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坛最强作死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们踢球吧
曾恪延续了上一场比赛的好状态,先是在比赛第十九分钟,利用前场任意球的机会,直接兜射远角破门,帮助中国队取得一球领先,随后在两分钟之后,曾恪又用强力的护球能力,扯散了主队的防线,而后一脚挑传将球送入禁区,本场首发和曾恪联袂锋线的季大福反越位成功,一记轻巧的推射,帮助中国队扩大比分优势。
中国队让现场的澳洲球迷都是狠狠的吃了一惊。不是说亚洲区的足球水准很低吗?中国队不是一支三(流)的弱旅吗?卧槽,半场就能把澳大利亚打懵的球队,你跟我说是三(流)?谁说的,出来,我保证不打(屎)你,这要是三(流)队伍,那诸如日本、韩国这些亚洲一(流),不是妥妥的世界杯夺冠大热门啊?
震惊的不仅仅是澳洲球迷和澳洲媒体,远在国内,中国球迷和中国媒体也再一次被吓住了,第一场比赛半场两球领先日本,这还可以说是意外,但现在呢,还是意外吗?又是半场两球领先?这世界上有这么多的意外吗?
中国队,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强大了?
还是说,曾恪一个人,真的能够把中国队这支实力孱弱的队伍,给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答案似乎已经不言而喻。
不过兴奋归兴奋,现在中国球迷却不敢过早的开始庆祝,毕竟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如果中国队不能保持住领先优势,那么……一切都只是空谈。
中国球迷们,是真的害怕上一场比赛被追平的“惨剧”再度发生。
足坛最强作死系统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小马哥登场
正所谓怕什么,就来什么。
下半场开始之后的十多分钟时间里,不甘心主场失利的澳大利亚果然加强了进攻的力度,不过中国队踢得很是顽强,一边用积极的奔跑和拼抢来稳固防线,一边围绕曾恪作为反击点,来让对手不敢全军压上。
局面暂时来看是相对平衡的,谁也奈何不了谁。当然,这种情况对中国队而言是很有利的,毕竟中国队两球领先,哪怕僵局被保持到终场,他们也能从客场带走三分。
不过平衡在第六十一分钟被打破,澳大利亚凭借着一次快速的边路传中,由中路的中锋卡希尔抢点成功,头槌破门将比分扳回一城。
和上一场对阵日本队时的情况不同,上一场比赛,中国队在日本队的高压下,是自己出现了失误,才给了日本队可趁之机,但现在,中国队的防线却是保持着完整——这就是澳大利亚硬实力上的优势了,也与中国队球员的体能开始逐渐下降有关。
看到这一幕,无论是在现场为数不多的客队球迷,还是国内守候在电视机和电脑前的中国球迷,心脏都是忍不住的一颤,这一幕何其熟悉啊,难道,中国队又要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痛失好局吗?
果不其然,随后的时间里,扳回一球的澳大利亚士气大振,中国队虽然竭力抵抗,但依旧是步步败退,被对手不断的压制,球场上,澳大利亚彻底掌握了主攻的节奏,中国队只能被动回收进行防守。
时间一分一毫的流逝,随着澳大利亚的每一次进攻,每一次射门,现场就会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而客队球迷则是忍不住提心吊胆。澳大利亚疾风骤雨般的攻势,都快要将客队压得抬不起头来了。
张行站在场边,颇有点手足无措的样子,这个紧张的关键时刻,他这个“半吊子”是真的不知该如何是好了,专业不足的劣势在此时暴(露)无遗,除了死死的攥着拳头,咬着嘴唇,张行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好。
换人还是不换人,换人又该换下谁,换上谁,如此多的问题……张行陷入了纠结犹豫中。
“换人!换人!!”
“换谁上都可以!必须要有所动作了,必须要告诉球员,教练正在用实际行动在挽回颓势!一定要给予球员们坚持下去的信念!”
趁着一次死球的机会,曾恪跑到了场边,低声冲着张行怒喊。
曾恪虽然没做过主教练这份工作,但在欧洲呆得久了,身边都是优秀出色的教练,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哪怕他搞不清楚,这种情况下,是应该换上球员进行坚守,还是换上有反击能力的球员来“以毒攻毒”的遏制对手,但无论怎么样,换人是必须的!
澳大利亚的攻势已经铺天盖地的袭来,完全掌控了比赛的节奏,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换人调整,一方面是为球队诸如新鲜血液,给予球员信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搅乱对手的进攻节奏。
足球场上的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玄之又玄”,一方明明踢得挺好,但对手的一次换人,一次将节奏暂停,很有可能就使得对方再也找不回之前的进攻状态。
“换人!对,换人!!”
“可是……换谁呢?”
张行确实是有一些小聪明,在拿不定主意换谁的情况下,他将替补席上的球员一股脑的全部赶去了热身区,而后和助手们商议了一下,又自己思索了一番,最终做出了决定!
冯萧挺上,赵旭日下!
蒿俊闵下,马克……上!
一连进行了两个换人,第一个换人还能够让人理解,中国队防线吃紧,撤下一名中前卫,换上一名后卫,改打五后卫阵型,这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换下前场唯一有传球能力的蒿俊闵,难道指望着队长郑智在反击中给前锋们输送炮弹吗?正常来说,这是毫无问题的,郑智是打中场出身,虽然如今的位置更靠后一些,但脚下的传球功夫却不弱,不过嘛……此时的郑智已经回撤到禁区附近去协助防守了,球队如果要打反击,怎么可能指望得上他?
最重要的是,马克……这个十六岁多一点的男孩,他能在这种大赛中有发挥的余地吗?这还只是一个未长大的孩子罢了,要是顶不住压力,该不会成为他的(yin)影,以后就废了吧?
中国球迷很不理解张行的换人调整,甚至在国内的一些转播频道中,解说员都忍不住直接开喷了。
“张教练到底是在想什么?一个十六岁的孩子罢了,在这种关键时刻,他竟然让一个孩子上去?”
“三哥就算体能下降,但他对球队的贡献,再怎么也不是一个小孩子能够相比的吧?……这是一个看不懂的换人,如果中国队最终……那么,张行一定要为此负上全责!”
“……马克,目前效力于英超联赛埃弗顿,已经在顶级联赛中有过出场记录……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很有天赋和潜力的年轻球员,或许未来他会成为国足极为重要的一员,但是现在……他还是太年轻了!也没有过国际大赛的惊艳!在这样的比赛中临危受命,他能顶住巨大的压力吗?……不管怎么说,加油吧,既然换人已成定局,只希望小马克能有好的表现,不求发挥出色,至少……也能过得去!”
国内的球迷和评论员们纷纷不看好马克的出场,就连现场的中国队替补席上的一众替补球员也有着不敢置信的神色,马克最近一段时间在训练中的表现确实很不错,但训练是训练,比赛是比赛,马克他……还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啊!这种强度且无比重要的比赛,教练竟然派上一个孩子,这简直是……这是赌(博)吗?赌得也太大了吧?
张行没有解释,作为球队的教练,他也没有解释的必要。事实上,张行想的很简单,中国队就这么些人,在他看来,水平都差不多,而专职防守的球员也就那么小猫两三只。如今球队形势不利,自然是要加强防守,那么,作为正牌防守后腰的马克,自然就进入了他的眼帘。
当然,在他内心深处,未必没有对马克有很高的期待的念头,说归到底,上一次英国之行,马克在联赛中的表现,实在是叫他记忆深刻。
反正换谁不是上,好歹马克是一名专职防守的后腰,所以……就他了!
看见披着88号球衣的马克站在场边等候入场,曾恪也愣住了,是,没错,他是给张行建议要求现在进行换人,来打乱对方的节奏,但是……我特么没叫你乱换人啊!你特么的,竟然把马克给换上来了?你这是在逗我吗?马克马克,他还是个孩子啊……
马克最近一段时间的进步曾恪是看在眼里,也是让他充满欣慰的,但是……时间还短啊,马克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成长啊,结果你现在……你特么的,脑袋到底是怎么想的?要是上场之后发挥不理想,把马克给打击到了,你这不是毁了一个好苗子吗?
要不是在比赛中,曾恪都想冲到张行面前,一拳砸开他的脑袋,看看里面究竟装的是水还是浆糊了!
但木已成舟,曾恪也只能无奈的摇头苦笑,他和马克这对“养父子”之间的第一次并肩作战,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期而至了。
终于等到了死球的机会,马克和下场的蒿俊闵击掌了一下,然后小跑着冲入了球场,早就注意着的曾恪迎了上去,不管怎么样,该有的鼓励和“提醒”还是要有的。
“马克你……”
话音未落,马克表情酷酷的说道:“……后面就交给我了,只要我在,就不会让他们轻易威胁到禁区的……你就在前面,不要回来了,有机会我就会把球交给你!去吧!”
曾恪:“……”
到底我是你爹!还是你是我爹啊!
你这态度,真特么的……
好吧,曾恪彻底无语了,他看得出来,马克是真的信心满满,估计这段时间在训练场上的发挥,让他已经达到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境界。
“好好表现!”
曾恪扯了扯嘴角,最终丢下这一句,跑开了。
“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马克信心十足的握紧了拳头,眼神宛若凶狠的恶狼一般,凌厉无比。
……
曾恪对马克的潜力和实力有信心,但对马克这么快就代表中国队在大赛中出场会有怎样的表现却没有多少信心,毕竟,马克太年轻了,而且也没有什么大赛经验,鬼特么知道他会踢成什么样子,毕竟,影响一名球员在球场上发挥的,不仅仅只是实力,还有心态和经验等诸多客观因素!
可是马克……
估计和曾恪同样想法的人很多,但很快的,所有人都一副瞪大了眼,张大了嘴的吃惊模样!
不是马克的表现出乎预料的好,而是……他的表现,出乎预料的爆炸!
刚刚上场,年轻的马克却没有丝毫的紧张情绪,主队的一次攻势刚刚推过半场,马克就气势汹汹的冲上去,连人带球一起给撞翻在地!
:。:
足坛最强作死系统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暴躁(小)马哥
/
上场之后,二话不说,先干翻一名对方球员,这还真是……年轻人真是火气大啊,脾气暴躁得没边了。
因为马克这一次毫无由头的撞人犯规,主裁判吹响了手中的哨子,现场甚至都为之寂静了两秒,估计主队球迷也对这位“暴躁小哥”也感到莫名其妙,再然后……便是铺天盖地的嘘声和叫骂。
小瘪犊子,你哪里来的啊!这是我们的地盘你知道不?上来就“使坏”,真特么的……不嘘你我就不是人!
曾恪有些头疼的捂住了自己的眼睛,我的小马哥诶,你还真是……人狠话不多啊!上来就“干架”,你这到底得心脏多大才能干出这种事啊!
曾恪隐隐觉得这一幕有些熟悉,看着仍旧是一副“我就是这么吊”,杀气腾腾面容的马克,曾恪恍然觉得,这一幕……卧槽,在训练场上,马克不就是这副模样吗?管他对手是谁,我就是要搞破坏,我就是要用各种方式来阻断对手的攻势,将整个中场都“扫(dang)”得干干净净!
屠(夫)!
中场绞肉机!
曾恪的脑海里第一时间就浮现出了这样的念头。
“不会吧?这么快就进入了状态……这才是他的第一次正式大赛代表球队出场啊……马克这小子,是要搞事情吧?”
和曾恪同样浮现出怪异念头的人还有很多,场边的替补席上,一众国足替补们在位小马哥的“人狠话不多”咂舌之余,也不禁觉得身上隐隐有些脚疼,胸疼,手疼……在最近的训练中,小马克就是这么一副“杀气冲天”的样子,见谁都要扑,见谁都要去踢去撞,总之只要是对手,他就想尽一切办法要干翻……每个和马克做过对手的国足球员,可都是被他的疯狗式踢法给弄得苦不堪言,现在……
“卧槽,小马哥这是要搞事情啊!”
“我的天,小马哥还真是……谁都不怵啊!训练只中踢我们,现在倒好,直接去踢澳洲袋鼠了!”
“……我忽然很期待他的表现了!来吧来吧,让我们看看,小马哥是不是会让澳洲袋鼠们也吃尽苦头!”
……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马克的行为其实是有些“恶劣”的,不过得益于他刚刚出场,主裁判最终还是手下留情了,只是口中郑(重)(警)告了一番,没有出牌。
但很快主裁判就后悔了,因为……他的警(告)完全没有鸟用,这位年轻的中国球员,就跟个“疯狗”似的,在场上疯狂的跑动,疯狂的“扑抢”,能抢球就抢,抢不了就……直接把持球球员给弄翻。
推拉只是常规(操)作,撞顶也是家常便饭,更别提其余的小动作了,更是数不胜数……总之就一个目的,将中场彻底搅乱,将对手的攻势统统拦阻住,哪怕是犯规都在所不惜。
偏偏马克的精力和体能还旺盛充沛得令人震惊,他的覆盖范围极大,就像是一辆推土机一般,把中场来来回来的犁过去犁过来,顺带着还带着一张令人望而生畏的“凶狠脸”……在马克蛮不讲理的死缠烂打下,整个中场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对于中国队来说,中场乱了也就乱了,反正他们现在是被动防守一方,中场一乱,他们的压力反而小了。
而对于主队澳大利亚来说,那就是苦不堪言了。遇上这么个疯子,正常的攻势根本就没办法组(zhi),只要足球走地面推进过半场,马克就会气势汹汹的冲上来,不管是正常防守还是非正常防守,总之被缠上就甩不掉了,进攻也就到此为止了。
澳大利亚倒是想过利用传递配合避开马克这一点,但问题是,中国队的其他球员可不是死人!半场内,中国队堆积的防守球员可是很多的,空间并不大,传递的话只能是将进攻节奏给放慢,然后就失去了威胁性……
澳大利亚随后也尝试了长传冲吊,这倒是一个好办法,马克的扫(荡)范围确实很大,但再大,也比不上足球在空中飞行的速度。但……还是那个问题,中国队后场堆积了一群防守球员,禁区内更是有五个后卫,饶是的“袋鼠们”身高马大,但中国球员也不怵啊,利用人数优势,死死的扼住了腹心位置。
这就很令人尴尬了,地面配合首先要遭遇中国队锋线上球员的(sao)扰拦阻,随即又要面临马克这个“中场绞肉机”,最后又是层层叠叠的后卫森林……压根就传不过,打不透。
打高空球呢,对方同样重兵布防,还是无法制造太大的威胁。
澳大利亚的攻势,就这么停滞了下来——不停滞不行,中国队这种搅乱赛场节奏的“王(八)拳”踢法,着实叫他们无可奈何。
不过中国队也不是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最显眼的就是——马克出场之后,因为踢法太过凶悍,动作很大,很多时候压根没有收势收脚的打算,他不出意外的上了主裁判的重点关注名单。
第七十六分钟,马克再一次“恶意”冲撞,将澳大利亚的中场布雷西亚诺撞翻在地,多次警(告)无果之后,主裁判没有再“宽容”这个小年轻,直接向马克出示了黄牌。
马克拍拍屁(股),很坦然的接受了这张黄牌,然后转身跑了,连一丝争辩的意思都没有。
“早就应该给牌了!裁判现在才给牌,是刚想起来他的裤兜里今天装了黄卡片的吗?”
“……裁判先生,您是不是搞错了?要我说,你应该直接送给这个粗鲁的家伙一张红色卡片,让他衮蛋!”
“身上背着一张黄牌,这下他的动作应该要收敛一些了吧!”
主场球迷愤愤不平的一边叫嚷一边发出嘘声,可以说,此时的主队球迷是“恨”透了马克这个粗野蛮不讲理的家伙,他们的攻势原本踢得顺风顺水,并且场面上大占上风,但一切都因为马克的出场而改变了,这个家伙不但自己在中场跟个“绞肉机”一般来回扫(荡),还带动着整支中国队一起“发疯”,中国队越守越有心得,越踢越有斗志,硬生生的将澳大利亚的优势给打没了。
这种“搅(屎)棍”,对手球迷怎能不恨?
当然,坐在电视机和电脑前的中国球迷则是另外一副心情了。
“诶诶诶,这个叫马克的小家伙不错啊!虽然很年轻,但是在球场上,是真的够拼啊!”
“……呃,虽然踢起来似乎真的挺凶悍的,不过……后腰球员嘛,管他过程怎么样,只要能将对手的进攻阻拦住就成了!小家伙真是气势十足,加油啊!”
“……不妙了!作为后防线前最为倚重的一道防线,马克现在身上背了一张黄牌,接下来的时间可能会踢得束手束脚,这可能对中国队有很大的影响……”
国内的球迷也在热切的讨论,网络上的留言飞快的刷新着。
只是谁都没想到,马克确实是一个狠人,所有人都觉得马克背了一张黄牌的警告,会因此束手束脚,结果……马克压根就没有丝毫收敛的意思,该气势汹汹冲上去的时候,丝毫不犹豫,该下狠手狠脚犯规的时候,也丝毫不脚软。
“这个家伙,到底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就是一个愣头青啊!”
“主裁判又警告了他几次,我的天,再这么下去,要不了多久,主裁判就该送他离场了吧?”
“马克是真的很拼,不过……还是要注意一下自己的动作尺度啊!只有十六岁的马克能在第一次正式代表国家队出场的比赛中有这样的表现已经很叫人惊讶了,没必要……卧槽!什么情况?澳大利亚有球员倒在禁区附近,哨子响了,主裁判跑了过来,让我们看看这个球是怎么回事……”
第八十四分钟,中国队的禁区前沿一片混乱,主队前锋卡希尔倒在禁区里,澳大利亚球员全部围了上来,马克则是丝毫不坠气势的怒瞪着一群人高马大的澳洲袋鼠,曾恪第一时间冲了上来,将马克护在身后,队友们也赶紧围上来壮气势。
现场的慢镜头回放很快显示了出来,澳大利亚的攻势打到禁区前沿,几次传递之后,卡希尔扣球抹过了冯萧挺,眼看着就要杀入禁区,马克斜刺里冲上来,二话不说,直接下脚滑铲,连人带球一起铲翻在地。
犯规,是毫无疑问的。
这也是澳大利亚球员如此愤怒的原因,不提马克突然的铲球有可能使得卡希尔受伤,最主要的,这个球如果卡希尔杀进禁区,就可以直面门将了,一次势在必得的单刀机会,却直接被马克给破坏了——犯规,也是一种破坏,任意球和单刀球,哪个更容易进球,常理下自然是后者,毕竟不是每一支球队都有一个如曾恪这般的任意球“大(师)”。
电子大屏幕上回放的镜头,证明了这确实不是一个点球,卡希尔倒地之后虽然翻了两个跟头翻进了禁区,但马克的犯规地点确实是在禁区外。
这是一个任意球!
澳大利亚获得了一个禁区线上的任意球机会,而马克,也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
足坛最强作死系统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十强赛首胜
主裁判高举右手,黄牌赫然被捏在手中,再然后……两黄变一红,红牌在马克的头顶扬起!
马克,被驱离出场。
中国队还有球员在向主裁判解释和求情,希望主裁判能够收回判罚。
但一切无可变更,马克红牌离场已成定局。
出场不到二十分钟,马克就得到两张黄牌,并且最终被红牌罚下,这么快就被罚下,速度不说是足坛最快,但也算是很“稀罕”了。
主裁判估计都有些可乐,半真半假的向马克做了一个大拇指的手势。
说是假,是因为此时马克都被驱逐,这个动作看起来有些像是嘲讽。
但实际上,主裁判还真是没有嘲讽马克的意思,这位年仅十六岁的中国国脚,虽然上场时间不多,但带来的战术效果却是极为明显的,先是在大赛中不怯场,表现得拼劲十足,其次,别看他抢得凶,动作也很是凶悍,最后更是被红牌罚下,但却硬生生的把主队的攻势给搅得一团糟,最终停滞不前。
哪怕只有不足二十分钟的时间,但他却是将澳大利亚的精气神给打散了,君不见在比赛中,澳大利亚的持球球员一看到马克扑上来,立马就吓得绕道走。
足球场上的“恶人”,有时候还真是很令人生畏的。
“马克被红牌罚下,中国队现在面临少打一人的困难局面了……不过庆幸的是,比赛时间已经不多,中国队只需要再坚持几分钟,就能从墨尔本带走一场胜利!”
“……马克的犯规有些冲动了……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让卡希尔带球杀入禁区,那么后果很可能是中国队无法承受的……马克用自己离场的代价,换来了中国队‘求生’的机会!”
“……虽然出场时间不多,但显然马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小伙子,他很有冲劲,踢球风格也很凶悍勇敢,在中国队后腰这个位置,马克必然是一个很有力的补充……就算这场比赛中国队最终没能守住三分,但马克依然会是这场比赛最大的收获!”
中国的评论员正在就这次判罚或长吁短叹,或是称赞或是遗憾摇头,场上,曾恪看着酷酷的转过头准备离场的马克,想了想,叫住了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