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神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女侠独孤雯
做到这一点,或许没有必要把对识字与文化的要求设定的那样严格就可以了,而且吸取之前的不少教训,张凡也觉得应该让更多拥有一定技艺的匠师也在很大程度上云集过来。
当然与此对应的,这样一个群体对贡赋的需求规模恐怕也会更高。把运输损耗考虑过来,百分之二三这样的人口恐怕也需要一成左右的税务需求才能在某种程度上维持半脱产并有所建树的规模。这还是在原有的生活水平很可能大幅度降低的前提下。给天下各州县分封区域的压力就不是以前那样可有可无了。
但很显然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更贴合实际只有这样,整个天下才不会有“头部过轻”的隐患,中央王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平衡四方,不至于在某种程度上过于依赖于自身。
就这样,在有条件确保并不算太长的时间之后平阳新城的力量至少会有最限度的自保之力之后,张凡就开始把新的任务和规划方在了扩充平阳新城方面。
原有的打算,张凡一开始是准备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整的,不过如果那样做,很显然就开了一个“说了不算”的并不算太好的榜样,这毫无疑问是不利的。因此,“三年之考”没有变,只是很大程度上改换了内容。“十年约战”也没有大变的打算,只是准备的方向开始从夯实质量向首先扩展规模方向发展。
按照张凡的大致估算,恐怕需要至少二十年的时间,或许许多事情才算真正巩固,或许到了那个时候,整个体系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抗风险冗余。
当然这样一来,一套至少短时间内还算能够有效的管理机构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必要的需求了。之前的时候,张凡凭借自己超常的精神力和传音能力,能够在百万人左右的范围内直接省去大部分行政班子。不过如果面对几百万或者更多的人群,张凡就至少需要一套公文传讯班子、匠监、将领层面上的军官层来代替自治法庭、民兵联防、各种商会之类的自组织以外必要的需求了。
对于拥有超凡监控能力的人来说,仅仅是选拔一些传送自己旨意和公文的人并不是什么难事,很快张凡就挑选出了百余名男性还有四百多名女性做为另外一套类似于传讯和公文体系一般的班子。这其中还有百名还算多少有一些才能的人则负责一些最简单的民访、情报有关的事物。毕竟很多事情自己是不可能完全靠那些独自生存都还面临很大问题的远蛮部的孩子们去处理的。
就这样,伴随着张凡归来,新一轮的“冬季征发”又开始了。各州县都不得不出人出财投入投入更多的粮食给养乃至人力用于平阳新城一代的新的大规模兴建。
在时间并不像上一次那样紧迫的情况下,很多东西都宽松了很多,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因陋就简。扩建的外围新城中不但有规格并不逊色于以往的宅院区,还在这专门的宅园区内空出了许多专门为以后的店铺、工坊、校园、操场等地方所准备的场所。整个平阳新城及其周边方圆三十里左右的见方的区域内似乎又开始重新变成了一个大工地,热火朝天的忙碌了起来。
若是寻常人,不免管理能力还是要通过很多间接的方式来进行,会有很多不周全的地方,可是对于精神感知能力极为强大的张凡来说似乎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在张凡亲自监管之下,很多事情都尽可能的做到了赏罚分明,人们的劳作效率也非以往可以相提并论,进度也比很多匠监们的预期极大的提前了。
按照以前的预期,一百五十万人三个月的劳作顶天也就是把新城体系按照还算像样的住宅区部分完成而已。可在张凡的有效奖励乃至监督之下,仅仅不到五百万个工月的时间,一座前所未有方圆三十里左右的新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像模像样的建了起来。除了城墙似乎还没有完工外,包括水塔、排水与地下工程等很多都开始完备起来。人口还没有四五百万之众,可一个前所未有的能够容纳四五百万居民的新城却在此时此刻开始成形起来。
就在热火朝天的忙碌还没有真正结束,只是有一部分人开始返乡的时候,按照张凡的安排,第一波次前来补充应试的人则从九州各地按照重新的公告开始集合起来。
这一次,张凡的考核没有如同以前那样严格,不会在文化上吹毛求疵以求身世。只要能具备写信的本领,并且错字代字低于百分之二的水平就可以了。即便做不到这一点,但在百工匠艺、算学乃至其他能力方面有独特特长的也都留了下来。总共超过一百二十万前来应募的人群,只有四十万左右被淘汰,被淘汰的比例明显低于一半,这是很多人在按照约定赶来之前都不曾料想到的。
在随后整整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事情终究还算是没有太大的波折和乱子。从累计六百万各地征募赶来应试的人群中,包括家属在内有不到四百万人被留了下来,整个平阳新城的人口一下就增加到了五百万人。
随后在经过整整又一个冬天的忙碌之后,日常生活之外的军事防御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形了。包括连绵一百二十里、留千万土石方左右前所未有的城墙体系,乃至层内四通八达的地道网络。
或许对于真正意义上并不比张凡逊色多少以上的高手看来,这样前所未有的城防体系仍然没有太大的意义,可是若对方并不仅仅只有少数江湖武人来攻,还有规模不小的仆从大军的话,那很显然这种防御体系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作用了。
到了开始筹划的第三年时候,张凡也按照以前的构想开始在最早第一批老居民中进行了重新的考核淘汰。张凡最终还是通透了。或许在没有自己的情况下,某些懈怠的事情最终还是会出现,不过至少在自己还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丧失主导性的控制能力的时候应该让一些事情成为一种风气和文化,这样就算在以后走向衰败,那也不会来的太快,足够让新生的公民社会体系发展到底子更雄厚,规模也更为庞大的程度。
当然,每年上亿石粮价财物的供奉加上扩充而来的人群中拥有各种工匠技艺能力的人比例也远远高于寻常城市,当一切都开始步入正轨的时候,这座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认真规划之下的新城就变得在这个时代空前的繁华起来。同东原国以前常见的一些大城还不一样,那种繁华并不是寻常意义上的人间烟火气息,还多了许多大气、纪律、整洁、健康向上的氛围所形成的朝气,是以往的任何旧城都很少见到的。。。
就在张凡这几年的时间内让整个平阳新城都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的时候,各州府分封的西山派江湖人也越来越多的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是所要缴纳的税赋似乎越来越多的时候。
“要照我看,当初那张凡以分封的理由安置乃至拆散我们就没有安什么好心看着吧,迟早有一天会清理掉我们这些人,重新让全天下变成一个新的东原国的。。。”
“是啊,这几年来,那人看似没有谋求太多地方的治权,可是做的那一件事情不是磨刀霍霍一切毫无疑问都是冲着我们来的。。。”
虽然有很多人感觉到了恐慌和不满,可是回想起过去的不少事情,还是没有太多的人敢于真正进行摊牌决裂。
就在秘密的会议似乎有些沉闷的时候,终于有人也打破了僵局“这样吧,我们先看看那人究竟是什么意思。一成左右的税赋,我们还算是勉强能够接受,但一成五就应该是个上限了。如果超过了一成五,那如果我们在想要捞取一些最为基本的需求,毫无疑问就会引发人心问题。”
经过这样有心人的提醒,很多人也都开始意识到一些最为关键的问题来如果平阳新城那里收税收的太多,毫无疑问就会让全天下的很多人来自保的提气也都没有了。
同张凡所想象的不同,这一次在没有太多的人有阴谋的决心的时候,还是有一些被推上前台的愣头青主动开始通过风闻传信的方式来试探张凡未来的打算。
对此,张凡也并没有打压或者不会应的打算,同样借助公报之类的手段表达了自己一些大致的规划和想法向各地征集的税收暂时不会明显的再增加了。不过在一些年景不好的特殊情况,还是有可能提高到一成三四左右的比例来确保平阳新城。自己也相信在天下的田地很大程度上还似乎有一些余力的情况下应该还是有不少发展空间的。未来数十年内的繁衍应该都不成问题。一个甲子的时间内,平阳新城的最终人口连同疏散到周边的也包括在内或许会达到千万人左右的规模,不过那个时候天下的人口也会繁衍到四亿的规模,负担比例并不会很大程度上的增加。
张凡的这种回应,除了表达不会再增加掠取天下利益份额比例之外,还表达了一种自己很讲道理,不是为所欲为君主的作风。就这样,一些开始躁动不安的人也只能暂时压制住自己的不满,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也认了。。
多少让张凡有些犹豫并好歹思考了一些的事情是面对一些请求允许各地修自由修建堡垒的提议,张凡也没有完全忽视,并同样订立下一些规则加以限制即,中央的税收可以不超过一成五。地方上的各种负担,包括官营的买卖在内也不能超过一成五的比例。如果被检举或者发现超过了这个比例,自己在很大程度上有权问罪。
此时的张凡也不介意表现出了强势的一面。
。
第四百一十章 远行安排
其实张凡从内心中一开始并不愿意给某些人这样的面子,时至今日,在自己某种程度上已经算不上孤家寡人的情况下,就算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摊牌,张凡有十足把握大胜之,或许从那以后可以彻底奠定一个完全不同的大一统格局。只是张凡在权衡之后最终还是没有那样做。
回想自己过去的一切,似乎在很大程度上都更像是某种“文明保姆”管理乃至自组织智能在自己强大的精神力感知面前都会被替代了,如果是这样,真的能够树立某种能够树立某种长治久安的自我能力吗此时的张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开始思考要不要在十年之期到来的时候,对那些人们进行一些大考了。至于还留在帝王崖的孩子们本身,乃至跟着来到新城的,张凡也打算重新进行一翻安排,以求那些孩子们能够在自己离开或者不在的时候能够有条件独立生存下去。至少能够坚持到大概十年之约期满的时候。
因此在安顿好新城扩充乃至未来一些基本基础法规的制定、自组织的筹建之后,张凡又开始回归到帝王崖内的地宫内,再一次同远蛮部的孩子们在一起了。
或许是经历过不少事情,背负着太多的东西,也或许是远蛮部的孩子们从记事起生活环境就与东原国不同。张凡不在的时间里,几乎所有孩子们都能按照张凡的要求去做,没有出过什么漏子。自远蛮部那里归来三年有余的时间之后,几乎所有孩子们不但能够通晓东原国文字乃至张凡所教授的一种特殊文字,而且在语言方面乃至其他方面至少也能做到最大限度的模拟东原国一般民众了。
闲暇或者张凡没有太多要求的时候,地宫内的孩子们也不像以前那样乐于玩闹,而是在过了蒙学的年纪之后多少有了相当程度的自治力。
在张凡归来之后,并没有再次让这些孩子们去学什么太多的文化,张凡也没有教授这些孩子们诸如一些最低限度自卫之外的战斗技巧之类的东西,而是郑重其事的进行了一次“订婚仪式”
“你们是整个远蛮部最后的希望,因此未来一代人甚至两三代人的时间内,也就是你们有生之年这些日子最大的任务其实就是繁育后代,并以足够先进的文化教育好后代。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枯或许只有汇入大海才能够真正如此,而不是一味的保持过去的那些落后传统,那是终究没有什么出路的。。。”
张凡让孩子们集结起来齐聚一堂之后说道“这几年的时间以来,你们相互在一起的时间应该比我与你们在一起的时间要多。现在是你们选择订婚的时候了。记住了,你们有选择的自由,但没有不按规矩选择或不选择的自由。一名男孩配三个女孩,你们尽量不要太苛刻的要求,先把自己的心有所属写纸条之后送给我吧。我会尽可能的进行调剂,尽量参考你们的意愿,但不会完全如此。你们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张凡一开始打算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以避免隐患,不过思索片刻之后还是放弃了。很多时候,自由恋爱或婚配未必就比包办合适程度强出多少,因为婚恋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某种程度上的表演自己而在长辈面前则很难长期隐瞒自己的一些情况。更何况这些孩子们虽然长大了几岁但归根结底还是孩子,而且远不能同很多特殊环境下十来岁的孩子们一样内心老成。
张凡在这些孩子们当中当然是拥有极高威信,而且此时远蛮部的孩子们乃至其部族本身的理念都不觉得这事一件值得一提的大事,最终反而没有如同张凡料想的那样异性之间中下层次的人没有太多人选择的现象,张凡只是稍稍做了一些调整就让配对基本完成,并且通过男孩主动选择和自己辅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一百五十名“长妻”,为了避免婚姻成立之后的隐患,张凡还是亲自宣布了长妻的人选。
随后,也把自己这一路上准备乃至认真思考之后的家庭原则对孩子们进行了郑重的讲述“你们在远蛮部的时候,或许见过没有人群数量限制的大家庭,大家族。很多人还记得自己的二爹三爹,二娘三娘之类。这样做不出乱子,那是因为有足够强势的族长乃至外患,可要是在东原国的情况下避免内部的纷争瓦解家庭,还要最有效率的谋求繁衍和发展,就必须实行一夫一妻多配制度。要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也就是说妻子要听从丈夫的安排,儿子要完全服从父亲的安排。当然还有正妻以外的妾。。。”
“妾是不是也要遵从正妻的安排”远蛮部的孩子们从本质上说并没有东原国的孩子们有那样多的规矩意识,因此此时也有孩子没有太多顾及的询问道。其中一名没有被分为“正妻”的孩子们说道。
听到这样的话,张凡还是多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以自己在江湖上的许多见闻,特别是精神力极大充实之后了解的一些民情。张凡并不赞同妻为妾纲的这种提法。这样的秩序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完全有利于家庭秩序,特别是在丈夫拥有很大权威的情况下。因此在思考片刻之后张凡说道“不,妻与妾没有辈分级的高下之分,所出的子女也一样。最多。。。最多只是姐妹一般的关系。谁的地位乃至权力更大,那要看丈夫的安排。。。”
在张凡面前,这些远蛮部的孩子们其实逐步也没有了太多的拘束,因此很快也就有个女孩询问道“要是。。。要是丈夫打骂我们应该怎样办”
张凡沉默片刻后郑重的说道“你们是远蛮部的孩子们,不是那些自幼就被管教的十分懂事的孩子们。但这样,其实不利于后代乃至你们自己的品德。人总是在被约束和压迫之下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严格要求自己,改进自己的品性和道德。一个恶劣的父亲更不容易给孩子负面影响,可一个母亲不同。这是我们要你们女孩在家庭关系上做出地位牺牲的原因。倘若要是有人觉得世道不公,压迫过于深重。我也不希望你们忍气吞声。对于很明心的恶人恶事与家庭内部的过度暴力,就要不畏自身性命的暗中相报。至于如何相报我想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应当知道在一起生活的人想要下手,那会有一百种以上致恶人于死地的办法。。。”听到这样的话,很多男孩们也都觉得有些不寒而栗。
张凡接着补充道“男子除了拥有家庭关系上的主导权,还拥有财产分配上的主导权。但你们应当知道这样一个规矩哪怕你们觉得其中某一个孩子十分有出息十分懂事,如果不是特别的异于常人,也应该尽可可能平均的分配以后拥有的财富或劳动成果。若是有人因为得不到足够的继承而陷入贫困,那后代的繁衍就会出问题,你们也就违背了背负的责任。这些事情应该是十分浅显的道理。。。”
张凡还叮嘱了很多,并且没有忘记这些孩子们在记忆力上并不能跟自己相提并论,因此在随后张凡也把自己的叮嘱亲自在孩子们面前记录下来,并专门的刻在了一处石壁之上。如果不是这样,张凡也很难保证自己的一些话能够始终影响着孩子们。
当然,这些远蛮部的孩子们中也有并不算愚笨的人“我们一切都听尊主的,有尊主在,一切应该都会。。。”
“可我要是不在呢还有,你们的下一代未必都拥有你们一样的经历,也未必人人都懂事。或许总会有一些不屑的后代。我还可以交给你们一些世人皆知的原则和方法。比如你们要记住对于子女的要求应该是自幼开始的,不能放纵,也禁忌与子女真正意义上的以平等朋友相待。。。”
张凡叮嘱的这些话中,很多理念其实自己也并不赞同。比如丈夫就算应该有更多一些的权力也不应该那样有主宰性;比如一些教导子女的办法其实可以更灵活一些。只不过在仔细思考之后张凡还是放弃了那些要求过高的东西。东原国内的很多尊卑观念显然是有其原因和道理的,如果不这样就无法确立一套相对安稳的秩序,很容易因为竞争而带来更多的风险。或许对于一个大型社会来说,繁衍人口已经不是首要的目的,这种封建关系应该被在很大程度上调整,可是对于这些只剩下一二百个男丁乃至几百配偶的远蛮部火种来说就显然干部是这样。
在这些孩子们面前,张凡并不打算隐瞒一切“过一段时间,等十年的给养筹集完毕,并且存储这些东西的新库也在测试中没有什么问题之后,我会远行一次,可能要与你们分别短则三年,长则十年的时间。也有一两成的可能性再也无法归来。所以许多事情现在就要有所交代。。。”
虽然同这些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并不算长,可是因为许多事情乃至比寻常东原国的孩子们更为淳朴的感情,当得知张凡将要远离的消息之后很多孩子都有些依依不舍甚至哭了起来。张凡此时也笑着劝道“人生路远,你们回想一下自从你们记事以来也不过数年的时间。而一个普通人只要饮食和养生上多加注意,并且有最低限度的子女养老保证,十有七八的人都应该能够活到八十四岁坎年之后,至少三四成以上的人都应该能够活到九十五岁坎年。没有活到这个岁数的,多是饮食上过素或过荤,生活乃至幻境中有太多影响健康的东西。我是身手不俗的武人,一百零六岁坎年是十分正常的寿命了。我们的人生还有八十年以上的光景,分别数年到十年那又有什么呢短短的一瞬罢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