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没错,就是网站,这个网站应该是国内第一个协会网站,以后所有内容都要在这个网站上公布发表。
设立网站在九七年的中国绝对是一件新鲜事,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时代,没有多少企业知道互联网,更不必说建立自己的网站了,但刘琅知道,这一时期中国一众未来的互联网大佬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
按照时间点来说,“马爸爸”在两年前就建立了“华夏黄页”,成为了国家早期为数不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鹅厂厂长”小马此时还在广市的电讯部门坐办公室,距离“鹅厂”开张还有一年多的时间。
“查尔斯?张”还没有建立搜狗,他应该在美国和他的老师尼葛洛庞帝研究刘琅的《数字化生存》这本名著。
“养猪大户”丁三石距离他的网一开张还有一年时间。
总之这些“猛人”还在寻找机会,他们的人生经历注定还要重走一遍,不过刘琅相信这一世会有更多人为国家的互联网做出贡献,毕竟那本《数字化生存》在国内的高校中广为流传,美国很多企业都受到了影响,国内也是一样。
既然行业协会要创立网站就得找专业人士制作一个,现在国内其实已经开始普及互联网了,只是需要拨号上网,速度慢不说费用还很高,同时很多电脑还不具备上网功能,要是装上网卡也得要一笔钱,所以国内的网民不是太多。
但首都一环之内的几个区域在两年前就设立了光纤入网,基站就是国为公司搭设的,所以罗互联网最发达的地区还是首都。
也是在今年上半年,“马爸爸”到首都卖掉了自己两年前的“华夏黄页”,赚了十万块钱,他开始转行去做网站,第一个客户是国家商贸部。
“不知道马爸爸还在没在首都?”
刘琅给首都的一个朋友打电话询问“马爸爸”在什么地方,不到半个小时对方就打了回来,这位未来的“首富”如今就在首都,据说正在为外交部门建立网站呢。
既然“马爸爸”在首都,刘琅决定亲自去“会会”他。
沈城到首都已经有了高速公路,五个小时后刘琅就已经在首都了,晚上就见到了这位身材有些瘦小,长的有些像“et”的“马爸爸”。
“马爸爸”此时还有些“懵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自己现在带着两个手下为外交部门设立网站,这个活其实很容易,大概一个月就能弄好,一次能赚五千多块钱吧,对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当然,他现在也算是个万元户。
只是外交部门的电脑需要重新配置调试,还要增设一些外网,这就耽误了些许时间,本来应该一个月时间,后来又延迟了半个月,但昨天一位领导找到他,说有人要见他,今天不能离开外交部门。
“马爸爸”可是个聪明人,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什么人会见自己呢?而且那位告知自己的领导身份不一般,是不是有另外一个部门想要做网站呢?
让等就等吧,下午四点多钟,外交部的主管领导竟然出现了,叫上自己到了下面,一辆奔驰面包车停了下来,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年轻人,个子比自己高了足足一个头。
“刘总,欢迎欢迎呀!”
“杜老,这次麻烦您在这里等了我大半天,谢谢,谢谢,非常感谢呀!”
刘琅也很亲切。
对方叫做杜玉纯,当年刘琅去苏联时就打过交道,那时他还是苏联的大使,后来为刘琅和周虎在苏联的行动提供了大量的情报,即便后来再没有多少接触,可毕竟也是有过战友般的关系,所以没有那么陌生。
但在“马爸爸”眼里就不一般了,外交部门的主管领导非常热情的迎了上去,亲切的拉住这个年轻人的手,两人的年纪看起来差了快四十岁了,但领导的举动显然是平等相交,这个年轻时莫非是哪个“二代”?
“这位就是马总吧,很高兴认识您,我叫刘琅,相信您也听说过我!”
刘琅不是在抬高自己,对方可不是一般人,是国家第一代互联网的领军人物,对互联网的接触超过其他人太多,而国内搞互联网的哪里有没看过《数字化生存》这本书的人呢?所以对方一定听说过自己。
“什么?刘琅?你就是刘琅?”
“马爸爸”眼睛睁的老大,他本来就有点像“et”,现在更像了。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自卑的“马爸爸”
二十年后,“马爸爸”成为国家首富,创建的“阿里”公司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享有很高声誉,为数百万人提供了创业的平台,彻底改变了销售的模式,那时的他和各国领导人都谈笑风生,言谈举止之间带着指点江山的气概,当然,他也有这资本。
不过现在,“马爸爸”还只是一个痴迷互联网的小青年,对了,他的英语非常好,正是能讲一口熟练的英语他才能了解世界,了解互联网的强大。
做为一个“小青年”和互联网的爱好者,刘琅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那本《数字化生存》看了无数遍,对里面阐述的种种情节如数家珍,对他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其实对“马爸爸”来说刘琅这个名字他在十三年前就已经知道了,那是八四年,自己第一次参加高考,最后以数学分数一分的成绩名落孙山,而那一年刘琅以四岁年纪也参加了高考,同时成为了当年全国高考状元,考的五科只有语文九十九分,其他四科全部满分,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神话。
一个数学成绩是一分,一个则是总成绩距离满分只有一分,这差距太大了。
后来“马爸爸”又参加了一次高考,结果还是没达到录取分数线,好在他英语成绩出色,被本地的一所大学以英语专业特招生的名义录入。
所以“马爸爸”也是一位大学生,在其他人眼里也是天之骄子的存在,不过这还得看跟谁比,跟大多数人相比他是天之骄子,但跟同届的的全国高考状元相比,那就差得多了,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
当然,“马爸爸”这个人天生就有一种“王霸之气”,信奉的是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有本事就好,比他学历高的人有的是,但学历高就能证明能力强吗?
当然不是,还得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才行,另外最重要的是还得有超前的眼光,比如当今时代互联网浪潮已经席卷而来,正所谓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这是人是鳖就要看各自修为,“马爸爸”就是“人”,其他人就不好说了,所以他的眼光是很高的,不高也不敢主动找到国家部委来。
但他眼界再高也不是二十年后的那位首富,面对刘琅这位互联网的教父也没有傲气。
的确,如今的他跟刘琅根本没法比,他也如果美国,对美国有些了解,要知道如今一个华人到美国去经常被人问到一个问题:你认识吉米?刘吗?
这个问题很愚蠢,在美国人眼里似乎中国只有两种人,一个是刘琅,另外一个是其他人。
“马爸爸”第一次出国也被人问过这样的问题,稍微一了解就知道这个吉米?刘就是刘琅,就是《数字化生存》的作者,而再了解一下就傻眼了,人家是美国前两名的大富豪,身价一百多亿美金,同时还是圣唐公司的董事长,掌管着全世界最大的娱乐公司。
这样的人对“马爸爸”来说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现在,这位高高在上的人就站在自己面前。
“马爸爸”的嘴炮功夫相当的厉害,颇有苏秦张仪的几分本事,可现在也没声了,看到刘琅的手伸过来赶忙握了一下。
刘琅看着对方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有些好笑,恐怕二十年后回想起这一幕会让他很尴尬的。
几个人来到了一间会议室。
“刘琅呀!小马可是个人才,怎么?你又想买下他的公司了?”
杜玉纯开玩笑道。
“杜老,我找马总是让他为我们做几个网站,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嘛,咱们必须要顺应潮流!”
刘琅要想做网站有太多人帮忙了,神思集团有一大帮人都做的很好,就是刘琅自己也能简单的做个网站,只是他没有那时间罢了,刘琅不过是想见一见这位首富罢了。
“马爸爸”听到后赶忙道。
“不敢不敢,刘总可是互联网教父,我这点本事在您面前就是班门弄斧。”
“哈,小马你也不用客气,现在不是以前的时代了,以前我们都是看报纸,昨天的消息今天才能看到,现在不一样了,有了互联网,当天的消息当天就能看到,这就是个进步,还有你做的网站,把我们国家外交事业写的详详细细,让人振奋,给人启示,所以你也是有本事的人,年轻人嘛,就要学本事,然后报效国家,就要向刘琅学习,知道吗?”
杜玉纯对“小马”的期望还是很高的,所以嘱咐他要向刘琅学习。
向刘琅学习?“小马”可从来没这么想过,这真的学不来呀!
“马爸爸”现在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要成立一家自己的公司,然后这家公司可以顺应互联网的潮流逐渐壮大,当然是越大越好,那样就可以赚钱,可以住上大房子,开上宝马奔驰。
这样说有些“庸俗”,反正“马爸爸”是不会对别人这么说的,但每个人创业之初为的是什么?大部分人为的就是要让自己的生活好一些。
当然,好到什么程度每个人的标准是不同的,普通人就是要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盖栋房子,娶个媳妇,生个娃娃,然后教育娃娃上个好大学。
这是大多数普通人创业之初的想法,而一些人,比如江浙一带的商人,他们创业的目的就远非如此了,最差也得比大多数人强吧,然后在行业内有一定地位,至于车子房子这种问题就不必说了,别墅豪车是最低标准了。
“马爸爸”在此时也是这种想法,后来他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我对钱没兴趣。
没错,那时他身价数百亿美金,的确对钱没兴趣了,可是现在钱对他来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即便“马爸爸”心存高远,但在这时候也不敢想能达到刘琅现在的高度,一百多亿美金的身价呀!他现在所有家当不过十万人民币,差了多少倍?敢想吗?
所以杜玉纯的话在他听来反倒是有一丝“嘲讽”的意味,当然,他也知道杜老不过是在激励他。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乐善好施”的刘琅
三个人聊了片刻,此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刘琅做东,请二人到附近的饭店吃饭,杜玉纯当然不会拒绝,至于说“马爸爸”,他只是受宠若惊。
刘琅是个“自来熟”,没有任何架子,而“马爸爸”也是一个天生亲和力非常强的人,片刻工夫他就没有了拘束,开始不断询问各种问题,都是关于互联网的。
刘琅听的很认真,回答的也很细致,“马爸爸”认为未来互联网一定会改变人类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不同,甚至会彻底颠覆当今社会的各个结构形势。
比如他就提出了要让企业在网络中交易的商业模式,虽然如何交易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案,可毫无疑问这就已经有了“阿里”的雏形。
刘琅完全赞同对方的想法,这可给对方巨大的鼓励,能得到“互联网教父”的认可简直是一件值得一辈子夸耀的事情。
“马总,你的想法我百分之认同,这样吧,因为我现在所有精力都在北方工业集团和圣和公司上面,互联网方面的事情已经很少接触了,当然,我也是神思集团的大股东,国内的it企业还是了解很多的,不过电脑业务和互联网有着很大不同,互联网太广泛了,你提出的只是一种模式而已,当然,如果实现,人们的生活将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希望马总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走下去,我相信你会成功的,到那时就会改变社会。
这样吧,这是我的电话,如果马总以后遇到难题,可以随时打电话给我,我一定会全力支持!”
刘琅把自己的电话给了对方。
“马爸爸”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何德何能”?竟然让一位百亿富豪如此器重,这………这实在是………实在是太………!
纵然他巧舌如簧此刻也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好吧,刘琅当然是想帮助对方了,不过至于怎么帮助?其实也不用像国为公司那样提供具体的方案。
“阿里”的未来用得着自己插手吗?显然不用,“马爸爸”就是个“外星人”,以一己之力将一个在西湖边成立起来小公司,变为了市值超过八千亿美金的超级互联网巨头,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模式,就算是刘琅重生一世,与对方换位也未必能做到那般程度,因为刘琅知道“阿里”一路走来实在是不容易,尤其是创业之初受人嘲讽冷落的经历太多了,有很多人还把他们当成骗子。
毕竟互联网这种东西在这个年代不被大多数人了解,不像工业产品,我只要造出来放在那里一定就会被关注,这很符合刘琅的性格:别逼逼,就是干,而“阿里”在成长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在和人“逼逼”,这也是“马爸爸”有颗无比坚韧的大心脏,换成别人,怕早是被折磨死了,这种活刘琅是绝对干不了的。
刘琅要做的事情就是掏钱入股“阿里”,这可是未来全球市值前几名的互联网公司,市值最高超过了八千亿美金,“马爸爸”也连续数年成为了中国的首富,不过那时他也只有“阿里”百分之五左右的股份,拥有百分之五股份就能成为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富豪,可见“阿里”有多呢值钱了。
别看二十年后“阿里”风光无限,可在成立之初却举步维艰,多次都差点半路夭折,跟国为公司不同,国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曾遇到过大问题,主要是在产品的定位方面,通讯产品一旦定位失误就会让企业陷入危机,好在任为天力挽狂澜才让企业转危为安。
“阿里”公司则不然,开始时候就定位互联网商务,虽然也有过一些小波折,但大方向没有变过,他们的问题就是没钱。
没钱是互联网企业的通病,在美国有风投公司,只要有资本看好你就能来投钱,然后上市融资,大家一起赚钱,根本就不会看你的财务报表,比如如今世界上市值最高的雅虎公司已经“价值”七百亿美金,可他的财务情况一直是亏损状态。
但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在发展初期就艰难的多,国内在这一时期没有风投公司,银行也不会给你贷款,企业所有者只能自己想办法,他们有什么办法?
互联网收费?网民们是不会买账的,拉广告?开玩笑,这个时代网民才有多少?互联网对老百姓的吸引力远不及电视,谁会在互联网上打广告呀?
那就只剩下一个办法了,“拉赞助”。
因为国内有钱人很少对互联网了解,所以找土豪投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谁会拿出几百上千万去投资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脑袋被驴踢了?再说,即便国内的有钱人也只是千万级别的,对于动辄就是几千上亿的资金他们也无能为力。
国人不认可也没钱,那就要去国外“拉赞助”了。
“阿里”公司成名之后,有一个一直被人诟病的问题,就是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是岛国一名富翁的,以至于这个岛国人靠着这些股份就能成为了世界前几名的富豪,很多国人借着这个问题炒作“阿里”是是岛国人的公司,“马爸爸”有卖国嫌疑等等。
这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没有岛国人当年的资金投入,“阿里”有大概率被淘汰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岛国的资金救了“阿里”。
“马爸爸”也不愿意呀,可是没办法,这就是一道只有两个答案的选择题,一个选择是不要国外的资金,结果是“死”;一个是接受资金,按照当时的情况是结果不明,但起码可以挺上一段时间,任何人都会选择第二个。
这位岛国投资者叫做孙真义,是一位资本大鳄,他也因为这笔投资收获了暴利,他在“阿里”公司的收益超过了百亿美金,收益回报接近千倍。
刘琅和这个孙真义有过交集,当年在美国刘琅风投公司投资雅虎公司,当时孙真义也盯上了雅虎,不过价格一般,刘琅捷足先登对其投了三千万美金,孙真义失去了这次机会。
现在也是一样,“阿里”公司未来缺钱的时候轮不上岛国人了,刘琅一个人就搞定了,对于他来说,几千万美金还真不是问题。
其实这就是刘琅要见“马爸爸”的目的,未来“阿里”就是一个聚宝盆,前期投入很少的资金以后就能得到数百倍的回报,这种事刘琅岂能让他人占了便宜,别说是“阿里”了,以后的“企鹅”公司他也得参与一下。
“马爸爸”当然不知道刘琅已经盯上了他的“阿里”,对刘琅的举动真是从内心深处的感谢,传闻刘琅“乐善好施”,经常帮助弱小的企业,看来传闻不虚呀!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第一千四百章 计算机特长班开始了
“马爸爸”小心翼翼的把刘琅的电话收好,有了这个“锦囊妙计”,以后怕是可以大展宏图了,等回去就召集人手开始组建公司,可能需要一些资金或者技术,我先跟银行沟通贷些款,让公司有些规模,最好能成为互联领域的知名企业,我做出成绩后也好跟他张口了。
“马爸爸”心思缜密,已经想好了未来的发展,虽然刘琅许诺帮忙,但对方的面子太大,自己总不能什么问题都找他吧?总得做出些成绩来,实在是遇到过不去的难题时才能找他。
“马爸爸”真的是对未来很乐观,他觉得中国的互联时代已经开始了,自己已经抓住了这个时代的发展,未来注定一片大好。
刘琅也是这么想的,但他也知道互联时代不仅仅是机遇,还是凶险,这个时代可以让人走上巅峰,但也可以让人跌入谷底。
“马爸爸”固然会走上巅峰,但这个过程远非所有人想象的那么简单,他在这个过程中会经历到无法想象的困难,只有一点一点克服困难才能踏上顶峰,不仅仅是“阿里”,“企鹅”公司、一公司、搜狗公司无不如此。
互联时代就是个大浪淘沙的时代,只有真金才能最后留下,显然“马爸爸”还没认识到这一点。
刘琅倒是和对方聊了一些自己的认识,让“马爸爸”受益匪浅,或许这些建议也能让他未来少走一些弯路。
当然,“阿里”公司该经历的恐怕还得经历,这种经历对“马爸爸”也是一种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跟掌舵人是密不可分的,正是“马爸爸”赋予了“阿里”公司自己的精神力量才会让这家企业从小到大成为了国家互联行业的领军企业,他本人也是一位受人尊重的企业家。
刘琅认识了“马爸爸”,再次为以后大赚一笔埋下了伏笔,“马爸爸”现在心也飞了,自己有了刘琅这位财神爷当大腿,以后还怕什么?
当然,这是后话了,按照历史的发展开始他还得有一年时间才能凑齐他的“十罗汉”,至于说“风清扬”的诞生那是一种蜕变,这个世界上想当风清扬的人多了,但你要有相应的能力才行。
跟“马爸爸”见完面,刘琅又马不停蹄的回到了阜城,有一件事他必须参加,虽然这件事微不足道。
那就是阜城实验高中成立了电脑特长班,王校长聘请了一位华夏大学刚刚毕业的博士生来担任特长班的老师,这种规格在高中可不多见。
当然,只要工资给到位,什么规格的老师都能找到,王校长给出了每月两千五百元的工资,还给这位博士配了一台212吉普车,同时又送给了对方一套房子,这样的工资待遇比对方在华夏大学高得多。
刘琅亲自接见了这位博士生,对方受宠若惊,别看他今年已经快三十岁了,但也得跟刘琅叫一声师兄。
刘琅和他聊了聊,算是来一个面试,这个人的语言水平很高,不亏博士的学历,刘琅终于放下心来,因为讲课的能力跟你的学历关系不大,讲课是需要技巧的,知识再多讲不出来有个屁用?刘琅需要的是既有渊博的知识,又能完美讲解出来的人,眼前这位年轻的老师还算合格。
刘琅之所以如此重视这个特长班自然是为了自己未来的老婆洪玉了,这个班级有三十五人,洪玉已经做为第一批学生进入到了这个班级里。
所谓特长班并不是专门成立的班级,只是比别人多学习一门功课,但只要加入这个班就会有更好的机会,比如华夏大学每年要定向招收五名计算机特长生,也就是说三十五人中有七分之一的机会能够不参加高考就获得直升华夏大学的名额。
华夏大学也不可能明目张胆的给名额,要是这么做那就有损自己的声望,谁又能知道这五个人的计算机能力是否达到特长生的水平?
所以这个特长班每学期考试前十五名的学生可以到要到国外参加计算机夏令营和冬令营,接受最先进的学习,还要参加各种比赛,只有拿过名次的人才有资格获得宝贵的直升资格。
不但有机会成为华夏大学的学生,还能免费出国参加各种比赛,所以这个名额太珍贵了,珍贵到足以让所有家长打破头的地步。
不过实验高中也不能谁都要,要经过一系列的考核,首先得德才兼备,因为是在高一学生中选拔,那就要看初中时代的履历,担任过班长、学习委员的学生优先,这一点洪玉完全符合,因为她初中时是班长,现在也是一名课代表。
其次学习要好,不能是个调皮捣蛋的人,这一点洪玉也符合,当然,既然是计算机特长班最好要对计算机有所了解,起码你能开机关机吧,再了解深一点还要能玩一些小游戏吧。
只是这个时代一台计算机价格太贵,普通人家哪里有钱买的起电脑,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只在平时的电脑兴趣班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