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老先生,您是电脑大王,电脑的核心是芯片,而芯片的原材料就是半导体,我觉得可以让我们国家的公司替您生产这些芯片,不知道老先生同不同意呀!”
刘琅突然开口道。
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一愣。
“电脑芯片这是什么东西”
赵弘扬和那些官员都是一头雾水,他们可是从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
不过赵弘扬知道,刘琅既然这么说了,那就一定对国家有好处,在这一方面他是绝对放心的,所以也马上开口道:“刘琅你的提议不错,老先生可以考虑考虑嘛!”
“呵呵,刘琅呀!你可是给我出了道难题呀!”
万安笑了笑却是没再吭声,似乎是若有所思。
“刘琅,我们公司的芯片那是世界上最精密的部件,要在一个拳头大小的半导体上刻录出数千个元件,要想将一个芯片完美制成,需要很多个步骤,要是有一点失误,那就前功尽弃,我觉得,中国现在还不具备制造芯片的能力!”
万安没有吭声,一旁万列替父亲回答。
赵弘扬等人当然不敢说什么了,因为不知道怎么说,大家的目光全部落在了刘琅身上。
“老先生,万大哥,据我所知,你们的芯片都是在湾湾那边制造的!”
刘琅问道。
“没错,两年前他们成立了一家半导体公司,董事长曾经在我们公司任职,对芯片非常了解,后来找到我,要与我合作,我到他们公司去了一趟,发现对方竟然制造出一条生产线来,而且工艺也很高明,而我们公司的销量也是逐年增长,自己要生产就得加大投入,不如将这一块交给对方来做,两年时间他们也很好造成了任务!”
万安点了点说道。
“老先生,一个弹丸之地,不是我瞧不起他们,虽然他们起步比我们早一些,但是若论基础,内地比他们强出很多………当然,生意讲究的是诚信,你们公司已经和他们签了合同,这是无法毁约的,但新一批的芯片,完全可以交给我们来做!”
刘琅说道。
“呵呵,刘琅你倒是很有信心的吗那我问你,咱们国家在芯片方面有什么企业”
万安笑道。
“好吧,那老先生就听我介绍介绍吧!”
“国家在五十年代就成立了电信工业管理局,当时就有首都电子管厂,由民主德国提供技术援助,该厂总投资1亿元,当时年产1220万只晶体管,是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
除此之外,还有首都电机总厂、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下辖706、707、718、751、797、798厂、首都有线电厂、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等单位。
五六年,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国家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将电子工业列为重点发展目标,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计算技术研究所,为了培养电子工业人才,国家集中全国五所大学的科研资源,在首都大学设立半导体专业。
五八年,老先生的家乡,也就是沪市组建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沪市元件五厂、电子管厂、无线电十四厂等企业。
六零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半导体研究所,同年组建河北半导体研究所,进行工业技术攻关。
六二年由中科院半导体所,组建全国半导体测试中心,六三年国家组建第五机械工业部,主管全国电子工业。
六六年,国家电子工业开始与纺织、印染、钢铁等行业结合,实现初步的自动化生产。
六八年年,首都组建国营东光电工厂,沪市组建无线电十九厂,很快形成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的“南北两霸”。
其中首都878厂主要生产ttu电路、cmos钟表电路及a/d转换电路。沪市无线电19厂,主要生产ttl、htl数字集成电路
第三百四十六章 这个办法好!
“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发展,在电脑芯片领域,有一个名字叫做晶圆。
晶圆就是圆柱形的单晶硅切割成的圆形硅薄片,所有的集成电路都是在晶圆上加工而成的,然后经过切割和封装,测试,就是芯片成品,老先生,如果我猜的没错,你们万安公司所用的晶圆尺寸应该是八英寸左右,在这一么大的的晶圆上刻录十几微米线宽的工艺技术,这么大的晶圆,你们能刻录上数千个零件吧!”
刘琅看着万安问道。
“嗯,刘琅你说得没错,的确是八英寸的晶圆,这一块芯片上我们可以刻录上三千多个电子元件,当今世界我们的电脑算是最小的了,其他公司的电脑芯片要十四英寸,但其功能却无法与我们相比!”
万安点了点头。
“各位,看到了吗这么大的一块半导体材料上刻录上三千多个零部件,这如同一台大脑,每一个零部件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大脑的运转,光是做到这一点就非常难了,而这个大脑还要像人一样思考,做出书写等各项命令,这就是万老先生公司的独创了!”
刘琅的解释还是让那些官员一头雾水,如果刘琅说什么工厂建设,他们中有的人还是知道一些的,但半导体芯片,对这些人来说无疑就是天书一般。
“老先生,我个人觉得,电脑行业的发展趋势本质上就是芯片的不断进步,一是芯片的集成电路的密集化,现在一个八英寸晶圆上能够刻录上几千个零部件,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如果一个四英寸晶圆上刻录下数万个零部件,这会发生什么想一想都是让人激动的事情!”
刘琅也不理会那些官员,对着万安说道。
“刘琅,你说的非常有道理,不过芯片的发展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我看来,即便有一天能达到在四英寸晶圆上刻录上几万个零件,那也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短时间内还无法解决。”
万安依旧是这么认为。
“没错,但是十年之后的事情现在也得要做,总不能说明天会有四英寸的芯片今天我再去准备吧,毕竟芯片产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先有八英寸才能有四英寸,之后还会有两英寸乃至更小的电路板,因为在我看来,电脑产业是未来的主流产业,它将会拥有数千亿乃至数万亿美元的市场,为了这个巨大的市场,国家也不能轻视!”
事实上在刘琅的前世,到了九十年代末期电脑的芯片已经小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一块两三英寸的芯片上竟然能刻录上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电子元件,一位科学家就提出了电子元件的数量在一年之中就会增长一倍的理论,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芯片行业正式进入纳米时代,每一个电子元件的尺寸缩小到纳米级别,比之现在的芯片,根本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万安听了刘琅的话沉默不语,平心而论,即便是做为电脑大王的他也从没想电脑将成为未来世界的大潮流,在他的思维里,电脑只是那些大公司用作处理复杂数据的工具而已,比如计算、书写等等,至于说个人电脑那是一种幻想而已,倒不是说价格方面很多人无法承受,而是个人用电脑做什么书写有打字机,那东西多便宜,一部才几百美元,又非常简单,处理复杂数据个人哪里有什么数据需要电脑来帮助,计算器足矣。
倒是刘琅对万贺提到的具有复杂文字编辑的软件让他很心动,但要想编辑
第三百四十七章 芯片产业的困境
“万老先生,这本第三产业浪潮里面也说了,中国会在未来世界商品的浪潮中占据主要地位,这一点您也是赞叹的,而中国最具优势的就是劳动力资源,我们现在产业工人的工资还很低,举个例子来说,您公司的工程师每个月工资怕是得有两三千美金吧,而在中国,最高工资也就一二百元,两者相差多少不言而喻,光是人工成本就低这么多,一旦研发出来可以实用的芯片,光是在价格上,美国的企业就无法和您相比了。 ”
刘琅笑着对万安说道。
“这个提议倒是有些意思!”
万安微微点了点头。
儿子万贺这个提议让他有些心动了,他们和湾湾之间的合同那是绝对不能变的,而万贺他研究的新型芯片,根据他的推测至少还得三四年的时间,要知道他现在电脑里所用的芯片当初可是研究了十多年的时间才投入到了应用之中,三四年能做出来那就是奇迹了。
“万老先生,人工成本的确要考虑呀!现在国家开放了,欢迎全世界所有的企业都来投资,您是心怀祖国的华人,对待如您这样的爱国人士,我们更要欢迎,而且不光要在口头上欢迎,还要在政策上欢迎,只要你们能够在内地建设厂房,我们就会有各种优惠的政策,这一点您放心!”
赵弘扬到现在也没弄明白芯片是什么东西,但是刘琅如此坚持,这东西必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必须要争取。
“好,既然总理这么说了,那就可以尝试一下,我对内地的相关产业不是很了解,这么的吧,万贺,你可以在内地走一走,看看内地的产业是否像刘琅说的那样,如果真是如此,那你就自己看着办吧,即便人才方面有些缺失,我们也可以对他们进行培训,不管如何,让国家变强是我的心愿!”
万安表了态,刘琅长出了一口气。
这就是刘琅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国家能够承接到万安集团的芯片工程,即便现在国家现在还无法做出满足对方的芯片,只要对方同意,完全可以派出技术人员帮助国家把相关产业提升起来。
在八十年代之前,国家在半导体产业方面的实力,虽然比不过美国和岛国,但和韩国湾湾相比,那绝对是超过他们的,可到了七十年末,这种形式就变了,一是内部原因。
在七七年,国家的外汇储备只有9亿多美元,当是国家提出,今后八年花费65亿美元从国外进口技术设备,重点发展石油化学工业,而其中只有一个陕西省的显像管厂是电子项目。
由于没有国家没有外汇,导致国家当前的目的是赚取外汇,所以又提出可以花100亿美元进口设备,提高中国石油、煤炭和轻工业产量,因为这些产业可以很快的制造出商品来以赚取更多外汇,做为即费钱又不能赚取外汇的电子半导体产业就被国家轻视了。
到了七八年国家的财政收入为一千亿元左右,光是一个沪市保钢项目就要投资300亿元,根本不是中国国力所能负担的。没钱怎么办只能缓建其他项目,在八零年国家一下子停建缓建了400多个大中型项目,1981年又停缓建了22个大型项目,把钱重点投入到了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上来,盲目贪大求洋给国家经济带来严重危害,导致汽车、电子、航空等战略产业难以发展。
可以说,国家没钱导致了很多产业的困境,当然,如果国家
第三百四十八章 单独接见
接待会很快就结束了,赵弘扬还和众位官员在礼堂设宴款待万安,很多菜品都是沪市的本帮菜,万安吃到这些美食后眼泪差点流了出来,四十年前那小时候的味道又回来了!
刘琅也不客气,国宴可不是谁都能吃到的,他操起筷子一个劲地往嘴里塞,吃的比那些大人们还多,当真是大快朵颐了一番。
第二天一大早,一辆小汽车再次把刘琅接走,这一次是赵弘扬和电子产业部的领导直接在总理的办公室里接待了他。
赵弘扬的办公室是一栋古香古色的老建筑,不是很大,里外有两个屋子,布置非常的简单,外屋是会客室加办公室,一张木制的桌子上有两部电话,其他地方全部摆满了文件,在一面墙前还有一个大书柜,里面都是书籍,什么二十四史、经济方面的文献等等。
在屋子最中间有一个两米长的沙发,看样子是皮的,不过由于坐的人太多,加上时间也很长了,有的地方已经裂开,工作人员只好用颜色相同的针线给缝了起来。
至于里屋只有一张单人床,还放着一台电视机。
这可是一个国家的总理,他的办公室如此的简单实在是出乎刘琅的意料。
赵弘扬看到刘琅到来把老花镜摘了下来放在桌子上,然后站起身来走了过来。
“赵爷爷好!”
刘琅仰着头问候道。
“好,好,来,小家伙进来坐!”
赵弘扬拉着刘琅的手。
赵弘扬已经七十岁了,头上大部分都是白发,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睛里还有几道血丝,显然他昨天没有休息好。
现在国家百废待兴,很多都是新鲜事物,每天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即便是他身边有很多智囊,可是要想理清楚个头绪来也不容易,即便有了头绪,想要解决更是不容易,可以说赵弘扬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没有节假日。
“小家伙,这位是你杜爷爷!”
赵弘扬笑着指了指身边站着的一位老者,对方是国家电子产业部的主官杜宏达,年纪虽然没有赵弘扬大,可看样最少也得六十五六岁了,这个年龄比刘琅的爷爷还要打上一轮,称之为爷爷都有些小了。
“杜爷爷好!”
“哈哈,好,好!”
别看刘琅处处显得与众不同,但他们这些老人看到刘琅就各外的喜欢,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刘琅的那双眼睛,纯洁而干净,完全没有大人眼中那些复杂的情绪,这就是赤子之心。
刘琅两世为人,算起来也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不过他经历了一次生死,生死之间有大智慧这句话没有错,在这一世,他的心思无比的纯粹,就是不管用什么办法,为了家人和国家而努力奋斗。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正是因为他心无杂念,所以其他人看到他的眼睛就会不自觉的相信他,纵然有时会怀疑他说的话,可是他那拳拳之心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来,坐,坐!”
赵弘扬招呼着刘琅坐在身边。
“小宋,你去拿一瓶汽水来给刘琅喝!”
一位秘书赶忙走出去,一分钟不到就拿来了一瓶汽水放在刘琅前面的茶几上。
“刘琅呀!昨天你和万安的交谈我们都听到了,这次找你来,就是想问一问,你们所说的芯片到底是什么
还有所谓的电脑………我刚才也和杜部长聊了一阵,这个电脑在国外也算是有了很长时间了,咱们国家也有大型计算机,可是用途似乎很有局限,
第三百四十九章 芯片产业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赵弘扬对刘琅的话很感兴趣,于是又接着说道。
“赵爷爷,刚才我说的这些只是电脑最普通的功能,我的那本第三产业浪潮里曾经提到过关于提高商品质量的问题,现在咱们国家虽然也能生产电视机电冰箱这样电器,但是质量方面还是不能和国外相比的,放开市场后,就会有国外的先进设备引进来,到时候国内的市场上必然会出现质量好的电器。
国外的电器为什么质量好就是因为他们的生产线更先进,可以制造出我们生产不出来的零件,比如头发丝大小的零件我们就无法制造,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零件也会向着精细化方面发展,很快将会有比头发丝还细小很多倍的零件产生,这种零件普通的机床已经无法完成了,只能用数控机床来完成,可是数控机床如何制造出这些零件呢那就需要电脑来帮助了,电脑可以进行文字处理,本质上就是人工输入了一种电脑才能使用的命令,它们靠着这些命令完成了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而这些命令就是通过电脑芯片来执行的,在未来,将有无数这样的产品,每一种都要通过电脑芯片来执行,如果我们没有相应的芯片,那就只能停留在低端水平,这种商品谁会去买根本就是破烂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