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霍云跟着霍眈去李家。
到了李家,发现姜旭也在。
霍眈:“我们特意来看望黄伯母,她可好些了?”
李循神情些有憔悴:“一直没有醒来,太医开了药,倒是能喂进去一些。”
“太医怎么说?”
“太医说母亲伤的太重,淤血阻滞,只能先用有药和人参保着。”李循说。
“我去看看黄伯母。”霍云说。
“有劳六妹妹。”李循让李茹带她进去。
姜旭没忍住多看了眼霍云,不过数日不见,霍六上姐,仿佛又不一样了。
霍云跟李茹进了黄氏的房间。
黄氏的房间里有浓浓的药味,而且还烧着香。
黄氏仍然昏迷,脸色苍白之余还泛着黄气,气息十分微弱。
现在太医给她的治疗方案,可能根本就是续命。让她吊着这口气,等李循成亲!
“我娘一次都没醒过,一点反应都没有。”李茹忍不住又哭了。
霍云坐到床边,手轻轻碰到黄氏脑后,她伤处被包扎了,却能感觉肿大许多。
“大家都说,让我娘看到哥哥成亲,也许她就会好起来。”李茹说。
当李茹说这话时,黄氏的睫毛仿佛动了动!
黄氏的五官是有感觉的!
霍云心一动,她跟大碗学了一套针炙之法,可以让她通一次淤血,但是会有风险。
不一会儿,李循等人都进来了。
“六妹妹,我母亲如何?”
“……”霍云微叹一口气。
她不由看了眼李季,身为丈夫,他对妻子伤的如此重,似乎没什么感觉。
看来大家想的都是,黄氏能撑到李循成亲就可以了。
“其实我学过一套针炙之法,通过针灸可以试着疏通黄伯母的血脉,为她排一次淤血,说不定她可以醒过来。”霍云道。
李循露出惊喜之色:“当真吗?”
霍眈却微咳一声,连太医都没有办法,云儿却有办法,当真没有风险吗?
“会有一定的风险。”
“什么风险?”
“性命之忧。”霍云道。
李循的神色黯下来,露出忧虑之色。
“事关黄伯母的性命,我们还是不要冒然行事。”霍眈看向霍云,用眼神示意她
现在,黄氏绝不可能死。
“云儿妹妹,你有多少把握?”李茹道。
“我……六成把握吧!”她也好说太高。
大家都安静下来。
“此事可从头再议,一切都等阿循成亲后再说不迟。”李季道。
应该是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
霍云也没有十分把握,她自然不会坚持。若是黄氏真的出事了,她在承担不起。
从黄氏屋内出来,霍眈跟李家男人商议婚事去了,霍云被李茹拉到她闺房说话。
李茹这几天似乎瘦的极厉害,脸色苍白,眼睛浮肿。
她也是个才女,房间里布置的书卷气极浓,墙上挂着不少书画!
霍云看到左边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是游春图,旁边还有提字。
“茹姐姐,这是你画的吗?”
李茹走过来:“是呀,我画的!”
“字呢?”画上的字很潦草,软糯无力。
“字是我哥哥题的。”李茹苦笑,“不过他现在的字练的漂亮工整,若是知道我还摆着这幅画,必定会恼我。”
这也是李循的字!
霍云凝视那字:“这是什么时候画的呀?”
“三年前!”
第210章 一切都解释的通了
居然又是三年前!
三年前,似乎改变了很多事情啊!
三年前,黄家办了司乐坊,出现了石修齐!
三年,让一个贪恋男宠,不学无术的纨绔李循变成一个上进好学,讨人喜欢的李循。
突然一个念头在她脑海中浮现!
她身体颤抖,如果那样的话,一切都解释的通了!
天哪!
李家,怎么敢!怎么敢这么对霍家!
霍云恨不得现在就去找睿王!
她全有答案了!
从李府出来,坐上马车后,霍眈道:“云儿,为兄知道你近来在学医,也相信你的本领。但是黄伯母的病情过重,太医束手无策。在李家人面前,我们应当慎言。哪怕你有办法,也应该先跟家人商量,再行事。”
“阿眈哥哥说的是,云儿太过冲动,说错话,下闪不会了。”霍云态度端正认错。
霍眈性情跟霍炎极像,为人十分严肃严谨,但对几个妹妹都是爱护的,也不愿过多苛责她。
“你也是救人心切,我当然是明白的。”
“对了,阿眈哥哥,你跟李公子应该认识许久了吧!”
“以前远远见过几次,但真正了解熟识还是进国学馆之后。”霍眈道。
“以前的他和你熟识的他有什么区别吗?”霍云忙问。
霍眈微凝眉看着妹妹,不明白她为何突然问这些?
不过他还是回答:“我以前见他时,他十分干瘦,总是眼睛浮肿,脚步虚浮,说话行事畏畏缩缩,一副身体被掏空的模样。后来再见他,他举止方端,行事有度,开始认真读书,我才对他改观的。”
“阿眈哥哥就没想过,一个人为什么可以变化如此之大呢?”霍云不由问。
“我也想过。”霍眈不是没有过疑问,“大概他知道要娶婺儿,不改变是不可能的。”
“……”霍云也不好再说什么。
“你今天话怎么这么多?”霍眈道。平时这丫头,跟他们在一起,一句话都没有的。
“……”霍云想了想便说,“对了,阿眈哥哥,我想去看看我舅舅,要不你把我放在前面街头吧!”
“你一个女子不要在街上乱走,我送你去。”霍眈道。
“谢阿眈哥哥。”
霍云看霍眈,其实霍炎的家教是很好的,不管是霍眈和霍婺,行事说话都是谦和有礼,对兄弟姐妹亦都算爱护。
不会像霍如凤这种,自私狠毒,善恶不分。
到了朱雀大街,霍眈送她下马时还说:“我就不进去了,你记得差人回府里派马车来接你。”
“是,阿眈哥哥。”霍云别了兄长,便进屋去了。
一进屋,她就让阿七去请睿王。
此时于玮在屋里练剑,看到霍云来了,很意外。
“小云儿,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小舅舅呀!”霍云道。
“算你小丫头有心。”于玮收好剑,和霍云进去,“你再不来看我,说不定我就走了哦?”
“小舅舅要走?”霍云忙问,“你为什么不留在洛城呢!”
“留在洛城做什么,不留,不留。”于玮摆手,一副很嫌弃的样子。
第211章 男人又想歪了
霍云觉得有些奇怪,舅舅才来几天呀,突然说走,还异常的坚定。
不过人各有志,舅舅这么大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她是晚辈自然不能勉强。
“对了,舅舅,我记得你说石修齐给你写过一封信,那信你还留着吗?”霍云问。
“没有了,当日我被大理寺逮着之后,那封信就被大理寺搜走了。”于玮道。
“如果再让你见到石修齐的字迹一次,你会认出来不?”霍云问。
“你舅舅我,别的一般般,就记性很好,过目不忘。”于玮说。
霍云昨天晚上其实在霍婺那儿顺走了李循的一封信,她将信封给于玮看。
于玮看了信封上的字迹:“的确十分像石修齐的字迹,特别是笔锋,他的笔锋喜欢往内收。”
“这封信,是李循写的。”霍云道。
“李循?你及笄那日跟太子他们在一起的那个白衣直袍的公子?”于玮道。
“对,就是他,舅舅还记得他。”霍云道。
“我当时看到他时,就觉得有几分眼熟。”于玮道。
“之前都没听到舅舅你说。”
“我觉得他跟幼时的石修齐有几分相像,后来知道他是李家公子。而且人有相似,两人身份天南地北,我自然不会多提。”于玮道。
“后来我在司乐坊见到石修齐,当时也想到了李循,李循与他有六七分相似吧!”
“……”绕了一个这么大的弯,原来真相一直在眼前。
“怎么了?”于玮看她神色不对。
霍云没有回答,神色凝重。
“还是司乐坊的案子?”
霍云点点头。
“不会跟李家公子有关吧?他与石修齐气质判若两人,石修齐就是个龟爷,说话轻浮浪荡,眼睛浮肿,跟那个琴奴方宠如胶似漆,一副纵欲无度的模样。”于玮道。
舅舅说的石修齐,怎么就跟三年前的李循一模一样呢?
两人正说着,睿王来了。
霍云看到他进来,下意识的起身,看他大步进来,便不由自主的走向他。
谁知道于玮先她一步走到前面:“王爷,你来的正好,我手痒的很,咱们来比剑吧!”
睿王的眸光也先捕捉到霍云,然后才对于玮对:“舅舅何必着急,比剑什么时候都可以?”
“那你来做什么?”于玮说着转头看霍云,见这两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咦,小云儿和睿王,似乎有些不一样了啊!
“我请王爷过来的。”霍云只好说。
于玮很是惊讶,然后道:“小云儿,你终于想通了?所以你约王爷在此私……见面。”
“舅舅,你在说什么呢?我有事情找王爷,所以才约他在此。”小舅舅这眼神,实在太不正经了。
“哦哦,你们聊公事?聊李循和石修齐?那你们聊,我练剑有些累了,去睡会儿。”于玮收起剑,对睿王行了个礼,进去了。
霍云无奈的看了眼舅舅的背影,一转头却见睿王嘴角含笑的看着自己。
“王爷……”她猜男人又想歪了。
“你找我私自见面是为了……”睿王抿嘴笑着。
第212章 真假李循
“我终于想通了石修齐和李循是怎么回事?”霍云说。
睿王听到这个,也来了兴趣,认真倾听。
霍云说了她看到的三个笔迹的不同之处。
“你的意思是,现在在李家的李循其实是石修齐,而死在司乐坊的石修齐,其实是李循?”睿王道。
“是。”霍云点头。
“……”睿王在深思。
“这就是为什么李循突然性情大变的原因,恐怕从司乐坊成立第一天开始,李家就计划着让他们二人身份互换生活。”霍云道。
“云儿,你这说不通。”睿王道。
“哪里说不通?”
“如果真的李循已经死了,是石修齐杀死了他,李家为什么要包庇假的李循呢?李循,可是李家的嫡孙。”睿王道。
这倒也是,确实有些说不通。。
“难道还有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霍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