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手机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愚公道
这次募兵,包括士兵安家费,武器装备费用,以及四个月的训练费用,总共需要六十万银子。请大家看资料,一刻钟后再进行商讨。”马三宝一边说一边看向身边的几位。
果然话刚刚说完蒋德璟就开口问道,
“首相大人,据我所知现在国库连十万两银子都没有,就这一项就不可能完成。六十万实在是太多了。我觉得大明眼下的情况是拿不出来的。”
“这就是最后两页纸上的内容。因为大明眼下刚刚在应天府建立,所以国库空虚。但是国库空虚不代表民间商人没钱。我打算从华夏银庄借贷一百万两银子。用于这次的对大清的战事。当然这不是白拿的,而是借贷的。抵押就是明年的税款,以及税款从此后直接入华夏钱庄存储。而国库再也不需要放多少银钱。从而怕被偷,怕有人合伙贪没。当然,陛下的内库不在此列,入不入钱庄陛下说了算。这样下来,每次工务花钱,不但内阁里会有记录,银行提款也会有记录。那些想贪墨钱财的人也就多了一些顾及。”马三宝再次解释到。
“国家的钱放在个人手里,怕是不好吧。”黄道周开口道。
“哼,华夏钱庄是老子和女儿开的,你觉得老子会看上你的那点钱”蜀王朱至澍突然开口骂道。
“啊哦这样啊,臣同意此事”黄道周愣了一下。原来是蜀王的钱庄。
“陛下没钱,国库空虚。但是咱们该做的事,一点也不能等。所以我和蜀王哥哥,三宝商量后,才想如此做。可是个人的钱你也不能白用,所以才有些条件出来。这就是办事的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以后民间的资金充裕,可是大明国库没钱,但是朝廷还要修公路,建码头,改善民生。如果等到大明朝廷有了钱,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可是我们可以先借钱修路。修完路,商业发达了,税收也会多,还款也就快了。本王觉得此事甚好,比等几十年再发展好的多。如果等几十年,大明怕是又被某个游牧部落打败了”鲁王朱以海站起来有些激动的说道。
“这,这”蒋德璟是一个老实人,你让他一下子接受这样的理念确实有些为难他了。一群人大眼瞪小眼,最后看向坐在中间龙椅上的崇真帝。
“首相,这样做好吗”
“陛下,借贷民间富余的钱财是没问题的。在原来,下面的商人献了钱财,陛下可以加官晋爵,可是这样涸泽而渔的方法只能用一次。毕竟一个商人积攒那么多的钱财是需要时间的。你总不能逼着人家都来捐献钱财嘛,这才是真的和百姓争利。
但是在钱庄借贷就没有这样的担心。我们提前花了钱,加快了国家的建设,拉动了百姓的需求量,收入增多了,当然税收多了。但是我们只是付出一点利息而已。今年还了,明年需要还可以贷,这样总即不用等待有钱,也可以把国家建设的更好。而商人也获得了一些利益。这样双赢的局面,您说何乐而不为。”马三宝微笑着说道。
“嗯,有道理。朕总不能下诏让商人捐献自己的家产吧。可是众卿有那个想把家产给朕的。你们不用说朕也知道。你们只要不贪墨就行了。
原来燕京的那些臣子。家里比朕还有钱,可是当朕需要钱募兵抵挡流寇的时候,五日间白凑了十万两。可是流寇去了燕京,他们一日就凑了上百万,可是流寇不满足,抄了他们的家,竟然抄出两千多万两的金银珠宝。你们几个说说,原来的老办法真的已经不适合了。既然是新政,那就用新的办法。此事,朕同意了。”
“臣无能,让陛下受苦了”除了马三宝和两个王爷,六个人都跪下了。
“起来吧,朕不怪你们。也不让你们捐献自己的家产。你们也有家人需要养活。所以还是从王叔的钱庄内借贷吧”崇真帝认真的点头道。
“臣附议”马士英道,
“臣保持意见”蒋德璟,黄道周道。
“此事以多数票通过。曾大人你负责此事。在五日内完成。募兵将在五日后开始。”马三宝拍板道。
“好,这样处理事情的方法比较好。朕觉得也没了原来的压力,不错”
第0884章 首次会议2
崇真帝笑着说完,拿出自己的怀表,看了看时间才十点多钟。
“卿可知,想当初如若碰到这样的大事,怕是没有个一两日是解决不了的。可是你们看看时间,我们这才一个时辰就商量好了。
三宝说的对,有些事可以慢慢商量,提前准备。可是如果碰到敌人叩边,咱们在商议几日,那最好的机会都错过了。提高效率是必须的,没有关于立法的大事就不需要召集众臣商议。内阁进行处理就足够了。但是,这就需要内阁的宰相们必须要处事公平,一切为国家和黎民百姓的利益为重。朕把丑话说在前面,如果那个人想趁机谋利,不管是为个人还是家族,那你的官就当到头了。”崇真帝看着几个宰相道。他现在是彻底想清楚了。对于马三宝的一些理论也接受了。对于他来说,身同感受,听完后的觉悟要比马三宝高的多。
“嗯。陛下说的对。本王觉得,做人做事都要有那个,哦,原则。都要为百姓谋福。如果那个敢利用职务之便谋私利。那就别怪本王手下不留情面。”作为督察署的院正,蜀王朱至澍可是有相当高的权利。
“臣等记下了。”
“谁还有事,说出来大家赶紧解决了。”崇真帝对于这样处理事情的方法很好奇,也比较想多尝试一下,所以再次问道。
“臣有事”黄师伯突然说道,
“嗯,卿自管说。”崇真帝笑着说道。
“现今已经到了春耕时分,根据首相大人原来的计划,是要把江南的一些稻谷种子换成最好的优质稻谷的。
原来都是欧阳大人在管理此事,可是既然已经开始了朝政,我觉得此事还要让大家知道一下,让陛下心里也有底。这次江南我们能够控制到的区域,需要五十万担种子。原来在川蜀,和金水城的时候,优质稻谷和普通的稻谷都是一比一点一兑换的。可以现在给,也可以等稻谷熟了。
但是现在朝廷要募兵,还要准备北方的战事。所以咱们就不能把所有的粮食都等到稻谷熟了再收了,那样的话,士兵们的军粮就不够了。臣提议商议此事。”黄师伯说完,一群人就愣住了。
“黄大人,这优质稻谷和普通的稻谷好在哪里”马士英问道,黄道周也点头附议。
“马大人,这优质稻谷一亩地能高处普通稻谷两倍的产量,而且稻米晶莹剔透,米香诱人。你们在南京城吃的好米大多都是优质稻谷。可比你家,的稻米有所不同”黄师伯解释完反问道。
“原来如此,还真是,粮店里的好米比籼米贵三成左右。如果真的是这样,值得推广。”马士英点头道。
崇真帝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所以把眼光看向马三宝。
“此事由本王来说吧,自从三宝弄了这优质稻谷,本王从来不吃别的米了。在川蜀试种过,就是最贫瘠的地里,也比普通的稻谷多产近一倍产量。在川蜀,是本王压了一下,控制兑换的比例。可是私下里已经到了一比一点四。现在川蜀大部分稻田都种的这个。
还有一个,稻谷种子,优质是不差,可是只能种三四年,再长了,优势就不明显了。此事可以相信。”蜀王朱至澍笑着说道。
“首相大人大才啊”曾樱志起身对马三宝行了一个大礼,那是一躬到底。
“曾大人客气了。这也是师门的学问之一,对百姓有利当然我就要做了。”马三宝笑着扶起曾樱志道。
“既然这样,那五十万饭的稻谷种子可够”崇真帝紧张的问道。
“够,只是原种太少,大部分是两年的种子。不过这也比现在的稻谷好得多。”黄师伯答到。
“既然如此,首相有什么好的办法”崇真帝一下站了起来。既不能耽误农耕,更不能耽误收复失地。
“很简单,陛下让利于民就行了。”马三宝笑着说道。
“首相大人如何解释”曾樱志问道。
“在南京城找两个,其他府找一个粮商。朝廷先把粮食种子换给他们,然后让他们换给百姓。这样以来就可以同时完成,既不耽误打仗也不耽误农耕。当然换粮食的时候,必须签订协议,最高换的价格必须限制,还有百姓也可以收了在还。至于违约惩罚,那就是取消其在大明的经营粮食的资格。如果再犯,那就抄没家产,坐牢去吧。大明不需要这样没有良心的商人。”马三宝厉声说道。
“好,朕已经让利了给他们了,如果他们还贪得无厌,那么坐牢也不屈了。”崇真帝同意道。
“嗯,陛下也可以许他们一些好处,让他们让利给百姓。比如以后咱们的军粮可以从他们手里采购。一期契约三年,谁不听话直接不和他做交易了。真的大宗的采购,他们肯定会心动。”马三宝笑着说道。
“哈哈,还是你小子脑子灵光。这样也好,咱们总不能每年派人下去从百姓手里收粮。”蜀王朱至澍笑着道。
“对,这个也可执行。”蒋德璟竟然第一个同意道。
“如果在原来,此事怕是通不过,群臣大多都会反对。”崇真帝摇头苦笑道。
“陛下,这就是新政的好处,公务处理的快了,陛下也不用太劳累了。”鲁王朱以海笑着说道。
“嗯,好。今日首次议事圆满,以后都要照此执行。众位爱卿,今日朕请你们吃曹家老店之酒饭,以后就有劳各位卿家了。”崇真帝站起来躬身施礼道。
“臣等不敢谢陛下信任我等。臣等敢不尽心尽力”众人起身回礼道。
燕京皇宫,李闯躺在龙椅上,李过坐在一侧。
“过儿,如此说来,咱们只能南下了”
“回叔父,南下是最好的。第一,没有寒冷的冬日。第二,每年可以种两季庄稼。这意味着,我们就不用挨饿了。还有充足的粮草养一大批将士。
叔父您也知道,陕甘民乱到底为什么,如果能解决此事,防止百姓挨饿,我们还在犹豫什么。”李过解释到。
“也是,如果咱们能吃饱,又有谁愿意造反,又有谁愿意抛家舍业的离开家乡。既然如此,那你和李岩作为此次和谈的使者,再去一趟应天府吧。有些事你可以自己做主。记住你答应我的条件。那是底限我觉得此事越早越好,这几日我在这诺大的皇宫,睡不踏实了。唉,累了。我到现在才知道老闯王的不易之处。”
“儿臣遵命”李过起身行礼道。
第0885章 和谈2
二月十五,南京城迎来了北方的代表团。领头的就是大将军李过,和李岩两位儒将。
马三宝亲自接待了他们,还在国公府设宴款待了一行人。第二日,由马士英和朱继祚打头的谈判团就和北方的代表团进行了第一次接触性的谈判。
谈判的气氛很好,因为他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奔着第三套方案去的。所以第一日下来并没有什么冲突。晚上,马士英和朱继祚到国公府汇报情况。听完两个人的回报,马三宝并不觉得意外,愣了一下这才说道,
“其实我巴不得他们不选第三个方案,因为李闯手下确实有几个厉害人物。比如李过,比如李岩,比如宋献策等等。如果能为我所用那也是帅才啊。可是一山不容二虎啊,他们都是很忠心的,这样做也是情非得已。”马士英听完愣了一下,看向朱继祚,朱继祚也是不敢相信的懵逼的样子。
“可是,国公爷,你为什么不招降他们”马士英问道。
“现在不行,除非想和李闯翻脸。再说,如果他们控制了南洋地区,对我们大明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王爷,有件事情我觉得应该问你一句,他们现在去南洋不可能带走那么多的军队,剩下的我们要不要接收,又需要什么条件”朱继祚开口问道。
“哈哈,接收。然后整改。合格的继续当兵。不合格的遣散回家,或者去工厂打工。怎么说他们也是见过血的人,要比我们新招募的人强的多。三个月就可以形成战斗力。对于那些十恶不赦的人,两个选择,第一,去前线和鞑子拼命,死了落一个烈士,给家人带来一些福利。或者直接进大牢。那样家人也会蒙羞。”
马士英提笔记下马三宝的建议,然后和朱继祚一起告辞了。
第二日继续谈判,因为目标一致,所以进程很快,一日里就谈好了三分之一的内容。但是随着进程的推进,矛盾也显露出来。首先一个就是大明负责把李闯的人运输到海峡两岸的问题。马士英同意了,可是关于人数,马士英和李过想的不一样。马士英那行运过去三万人。可是李过要求十万,五万士兵,五万百姓。朱继祚果断的拒绝。运五万士兵也不是不能答应,可是运五万百姓,朱继祚心里已经不淡定了。这是他的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掠走百姓。
“李大将军,运过去将士只是时日问题,但是运过去百姓可就是原则问题。国公爷说过,百姓才是立国之本。没了百姓,再强大的国家都要倒下。所以,运过去那么多的百姓,我看是没必要的。再说了,大将军你觉得你有足够的粮草能养活这么多的百姓”朱继祚既然想到了,就绝对不会窝在心里,轻轻的摸了摸胡须,说出来这句话。可是马士英却看到他的手在颤抖。这分明是已经动怒了。
“原则谁的原则你的么。我为什么要遵循你的原则呢这是谈判,不是你过来宣旨。总不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对吧”李岩慢慢的问道。
“你,你”朱继祚被李岩一句话噎住了,你了半天也不知道说啥。
“这话说的,李岩将军,既然这是谈判,你不是听我来宣旨的,那我也不去来听你宣判的。所以你说的那个数目也不是你说了就算的。还有一个,我听国公爷说过,你们的一部分粮食还是从金鹰寨的的商人那里供应的。如果你死了心要运过去那么多人,我也没必要以死来阻拦。只是你要想清楚,如果到时候没了粮食吃,可别后悔。”马士英也是慢慢的说道。既然大家都装逼,那就装吧。到时候拖延时间看那个着急。
“马大人说的在理,可是您也不能一句话就说死。”李过点头道。
“你也知道,国公爷一般都是打算好才会让我们执行的。他觉得你们有万人就不错了。再说了你们去了那么多人,如何安家那可是南方湿热之地,有可能暴雨倾盆,你难道让百姓都在暴雨中待着还有每多出一万人,半年的粮食要多出多少,想必大将军也能算出来。就算你们一路顺风,破城无数,可是你们等收了粮食没有半年时间也差不多吧。我们这是好意,也不愿意大明的百姓,无辜的背井离乡。”马士英继续微笑着说道。
“马大人真是厉害,可是,这次我们必须坚持。
其一,只有军队,没有百姓,在那里也经营不下去。其二,好多百姓都是将士们的家人。好多将士都想家人一起去。我想马大人不会阻止将士们和家人团圆吧。”李岩喝口茶再次说道。
“我觉得,移民要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自愿前去。不能强迫百姓去。如果你说的五万百姓都想去,我也无可厚非,我会提请国公爷,再次做出运输计划。但是大将军,你要及早做出缺乏粮食的准备。
今日就到这里。不过我想再提醒一下大将军。这一切的开始,都是鞑子被打退。如果这个做不到,条件都是白谈。国公爷说,我们的矛盾是兄弟之间的小事。但是和大清鞑子那可是生死的仇恨。希望大将军今晚好好考虑一下。如果您需要,我会请国公爷亲自来决断此事。”
“我们也明白,可是这不能作为你们压低我们条件的理由。”李岩也淡淡的回了一句。然后站起身,走了出去。
第二日谈判到此结束,马士英和朱继祚直接去了国公府,向马三宝汇报今日的谈判进度。
马三宝刚刚回到家,就看到一脸郁闷的朱继祚和一脸兴奋的马士英走了进来。
“二位大人请坐。来人,准备好茶。”马三宝笑着说道。
然后带着二人来到书房,听马士英的汇报。马士英一五一十,几乎连对方的表情都表演了出来。马三宝听完略微陈思,然后就哈哈大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