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漫画家攻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潇潇羽下
俞晨站起来发言,脑子却乱糟糟的。
鲍继意的话,他也听到了,无非是快点找出几本台柱漫画,将《鼎食》抬起来。
说得简单,问题是,上哪儿找这么多厉害的漫画家
而且,还要填补上《dn》、《鼎食》的缺口。
即使是沈昕,恐怕也没这么大的底气吧
散会后,俞晨一脸郁闷地出了会议室。
随着网络时代进入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杂志开始走下坡路,《月刊cobsp;future》每月只有30万册的销量,而《少年future》每期也在20万册上下。
《周刊cobsp;future》身为国内指标性的杂志,它的销量可以说是国内纸质漫画市场的晴雨表。
其他杂志可以下降,但他必须找到解决下降的办法。
如果这么容易就能找到沈昕一个档次的漫画家,他还会这么苦恼
俞晨长叹一声,心中的烦闷,拿着笔记本,朝着电梯走去。
电梯门口,站满了等待电梯的人。
俞晨走过来,电梯刚好停下。
lucky!
人不可能一直倒霉。
俞晨随着人流,进入电梯,突然听到了“滴滴”的声音,他看向左右,四周的人都将目光对准了他。
得,电梯超重了。
之前不知道什么叫喝口凉水都塞牙……嗯,现在知道了。
俞晨挠了挠头,有些尴尬,但还是迈出了脚步,出了电梯。
关上门后,电梯缓缓向下移动,俞晨瞥了一眼电梯门口上方跳动的数字,无奈的叹了口气,准备朝着楼梯走去。
“呦,我还以为你早走了呢”一个女声从俞晨的身后传来。
听到这个声音,俞晨头皮有些发麻。
他很熟悉这个女声,孔娴,《启创文库》的总编辑。
这半年来,《启创文库》的杂志销量也出现小幅度的波动,半年销量下跌了10万册,但《启创文库》的收益,却创了近些年的新高——在“轻阅”连载的轻所带来的收益,让《启创文库》赚的盆满钵满。
相较之下,这时的俞晨,确实有些狼狈。
“孔姐,我还以为你先走了呢”俞晨回过身,干笑一声。
俞晨刚才和开会的人在一起,那些人中有没有她,一目了然。
孔娴没有拆穿俞晨,脸上带着笑容,“有没有兴趣喝一杯哦,我说的是咖啡。”
看到俞晨脸色带有疑惑,她立刻做出了解释。
“还是不了,我有好多事。”
&n
第812章 盘算
俞晨一直认为,华夏的漫画市场要比11区大,沈昕不可能放弃这么大的市场。
只要他还在华夏连载,《comic future》获得连载机会的可能性最大。
就算沈昕会提出诸多条件,但在创作方面,向来是保质保量,只要合同能谈好,作品从来没出过问题。
有些漫画家,刚刚出道,脾气就很大,不仅压着截稿日交稿,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也喜欢提要求。
因此,孔娴的话,俞晨也只是随便听听而已。如果真听她的,《comic future》的销售量估计要“坐滑梯”了。
一名编辑端来两杯咖啡,放在茶几上,两个人各取一杯。
俞晨吹了两下咖啡,轻喝一小块,有些烫。
“尚总不是推荐你去找新人作者吗现在有情况了吗”孔娴颇有兴趣的看着俞晨。
“别说了。”俞晨鼓着腮帮,叹了口气,“尚总给了我一些名单,我自己也整理了一些,但那些人都需要打磨,而且挖人的代价也太高,得不偿失。漫画盛典的含金量一年不如一年,就像《dn》,因为连载时间不足100话,连评选的资格都没有,你说,这合理吗”
“现在想一下,最近十几年,还真是沈老师那一届的质量最高……沈老师第一,叶老师第二,这两个人现在都是《comic future》的台柱漫画家。如今,再想让新人奖得主成为台柱漫画家,难了。
“画漫画可不像写那么简单。轻家,哪怕之前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只要会敲键盘,就能在网上连载。漫画家不一样,首先要有一定的画功,其次,分镜也要会,也要有编故事的能力。在正式创作之前,画功和分镜,就筛选掉了很大一部分人。
“画功好的人多了,这一点你最清楚,你和很多插画家有接触。但是,孔姐,有多少插画家想成为漫画家,但却画不好漫画分镜,你知道吧”
这是最让俞晨郁闷的。
创作漫画的过程,要比创作复杂的多。
轻,作者只要有键盘,头脑里有故事,还有不错的文笔,一个人就能创作。
但漫画家呢
有一个不低的创作门槛,同时,作画的工具也更多,像什么画笔、画板、网点纸、直尺、云尺、涂改液等等,由于是商业创作,效率也要放在第一位。单周20页画稿,对大部分漫画家来说,非常吃力。为了保质保量,漫画家要雇佣助手。
轻家是单兵作战,漫画家则更像是一个系统。
按照常理来说,插画家和漫画家很相近,其实,两个职业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其中一个问题,就在分镜上。
插画家也有分镜,但插画更强调画面的表现力,漫画家更强调故事的连贯性,引导读者往下看,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对了,尚总不是推荐了金画笔奖得主吗当年,多漫网挖走了王老师,尚总至今还记着吧”
“masker吗”俞晨愣了一下,“他今年也才20岁,年纪很轻,《末日救援》尽管最近一段时间有些崩,但是,依然是一部好漫画。”
“他会是第二个沈正老师”孔娴好奇道。
“怎么可能你要知道,沈老师是顶着《诸神时代》开书,登上国内no.1的位置。以后绝对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不,也有机会。”俞晨打了一个响指,随后身体前倾,盯着孔娴,“在沈老师新作发布的时候,他踩着沈老师的新作上位……只有这一个机会。但是,我告诉你,可能性为零。不仅他做不到,未来十几年,国内也没人能做到。”
“夸张了吧”孔娴有些不信。
“夸张”俞晨冷笑一声,“我看过的漫画家多了,也了解漫画家这个行业。有些漫画家,只有一部代表作。除此之外,无论在画什么漫画,都没办法起来,最后不得已,重新再接着画那部漫画。但沈老师,从《y’s》、《棋魂》,再到《钢炼》、《dn》……每一部漫画的题材都不相同,更可怕的是,这四部漫画的卷均销量
第813章 公平与否
“《cobsp; future》原则上,不会连载轻改漫画。”俞晨冷声说道。
《cobsp; future》也有原作与绘画结合的作品,但很少有轻改漫画。
若说有例外,或许《罪罚》算一部,但苏瀚也是先绘制的name,之后,才出版的。
轻改漫画与《鼎食》这样原作与绘画分开的漫画相比,看似相差不多,都是由原作和漫画家合作,但两种类型却有本质的区别。
轻的创作,最耗时的内容是构思剧情和码字,创作一章,耗费的时间要比创作一话漫画短很多。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只要轻家不是懒癌发作,轻的剧情,永远在漫画的前面。而且,这种情况,也和漫画、动画的关系不一样。
漫画和动画的连载频率,都是一周一次。动画只要不停播,剧情总会追上漫画。
而但凡可以改编漫画的轻,都已经发行过好几册单行本,并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轻改漫画的进度,很难追上轻。
同时,轻改漫画也传达给了读者一个信息,才是原作,如果漫画出现与轻不同的情节,读者会以轻为主,漫画便处于了次一级的位置。
无论是轻改漫画,还是轻改动画,它们的作用无非是帮着卖书而已——不是卖漫画,而是轻。
市面上,很少有轻改漫画的销量,超过该的情况——轻改漫画的剧情再优秀,也很难超过轻,更何况轻的剧情比漫画更快。
所以,就算《启创文库》最有名的轻改漫画,在《cobsp; future》连载又怎么样
杂志的销量或许会有所提升,但该漫画单行本的销量,未必能大卖。
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俞晨才不会做呢
所以,对这次合作,俞晨从开始就不太愿意。
“现在,老弟,《cobsp; future》缺少好的稿子。”孔娴见俞晨神色叮嘱道。
“我会想办法。”俞晨瞄了一眼咖啡杯,“孔姐,咖啡不错,不过我喝饱了。告辞。”
见俞晨站起了身,孔娴也连忙站了起来,说道:“老弟,你难道不担心《cobsp; future》的销量吗如果销量再往下掉,你总编的位置,恐怕不保吧别再执拗了。”
“如果轻改漫画的单行本销量不佳,我的位置同样不稳,有什么区别吗”俞晨反问道。
“多苟一会儿,是一会儿。对吧”孔娴笑道,“再说,如果鲍董或者尚总,因为这件事为难你,你把责任都推给我,可以吧”
俞晨冷眼盯着孔娴,两人彼此僵持了十秒钟。
突然,俞晨轻笑一声,“这种事哪能让孔姐背锅毕竟,孔姐也是为了《cobsp; future》。要不,这样吧”
说到这里,俞晨停顿了一下,摸着下巴,“如果孔姐答应我三个条件,轻改漫画也不是不能在《cobsp; future》连载。”
“老弟,有条件就说嘛,我尽量答应。”孔娴笑道。
“简单。我也不会为难孔姐。第一,就算是孔姐你推介的家,他的作品同样要先在《少年future》上连载,试一下水。如果质量ok,我再让其在《cobsp; future》连载。
“《cobsp; future》从不缺稿子,而是缺少台柱漫画。如果不能在《少年future》取得成绩,那还怎么和《cobsp; future》的其他漫画家竞争《启创文库》最好的轻家,该不会连这点都做不到吧”
孔娴点头,“没问题,我有信心。就像你说的,如果不能在《少年future》上证明作品的价值,也确实没必要在《cobsp; future》上连载。”
“这样就好。第二个和第三个条件,要求稍微有点高。首先,《cobsp; future》只接受naic
future》是国内最好的漫画杂志,目标是国内的漫画爱好者,而不是读者。”
孔娴皱起眉头,“我们的轻家有些是业余的,未必有时间绘制name”
“那就找一名有时间的漫画。”
&nbs
第814章 要求
11月的虹川,已经逐渐转凉。
明明是骄阳当空,温度却始终升不上去。
华夏的漫画市场在《dn》完结之后,陷入了“混战”。
在《ic future》的小书榜首的抢夺战中,《鼎食》和《妖道》陷入了死掐的地步。
沈昕向郗慕晗和陆柠提过建议,让主角改动食谱,从细微处着手,改变食物的味道。
两个人听从了建议,不仅对主角的食谱进行了改动,同时也更改了对手的食谱,也又对故事的流程进行了改进。
美食漫画的比赛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先端上菜品的选手必输。
之所以说不成文,是因为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先上先输。
郗慕晗和陆柠在绘制美食比赛中,充分利用了这一点。
当读者以为主角输定了的时候,剧情便会反转,后发制人的主角,以微弱的优势拿下了比赛。
看到这里,读者就像是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喝到一灌冰镇可乐一样舒爽。
沈昕也看到了这一话。
之所以会有这种效果,在于《鼎食》的节奏非常出色,也就是说,这一段剧情成功调动了读者的情绪,给读者以期待感,也让读者心潮澎湃。
赋予这种期待感的人,正是郗慕晗。而陆柠,说实话,在分镜的处理上,并未达到最佳状态。
小说讲究抑扬顿挫,故事要有起伏,漫画也是如此。而作为画家,陆柠对分镜的把控还欠缺火候。
动画的分镜,来源于电影。
漫画之父手冢治虫在创作《新宝.岛》时,引入了镜头语言、声音结合的手法,才有了漫画的雏形。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漫画的分镜有了很大的发展,漫画家对分镜的使用,在漫画的创作中,也占有了极大的比例。
小说通过文字,表达剧情的起伏,而漫画家则要使用分镜,做到这一点。
比如,作者想要让读者感受到角色的兴奋或者愤怒,要使用大格,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满页和跨页。小格子通常则是过渡或者情绪的积淀,故事的节奏,通常也会比较低沉。
大格使用多了,会让读者因为长时间的兴奋而感到疲惫,使用少了,故事的感染力又无法表达出来。
所以,如何让分镜,将故事的情感通过画面,得到表现,也是漫画家需要掌握的。
陆柠不是做的不好,而是因为《鼎食》目前是国内顶尖的漫画,陆柠的分镜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为此,在《ic future》样刊下来之后,沈昕都会给陆柠讲解《鼎食》的分镜,到了这时,陆柠丝毫不像是一部畅销漫画的作画,而更像是一名学生,一丝不苟地听着沈昕的讲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