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王海军听了刘琅的话点了点头接着问道。

    “刘琅,那我就放心了,我还以为你改行去画漫画去了!那样可就太浪费了!”

    “画漫画只是副业而已,我在美国是一家娱乐公司的,几年时间发行了很多唱片还拍摄了几部电影,现在公司已经上市了,市值十三亿美金!”

    刘琅淡淡地说道。

    “…………!”

    王海军愣在了当场,不过刘琅没理他,接着问道。

    “王大哥,还有多长时间毕业”

    “我………我………!”

    王海军被刘琅的跳跃性思维搞糊涂了。

    “王大哥,娱乐方面的东西你不懂,这其实就是一个赚钱的行业,什么也不干就能赚大钱,你有技术没有钱屁都干不了,我在美国的公司就是生钱用的!”

    “生钱………看来这些年刘琅你做了太多事呀!十三亿美金,这真是恐怖,能够富可敌国了!”

    王海军连连感叹,他和刘琅同时出国留学,自己为了完成学业昼夜奋斗,当然,他的学业是非常优秀的,可再看刘琅,学习的时候还成立了一家十多亿美元的公司,两个人的层次真是差的太远了,不过他没什么嫉妒的心理,人家三岁就能考上大学,然后又筹建起一个偌大的中芯科技,这件事又有谁能做到,

    王海军平复了一下心情。

    “刘琅,我正在写一篇论文,论文的题目是《半导体材料未来的应用分析》,这篇论文我已经写了将近一年时间,改动了数次。

    我的导师叫做成冈宪,是岛国半导体行业有名的科学家,还是三星集团的工程师,他的本事非常大,现在我的这篇论文还需要一些数据,估计最快今年七月份就能完成,到时候我就可以毕业了。”

    “半导体材料未来的应用分析,嗯,这个题目非常好,王大哥,你觉得半导体材料未来会如何发展”

    “这个可就非常复杂了,在我的论文里,半导体材料会以一种波浪曲线的形式发展,前期会越来越小,然后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保持不变,到后来还要逐渐变大,当然,我这是指电脑芯片的尺寸,单个半导体多晶硅是一定越来越小的,而且还会越来越强大,这是必然的趋势,是毋庸置疑的!”

    王海军非常确信的回答。

    “嗯,你的这种提法倒是很有意思,如果我记得没错,现在的晶圆尺寸是二十一英寸吧,万安公司最新研发的晶圆是十八英寸,而且他们下一代的晶圆要突破到十五英寸,在这种尺寸下,一台个人电脑也会变得小巧玲珑!”

    “刘琅,这消息掌握的非常灵通,你说得一点都没错,事实上我的导师就有数台不同品牌的电脑,万安公司和ibm公司的电脑最多,苹果电脑也有两台,我的论文里将芯片产业和世界电脑的发展联系到了一起,我个人觉得电脑的发展将超过所有人的想象。

    去年全球电脑总产量超过了十万台,而十年后,我认为总产量会超




第九百四十五章 刘琅的安排
    此刻的王海军真是觉得脑袋不够用了,《灌篮高手》是刘琅创作的,他在美国有一家十三亿美金的公司,现在那本被他的导师都奉为经典的书也是他写的,这都是什么呀难道他是神仙不成

    没错,如果这些事都是真的,刘琅在他眼里真跟神仙也差不多了。

    “王大哥,这本书在美国已经出版一年多时间了,不过属于小众书,能看懂的人没有几个,去年的销量只有几万册。

    但正如你的导师所讲,我在这本书里描述的都是未来很大概率发生的事情,你的导师很有眼界,相信在岛国的很多人也是如此,不过咱们国家就差了不少,好在有像你这样的人,你还有几个月就毕业了,毕业后马上回到国内,我会向中芯科技推荐你,到时候就带着你的论文,周明、谢喜德他们年纪都很大了,再过一两年也要退休,他们要是退休,下一代你就是领军人物,我可是看好你!”

    王海军是刘琅看好的人,刚才两人的对话再次印证了刘琅的眼光,而且王海军是刘琅的嫡系,绝对的铁杆,让他到中芯科技工作也是安插在那里的一根钉子,当然,不是刘琅派商业间谍,中芯科技是他一手筹备建立的,跟他自己的企业没什么两样,正因为是这样,刘琅才会时刻注意公司的动向,就怕中芯科技出了差错,那影响的就不是一家公司了,而是整个国家的芯片产业。

    要是让王海军成为中芯科技的负责人,那刘琅就会更好的把控,实在不行他就把中芯科技给买下来。

    “吁!”

    王海军靠在那里长出了一口气,他把刚刚得到了信息在脑子里过滤了一下,发觉真的不能用自己的思维来衡量刘琅,这或许就是凡人的智慧和神仙之间的差距吧。

    “为国家做事是我的理想,不过现在我这个理想有些变化了,或许为你做事才能最大体现我的价值,刘琅,你难道没有想成立一家芯片制造公司吗”

    “王大哥,中芯科技是我们国家,乃至世界上都不错的公司,起码现在是这样,技术、人才以及资金都是国内最好的,另外我们国家如今很多大学都成立了计算机专业,跟你刚刚出国时大不一样了。

    我知道你担心的是什么,你是不是觉得中芯科技是国企,陈腐的管理体制不适合芯片产业那日新月异的更新速度”

    “刘琅,你说得太对了,我当年在江南无线电厂工作,明明放着一台世界上最好的设备却没有人使用,整整两年时间无所事事,相反,我在岛国去过不少家企业,他们的工作效率比国内那些国企强上百倍,尤其是三星电子,这家公司的技术提升的太快了,每个月就会诞生出十几种专利,简直是让我不寒而栗,他们企业的结构非常合理,效率奇高,完全没有我们国家国企的那种臃肿。

    所以别看中芯科技现在不错,但是时间长了就难说了,我要是到中芯科技工作,恐怕要被憋死!”

    王海军在岛国工作学习了近三年时间,不仅仅在技术方面有了巨大的提高,对于企业,尤其是电子企业也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一条摩尔定律就决定了芯片行业的发展速度,用瞬息万变来形容电子行业也不为过,国企是绝对不会有这么高的工作效率的,既然刘琅那么厉害,为何不成立一家芯片企业自己做

    “王大哥,你放心,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了,跟你担心的一样………。

    但是话说回来,中芯



第九百四十六章 “皮包”公司
    刘琅昨天已经分别与邵明和卢晓光关于成立圣唐漫画业务分公司的事情,同时他也会任命邵明为总经理,他的能力无可厚非,但是卢晓光是什么意见也要征求一下,毕竟两人一同进入公司,邵明还是卢晓光介绍过来的,现在邵明“反客为主”当了对方的上司,卢晓光很可能心里会不服气,两人有了矛盾进而影响公司的发展可是得不偿失。

    刘琅认为卢晓光不会,他的性格非常温和,不是那种争强好胜的人,当然,如果他不服气那就做出成绩,要是在背后使绊子,刘琅绝对不会客气,直接开除。

    结果和刘琅想的一样,卢晓光完全同意刘琅的决定,他和邵明原本就是关系很好的同学,而且邵明的能力大家都很钦佩,当初他孤身一人到岛国,人生地不熟,语言还不通,没有人觉得他能干出什么成绩,结果邵明硬是在一年时间里打开了岛国的市场,就是这份冲劲别人就学不来。

    另外邵明的交际能力卢晓光真是做不来,这是性格使然,他还是喜欢技术性的工作,每天待在画室里绘制图画,就像他父亲那样,这才是他追求的工作,所以当刘琅提出让邵明当总经理时,卢晓光没有任何犹豫就表示支持。

    邵明为圣唐漫画业务公司的总经理,卢晓光为副总经理兼总设计师,这份董事长决议会在刘琅回国后在公司内部发布,然后聘请林家的法律事务所进行相对独立的分拆,到那时邵明就会有更大的自主权。

    刘琅就是要把这些“俗事”都分出去,大家都不来烦他才好,他可以安心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当然,这不是说他就不管了,分公司的一切决策性的方案还是要向他汇报的,另外财务方面也是要受总公司监督和审计,你可以花钱,但是同样你也得赚到钱,要是光花钱不赚钱就得说道说道了,这些都在公司章程上呢,谁也不敢违背,尤其在他们心中刘琅就是神,凡人敢和神对抗吗

    刘琅又在东京待了两天,这两天主要是和王海军在一起,两人谈论的都是关于半导体的话题,刘琅在技术方面比不过对方,但是对芯片产业未来发展的分析,世界上还有人比他强的人吗

    刘琅把《数字化生存》给对方讲解了一下,在王海军听来,这是字字珠玑,为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从五月初到东京,刘琅在这里待了七天的时间,从美国圣唐汇来的两千万美金悄悄的转入了火家在岛国设立的几个公司账户,这些公司是火家临时成立的,类似一个“皮包”公司,没有实体产业只为周转资金所用,这种公司现在的岛国非常多,绝大多数是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个人和企业,大量的资金通过这种公司流入岛国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就是所谓的热钱,这些钱把岛国的股市和房地产价格推向了高峰,不过接下来的一年里他们恐怕就要倒霉了。

    不过这样的公司有很多漏洞,比如对注册人的身份认证并没有硬性的要求,火家人利用这种漏洞一连注册了四家公司,把四千万美金分别转入名下,然后同时买进十二月份最后一个交易



第九百四十七章 和工人打成一片
    夏去秋来,转眼之间到了十月份,闷热的天气渐渐消散,北方工业的工人们真是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今年的阜城的夏天实在是太热了,在七月份连续二十多天都在四十度的高温之上,站着不动都是一身汗,走几步身上的衣服就会湿透。

    北方工业集团的办公楼和厂房里都安装了空调,天天全负荷运转,办公楼里还好些,能有二十五六度,但在厂房里,大量机械产生的热量让工作环境始终处在三十多度的高温中,工人们还得穿上防护服,一个上午下来浑身就会湿透,好在中午休息时可以冲个澡,能享受一下片刻的凉爽。

    厂房里虽然炎热,但是没有人抱怨,他们知道这种工作环境已经非常不错了,对比一下其他企业简直就是天堂一般,矿务局的那些工人工作环境都是五十多度,经常有人中暑晕倒,别说跟矿务局比了,就是全中国所有的工厂也没有几家像北方工业集团这样的条件,厂房里装空调能给装电风扇就不错了。

    而且刘琅可是天天跟着大家在厂房里劳作,董事长都亲自动手,工人们哪里还会埋怨

    五个多月的时间北方工业集团周围已经不一样了,不少工厂都在旁边修建起了厂房,金陵机床厂、沈北第四机床厂等等,凡是能够按照刘琅要求制造出零部件的厂子都凑了过来,准备要抱上这条“大粗腿”,显然刘琅当初提出的“风田”模式已经奏效了。

    当然,这些都是外部条件,北方工业集团要想带动这些企业首先要做好自己,从去年十一月份到今年的十月份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二百多位工人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在刘琅的“填鸭式”教学下,他们这些人已经基本上满足了刘琅的要求,可以制造机床了。

    此时此刻,刘琅正在给大家授课。

    “有人说车工技术简单,普通的车工不需要太高技术,找个车床加工几个月就能学会,现在咱们工厂里就有人这么想,以为自己的本事学到家了,八级工就到头了,没错,这几个月咱们厂子有三十二人通过省里的考核成为了八级工,其中有七个是车工,张大哥,你的班组有四个人,这说明你带徒弟的本事很高明,应该跟我差不多了。”

    刘琅的话引起一阵大笑,谁敢说比刘琅带徒弟的本领大这真是个很好笑的玩笑。

    “刘总您可别这么说,这话都折我的寿,我的本事还是您教出来的呢”

    一位四十左右岁的中年人连连摆手。

    “我可不是开玩笑,大家是工业集团的第一批员工,我也只能教你们这些人了,未来我们还得招收第二批第三批,几年之后咱们厂子的员工就会有几千乃至上万人,这些人我可教不了了,那得你们来,所以今后你们都是老师,你们要是赶不上我,那就是你们的问题,到时候我拿你们是问。”

    “刘总您放心,到时候我们有什么本事就教什么本事,我们要是教不了再来找您!”

    下面一个工人大叫道,又惹来一阵大笑。

    这么长时间的接触,大家都很刘琅熟悉了,知道了对方的秉性,工作上一丝不苟,你学不会可以,大不了多教几遍,但是你不认真是不行的,有十几位工人因为不认真都被扣了工资,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情甚至会被开除,现在的北方工业集团可是一个金饭碗,不说学本事,光是工资水平就高的离谱,看看那些八级工,每个月的工资就已经超过六百块钱了,再算上各种奖励和年底的绩效奖,一个月超一千很轻松的,一个月一千块钱呀!比市长开的工资都高了。

    工作上不能马虎这是刘琅的原则,但在平时,刘琅跟



第九百四十八章 工人们的新知识
    “车一根曲轴,你要先把图纸反复看上无数次,先车哪和后车哪,是丢磨量,还是直接加工到尺寸,螺纹是正的还是反的,总之在心里要先有个打算,确定下来后才能付之行动,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是否正确,要多次实验,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些以前没有讲过的知识。

    对于高效率的金属切削加工来说,被加工材料、切削工具、切削条件是三大要素,这些决定着加工时间、刀具寿命和加工质量。

    切削条件的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深直接引起刀具的损伤。

    伴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刀尖温度会上升,会产生机械的、化学的、热的磨损。

    切削速度提高20%,刀具寿命会减少1/2。进给条件与刀具后面磨损关系在极小的范围内产生。但进给量大,切削温度上升,后面磨损大。

    它比切削速度对刀具的影响小,切深对刀具的影响虽然没有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大,但在微小切深切削时,被切削材料产生硬化层,同样会影响刀具的寿命。

    要根据被加工的材料、硬度、切削状态、材料种类、进给量、切深等选择使用的切削速度。

    最适合的加工条件的选定是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选定的。

    有规则的、稳定的磨损达到寿命才是理想的条件。然而,在实际作业中,刀具寿命的选择与刀具磨损、被加工尺寸变化、表面质量、切削噪声、加工热量等有关。在确定加工条件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所有人都在认真的听着和记着,显然这些知识都是他们以前没有学到的,从现在开始他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个更深的层面。

    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刘琅给他们讲了二十多次的课,每次都是“干货儿”,可能在工厂里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领悟,要不然工人们也不会提升的这么快,这些知识和经验足以让他们学一辈子。

    私下里他们都在谈论董事长在国外到底学了多少知识,能就这么教,总有一天会把他的知识掏光吧,但后来大家才发现,工人们学的那点东西对刘琅来说真算不了什么,陈伟这些大学的博士在刘琅面前也跟一群无知的人,与工人们没什么两样。

    陈伟这帮博士跟刘琅有着看不见的差距,工人们和陈伟也有巨大的距离,这么算下来,工人们和刘琅之间那不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简直都没边了,所以在工人们眼里,刘琅就是一座阜城露天矿,挖了三十年储量还是那么多,阜城露天矿里面是煤炭,刘琅脑子里却是金子,价值无量呀!

    其实刘琅教工人的这些知识他自己都没学过,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会学那些工人们的技巧吗这些东西原本就是你自己领悟的,他们学的是世界前沿技术,研究的是如何改变世界的机械。

    北方工业集团这些工人们学习的知识和经验都是刘琅自上而下总结出来的,这样的学问他想有多少就有多少,今天讲的是车削技术,明天再讲点车磨技术,还有磨铣、车铣等等,这就好比一位“扫地僧”那种境界的绝顶高手转回去教授一帮武术初学者拳脚上的基本功,用千变万化来形容也不为过。
1...232233234235236...4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