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nb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核心技术才是关键
买国外的设备是前世国家发展的一条主要途径,也就是“拿来主义”,这种“拿来主义”的基础是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我的产品出来慢了就可能被对手占领市场,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这一世国家提出来振兴基础制造业的大方向,在工业方面不太要求短期的利润,但市场是企业的命脉,很多企业还是陷入了对短期利润的追逐当中,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国内电冰箱市场,在八年前英国一家电冰箱生产企业一口气卖出八套生产线,每套价格是一百万美元,比英国当地价格整整高出十倍,即使如此高价也被国内八家企业买走,于是瞬间国内就出现了八家生产电冰箱的企业。
什么“美玲”、“小天鹅”、“华玲”等等,这八家企业在国内冰箱市场上打的是天昏地暗。
论技术,八家企业都是同样的生产线,谁比谁也不差,人工成本也差不多,没什么区别,那如何打败对手占领市场呢
就只能在产品本身上下功夫了,比如把某一块不重要的零部件拆掉,成本可以降低一百元,比如把某一块零部件的材质换成次品也能降低成本。
不过这种方式开始的时候还有效果,后来大家都用,那就没什么效果了,于是又有企业想出花招,比如说我的冰箱在节能方面有了技术突破,可以省多少电,其实他们就是在制冷器上面装了一层节能网,能耗小了一些不假,但制冷效果差了不少。
说到底,这些电冰箱企业就是靠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不仅仅是电冰箱企业,还有电风扇、洗衣机等这些家电企业采取的都是同样的策略,他们也有苦衷,如果不这么做很可能就被其他企业击败。
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办法,市场倒是活跃了,可是家电行业在整整五年之内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提高,有的企业甚至连研发部门都没有,就是靠着降低成本和市场营销手段在维持企业的存活。
这些企业生存压力太大,天天打广告跑市场也时刻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危险,事实上在今年,原来那八家电冰箱企业已经只有四家了,剩余四家被市场彻底淘汰。
但是国内有一家家电企业从诞生至今一直没有对手,那就是格美空调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去年销量是二十万台空调,占据国内空调市场的百分之四十,而剩下的百分之六十中九成多都是外国品牌,剩下不到一成的市场被粤省三家成立只有两年的空调企业占据。
可以这么说,一家格美空调厂就撑起了国产空调的半壁江山,而且现在也没有人可以撼动。
把格美空调厂的数据罗列出来都能吓死人了,一年销量二十万台,产值接近七亿元,利润一亿五千万,上缴利税四千万,这些高端数据让什么冰箱厂和洗衣机望尘莫及,边都够不着。
格美空调厂为什么能够“独孤求败”,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核心技术,也就是空调压缩机完全是自己制造,专利都是自己的。
英国人将一套过时的生产线卖出了一百万美元,还卖了八次,就是靠着核心技术,明知道这价格就是“宰”你也得忍着,格美空调厂的核心技术完完全全是自己的,跟外国人毛关系没有,价格方面一下午就降了下了。
当初格美空调上市时把岛国、美国的产品打的落花流水,在质量方面没有你们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刘琅的办公室
刘琅说得没错,在他的思维里,世界顶尖技术才是目标,要知道从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研发数控机床到现在已经有六年时间了,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有外人知道这件事,江波涛倒是知道,但他也没有想到北方工业集团已经把样机做了出来,可想而知刘琅是多么但低调。
连江波涛事先都不知道,那国内就更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件事了,所以当江波涛带来的那群人看到这台数控机床后眼睛都直了,这可是数控机床,还是刘琅自主研发的,这怎么可能
的确没有人觉得北方工业集团能够制造出自己的数控机床来,即便伺服系统还是外国的。
在他们眼里数控机床已经是世界最先进的制造设备了,是发达国家专有的设备,每一台价值都在数十万美金以上,那拉风的金属机身,只有一两毫米直径的钻头,每一处都散发出弄弄的未来主义色彩,在他们眼里这东西完全就是黑科技产品,国内的技术要想制造出这么一件“玩意”来起码还得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可是它却被刘琅给攻克了,这种事会是真的是不是刘琅拿了一台外国货来骗人的
刘琅也无需向他们解释,因为他自己都“看不上”这台机床。
他看不上不代表江波涛看不上,“探索一号”默默无闻的摆放在那里不代表它真的默默无闻了,这是国家工业历史上一件大事,以后是要被记载到国家工业发展历史中去的。
“刘琅,你太苛刻了,目标远大是好的,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过程,“探索一号”的价值是不容抹杀的,以后是要写进国家工业史的,对了,这台机床是什么时候制造完成的,我要准确的时间!”
“嗯,应该是三月三十一日吧!”
刘琅回答。
“三月三十一日………呵呵,跟你生日是一天,看来这是天意,小孙,你把这件事记录下来,我们国家第一台自主研发的数控机床是在一九九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正式成功!”
江波涛对着身后一位秘书说道。
“是!”
对方急忙把这段话记在了笔记上。
“各位,看到了吗这就是北方工业集团,这就是科技,什么是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就是!
这台机床一下子就把我们国家的制造业提升了一个档次,今后我们也能制造出以前不能制造的零部件了,你们得好好学习学习,别天天在家里闭门造车,天天为一点蝇头小利挣得你死我活,在北方工业集团面前这都是个屁呀!他们靠着买数控机床就能赚几个亿几十个亿,你们行吗”
江波涛有些兴奋,说起话来也不思考了,但没有人觉得他过分,就是这回事,以前进口的数控机床价格都在五十万美金以上,而这台只有六十万人民币,价格差了六七倍,这个价格对那些大型国企来说没什么压力,买个十台八台都不成问题。
六十万一台的机床刘琅能够赚十五六万,十台就是一百五六十万,一百台呢利润惊人呀!
制造行业收益率是很低的,国家同类企业收益率达到百分之十就是很了不起了,平均水平也就在百分之六七左右,而北方工业集团的产品收益率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上,高的吓人。
事实上他要是再高一些也没问题,即便是百分之三十收益率用户也不会觉得高,因为北方工业集团的产品竞争对象是进口货,进口产品价格都是高的离谱,根本对北方工业集团的产品构不成威胁。
所以某方面来说北方工业集团的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这些都是为国家大飞机计划准备的
在刘琅的办公室里,除了这些模型“扎眼”外,最多的还是书籍,整整一面墙的书柜里放着将近一万多本书,大多数是专业的工具书,还有世界顶尖论文杂志的书,这些书可不是摆设,每一本刘琅都认真看过,而且是过目不忘。
除了这些书外还有的就是六块黑板,每一块黑板都有四五平方米,黑板上画着复杂的机械图,还有眼花缭乱的数据。
“刘琅,这是上次你得来的大飞机图纸吧”
江波涛对这份图纸也有详细的学习,当然,他的学问可做不到进一步研究的程度,只能分辨出来而已。
“没错,这是大飞机的发动机图纸,我已经对这个发动机做了很细致的研究,有了自己的一些构想,比如苏联人的外壳设计太过粗糙,我有两种方式可以让其瘦身,能减轻大约三百公斤的重量!”
刘琅一边说一边给在场的人讲解。
“操,听不懂呀!”
江波涛晃着脑袋一头雾水,别说他,就是跟他一起来的随行人也听不懂,这太专业了。
“好了,刘琅,你跟我们说也白扯,听不懂,这些东西你应该告诉秦烈他们那些专家,他们知道吗”
“我还没工夫告诉他们,再说了,这是我一个人想出来的,秦老他们有一帮人,都是专家,他们应该能想出来吧!”
“什么这么重要的资料你不告诉他们那怎么行”
江波涛有些急了。
其实这些图纸设计方案就是刘琅平时训练自己时的作品,他这几年没有系统的学习国外的工业知识,刘琅也是人,不学习也会落后,需要不断的学习,只是他的学习方式跟普通人不一样。
普通人要时刻接触那些先进的理念和技巧,如果有一两年时间没有学习,那他的知识储备就会有所落后,刘琅就有所不同了,因为知识都是具有连贯性的,比如一项锻造技术分五步,经过技术改良后可能就缩减到四步,这是一种进步。
普通人就可以直接学习四步法,不需要弄清楚改良的原因,刘琅的大脑拥有超越常人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一种方法记录在头脑中自动就可以对其分析,然后解析出更简单的方法来,所以他的学习方式就是接触更多的基础知识,在这个基础知识上自行推导出更高一层的知识。
这种自我推导法属于刘琅“独门绝技”,普通人是学不来的,刘琅就是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让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落后的太多,当然,每个月莫兰都会把美国各个科学杂志社的论文寄给他,这些论文有很多涉及到理论层面的知识,刘琅通过这种学习时刻掌握着国际的动态。
“江老,这发动机的东西咱们先放在一边,今天咱们谈的是冶炼材料,嗯,这就是资料,一人一份!”
刘琅把一摞四十多页的材料递给了大家。
那几位冶金企业的厂长马上接了过来,他们想先是粗略的看一眼,结果却是一下子就“陷”了进去无法自拔。
“宝贝,这真是宝贝!”
几个人不约而同的说道。
“嗯,力学性能,弹性、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屈服点,拉伸强度。
化学性能、物理性能洛氏硬度,维式硬度、耐腐蚀、抗氧化,化学稳定性,铸造性能。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大飞机计划很快就能完成了
“当发动机开加力时,其燃料消耗至少是正常情况下的两倍,相应的飞机的航程也会随之降低,非加力油耗0小时kg推力,而加力油耗18kg小时kg推力。
同时,由于开加力对急剧增加发动机内涵道后燃段的温度和压力,以及核心涡轮的转速,因此开加力会缩短发动机寿命。
按照这种合金材料的数据来看还无法达到以上推力的条件,当然,我说的是三代战斗力的数据,运输机可能要小一些,我就当它减少百分之十,即便这样,这种合金材料的参数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的建议是在这份材料里再参杂少许锰,具体数量说不好,这需要进行试验………。
对了,俄系喷气发动机允许开最大加力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分钟,美国以及西方国家喷气发动机允许开最大加力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五分钟,超过后有可能因为发动机部件受应力超过屈服强度而发生裂缝、断裂等严重问题,这说明合金的强度是有一个上限,如果强度过大会造成缸体的任性,这就要有一个平衡点。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发动机火焰的颜色跟燃料燃烧的充分度有关,燃烧充分呈蓝色,不充分是黄色,也可以同时看到蓝色火焰和黄色火焰。
而俄罗斯战机发力时火焰是呈现出蓝色,美国则是黄色,这说明俄罗斯发动机主要依靠增加燃料利用度,美国靠的是增加燃料燃烧量,我们国家的发动机不能照抄其他两个国家,要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这个设计就是我的一些设想,你们可以把设计图拿给科研组去看。”
好吧,在场的人没有几个能够听懂刘琅的话,好在他说的内容都写在了资料里,可以说这份资料就是针对国家大飞机发动机计划所写,是一份以卡明斯基的材料为基础,可以让科研组更有目的性的资料。
虽然这份材料完全是理论上的分析,没有经过试验的证明,但每一个推导过程都很完美,是完全符合逻辑的,所以刘琅觉得这份材料的可行性非常高,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看来我回去后马上要向上面汇报这件事,这很可能又是国家大飞机计划的一个转折点!”
江波涛的设想没有错,有了之前有了安-225飞机发动机的图纸,今天又得到了新型合金材料的资料,这不就万事俱备了吗当初国家启动大飞机计划时,预计要用十五年到二十年的时间,这个时间很长,长到需要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共同努力,结果天助华夏,苏联倒了,一些珍贵的材料阴差阳错到了国家手里,凭借着这些珍贵材料国家的这项计划时间几乎是以火箭般的速度缩短。
江波涛估计这项计划可能在五年之内就能实现突破,或许在本世纪国家就能制造出自己的大飞机。
江波涛在阜城待了三天,除了北方工业集团外又视察了其他制造业企业,给大家鼓劲加油自不必说。
他觉得这次来阜城真是太值了,尤其是“探索一号”数控机床,让他振奋无比。
三天后江波涛离开阜城,乘坐中午的飞机回到了首都,而到达首都的第一时间就向白为任做了汇报。
“什么刘琅造出了数控机床”
白为任听罢也是大为震惊。
“没错,这件事事先我都不知道,到了阜城才第一次看到!”
“哈,这是刘琅的作风,我猜他一定会说:这不算什么,毕竟芯片还不是自主研发嘛,他是不是这么说的”
白为任笑着说道。
&n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考察沈城市
“秦老,秦老,几位专家,先别看,我们开会了!”
突然白为任的声音穿了过来把秦烈几个人的思绪打断,他们几个抬头一看发现所有人正笑眯眯的看着他们,白为任已经坐在了当中,同样笑容满面。
“哎呀!”
几个人惊呼一声,白总理什么时候来的他们没发现,人家坐在那里准备开会了也没察觉,人家那么高的身份还提醒自己,这太失礼了。
“白总理来了,不好意思,我们被这些资料吸引了,这就是刘琅提供的”
“对,这些资料都是刘琅给的,怎么样各位专家还满意吧”
白为任问道。
“哈哈,满意,满意,这个刘琅真是太神了,这都是从哪里弄来的简直是雪中送炭呀!太好了,太好了!”
秦烈高兴的也不顾形象了,咧着嘴大笑道,科学家就是这样,他们不会有喜行不颜于色的“毛病”,有什么会直说,高兴或是愤怒都会表达出来。
“有秦教授的肯定刘琅的努力就没有白费,而今天的会议就是为了这件事,我们要成立一个大飞机发动机材料冶炼小组,要在最短时间内把你们需要的材料冶炼出来!”
这次会议研究的就是材料冶炼的问题,由白为任担任组长,军方的两位将军和江波涛以及冶金部与财政部的主官为副组长,至于说成员就更多了。
秦烈这些专家看到国家如此重视激动万分,当场表态,要尽全力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国家交给他们的任务。五月份,白为任开始了辽北省的视察工作,先到沈城视察,几大工业企业都去了,对沈城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但也提出了很多意见,主要围绕的是工业升级的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