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神话降临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如履

    杨国忠兼任吏部尚书,向他禀报此事也是应当。

    ……

    千秋节!

    长安城内张灯结彩,庆祝着这一盛大节日。唐玄宗甚至诏




第二百零九章 千秋台试剑
    唐玄宗本身也有着不俗的诗词修养,对此道也最是喜爱。 顶 点 所以,他见呈上来的这几首诗词都颇为不俗,当即便召那诗作者觐见。

    一番奏对之后,唐玄宗见那人言辞得体,神态恭敬,再加上恭维溢美之词,不由大悦。

    唐玄宗当即吩咐高力士,“传朕旨意,封他叫什么来着”

    高力士连忙从一旁答道:“钟谨,字言信。”

    “对对,言信!”唐玄宗才想起来,“是个好名字!言而有信,谨而信!传朕旨意,封钟谨为供奉翰林!”

    所谓供奉翰林,其实并没有正式的官阶品秩,只是一种闲散的官职。

    但某种情况下却也特别重要!

    唐太宗时,曾经设置弘文馆学士,便是帮助他决策的一群文人,是他最亲信的谋臣。到唐玄宗时,更是随时待诏,代替唐玄宗撰拟文字、批答表疏。

    大概举个例子的话,就很像是领导的“秘书”。而在这种时代,自然突显的十分重要。

    到后来,甚至有了“内相”的说法,可见其重要性。

    当然,这钟谨也只是唐玄宗设置的多位供奉翰林之一,但连名字都没有记住,只是因为几首诗词,便封赏到这种核心的位置,可见此时赏官赏爵的随意。

    那钟谨自然惊喜,连忙叩拜谢恩。

    杨国忠也是欣然,这是他的人。

    ……

    千秋节继续。

    后面自然又有一位位“文武之才”粉墨登场,展示他的文武才艺,唐玄宗一一品鉴,封赏官职。

    “杨蕴”也在其中,被唐玄宗封了一六品的校尉。

    杨国忠微微可惜,若是杨蕴能够有“长安城摆擂三日,连战数十人未尝一败”的名声,此时定然会有更好的机会。

    可惜了。

    而连连看了二十余人后,唐玄宗不觉便有了一些懒惰。不是诗词便是文武艺,虽然文辞极尽华美,但多少有那么一些重复,老调重弹,看的多了,自然无趣。所以,唐玄宗当即吩咐,剩下的由杨国忠、韦见素以及高力士三人考核之后,再将结果呈报于他。

    一切都是以往的惯例,早已经被杨国忠他们所猜到。

    正好。

    后面就有了他们更多的操作空间。

    “是!”

    杨国忠欣然领命。

    再后面,又有一些其他的文武重臣,向唐玄宗推举人才。不过,唐玄宗早已经懒得再仔细听、仔细看,所以除非有特别的才干,否则也只是匆匆一看,或者仍然交给杨国忠他们考核。

    事情原本应该在他们的意料之中……但这一次,却出了一些意外!

    在众臣又零星推举几位后,忽然独孤及站出来奏道:“陛下,臣也发现了一奇人,有非常本领,不敢隐瞒,特奏于陛下跟前。”

    独孤及,便是“道举”中第之人。

    他本身有着很深的修养以及道学根基,唐玄宗也十分看重,任命为玄学馆掌馆,自然也有推荐人才的职能。

    唐玄宗却是兴趣寥寥,早已经懒得再看,随意吩咐道:“交由卫国公考核后,再呈于朕这里。”

    说完,唐玄宗便准备宣布宴会结束。

    独孤及却连忙再次奏道:“陛下,此人有些特殊,只怕不大适合卫国公考核。”

    “嗯”

    唐玄宗脸色微沉,不怒自威。

    独孤及一咬牙,还是坚持奏道:“此人姓方名叶,字虎林,正是数日前,贡道上,抢走陛下贡品之人!”

    “哦”

    唐玄宗果然生出了几分兴趣,“他也敢来参加朕的千秋节”

    唐玄宗在位置上安稳坐定,“召他上来。”

    “召方叶上殿!”

    “召方叶上殿!”

    片刻后



第二百一十章 品评剑法
    王维此时任“监察御史”,虽然只是正八品的“小官”,但因为内外官吏都受到监察御史的监察,所以权限也是颇大,很被人重视,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而且,王维早年间颇有政治抱负,希望能够做出一番事业,但因为唐玄宗怠政,李林甫、杨国忠先后把持朝政,使得王维渐渐变得消沉下来。

    王维如今吃佛念斋,更是在终南山上建造了居舍,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

    他醉情山水,诗词、剑法反而都有了长足精进。

    “请赐教。”

    王维向邵阳微微见礼。

    邵阳还礼,也十分客气。说起来,他还是因为王维才有机会进入这一时光碎片的啊。这么快就见到活人,其实邵阳心底也有一点儿小激动。

    “请。”邵阳道。

    王维微微沉吟,便挥剑起舞,但见他运剑精细,几乎方寸之间藏有无穷变化。

    精妙繁复,依稀更在邵阳之上。

    “好!”

    “好!”

    文武百官之中,不少人都是不迭声地叫好。一方面,王维此番确实彰显了不俗的剑法造诣,另一方面,他们同时位列朝纲,自然有几分荣辱与共的意思,也不愿意看到自己这一方在剑法一道上被一介毫无名气的草民压住。

    这还是多亏了邵阳此时有“侠盗”之名,否则的话,只怕连与众人较技的资格都没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纵声长吟,随着一句句诗词念出,手中剑法随之翻转变化,层层叠叠,以剑绘出了一幅唯美的画卷。

    锵!

    王维念诵完最后一句,收剑而立。

    “好剑法!”

    “摩诘的剑法越发精进了。摩诘长于诗,长于画,此番以剑作画,剑中藏诗,令人叹为观止。”

    周围众臣都是赞不绝口。

    唐玄宗也不由微微而笑,很是满意,他虽然不肯重用王维,但对王维的诗情才气,却也是很欣赏的。所以,此番才会第一个就点王维出来,与这方叶比较剑技。

    唐玄宗望向方叶,“方爱卿,不知摩诘之剑,你认为如何”

    邵阳奏道:“摩诘居士的剑法,是朝堂之上,酒席之中,歌舞升平之剑,华美有余,大略不足。”

    众人顿时一片哗然。

    看这口出狂言的。

    太嚣张了!

    不过,王维却是默不作声。而另一旁,真正的剑道大家,李白,贺知章,独孤及等人,也是默不作声。邵阳这一句评论虽然刁钻,有些“挑刺”,但也确实说到了王维剑法的薄弱之处。

    唐玄宗微微一笑,点向另一人,“元爱卿,你且一试。”

    就见元载整整衣冠,大步出来。

    元载,字公辅,也是后来唐朝的一位宰相。他还是唐玄宗开“道举”后,高中进士,算是独孤及他们“玄学馆”这一派系的人。

    唐玄宗特意点他出来,也是想看看邵阳剑法的跟脚。

    元载功利之心却很强,他持剑而立,向邵阳道:“我有一门剑法,名为‘通微之剑’,传自南华真人,还请指教。”

    南华真人,也即是庄周。

    元载逢迎唐玄宗之意,钻研道法,从南华真人遗稿之中摸索出这一套剑法,以传自南华真人自居。

    邵阳作为穿越者,自然知道他的底细,微微一笑:“请。”

    元载当即施展开剑法,“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他的剑法之中,也果然藏着几分庄周逍遥之意,剑法婉转游动,不着痕迹,仿若九天云气,又如山涧水流,空灵洞明,极尽飘逸。

    便是围观的众人,仿佛也都多了几分逍遥于尘世之外的洒脱。

    众人自然又是一番叫好。

    “元公辅虽不在玄学馆任职,但对于道学的研究,却也始终没有停下啊。”众人赞叹。

    但玄学馆



第二百一十一章 十事要说
    唐玄宗此言一出,整个千秋台上,所有人的目光,都齐齐望向了邵阳。

    是啊,评价了这么多人,这方叶的剑法,又是如何

    特别是元载、安禄山等等被邵阳“贬低”了剑法的,都是带着几分挑衅的看着邵阳,空口评说他人,谁不会

    自己拿出来真本事,才能折服旁人!

    唐玄宗望向邵阳。

    他的左右,泱泱大唐,文武众臣,一个个目光也都望向了邵阳。

    邵阳,究竟有什么本事

    群臣之中,李白抬起了几分朦胧的醉眼,竟也带着几分好奇。李白,数年前向贺知章献自己诗词,一首《蜀道难》让贺知章惊为天人,称其为太白星下凡。

    贺知章力荐给唐玄宗,唐玄宗召来问对,对李白的才情也十分赞赏,留在身边。

    但唐玄宗用李白,只让他写“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一类的诗词,若是旁人,有皇上如此恩典,一定感恩戴德,但这却与李白的志向不合;所以他看似得唐玄宗信重,名扬天下,但其实心中郁郁不得志,并未能一展心中抱负。

    所以,他开始终日饮酒度日,清醒的时候甚至没有酒醉的时候多。

    李白斗酒诗百篇。

    其实背后,也有着他不得志的抑郁。

    不过对邵阳,却有了几分兴趣。

    ……

    众目睽睽之下,邵阳却是不慌不忙,他从座位上起身,向唐玄宗见礼,然后朗声奏道:“臣奉异人,得授‘十事要说’,要献于陛下!”

    十事要说

    唐玄宗不由一愣。周围众臣,有些上了年纪的,如贺知章等,也只觉眼前一阵恍惚,好似穿梭了时空,回到了开元初年,唐玄宗励精图治的那个时期。

    邵阳目光从众人身上掠过,朗声道:“垂拱以来,以峻法绳下;臣愿政先仁恕,可乎朝廷覆师青海,未有牵复之悔;臣愿不幸边功,可乎”

    “……”

    邵阳娓娓道来,声音清越,清晰地传入了台上每个人的耳中。

    十事要说!

    正是邵阳进入这一时光碎片,自家系统给的“主线任务”的要求。邵阳求名、吸引唐玄宗注意,千秋台上一番点评……所为的,就是这一刻。

    十事要说,是唐玄宗继位之初,不顾群臣反对,要用姚崇为宰相,姚崇向他提出的十件事,必须唐玄宗答应了才肯为相。

    唐玄宗一一答应。

    而姚崇为相后,也不负唐玄宗的希望,实施新政,革故鼎新,可以说,正是因为姚崇的努力,才铺垫了后面“开元盛世”的根基!姚崇,也跟房玄龄、杜如晦以及宋璟并称为唐朝的四大贤相。可惜的是,姚崇在开元九年,因病不治逝世。

    一晃,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

    唐玄宗沉默,听着一事一事从邵阳口中说出,振聋发聩,令他不由想起近年来,由于他的怠政,使得朝堂之上,已经不复姚崇、宋璟当时之象。

    实为可惜。

    很快,邵阳已经将十事奏完,千秋台上一时沉默。而后,还是贺知章率先打破沉默,“老臣幸甚,有生之年,能够第二次听闻这‘十事要说’。”

    贺知章此时是元老之臣,虽然早已经不管俗务,但唐玄宗依然对他礼遇非常,每有大事,总会召贺知章前来问计。也正是因为贺知章的推荐,才有一大批如李白一般的才情惊艳的士子未被埋没。

    姚崇的十事要说闻名遐迩,后来的众臣,哪怕没有经历当日之事,也都有所耳闻。

    所以,这方叶,此番是要以此为契机,进行劝谏

    贺知章此番也是怕唐玄宗羞怒,所以连忙开口,故意提起已故的姚崇丞相,希冀平复唐玄宗之怒。

    不过,唐玄宗确实



第二百一十二章 精,气,神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邵阳将李白带回客栈,再开了一间客房让他住下;李白在长安一直是“客居”,始终没有把家眷带来。

    可见,直到如今,在李白的心中,他依然没有能够在长安定下来。

    不过……

    邵阳看着这位名垂千古、名气甚至大过了唐朝多位皇帝的著名大诗人,心中有那么一点儿不该有的庆幸,若非是他怀才不遇,始终难以一展抱负,大概也难以留下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呼呼呼!”

    李白在一旁呼呼大睡,邵阳则在隔壁的屋中静静修炼。

    【灵觉:57;肉身:57;能量:49;
1...6667686970...3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