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其中一人说道。
“比不了,比不了呀!我们的技术真的差远了!”
另外一个人叹着气。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我竟然能看到这么复杂的发动机,就是现在死了也值得了!”
好吧,反正现在这几位专家都是眼含热泪,六七十年的人生经历也无法让他们此刻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
白为任等人也没有为他们的失态而生气,恰恰相反,这些老专家如此激动足以说明这套图纸的价值了。
“干的漂亮!”
白为任对着刘琅伸出大拇指,他也听人说了,这套图纸是一个苏联老专家偷偷给他的,刘琅去苏联就是碰碰运气都能“顺”到这么珍贵的图纸,这运气也太好了。
虽说白为任这些人不信什么命运,但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刘琅能有这么好的运气也是国家之幸事。
“各位老前辈,这几张图纸还行吧,对你们的大飞机工程有没有帮助”
刘琅开起了玩笑。
“有帮助,太有帮助了,有了这套图纸,我相信国家的大飞机工程会大大加快速度,四年……不,五六年都有可能,不过………!”
“不过什么”
白为任赶忙问道。
“不过还有一些问题呀!白副总理,您看这些参数,太吓人了,能达到这么高的参数,说明这台发动机的材料性能比我们国家最好的钢材还要强出至少一倍………我就想问问,刘琅你有没有这些材料的详细资料………!”
这位专家的话差点把刘琅逗乐了。
“孙老,这材料的详细资料我可没有,如果我再有这些东西,恐怕两三年内我们国家的大飞机
第一千四十三章 丰收的1990年
白为任当然也知道刘琅买下了不少其他图纸,看样子他也没准备贡献给国家,不过他没问,刘琅把大飞机的图纸都交出来了,剩下的那些东西与之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再说了,那是刘琅花了一百多万美金买的,都是自己的钱,怎么说也得给点好处吧。
白为任并不知道,安—225发动机的设计图纸对刘琅的启示也非常大。
安—225超大运输机的确是全世界最强悍的运输机,起重重量达到四百吨,最大载货重量超过二百吨,别说是现在,就是三十年后那也无人超越。
美国最大运输机叫做c—5银河运输机,这架飞机非常显眼,很多军事迷都熟知,因为每次美国总统出国访问,这架飞机就会提前出动,载着数量专车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如果到一些敏感地区,飞机里可能还会搭载装甲车和武装直升机,毕竟一百三十多吨的载货重量不是吃素的,几乎可以把一支特种部队的装备都运走。
可即使是c—5银河运输机也无法跟安—225相比,那是网络上最牛的一张照片就是一列火车头从飞机里钻了出来,这张照片“吓”了所有人。
就是美国人对这架飞机也是很眼馋,世界上仅此一架,相关的设计图纸已经消失,以俄罗斯的能力根本无法再造一架,如果某一天安—225退役,那么世界上就再无空中巨无霸的身影了。
一个让美国人都很眼馋的大型运输机当然价值连城,这架运输机是苏联数十年工业现代化强国的绝顶之作,但同时也是苏联这个超级强国垂死之前的最后绝唱,这样一份设计图的价值自然无法估量,别的不说,其中涉及一百多个零部件的设计就让刘琅大开眼界,以他的天赋也不可能想到这些设计方式,毕竟这些零件都是苏联专家数十年的心血,刘琅再厉害,一个人的能力也不能同一支庞大的团队相比,更不必说对方的团队是世界顶尖的团队。
中国那些专家看到这些图纸后能做的就是仿制、试验和测试,但是刘琅不同,他的思维能力是超维度的,在这些设计基础上不断的扩展和发散,所以对他的帮助非常大,甚至不亚于在他在美国斯坦福学习的经历。
刘琅也是需要不断提高自我的,这两年多来他这一点做的很差劲,基本上属于带着一帮中学生在玩的状态,中学生们提高速度很快,可是他的却水平停滞不前,这让他很是头疼,要想提高自己只能接触世界最好的技术,那只要到美国学习,现在好了,这些图纸完全可以满足他对技术和知识的需求,起码在未来两年时间里都能慢慢消化。
这些图纸就交给专家们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即便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这条路必定会越走越宽,直到畅通无阻。
刘琅的苏联之行解决了国家的一个难题,其结果现在看不出来,只有经过五年,乃至十年的时间才能显现出刘琅这次苏联之行的影响力,不过到那时没有多少人知道刘琅在其中产生多大的影响,即便是功劳也是那些专家的,只是不知道到时候这些老专家有多少人还能看到飞机上天的那一刻,他们中年纪最小的也有五十多岁了,年纪大的都七十多了,至于说刘琅,他的苏联经历恐怕不会提及,毕竟这是一件有些的事情,但是未来他的北方工业集团必定也会参与到这个
第一千四十四章 各尽其能
北方工业集团所有设备都是西德制造,工人们穿戴的劳动保护也是从港岛进口的,现代化的管理制度贴在最显眼的地方,这完全就是西方先进的工厂,哪里有一点国内工厂的样子
当看到公司生产出的刀具时,三个人是彻底服了,这种刀具已经具有了德国刀具的品质,或许在材质方面距离顶尖刀具还有一定差距,但也差不太多了,当然,有些高精度的刀具还生产不了,可这完全不影响北方工业集团是国内最先进的工业企业地位。
北方工业集团远超过三人的想象,就如何涛所说:北方工业集团就如沙漠中的一处绿洲,可这处绿洲担负的不是游人解渴的责任,而是要把整片沙漠变成绿洲的重担。
好吧,何涛这个年纪最小的舍友现在有些文艺,他最喜欢的就是阿黛丝了,从德国带回来的物品除了一箱子书之外就是半箱子磁带,这些都是用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钱买的,不过他买不起录音机,准备回来向刘琅“要点钱”。
虽说何涛有些文艺气息,但他的水平没得说,在西德三年时间没有白费,研究生论文也很高端,论复合加工机齿轮加工研究。
复合加工机是国际上已经开始使用的先进设备。
在生产正齿轮的情况下,以前的齿轮加工,是从在车床的齿轮体加工开始的,然后以滚齿机进行切齿加工,用倒角机进行倒角,又用剃齿机进行精加工后,再经过热处理才得以完成的。
这种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面向多品种少数量的产品,尤其是特种齿轮生产时就不太适应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将生产转移到使用复合加工机等的通用机的生产线上的倾向。
使用复合加工机进行齿轮加工时,可以充分发挥cncw车床和加工中心这两种机器所拥有的特长。
以前通过设备进行的切齿加工和精加工等,直到热处理之前的所有加工工序都可以通过一台加工机完成。
现在进行多品种少数量生产时,可以通过工序集约缩短加工时间和削减设备机器的数量,并能够提高加工的精度。
何涛通过复合加工机制造的学习,对机械制造程序极为了解,他非常适合担任工厂的技术主管工作。
林海是在岛国学习,学习的是微钻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这属于特殊领域,岛国称之为为超微细加工。
超微细加工就是要使微钻在使用中发挥高效率,这里面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如钻头本身的各项要素、加工参数、孔深、安装的完善性及工件的结构等。
如何把这些相互影响又对钻削过程十分敏感的因素处理好这是微钻加工中核心的问题。
林海的研究生论文就是讨论转速和精度,这也是超微细加工最重要的两点因素。
刘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多,国内也很少涉及到高精度加工,而岛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就很深了,林海的论文其实是非常具有实际价值的。
首先说速度,恒定线速度的话,刀具直径越小,要求转速越高,这里林海引用了岛国一家企业的参数,他们零点三毫米钻头在以五米线速度进行加工时转速为三千转,也就是相当于十毫米钻头的八十转。
零点三毫米可达到三千转,这个参数连刘琅都叹为观止。
&
第一千四十五章 再回美国
现在的北方工业集团组织架构基本上齐全了,不过人数明显不足了,要再次招聘员工,除了招聘工人外,还得招聘中层管理人员,过一段时间又是大学生毕业季,到时候北方工业集团会组团到首都及沈城招聘学生,去和国企抢学生。
这个时代的大学生不愁工作,每个人毕业就会被分配到相应的工作单位,至于说是什么单位就不好说了,幸运的或者有些背景的学生会被分配到大型国营企业,要是不走运,那就有可能被分配到偏远地区,而且你要完全服从分配,如果你不服从分配那就只能自己找出路了。
北方工业集团是要和国营企业抢人才,而且所有人都相信,只要北方工业集团出手就没有国营企业什么事了,所有优秀的大学生都会主动来找北方工业集团,因为工资待遇好呀!
基本工资五百元,起薪就相当于首都五年工龄工人的工资,另外享受各种福利待遇,至于说待遇多少那得看你的本领了。
工资只是一方面,关键是北方工业集团的强悍口号:如今中国最好的企业;十年后世界一流的企业;三十年后世界顶尖企业,成为北方工业集团的一员未来就会站在世界的巅峰。
这句话不是吹牛,如今学工业的谁不知道北方工业集团这个名字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了,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它带来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直到整个国家都会因此收益。
九零年不仅仅对于北方工业集团是一个里程碑的年份,对于刘琅来说也是一个忙碌儿有收获的一年。
六月份,刘琅再一次回到了美国,转眼间三年时间过去了,三年前离开美国的那一刻还在他的记忆之中,三年时间转眼即逝。
三年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身在其中的人可能感受不到,但是当那些未曾注意的人回首这三年时光,他们会发现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刘琅不算是旁观者,即便在中国也时时刻刻关注着世界的发展,但这个时代毕竟不是互联网全球村的时代,对世界的认知还是靠着最直观的亲眼所见,就如现在的圣唐公司,当初刘琅离开时只有三百多一点的员工,但是现在,圣唐公司已经拥有了两千多名员工,并在世界多处设立了办事处的超级巨头。
三年前圣唐公司的市值十亿美金刚刚出头,三年后市值已经超过了十五亿美金,成为了一家受众多资本市场热捧的娱乐公司。
对于圣唐公司来说,刘琅做的很少很少,以至于绝大多数员工都没有见过他们的董事长,可公司却又离不开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董事长,因为公司的每一部作品都有他的影子,比如刚刚获得五亿美金北美票房的《阿甘正传》这部电影,在编剧一栏只有他一个名字。
《阿甘正传》在三月份上映,三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了五亿美金票房,成为了圣唐公司继《玩具总动员》之后第二部过五亿美金的电影,而且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这个数字还会大幅度提高,七亿美金应该不成问题。
《阿甘正传》不仅仅票房大获成功,其口碑也是成为了现象级,正如主流媒体的评论
第一千四十六章 三年后的美国圣唐
《阿甘正传》拍摄出来,三月份正式上映,首月票房突破一亿五千万美金,无所辩驳的成为了本年度最佳影片的候选人,而且口碑好到爆炸,卢卡斯也凭借这部电影成为今年奥斯卡最佳导演的热门人选,同时男主角汤姆?汉克斯也将争夺最佳男主角,另外最佳剧本最佳音效等各项大奖也少不了。
卢卡斯乐的嘴都合不拢了,看到了吗我可不是只会拍那些没有剧情的电影,我是一个全才,这部《阿甘正传》将成为电影史上最浓墨的一笔。
当然,《阿甘正传》具备了成为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条件,但这不意味着可以百分之百获奖,还是需要公关的,如果你完全仗着电影的品质而不理会奥斯卡组委会,那多半会糟糕,不过这些工作对卢卡斯来说都是驾轻就熟,在好莱坞,论人际关系卢卡斯绝对是第一档的。
卢卡斯知道,自己的成绩跟刘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刘琅的剧本他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个机会,甚至没有刘琅那些分镜头图片,他拍摄出的效果也未必能达到现在这样,说实话,他现在是彻底服气了,要是刘琅亲自来拍摄,怕是比他拍的还好,好在刘琅不喜欢插手具体事务,要不然美国的导演们就倒霉了。
圣唐公司除了电影横扫全球市场外,唱片也是一如既往,三年来写了十多首歌曲,每一首最低发行量都是五百万张,简直就是没别人活路了,当然,如今圣唐音乐也开始和其他公司合作联合发行了,自己有肉吃也得让别人有汤喝,这是行业的潜规则,要是打破这个潜规则那就要受到抵制。
圣唐公司的业绩是整个美国,乃至整个世界最好的,所有项目都赚钱,而且是赚大钱,圣唐公司的市值如今超过了十五亿美金,但是公司的流动资金远不止十五亿,都超过了二十亿美金,大量充裕的现金流让圣唐公司成为美国最优质的公司。
如今圣唐公司员工超过两千人,大部分人都没见过刘琅,但是所有人都明白,圣唐公司的辉煌跟这位神秘的董事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刘琅,圣唐肯定达不到如今的程度,所以即便刘琅远在中国,他的威望也是无人能及,在所有员工眼里他就是精神领袖,将带领圣唐公司从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刘琅乘坐飞机从首都直飞洛杉矶,他刚刚走出停机坪就见到前面走来一支大部队,木小虎、林国栋、叶金生、卢卡斯、斯皮尔伯格以及两位不认识的中年人带着一帮工作人员亲自迎接。
“刘总!”
林国栋做为首席执行官当然是第一高管,他第一个来到刘琅面前,林国栋、叶金生两人一年之中是要见刘琅几次的,所以并不怎么太过激动,倒是卢卡斯,自从两年前在首都见了一次刘琅后就再也没聚过,两年时间过去了,他看到对方真是比看到亲人还近。
“吉米,你都是大人了,哈哈,我都想死你了!”
卢卡斯一下子就把刘琅抱了起来。
“乔治,听说《阿甘正传》大获成功,你的奥斯卡之梦我看没什么问题了!”
见到老熟人刘琅也很高兴。
“放心吧,这件事应该没什么问题,如果《阿甘正传》拿不了奖,那美国奥斯卡协会可以解散了!”
卢卡斯抱着刘琅,嘴巴偷偷凑到了对方的耳朵旁以最小声说道:吉米,你的那些分镜头照片现在是我的,你可不能抢我的最佳导演奖呀!
虽然刘琅之前跟对方承诺过自己的名字不会加到导演那一拦中,但卢卡斯还得和对方强调一下,你拿最佳剧本奖就行了,导演我要一个人独占。
“哈哈,乔治,你的导演才华有目共睹,我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对了,里面我的镜头拍摄出
第一千四十七章 圣唐公司的合作伙伴们
木小虎和刘琅“叽叽歪歪”,卢卡斯在一旁不耐烦了,挤了过来把刘琅拉到那两位陌生男子面前。
“好了,吉米,我向你介绍这两位好朋友,爱德华?赖斯,福克斯公司首席执行官,艾尔斯特恩,迪斯尼首席执行官!”
福克斯和迪士尼现在和圣唐是合作关系,而且还是深度合作,圣唐开发的电影项目他们也要占有不小的投资比例,《阿甘正传》就是他们共同合作的项目,这个项目太成功了,两家赚到的利润至少一亿美金,当然,如果票房惨淡,他们也要跟着赔钱,只是所有圣唐员工都明白,只要有刘琅这个金字招牌在,他们根本就不会赔钱,圣唐这么做纯粹是和他们处关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