已,他在武田正信耳边轻声道:“主公大人,那种绊发和机发的地雷,本家一定要拿到啊!”
武田正信点点头,开玩笑啊,地雷诶,炸不死你也能吓死你。他本来就想弄这种东西,有了地雷,他就算面对领地八百万石的织田信长也敢硬刚!
他不得不感叹,明朝如此先进的火器,最终也无法拯救这个从根子里烂了的帝国。
第三零三章 水雷和战船
武田正信又问道:“那么既然有了地雷,那也就有水雷吧”
李旦喝了两口水,笑道:“守护大人英明,水师那边确实也有水雷,品种也有很多,而且还有什么神火飞鸦,火龙出水等等!
不是李某贬低贵国,大明的火器比起贵国来说先进的许多啊。”
武田正信点点头:“那么,你介绍一下这些火器吧,当然要是有实物就更好了,毕竟眼见为实啊。”
李旦笑道:“守护大人放心,下一次李某前来一定带来实物,要是守护大人要工匠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武田正信看着李旦,心中冷笑,真不愧是书上写的,明朝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些走私海商,只要你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武田正信当然不会傻傻的拒绝,毕竟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啊,他笑道:“好!只要李先生带来的东西符合本家的要求,你所花去的费用,本家给三倍!”
李旦瞬间眉开眼笑:“守护大人英明,在下这就给大人介绍一下水雷这些水师所用的火器。”
水雷出场,震慑人心的就是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明万历帝派兵抗倭援朝。明水师使用水底雷一举击沉倭寇一艘大型战舰!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水雷取得实际战果,比起日俄战争中的水雷战早了三个世纪。
水底雷的构造使用牛的尿泡做成的雷壳,以保持水密,内桨黑火药,以香点火作引倍,牛的尿泡连接在浮于水面的木板和雁翅下面,用雁翅管和羊肠进行通气,木板随波浪上下,水不能灌入,以保证香能正常燃烧。
牛的尿泡面坠一块石头,让它有一个向下的力,以保持漂流时的平稳。
可以看出,这种水中武器的引信是根据达到敌人舰船的距离,以及水流的速度,来确定香的长短和燃烧时间。一般用于夜间效果最好。
到了明朝天启元年,这种用香的飘雷又进行了改进,成为了触线式的诲雷。
明代的军事技术家还创制了“神火飞鸦”与球形带双翼的“飞空击贼震天雷”两种“有翼式火箭”。
这两种火箭分别在鸦形与球形体内装满火药,火药中有火药线通出,并与起飞火箭火药筒中的火药相串联发射时先点燃起飞火箭的火药线,使火箭飞至敌方,并将鸦身与球体内的火药引爆,杀伤和焚烧敌军的人马,是破阵攻城的利器。
万人敌大型爆炸燃烧武器,重40公斤,外皮为泥制,重量40公斤,产生于明末,用于守城,为了安全搬运一般带有木框箱,可以算是早期的烧夷弹。李自成攻开封的时候,曾经通过地道突入曹门心字楼下方,守军采用投掷万人敌的办法消灭了突入的部队。
明代武备志记载的多级火箭,用纸糊筒外绑第一级火箭,龙口内有第二级火箭,射出后加大射程击中敌方船舰,用于水上攻击,射程可以达到15公里。古代最先进的驱逐舰导弹!
这要是装到了武田正信自己的水军众上,本间氏的海贼再厉害,也只能吃瘪,就算是越后想要帮忙,武田正信都有把握把上杉谦信的警固众打残。
有着这些明国工匠发明的新式火器,武田正信觉得自己可以赶上大航海时代末期。
武田正信大喜道:“很好,李桑,你尽管把这些东西给我弄过来,这些我都要了,当然,我最近还需要采购十艘战舰,你有什么介绍吗”
李旦十分欣喜,卖船也是一笔大生意,他说道:“战船很多,李某慢慢介绍。网梭船,超小型,形如梭,竹桅木帆,吃水寸,内有24人,装备二三支鸟枪。战时二三百船蜂聚蚁附,类似小早船。
鹰船:轻型,两头尖翘,不辨首尾,进退如飞,机动性强。四周用茅竹密钉以掩护,竹间留铳眼。常冲入敌阵,与沙船配合。
连环船:轻型,长4丈,形似一船实为二船。前船占三分之一,后船占三分之二,中用2铁环相连。前船有大倒须钉多个,上载火球、神烟、神沙、毒火,并有火铳,后船安桨载乘士兵。战时顺风直驶敌阵,前船钉于敌船上,并点燃各种火器,同时解脱铁环,后船返航,后船既返,前船烈焰旋起,敌船遂焚。
子母船:轻型,母船长3丈5,前2丈,后1丈5,只有两边舷板,内空,有一小船,上有盖板,有4桨可划,用绳索与母船绑。母船有柴火猛油,火药火线。战时母船迅速抵近敌船,钉在一起,点燃母船后人乘子船而返。
火龙船:轻型,分三层。以生牛皮为护,上有铳眼,中置刀板,钉板,下伏士兵。两侧有飞轮,4名水手。先伪败于敌,诱敌登船,开动机关,使敌从上层落入中层刀板钉板中。
赤龙舟:轻型,船身像龙,分为3层,内藏火器刀枪。船首如龙头张口,内藏士兵一人,侦察敌情。龙背用竹片钉之,胸开一小铁门,两侧各有1口供一兵划桨。身有坚木架2个,船龙骨以铁坠,使船平稳。内部除兵器外不装他物,2兵于其内发射火器,一兵掌舵操帆。常以数百船齐射攻敌。
苍山船:小型,吃水5尺,装备千斤佛郎机2门,碗口铳3个,噜密铳4把,喷筒40个,烟筒60个,火砖30块,火箭100支,药弩4张,弩箭100支。全船37人,水手4人,战士33人,编三甲。第一甲佛郎机与鸟枪,第三甲火器,第二甲冷兵器。
车轮舸:以轮击水的战船,长4丈2,宽1丈3,外虚边框各1尺,内安4轮,轮头入水约1尺,船速远快于划桨。船前平头长8尺,中舱长2丈7,尾长7尺。上有板钉棚窝,通前彻后,两边伏下,每块板长5尺,宽2尺。作战时先放神沙、沙筒、神火,之后掀开船板,士兵立于两侧,向敌船抛掷火球,发射火箭,投掷标枪,毁杀敌船。
海沧船:中型,吃水尺深,风小时机动,配合福船。千斤佛郎机4门,碗口铳3个,噜密铳6,喷筒50,烟罐80,火砖50,火箭200,药弩6张,弩箭100。乘员53人,水手9人,战士44人,分4甲。第一甲佛郎机和鸟枪,第四甲火器甲。
蜈蚣船:大型,仿葡萄牙多桨船,底尖而阔,航行迅速,逆风亦可行,不惧风浪。上有千斤佛郎机舰炮并有火球、火箭。
三桅炮船:仿制荷兰战船巨型,身高大,首昂尾翘,航行迅速,不惧风浪。树3桅,主桅高4丈,船长20丈,舱5层,船面设楼高如城,可容300人,配红夷炮8门,千斤佛郎机40门。早期可能会备有铁火炮和神机石榴炮,每种50到100门。
赶缯船,是大型福船的一种,可作战船、捕鱼和运送木材之用。因船底为防藤壶等海虫腐蚀而经常涂上白灰或白漆,所以又称“白底船”。其中大赶缯船船长36米多,宽7米左右,24个船舱,可载重1500石。每船配水手、船工30余人,水兵80人。中赶缯船长23米,宽6米,深2米,配水手、船工20多人,水兵60人。大、中赶缯船均是双桅、双舵、双铁锚。为郑成功水师和清朝初年水师主力战船。”
李旦说了一会拿出了一本小册子,说完后递给了武田正信。
武田正信想了想,说道:“明国的战船太多了,我需要和我的水军众领将探讨一下才能决定,李先生可以在本家多玩几天。”
李旦连忙点头,他这次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和武田正信商量,特别是五峰船主死后,明朝与东洋这一边的海航线出现了权力真空。
很多明国海盗都想争取这个霸权,其中就属五峰船主的侄儿毛海峰最为积极。
第三零四章 联姻李氏大家闺秀
五峰船主是在九州岛称王称霸的大佬,松本家可就是依靠五峰船主汪直成就了松本家史上最大版图,但是自从五峰船主被明朝官员诱杀,松本家就没落了。
原本胡宗宪是想招安汪直稳定明朝海疆,结果被文官一坑,全完蛋。现在汪直死后,他的势力分崩离析,各个山头的海贼们开始争夺东洋海域到南洋明国这一片海域的霸权。
李旦就是在九州进入堺町结识了武田正信,近七年迅速崛起,拉起了一大票势力,就连岛津家也不敢小瞧李旦。
另外在台岛还有颜思齐,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番大势力,就连日后的海上霸主郑芝龙也在颜思齐麾下。
对于李旦的意思,武田正信也在思虑,毕竟海域稳定后,成本也会降低,但是,李旦成为海洋霸主对自己也不是好事,一定要有制衡。
九州岛的岛津家,西国的毛利都不适合,东洋人守旧固执,不然丰臣秀吉的水师也就不会被明朝水师打败了。
至于西方人,不好意思,对于这群只为了利益随时都可以翻脸的人,他不信任。
至于李旦和颜思齐两人都是守旧派,拿下海上霸权肯定是老实做生意,毕竟武田正信手中水军众已经有大小船只七百余艘,一支越中水军众,一支加贺水军众。
这近两年没有开战,武田正信缩减了常备足轻,于是积攒下来大量钱财,武田正信毫不眨眼的将五百万贯投入水军众之中。
其中他新购了两艘大福船,两艘中等福船,五艘小福船,还有十余艘其他的中型战舰,特别是武田正信花了大价钱从南蛮商人那里买了一艘盖伦船。
如今他的手下工匠已经吃透了盖伦船的构造,这些工匠也是武田正信向李旦购买而来。
武田正信点点头:“哈哈哈,李桑一个人就想吃下五峰船主的遗产胃口太大不怕噎着”
李旦笑道:“守护大人说笑了,李某可没有那个胆子,吃下整片海域,九州的岛津家,西国的毛利家,加上李某,还有守护大人,如何”
武田正信摸着自己的胡须,说道:“听说有一个叫颜思齐的人我对他很感兴趣。”
李旦立马反应过来,他明白这是武田正信在找一个可以制衡他的人,毕竟西国毛利可以对抗武田正信,武田正信也要找一个才正确。
他点头道:“守护大人放心,李某与颜兄有些颜面,下一次来宫越港,守护大人就可以看颜兄了。”
“好!”武田正信点头道,“李桑好不容易来一次我的地盘,今日一定带你尽兴。”说着,就拉起李旦的手,一脸高兴的带着李旦去开宴会。
到了晚上,武田正信住进了下属为他准备的屋敷,津田信一和高冈信家都过来拜见他。
武田正信坐在主位上,本多正信在下首,津田信一跟着高冈信家进入房间,跪伏顿首道:“臣拜见主公大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