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娘来种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恋小爱
“凌夫人请放心,本官是寒门出身,这笔银子不会挪为私用,本官保证。”
为什么跟她作保证,郭志强不理解。
反正就是本能的说了。
林素惊讶之余,忙不迭摇头,道
“看郭大人说的,小妇人不信谁都不能不信郭大人。说句不怎么好听的实在话,郭夫人的私有,可比那笔银子多太多了。”
郭志强闻言,重重点头。
虽然这话有些伤自尊,但事实就是这样。
人家是郡主,虽然长得一般,但他打小就在农家长大。
心知过日子实在最好。
娇妻虽然讲究,但对他没说的。
吃穿用度,无不是最好,他想做什么,只要知会一声立马支持。
所以他的俸禄,全都交给媳妇儿,由她支配,不分彼此。
看着很会说话的林素,竖起大拇指,道
“凌夫人这心思,本官佩服。”
“草民杨氏,见过郭大人。”
一个女子的声音窜入,打断了两个人的对话。
郭志强看着地上跪着的人,忙开口道
“起来吧,本官穿着常服,不用这么多礼。这位是凌夫人。”
杨氏起身,看了眼林素,侧身行礼,说
“见过凌夫人。”
“这位就是本官跟凌夫人说的杨娘子,来这边照顾的。她是师爷的弟妹,也算是知根知底儿。”
林素听了点头,看着杨氏,道
“麻烦杨娘子带路,小妇人想看看这些老人们。”
“不敢当不敢当,凌夫人屋里请,屋里请。”
边说边推开门,原本应该是寺庙正殿的地方,如今改成了饭堂。
左右两侧都有炉子,炉膛内也都烧了火,类似农家的东西屋。
林素走进看了看,碗架子是重新打的,能看出来。
里面的碗筷有些旧,但没有缺口、裂纹的。
杨氏看着林素的眼神,忙开口解释着说
“这些都是草民去杂货铺买的便宜货。不算贵,但能用。”
“能用就行,这么做很好。”林素点点头。
跟着一起进了东屋,这一进不要紧,林素跟郭志强全都蹙眉。
屋子收拾的还算干净,但是屋里的味道……
看得出来,杨氏已经尽力再收拾了,只不过不能动的人有,所以……
屋里除了整条的大炕,再有就是地、窗户,没有什么其他的家具。
从门口走到最里面,感觉要走上个分钟。
炕上的有坐着的,有躺着的,还有“啊……啊……”叫的。
屋子里倒是不冷,而且每个炕洞都有烧火。
看着那些不能动的,林素陷入了沉思。
懂礼数的人,冲郭大人磕头道谢。
谢他给了他们一个栖身之所。
谢他给大家一个吃饱饭的地儿。
林素降低存在感,看着杨氏压低声音,问
“这样没什么理智,卧炕的人,多吗”
“不少。”杨氏颔首回答,“这屋里六个,西屋差不多有七个。东西屋加起来,一共六十三个人。”
六十三个
不能动的有十三个,还分了两屋
这样可不好。
林素想了下,拉着杨氏出去了。
至于郭志强,反正他现在脱不开身,她也顾不上了。
二人站在外屋地,林素开口问道
“这破庙还有其他房间吗”
“有的有的,不过没有收拾。我……我晚上是不在这边的。”
“我明白。”林素点头。
人家来着上工是为了贴补家用,自然不能白天、黑夜都在这。
“你带我去看看,然后再说。”
“好的,凌夫人这边走。”杨氏带着她出了屋子。
从右侧的巷道过去,恰好红霞抱着猪肉在前面。
来之前,县衙准备了不少东西。
粮食、佐料、白菜、土豆……
这些都是县里的富绅,在郭志强的“提点”下,“主动”捐献的。
来到正屋,杨氏推开门,说
“这几间原本是庙里和尚住的禅房。后来寺庙落败,和尚们也走了,就这么一直空着。那边两间现在是库房,装粮食、菜啥的。”
林素走进正屋,屋里很冷。
一看就是很久没有人住过了。
这间破庙在县里的最角落,平日不往这边走,根本发现不到。
元爷倒是个热心肠啊,每个月都在这边设粥场。
屋子里,炕、炉子都有。还有几个箱子,在炕头,不怎么好,但对付着也能用。
林素靠着窗台,轻声地说
“杨娘子,你看我这样帮你安排好不好,我就是个建议。刚才在屋里,我隐约闻到了些气味,说到底你不容易,能让屋里干净、味道小,肯定费了不少功夫。”
杨氏闻言,忙不迭摇头,不敢邀功……
第643章 还能无罪释放?
“我是这么想的,把那些不能动的,没什么理智的人,都放在这间屋子。”
“凌夫人的意思是……”
“集中照顾,让其他人也能得到休息。”
杨氏听到这话不吱声了。
实在是……没法达到。
她一个人照顾两边的人,还要做饭、收拾屋子,一个月一两银子实在太少。
如果不是大伯哥承诺,以后会不一样,她真的在第二天就想不做了。
现在又这么要求……
想了下,还是决定说出实情。
“凌夫人,你刚才说的我都理解。可是……我就一个人,照顾前面顾不上后面,我实在忙不过来。”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会跟郭大人重新制定。一个人照顾六十三个人,的确不是什么轻省的活儿。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得换洗衣服,这些都不轻省。”
杨氏听到这话,长舒口气。
还好,还好不是真的让她一个人做。
“我是这么想的,最起码这边要有三个人。一个人专门照顾这十三个人,剩下的两个负责做饭,照顾那些能自理的。”
“等开春能种菜了,让那些老人们都种菜,活动活动。至于衣服啥的,这个有人会来洗,你不用担心。”
正说着,屋门拉开,郭志强从外面走进来。
二人纷纷福身行礼,嘴里唤着“郭大人”。
“免礼。”郭志强说完,冲着林素,道,“这一次凌夫人过来,可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本官对这个不是很懂,还是想听凌夫人的意思。”
林素侧身行礼,看着他坦然的说
“小妇人猜到了大人的用意,也谢谢大人信任小妇人。一切准备的都很不错,较以前来讲,这些乞丐得到了安置,有个暖和、遮风的地方很不错。”
“但一些细节还是要注意些。毕竟郭大人这个地方若是出采,相信各个县城都会效仿,大人说是不”
郭志强闻言颔首,毫不隐瞒的道
“自然。本官做这个,就是为了让那些嚼舌根的人闭嘴。”
嚼舌根都嚼了什么
不用想也知道。
无非就是祖坟冒青烟,娶了郡主。
放着郡马爷不做,非得做县令,华而不实……
不管说什么吧,郭志强现在都憋着一股劲儿。
一股强烈要证明自己的劲儿。
林素当然要支持,这东西就跟她做冬捕观光团是一个道理。
做出来了,大家效仿,称赞。
做不出来,那小话你就听着吧,什么难听的都有。
想到这儿,林素看着他,轻声的说
“小妇人是这么想的。首先,这边要增加人手,只是一个人根本不够。其次,要把不能自理的,没什么约束力的挪出来,这样大家都能休息好。”
“再有,大人那边不是有很多犯小错的熊人吗再发钱之余,让他们来这边给老人们洗衣服,算是劳动改造。开春开辟菜园子……”
林素洋洋洒洒的说着自给自足的养老院。
郭志强听了除了惊讶,更多的是佩服。
毕竟这个女人不简单,短短这么会儿功夫,就能想到这些。
如果他知道眼前的女人来自未来,估计就不是佩服,而是害怕了。
“……最好弄快匾额,就提个‘敬老院’。打爹骂娘不想照顾的,就把老人接过来,然后让他的子女给钱。除了粮食,一个月还得额外给个一两银子作为照顾费,到时候看谁敢不孝顺。”
杨氏听到这话,眨巴了两下眼睛,没有吱声。
但却竖起大拇指,满心佩服。
郭志强是个行动派的,汲取了林素说的一切措施,便让人开始落实。
林素从屋里出来,看着艳阳高照的蓝天,嘴角微微上扬。
能把这地方弄出来,相信郭志强不会独吞功劳。
到时候……
呵呵,林倩,我要去京城了,你可得让我刮目相看啊!
……
……
从破庙出来,林素便跟郭志强“分道扬镳”了。
都是有家的人,人家回家陪媳妇儿,她得回家陪老公。
跟红霞坐上马车回到客栈,戴荃刚刚得空休息。
看着从前面进来的林素,忙放下手里的茶杯,道
“妹子回来了。川子还没回来呢。”
林素闻言颔首,走到他面前坐下,说
“二哥,咱们客栈的被褥以后若是有淘汰的,就给县里的敬老院送去。”
“敬老院”
“嗯。”林素点头,给自己倒了杯茶,说,“是县令把那间破庙收拾了,专门给那些乞讨的老人们住。”
戴荃听到这话,不住的颔首。
寻常人家的棉被,都得盖一被子,甭管多沉。
但客栈就不一样了。
你弄那么沉的被子给人家,人家都不乐意,所以会定期更换一下。
更换的被子会改成褥子铺床,但这么下去,褥子会很多,以至于最后用不完、糟烂。
如今有地方送还真好,既能帮助人,又能不浪费,两全其美。
“二哥,你上次跟三哥回来,去看戴妮了吗”
“没看到。”戴荃摇头,长叹口气,说,“挪去府城大牢,想看也看不了。托人给送了些东西,具体到没到手也不知道。”
话里有着无奈。
林素见状,倒也没说凌慕川去看戴妮的事情。
万一有个什么变故,除了让戴荃跟着着急,其他什么作用都没有。
想到这儿,林素喝口水,看着他又道
“今儿我去县衙谢了郭夫人。她那边说了,这些难民的药钱会管,不用走客栈的账。”
这事儿戴荃早就知道,心里也明白她的用意,不在意的摇摇头,道
“我没事儿。什么风浪都见过了,这点儿东西不算啥。妮儿反正没有性命危险,真要是通过这次得了教训,回来我就让她在客栈做个刷碗工,管个吃住还是可以的。”
还得是亲兄妹。
林素叹口气,看着他点点头,说
“二哥做事自然不用担心,如果她真的改过自新,在帮她找个人家也不是不行。那种死了妻子的,应该不会在意这些。”
“唉,往后再说吧。”戴荃摇摇头,没有打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