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没想到,最早发布“5g致癌”谣言的就是今日俄罗斯,他们请专家做的那期视频叫做“5g危险的人类实验”,视频有一百八十多万播放量。

    这明显是“假消息”,懂得高中物理的人都知道辐射有两种,一种是热辐射,一种则是电离辐射。

    热辐射就是升温加热,光谱处在红外线之上,比如电磁炉就是通过热辐射来加热。

    电离辐射则恰恰相反,光谱处在紫外线以下,具有强烈的电离效果。

    对人体细胞构成伤害的则是电离辐射,能发出这种辐射的属于高频率射线,比如紫外线,人体在强烈的紫外线下照射过长可以让皮肤发生病变,而更强的还有x光以及最强的伽马射线,比如核武器会产生的强烈的高频射线,人体被辐射后细胞内会发生电离,最终导致细胞病变,这就是癌细胞。

    至于说热辐射就差的多了,充其量可以让人发热,再大的辐射也不可能让细胞病变,只能热死你罢了。

    而基站信号全部是红外线,没有任何用紫外线的,这本质上就决定了基站信号根本就不可能让人发生所谓的病变,什么癌症了等等压根就是胡说八道,至于说精神病倒是有可能,但那是因为自己吓唬自己罢了。

    这么一个有明显漏洞的伪命题竟然让数万澳大利亚人上街游行,其中不乏一些所谓的“公知”,原因何在大概就只能是澳大利亚人不太懂高中物理。

    澳大利亚人不懂高中物理,今日俄罗斯的那些专家也不懂吗显然不是,他们就是在忽悠,忽悠你反对政府,最终导致政府做不成事情,事实上俄罗斯官方都已经和中国合作在进行5g研发了,目的是什么也跟明显,你政府做不成事,我们偷偷的做,此消彼长结果不言而喻。

    这就是所谓的“带节凑”,以前西方老百姓的节奏总是被自家媒体带的飞起,但今日俄罗斯的出现打破了格局,“我也可以带你飞,飞到那遥远的地方”

    在二十年够全世界都是西方媒体的天下,西方媒体面对的对手还特别弱,其他国家的媒体绝大多数跟他们是一丘之貉,只会跟在后面鹦鹉学舌,至于说中国媒体,在海外的战斗力约等于零,影响力全靠熊猫来撑场面。

    只有今日俄罗斯敢于硬刚,还刚的风生水起,连被美国列为大敌的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也经常出现在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节目中,这家伙手里都是猛料,随便扔出去那就是爆炸性新闻,“炸”的美国心惊胆战。

    这时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美国人站出来反对他们自己的国家呢

    其实这就是美国自身的问题了,西方媒体双标、片面报道惯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因为他们垄断了舆论话语权,所以没有人拆穿他们,想拆穿也没途径。

    今日俄罗斯就把那些看不惯的人找过来,他们可都是在西方媒体干过的,对他们那一套再熟悉不过,每次反击都能打到点子上,扇脸扇得毫不客气。

    于是,长得跟西方媒体一样,还整天报道西方媒体不敢报道的真相,今日俄罗斯很快就大火。

    因为取得了美国民众的信任,今日俄罗斯就专挑美国民众心里有怨气的点,带美国的节奏,比中国那时的所谓“公知”厉害多了。

    比如美国人普遍对美国警察随意开枪有气,但是美国主流媒体对此总是不报道,今日俄罗斯逮着一个就报一个,绝对不会放过曝光美国警察的机会。

    什么美国警察因为一个人拍了下他们就把人家逮捕了,还射杀了他的狗。

    别说爱狗人士了,任何一个正常人,看到狗狗为了维护主人被打了几枪,在地上挣扎,狗主人撕心裂肺地咆哮时,都会觉得这警察太不是东西了。

    还有一个黑人精神病患者手拿螺丝刀准备出门时,刚好被两个路过的警察看到。

    警察认为螺丝刀有攻击性,让精神病患者放下螺丝刀,对方听不懂,警察就连开数枪将其击毙,理由是他没有放下武器。

    这件事也被今日俄罗斯挖了出来,结果大家都在调侃警察想象一下,警察到了五金店里,他得多害怕啊

    还有美国贫富差距拉大,制造业衰退,中产阶级普遍焦虑,今日俄罗斯的记者就走上街头,专门采访落魄街头的中产阶级,然后加上一个触目惊心的标题“曾经的美国中产阶级,如今妻离子散沦为乞丐”

    于是引来众多人的思考“这个国家怎么这样了”。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一定是体制问题”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莫兰是我的首席执行官
    刘琅穿越之前今日俄罗斯电视已经开始讨论新美国内战的“严肃话题,而且不少美国人认为已经开始了。

    文章里说美国现状是“街头游行不断,群体**件多发,族群严重撕裂,阶层矛盾加剧,种族问题高发,暴力冲突不断,美国离下一轮内战不远了。”

    虽然说的确实没错,但天天看这个台的美国人心理状态八成快崩溃了。

    看到了吗,这节奏带的多好,可以打一百分了。

    二零一四年,今日俄罗斯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已经拥有拥有六亿三的观众,到了一五年,今日俄罗斯频道每周观看人数达到七千万万,成为欧洲和美国市场排名前五的国际新闻媒体。

    而且今日俄罗斯在打击对手的同时还支援盟友在帮我们正面回击。

    中美贸易战开始之后,他们就整天发视频,让美国人反思贸易问题,说美国的做法都是无效的,中国不会就此停下脚步,和中国打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强大。

    刘琅要成立的电视台就是要模仿前世的今日俄罗斯,打入“敌人”内部然后里外夹击,因为对待西方媒体一味的被动防守是没用的,只能主动出击,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找莫兰过来,因为莫兰的立场和自己一样。

    刘琅又和大家聊了许久,他们在能力上可能还无法与知名媒体人相比,可是他们年轻,最大年纪才三十五岁,有本身就有很多想法,被刘琅“带节奏”后真是思如泉涌,几轮头脑风暴之后又各自产生了新的思路,比如路易斯就提议多采访美国黑人,让他们的声音能够更大一些。

    没问题即便刘琅很多时候并不认为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只要能恶心一下种族歧视的人就算成功。

    刘琅对四个人很满意,那就面试成功了,那么接下来就要等刘琅去和李家谈判,把那家今日亚洲买下来,买下来后几个人就可以到港岛正式上任了。

    刘琅做事一向迅速,四个人觉得买一家电视台恐怕要有几个月的时间,毕竟动辄几千万美元的价钱总得讨价还价一番吧

    刘琅告诉他们先回去等信儿,最多不过一周时间就会有准确消息,那时他们就可以辞职了。

    美国这边的事情谈完后刘琅、孙虎和莫兰登上飞往港岛的飞机。

    在飞机上莫兰终于有工夫和刘琅安静的聊天了,于是刘琅就把这几年自己做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对方,尤其是北方工业集团这件事,莫兰是第一次听说。

    “刘琅,连我都不知道这件事,想不到你这招偷梁换柱做的真么漂亮”

    “姐姐,工业可是关系到国家的根基,别看现在中美关系不错,但那是为了贸易和赚钱,如果他们知道我们在自己搞工业技术,那一定会捣乱的,当年万安公司在沪市合作芯片的那个项目,后来不就是因为美国人的捣乱没有成功吗

    如果他们要是知道我弄出了数控机床,恐怕也会对我“重点关照”,到那时我就不可能再这么潇洒了”

    “那倒也是,你也是厉害,精力都放在了国内,美国的圣唐公司还经营还这么好,我还以为你在国内总是唱歌跳舞呢,佩服佩服”

    莫兰拍了拍刘琅的头,一副大姐姐的样子,其实她的年纪比刘琅的母亲也就小六岁,两人差了二十岁呢,算是两代人,不过刘琅还真是把对方当成了姐姐。

    “娱乐这种东西对我太简单了,没有任何的挑战性,要玩就玩点高科技,这是我自己对自己的挑战。

    另外现在美国人有一套“”理论,这个理论就是用娱乐搞垮年轻一代,让他们没有斗志,就像孩子一样长不大,我搞娱乐正是迎合了他们,他们恐怕还会拿我当个宝贝呢,实际上圣唐的业务都在国外,“”理论都用在了美国人自己的身上,让美国人自食其果我应该是第一个人吧”

    “哈,你呀中国的智慧都长在你身上了,现在就这么厉害,长大了怎么办还不得把世界都给闹翻天呀真是人小鬼大”

    莫兰一边说着又捏了一下刘琅的脸。

    “姐姐,我也是没办法,做事总是要赚钱的,娱乐圈的钱最好赚了,我在工业上的投入大部分都是来自圣唐,用美国人的钱发展我们自己的工业,如果这件事要是让美国人知道了,他们得气死,所以这件事你可别告诉美国人呀”

    “哼,你把我当什么人了看我把打你”

    莫兰说着就要“动手”,“吓”的刘琅连连“求饶”。

    经过近十个小时的飞行,飞机缓缓的降落在港岛的启得机场,卢晓光早在外面等候,刘琅、孙虎和莫兰回到宾馆休息了半天,晚上就来到了邵老先生家中。

    邵老先生看到莫兰微微微微一思索就想了起来。

    “你是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是司徒家的大闺女吧”

    邵老问道。

    “邵老您好,您真是好记性,我叫莫兰。”

    莫兰的父亲司徒朗在海外华人中很有名望,和港岛的富豪们都认识,不过双方也就仅限于认识而已,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十几年前司徒朗曾经带着莫兰到过港岛,那时莫兰还是一个二十左右岁的小青年,她因为某个事情在华人中很有名气,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她才到了首都,最终认识了刘琅。

    那时的莫兰见到了港岛所有的华人富豪,邵老先生也见过,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老先生依旧能记得对方,看的出来他的记忆力还是不错的,当然,那时莫兰也很出众,小小年纪就做出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正因为如此邵老先生才有些印象,要不然他也不会记得对方。

    “邵老,莫姐姐是我找来的,她将担任电视台的首席执行官”

    “哦”

    邵老先生一愣。

    “这个小家伙做事痛快,说干就干,但让莫兰担任电视台首席执行官有些唐突了,她有能力吗”

    在老先生印象中莫兰是一个武学高手,或许非常精明,但是管理一家企业可不是精明就能做到的,得需要专业知识。

    刘琅看出对方的疑问接着说道。

    “邵老,莫姐姐现在可是斯坦福大学管理学硕士,同时还是财务专业的学士,这样的学历就是在您的公司里也不多见吧”

    “什么,呵呵,这倒是不错”

    老先生有些尴尬,他对莫兰的认知还停留在十年前,想不到人家已经成为了高材生,这是有些看人低了。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见李天成
    “刘琅,我前些天和李家打过一次电话,问了问他们,李天成也没隐瞒,说如果价格合适他们会考虑的。”

    邵老说道。

    “钱不是问题,只要不是太过分就可以,邵老,我和李家能否见个面。”

    “没问题,李天成问我是谁想买,我告诉他是你这个小天才,他非常高兴,说要亲自和你聊一聊,我这就给他打电话。”

    老先生马上起身走到电话前。

    “我找李天成,对,是我,好天成,刘琅来了,你有没有时间,我们见个面好,明天中午就在成记”

    两人的电话很短暂,不到两分钟就结束了。

    “刘琅、莫兰,明天中午,我请你们到成记吃饭”

    第二天上午十一点,邵老先生带着刘琅、莫兰以及孙虎等人来到了中环附近的一家成记食铺,这家店铺是港岛非常知名的小食铺,做的一手非常地道的小食,什么牛丸、羊杂、肚汤等等。

    成记食铺已经有五十多年了,主人家三代都守着这家铺,从五十年前一家只有三十几平方米的小铺到现在一百多平方米的中等店铺,他们见证了港岛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刘琅,四十年前我经常来这家铺子吃饭,那时每天喝上一碗羊杂汤就觉得很满足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只有味道不变,一会儿你的尝尝港岛四十年前的味道呀”

    谈到当年,老先生很是感慨,那时他只有四十多岁,每天为事业打拼,经常吃饭都没个准点,有时下班都半夜了,在路边找一个小铺子和上一碗热汤,那种感觉永生难忘,而且那时的港岛有什么跟现在相比差的太多了,所以老先生感慨的不仅仅是味道,还有对港岛巨大变化的感触,他们这些见证过港岛时代变迁的人对这片土地非常热爱,希望这里永远的繁荣下去,不是那些毛头小子能够感受到的。

    几个人走进大堂,立刻有一个三十多岁穿着西装的人迎了上来。

    “邵老,我是成东的儿子成耀明。”

    “哦,成东的儿子呀都长这么大了,他人呢我们已经好几年没见面了”

    “我父亲去南澳进货了,没在家”

    “进货去了他都五十多岁了还亲力亲为呀也该让你们这些后辈担起来了”

    “是,他就是闲不住,再说了,我们就是小本经营,能省则省”

    “哈,你这家店铺现在都价值几百万了,算起来你们也是百万富翁,也可以享受享受了”

    邵老说得没错,这地方是港岛最值钱的位置,现在每平米的价格就高达两万多港币,一百三十多平米那就接近三百万元了,未来这里还会不断升值,二十年后会涨到二十万一平米,那就有两千万。

    “呵呵,老先生说笑了,我们别的本领没有,就会烧菜煲汤,要是买了店铺,恐怕就一事无成了,来,几位随我到二楼,今天我父亲特意让我把二楼整个空了出,随我来”

    几个人上了二楼,虽说二楼没有人,但地方也不大,就四十多平米,有六张小桌子,差不多只能容得下三十多人。

    “邵老,您好,您好,想不到您亲自来了”

    一位年纪差不多六十三四岁的老人迎了上来,后面跟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刘琅抬头看去,没错,正是那位华人知名度最高的李天成,而后面的那个人相貌与他相仿,自然是他的儿子了。

    “呵呵,我闲着没事,今天借着你的光到这里吃些杂碎,很久没来了”

    李天成今年六十三岁,比刘琅的爷爷都大,不过他身体保养的非常好,没有老年人的暮气,平时还是工作十几个小时,比年轻人的精力都旺盛,而邵老先生今年已经八十五岁了,身体虽然也算硬朗,可毕竟年纪太大了,平时走路都要有两名仆人相陪。

    在邵老先生面前,李天成也只能算是晚辈,这一点没有任何毛病。

    “邵老您好”

    李天成的儿子李明泽紧走两步对着邵老鞠躬道。
1...312313314315316...4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