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在前世的九十年代初期,国家的改革开放不可逆转,成绩也是有目共睹,老百姓收入大幅度提高,产品供应量以几何式增长,仿佛任何产品都能赚钱,事实上也是如此,在这段时期好的东西能够赚钱,差的东西也会流行,那可真是有点宁滥勿缺的感觉,可以说,在这段高速发展过程中,只要你能弄出个产品来,不管是吃的喝点还是用的,差不多就能赚钱。

    国货如此,外国货更是吃香了,产品只要能出现在市场就可以引起抢购,当然,影响他们产品销量的因素只有价格,为了降低成本,通过合资建厂的方式成为了那段时期外国企业进驻国内的重要途径,而他们要付出的就是自己的技术。

    曾经有段时间,对方真的已经放开了一些核心技术,只为了能够进入国内市场,比如一些汽车企业在国内都建立了发动机生产线,某些技术已经不再神秘。

    当然,对方并不是做好人好事,只是他们觉得这些技术放在你眼前也看不懂,但他们却不知道,中国人的仿造技术天下无双,只要他们认真起来,你再好的技术也会给你仿制下来。

    好吧,这个道理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世界人民才知道,鞋子、衣服等商品比你正牌厂家做的还好,那可真是在用一颗真心去仿造。

    仿造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以最短时间赶上强大国家的一个方式,别说是中国,就是岛国、德国在刚刚起步时也一样通过这种方式来逐渐赶超美国和英国这样的老牌国家,但他们和中国不同,在经历了最初低端产品的仿造后,又走上了高端之路,仿造出了自己的特点,甚至超过了仿造的对象,进而成为了工业强国,这一点中国并没有做到。

    这的确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甚至还因此讽刺国人只会制造那些衣服、鞋子这些小物件,真正有用的核心技术他们是不配拥有的。

    这种话深深刺激了国人,虽然带有强烈的偏见色彩,可在某些方面的确属实,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汽车产业,新中国建立时就有一汽公司和上汽公司,几十年过去了竟然还无法制造出能拿得出手的轿车,这实在是说不过去。

    反观岛国,甚至是更弱小的韩国,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汽车产业,在世界上都有一席之地,难道国人还比不过他们

    当然不是,这其中原因还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处的世界环境实在是太好了,整个世界都处在一个大变局中,全球一体化浩浩荡荡席卷而来,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比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快,而且快的不只是一点半点。

    在这个大趋势下,赚钱变得十分容易,一件小小的衣服就很可能面对着整个世界的市场,即便它利润很低,但是市场巨大会把利润无限放大,进而让厂商赚足了钱。

    衣服裤子这样的商品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起码跟汽车飞机这样的企业是比不了的,既然做衣服能够赚钱,那谁会去做汽车呢

    这就是所谓的“赚快钱”,有人说赚快钱是投机取巧,但能




第九百一十四章 江部长您太偏心了
    工人们吃饭当然迅速,十分钟后不少工人就吃完了,对他们来说,这顿饭很丰盛,但是却有些压抑,毕竟不能大声喧哗,要是平时到了饭点,食堂里那是最热闹的地方。

    二十分钟后江波涛也吃完了饭,今天他的胃口很好,吃了两大碗,桌子上菜都没剩下多少,刘琅也吃了一碗饭,他的饭量已经不亚于成年人,身高跟一些比较矮的成年人也差不多了。

    “这顿饭是我这一年来吃得最香的一次,看来你们厂子的大师傅水平也很高呀!”

    “部长,我们公司的师傅每个月的工资二百一块钱,还有很多补助和绩效,算下来每个月也能赚到三百多块钱,这个工资不低于首都了。”

    “哈,我现在是看明白了,你们北方工业集团就是财大气粗,工资高的吓人,也对,你当初创建的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工资水平连我这个部级干部都眼红。”

    “企业要想发展,人才是最关键的,没有人才一切免谈,而北方工业集团的宗旨就是要让工人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工人,当我们实现这个目标时,产品自然也是最好的。

    既然我们工人都是未来最好的工人,那他们就应该享受最好的待遇,像这吃喝工资都是最基本的条件,算不得什么,未来他们还会有房有车,身价百万都是少的,如果他们能创造出自己的专利,很可能一下子就会成为千万富翁。”

    这是刘琅的真实想法,他就是要求他的工人每个都是顶级技工,而要想让他们达到他的要求,除了有他这位“教育家”的大力培养外,那就是要用钱堆,在外人看来,工人们伙食太好了,住的条件堪比旅馆的单人间,这是浪费金钱,那是他们还没到车间里去看呢,等到那里他们才会知道什么叫做土豪。

    吃过饭,刘琅又安排所有人去休息一会儿,北方工业集团的大楼非常宽敞,屋子也多,一百多人随便找个房间就能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但吴力德他们没空休息,偷偷的跑到工人宿舍里和对方商量,希望能抄一些笔记。

    北方工业集团的员工当然不会拒绝,再说了,在别人看来是宝贝的资料在他们眼里非常普通,刘琅脑子里的学问太多,这点东西才哪到哪百分之一都不到吧。

    下午一点钟,刘琅带着所有人走进了车间,车间里工作的场景再次让他们大开眼界。

    工人们做的就是一件事,不断练习自己的技术,比如所有焊工都在练习加固焊接技术,如马明这样的金牌焊工则开始向更坚硬的材料挑战。

    怎么才能提高一名技工的本领两点,一是传授他们技巧,这一点都在他们的笔记本上呢,连吴力德这样的老专家看了都想学习,第二点就是多练习,不断的练习,千锤百炼才能成才。

    这和军队了培养一名好的狙击手差不多,就是一个字“练”,怎么练那就是用一弹喂出来,打上几百万发子弹,就是一个外行也能变成射击高手,要是这个人再有天赋,那他就是兵王了。

    刘琅的这些工人也是如此,就是一个字“练”。

    众人看到工人们练习用的钢材都是最好的钢材304型不锈钢,1084低碳钢,尤其是304不锈钢,国家一年的产量也就二百万吨左右,一吨价格是两千多块钱,是普通钢材的三倍,其他工厂都是把它当成特种钢材使用,而在这里只是用来练手用。

    看着满地堆放的钢材废料,一帮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也太浪费了吧!”

    不过相比于不计成本的耗费材料,刘琅从美国买回来的十二台



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把工艺都给你们了
    北方工业集团的厂房里充满了“高科技”,除了这些设备让他们震惊外,工人们的水平也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这些工人,最低的也有六级工的水平了,像那几位金牌工人水平至少都是八级。

    关键的是这些工人年纪都在四十岁以下,平均年纪也就三十左右岁吧,他们加入北方工业集团的时间也才三个多月,再给他们一年时间那得达到什么水平呀!

    二百多名三十岁左右的八级工凑在一起,我的妈呀!恐怕他们连飞机都能给造出来,这太吓人了。

    江波涛一边看着一边心里感叹,刘琅这小家伙再一次让自己刮目相看了,他自己的本领已经无需证明了,未来当个科学家都是小看他,现在看来,他还是个教育局,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把这帮不入流的工人教成了人才,什么叫做因材施教这就是!

    “刘琅,我看你当老师也很不错,要是有时间,应该给全国的工人培训一下。”

    “是呀是呀!别说是工人,就是我们这些人也得多跟刘总学学,差得太远了!”

    吴力德这些人是彻底服了,人家本事比你大,设备比你好,教学生的本领更是强的吓人,北方工业能不变强吗

    “我最近半年时间都没有空,下半年吧,或许能有些时间,不过时间也不会太多,还有很多别的事情!”

    刘琅的时间都排满了,真是一点时间都空不出来,今明两年是很关键的时间段,不是北方工业集团的事情,而是世界上会出现两件大事,首先是岛国的经济彻底崩溃,就此进入了连续三十年的“萎靡”期。

    当然,从未来的发展来看,这次经济崩溃对岛国来说应该是件好事,他们的房地产和股票产业就此不再成为国家的重点,转而再次回归到了以科技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上,就此成为了岛国成为真正一个强大国家的基础。

    岛国这次的经济崩溃对大多数的国民来说还是影响巨大的,很多炒房炒股票的人跳楼的跳楼,剖腹的剖腹,用惨烈来形容而已不为过,但对刘琅来说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次机会不亚于上次美国的股票大跌。

    那一次刘琅用一百万美金赚了三千万,这一次他手里可以拿出几千万,可能收益率达不到那么高,但是赚他个几亿没问题,而且还不用担心被岛国调查,毕竟一个国家的经济崩溃涉及的资金是万亿美金,自己这点钱只能算是小钱。

    另外一件大事就是明年的苏联解体,这件事的影响比岛国经济危机还要巨大,一个世界超级强国轰然崩塌带来的冲击无以伦比,那些西方人当然是非常高兴了,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此消失,而大量的苏联人那就悲惨了,大量工厂倒闭,连银行都破产了,手中的钱瞬间变成了废纸。

    刘琅改变不了什么,也不会去想着改变,但他们可以在其中从中渔利,倒不是为了钱,他关心的是那些苏联的人才和技术,虽然他们的技术比不了美国,可雄厚的底子在那里摆着呢,尤其是飞机方面的技术,绝对是世界一流的。

    苏联那边的情况国内很少报道,但刘琅通过王振东和勇力集团的一些联系知道不少信息,现在苏联是非常的混乱,已经开始了毁灭前的疯狂,当然,国内的高层们对苏联也有着判断,普遍认为他们这次恐怕要伤筋动骨了,但没有人认为苏联会就此解体。

    也是,谁也想不到一个和美国争霸数十年,连“美帝”都心惊胆战的超级大



第九百一十六章 一颗企业家的心
    刘琅的大脑异于常人,这一点谁都看得出来,任何东西一学就会,而且还能举一反十,别人通过日积月累得到的经验在他脑中也只是片刻而已,这或许是他做为重生者的“福利”,也可能是婴儿时期大脑过度开发的“后遗症”,用脑过度还会发生昏厥,但随着刘琅渐渐长大,饭量越快越多后也逐渐控制了。

    大脑开发过度是天生的,不过这还没完,在美国学习时大脑又开发出新技能,从以前单纯的记忆功能转向了分析和录像功能。

    当他看到一个零部件时,大脑会围绕着这个零件如何形成展开分析,然后一幅幅动画场面在大脑中浮现,比如车刀如何运转会形成一条复杂的螺纹,两条螺纹呢车、磨、铣等种种方式不断在脑海中演绎,最后形成最优的方案,这就是最佳工艺。

    这个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有时也会经过十几次乃至数十次的不同组合,越是复杂的零件过程也越多。

    当然,太复杂的刘琅还无法实现最优化的方案,可能是他的大脑计算能力还不够,也可能是他的学识还没到,这也说明他还有进步的空间。

    太复杂的做不到,一些常用的零部件那是没有任何问题,在刘琅的大脑中早已经存了数十个零部件的工艺手法,刘琅这一次就是挑出几种教给吴力德这些人,以示自己的诚意,也算是给江波涛一个面子。

    对方拿到这些资料后如获至宝,因为他们看得出来,这些工艺手法一旦应用到实际中去,那么零部件的质量会提升一大块,先不说刘琅的北方工业集团要不要,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也会有更多的收益,说句大白话,刘琅这是从自己腰包里掏钱呢。

    江波涛看到后高兴极了。

    “哈哈,刘琅你一出手就是大手笔,什么叫做大局观念这就是!你们这些人也要跟刘琅学学,知道吗”

    “对,江部长说得有理,刘总的高风亮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定要学,一定要学呀!”

    其他人不住的点头。

    “刘总您好,我是沈北机床五厂厂长郭福荣,我们希望能和北方工业集团合作,以后能为刘总服务!”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突然来到了刘琅面前,十分尊敬的递上一张名片!

    “沈北机床厂五四厂前面那三家工厂呢”

    刘琅一边接过对方的名片一边开玩笑道。

    “刘总,沈北原来有六家机床厂,不过现在只剩下四家了,其他三家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来人,这个郭富荣是唯一一家承包的企业。”

    辽北省机械厅厅长赶忙解释道。

    “哦,就他一家来人了其他没有来吗”

    江波涛一听有些不高兴,沈北的工业全国最强,有多家隶属工业部的企业,其中沈北第一机床厂还是工业部重点企业,厂长朱文全也是全国模范,两人也见过几次面。

    这次来的人很多,江波涛并没有注意到朱文全,现在听到对方竟然没来,这么一个大好的学习机会都不来参加,看来这个人厂长也要做到头了。

    看到江波涛有些不高兴,沈北机械厅的厅长赶忙解释。

    “部长,这几家企业都有特殊情况,两家工厂的厂长到国外考察,沈北第一机床厂为大众公司赶制一批产品所以就没有来!”

    “哼,出国考察就算他们去美国又能学到什么一个眼前大好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另外你们辽北省做的不好,阜城现在是工业特区,就在辽北省,距离沈北市也才一百多公里,工业部当初批示过文件,说辽北省的工作都要围绕他们来做,结果现在北方工业集团都成立快半年了,你们做了什么你来过几次恐怕一次都没来过吧”

     



第九百一十七章 风田模式
    “郭厂长,我们合作没问题,不过你们工厂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吗”

    刘琅看着对方笑道。

    “这………!”

    郭富荣叹了口气不吭声了,他哪里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各位老前辈,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风田公司大家都知道吧,这两年电视上总是做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风田车。

    这家企业规模非常大非常大,十年前进入美国市场,把美国汽车打的大败,可以说,风田公司已经是世界最顶级的汽车企业。

    这家公司创建于上个世纪,最早是生产一种纺织机的工厂,后来风田公司创始人的儿子喜欢上了汽车,于是他决定生产汽车,然后他赋之实践,结果出了问题,他们只能生产一部分零部件,其他数十种零部件都无法自己完成,好在岛国是一个注重制造的国家,四处遍布着可以制造零部件的工厂。

    风田公司那时已经是一家颇有规模的公司,在岛国也是很有声望,公司老板的儿子亲自找到那些企业,希望收购对方的公司,并且承诺给予不少的股份,他觉得那些小企业不会拒绝自己的要求,毕竟他给的待遇非常优厚,可是结果出人意料,没有一个人答应他的要求,即便你给他再多的钱也没用。

    这件事有些不可思议,没办法,他只能请教父亲,也就是风田公司的创始人,他的父亲告诉他,这些人都是祖辈数代传承的老匠人,工作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收入来源,还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承,数代人超过百年打磨着一种零件,这是一种精神,都融入了他们的血液,谁会把自己的血液抽出来给别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的儿子此时恍然大悟,认识到了一种名为工匠精神的东西,拥有工匠精神的人需要什么他们不需要多少钱,只够吃喝就可以,但他们希望看到自己制造的产品被世人所知晓,用我们中国话来说,就是流芳百世。

    于是风田公司就有了一种崭新的合作方式,那就是风田公司按照条件给出零部件的各种参数,交给那些工厂去做,匠人们只要按照对方给出的条件制造零部件即可,双方完全是平等的地位。
1...225226227228229...4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