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江淘
人口贩子干笑了一声,介绍道:“此奴名叫刘安远,亦是战俘出身,曾是伪王刘黑闼的亲卫,据说是有些本领的,本来他被今上赏赐给了任国公,那位任国公亦想将他转为部曲,可他却不知何故,得罪了任国公府中的家眷,于是就被人扔到了这里。”
李曜记得在唐初时期,起先战俘都属于官奴,并由司农寺统一管理,皇帝一般会把这些人作为战利品赏赐给取得战功的人,但后来大唐帝国不断对外进行扩张,战事变得非常频繁,唐军战斗减员问题亦变得愈发严重,朝廷便不再把大多数的战俘划为贱籍,而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兵力来源。
所以说,刘安远遭受了这样的境遇,只能说有些生不逢时。
李曜点了点头,说道:“此人先定下了,说说那三位。”
“好的,娘子!”人口贩子登时眉开眼笑,愈发殷勤地介绍起剩下的人。
剩下的三个壮汉,一个是急需用钱自卖为奴的,一个是犯罪籍没为奴的,一个本来就是家奴出身的,他们的共同点除了身高体壮,样貌不差以外,还都是人口贩子从达官显贵们的家中收购而来,并会些武艺的人。
人口贩子刚把帐中的壮奴介绍完毕,李曜便决定买下其中的六人。
她本来只是打算不要那个自诩器大活好的混蛋,但想到自己西行的路上可能
第六十四章 西市酒肆会游侠
起初的时候,刘安远等人来到这个胡人的府邸,并见到摘下幂篱现出一身道袍的女主人,全都是一脸茫然。
自从他们被人送到了西市的“口马行”,每天都要洗澡,每天都能吃到肉,每天都要接受特殊教育,而且每天总会有一些全身罩在幂篱黑纱之下的女人,肆无忌惮地对着光溜溜的他们评头论足,他们便无人不明白自己将来不再会是普通的健奴,而是极有可能成为贵女们的“面首”。
对于此,他们都是不甘心的。
男子汉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因时运不济,沦为贱奴已然够惨了,将来还要被女人当作宠物般亵玩,这种人格尊严尽失的日子能有甚么盼头
只是他们完全没有料到,自己的主人竟会是一位女冠,而且还是一位美若天仙的少女。
因犯事而籍没为奴的肖元朗,曾经作过几年的游侠儿,交友广泛,可谓是他们之中最有见识的人。
肖元朗立刻想到了一种自以为合乎情理的可能:便是这位女冠不受俗世羁绊,欲行道家的“阴阳双修”之术,把他们当做修炼的“炉鼎”,以求“得道成仙”。
当时刘安远等人听得肖元朗说的头头是道,每个人的腹下都不由变得滚烫起来,正准备把男儿气节什么的,扔到天边……
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想错了,错的非常离谱。
他们的女主人要的不是面首,也不是所谓的双修炉鼎,而是有能力跟随她一起踏上危险征程的勇士。
……
……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胡姬酒肆,对于长安城里的大多数男人来说,端的是个美妙的好去处。
顾名思义,胡姬酒肆不仅有来自异域的美酒,还有奔放的胡女,她们可不是简单的酒肆女仆,不但会服侍客人饮酒,而且还个个都会轻歌曼舞,相比汉家的酒肆,多了许多香艳与浪漫的情调。
由于唐初严格实行“坊”与“市”分离的管理制度,禁止酒肆设在坊内,是以长安城中的胡姬酒肆都在东西两市里面。
而何家老四何潘智开设的“阿何酒肆”,便是西市酒肆中的头一号,虽说其消费水平之高,亦是当仁不让地堪称西市头一名,但依旧挡不住许多豪放不羁的阔少游侠儿在里面饮酒作乐。
跟何府交待完那六位属于自己名下的壮奴的安排事项,李曜乘坐何家的轻车迅速来到了“阿何酒肆”,刚一下车,酒肆主人何潘智就急急地迎了过来,对李曜悄声道:“今天来的游侠儿可不少,就是时辰得抓紧了。”
朝廷严禁酒肆夜间卖酒,而此时申时已然过半,距离西市闭门只有一个半的时辰,是以何潘信才会作此提醒。
李曜点了点头,便跟着何潘智走进酒肆内,尽管酒肆中央的表演舞台上正有两名胡姬在翩翩起舞,然而一个戴着汉式幂篱的女人,还是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
试想一下,衣着鲜艳暴露的胡姬一直在眼前晃来晃去,忽然间,出现了一名头戴幂篱的汉家女子,她那藏在轻纱之中若隐若现的风流身段儿,很容易让人产生出一种欲擒故纵之感。
李曜眸光飞快地一扫,便将酒肆内的情形看了个大概,就见有一席上的几个年轻男子,俱都一边自得其乐地喝着酒,一边眼都不眨地看着她。
李曜注意到他们穿着庶民的素色衣服,却都随身携带着各式各样的兵刃,脑海中登时就浮现出了“游侠儿”三个字。
这时,何潘智当先朝他们走过去,笑着说道:“各位郎君,本
第六十五章 领先半步不为癫
身为唐朝人,罗仁俊、赵三郎等游侠儿都知道“任侠”二字,可他们也很清楚自己并非是那种附带意气,以侠义自任,喜欢匡扶弱小,敢于见义勇为,能够潇洒游走四方的“侠”。
大多数的游侠儿,其实只是藏匿于坊市之中,游走于大唐律法边缘的市井之徒。
所谓快意恩仇,无拘无束的生活,不过是他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常言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但凡自认为有些武艺的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一番,以期身居庙堂,留名青史呢
恐怕也就只有后世的武侠小说和影视剧里的武林高手们才会志在笑傲江湖。
只是如罗仁俊这般的游侠儿,虽说身手不差,但他们所恃的武艺,却并不适合战阵之法,而且他们不喜管束,加入法纪严明的军队亦未必是件好事。
除了个别时运极佳之辈,绝大多数庶民出身的游侠儿最好的去处,不过是给那些名门望族子弟和朝廷高官们充当打手和护卫而已。
罗仁俊自然听得出李曜的弦外之音,不由无奈地笑了笑:“明人不说暗话,我等该如何做好一个游侠,还望道长指点一二。”
未等李曜有所动作,何潘智便已心领神会,立即叫酒肆伙计们搬来可折叠的座屏,将李曜和这一桌的游侠儿全部围在里面,便是摆成了一个临时雅间。
一见四面封闭起来,李曜便适时地从袖中拿出一卷羊皮地图,并铺在酒桌上,随后指着长安一带,开口说道:“如今关中愈发欣荣,京畿亦是太平安宁,你们的本事不是用来解决市坊间乱七八糟的恩恩怨怨,就是用来替人解决一些琐碎的利益纠葛,充其量不过是廉价的打手而已……”
一个长得颇为高大的游侠儿突然拍桌而起,怒道:“你这女子胡说个甚!谁是廉价打手!”
罗仁俊狠狠地瞪了那高大游侠儿一眼,厉声道:“葛十郎,你激动甚么,听道长把话说完!”
那葛十郎涨红着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却也只得悻悻地坐下。
李曜对此完全不以为意,一边用手指沿着地图上的渭水向西缓缓地划过,一边说道:“西出长安过大震关,亦或者出弹筝峡,便不再是太平安宁之地,黄河与乌逆水有水盗,乌鞘岭与焉支山有山贼,甘州到敦煌的大漠有沙匪,这些人当中有汉人,也有突厥人、吐谷浑人等胡人,少则数人,多则上百,专以劫掠过往商队为生,虽说商队一般都有自己的护卫队伍,但多为各商家的奴仆临时拼凑而成,遭遇盗匪时,常常各自为战,反抗的结果可想而知。”
李曜所说的这些信息,自然都是从何氏兄弟口中得来的。
事实上,随着丝绸之路渐渐恢复往昔的繁荣景象,河西走廊上的盗匪们也变得愈发活跃起来,在某些必经之地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麻烦,在西市的胡商当中,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罗仁俊看着地图,沉思半晌,忽然眼睛一亮,认真地道:“道长拿出此舆图的目的,便是为我等寻个用武之地,不知罗某说得对否”
李曜摇了摇头,说道:“罗郎君说的没错,但还不够全面
第六十六章 千驼浩荡出长安
太阳高悬,金光灿烂。
京邑萨宝府的砂场上,蹄声隆隆,尘土飞扬。
“咄地满,这不是赛马,你莫要使劲抽它,先骑稳了再说。”
“王十七,上身太过前倾了,挺胸直腰!“
“车前实,放轻松一些,动作要自然,对,就是这样……很好。”
“赵三郎,你在作甚!别抱它的脖子,快坐回中间……”
何家老五何潘信站在场地中央,吼得声嘶力竭,紧张地指导着一群骑骆驼的新手,目光还时不时扫向并肩而行的李曜和罗仁俊两人,眼神中充满了赞赏之色。
不得不说,功夫底子好的人,学什么都快。
李曜与罗仁俊各自骑着一头高大的双峰骆驼,一边绕着砂场跑圈,一边谈笑风生,坐得稳稳当当,根本教人看不出他们还是第一次骑行。
罗仁俊一大早带着五名志同道合的伙伴如约来到萨宝府,李曜便把他们领到府内的砂场上来学习骑骆驼。
虽说游侠儿们更憧憬未来能够展现自己纵马驰骋的风采,但身为庶民的他们,一来没有骑马的资格,二来长安西去沙州,须得途经戈壁荒漠,而骆驼不但有适应高温和风沙、耐饥耐渴的体质,还兼有寻觅水源、预知沙漠风暴的本领,可谓是他们此行不可取代的坐骑。
罗仁俊右手持缰,左手拿着一张纸条,向随在身畔的李曜兴奋地说道:“‘晴天’曰‘天高’,‘天黑’曰‘明路’,‘走远’曰‘卜长’,‘走近’曰‘卜短’,‘马’叫‘墙头’,‘骆驼’叫‘扁担’……这些隐语端的是好玩极了!”
所谓隐语,即是后世俗称的黑话,对于镖行来说,属于必不可少的联系方式。
罗仁俊手中的纸条,每个游侠儿都有一份。
同样的,李曜曾经交给自家六壮奴的纸条上的主要内容,也是这些隐语。
此外,李曜还在每张纸条上向壮奴和游侠儿们注明,只有在启程之前通过她亲自考核的人,才能加入西行的队伍,而考核的项目,便是驾驭骆驼和熟记隐语。
……
……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西行的日子。
李曜所谓的考核,无论是六个壮奴,还是同样人数的游侠儿们,自是一个不落的全员通过。
因为确实没啥难度。
骆驼脾气温顺,比驾驭骏马容易得多,而李曜所设计的隐语更是郎朗上口,即使是汉语略拙的三个胡人奴仆,也只用了两天时间,便全都记了个滚瓜烂熟。
但这并不代表李曜这般安排是多余的,毕竟无论是骑骆驼,还是背诵隐语,都是李曜组建的保镖队伍能否在此行起到重要作用的关键,而此行的成功与否,都将严重影响到李曜未来的命运。
可以说,李曜发起的这一次西行,其实是想要为她自己搏一条好的出路。
待到西市大门一开,李曜便带领着全副武装的壮奴和游侠儿们直奔里面的商队集合地点。
此番西行的商队之中,不仅有何氏兄弟中的何二郎何潘义、何三郎何潘礼、何五郎何潘信,还有十几位与何家关系密切并熟悉河西各地风俗环境的商人。
而何潘仁因身份关系,无法亲自参与西行,可他这些天也没闲着,按照唐军编制组建了一支多达五十人的护卫队,并由何潘信担任临时队正。
于是,当全部人员到齐之后,李曜放眼望去,人和骆驼密密麻麻一大片,再一点人头,着实把她吓了一跳,竟然超过了一千人。
经
第六十七章 光天化日请自重
《罗马典故》中有句“条条大路通罗马”,然而在这个时代,古罗马城连同与之相连的条条大路,早已化作了历史的遗迹。
放眼整个人类文明世界,大唐帝国关中地区的陆路交通系统,毫无疑问是同时代最为发达,亦是最为完善的。
当然,这一切首先还得归功于所谓“好大怠政,肆行劳神”的隋炀帝。
他在位期间,为西京修建的八大主道以及无数条支道,无一不是路面平整坚实,而且当年在道路两旁所栽下的各类树木,到得如今已是浓荫如盖,生机盎然,或许“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便是这位前朝末代皇帝一生的真实写照。
李曜所走的道路自是一条极宽的主道,再加上唐朝“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强制通法规,即便是他们这支多达千人的骆驼商队,一路行来也没有造成后世“喜闻乐见”的拥堵现象,是以在商队首领何潘义的督促下,诸人胯下的骆驼几乎走出了最快的速度,只用了两个白天的时辰便赶到了距离长安三百五十余里的虢县。
虢县虽非岐州的治所,却因位于关中与河西地区商贸往来的交通要塞,成了大唐最为繁荣的县城之一。
只是对于当地依靠道路致富的人们来说,像李曜他们这般庞大的商队,也是难得一见,自该上前热情相迎。
于是乎,县城内所有的客舍和邸店,乃至价格最低廉的骡马店都住满了人和牲畜。
而李曜与何潘义等商队核心成员,则当仁不让地住进了县城里最大最豪华的邸阁。
毕竟,骑骆驼比不得坐牛车舒服,还是挺耗体力的,所以李曜吃过晚饭,在贴身婢女的陪伴下,洗了个战斗澡,便倒头睡下了。
说起来,那何潘仁对李曜可谓是关怀备至,为了让李曜在路上得到较好的照顾,竟然送了两名婢女给她。
李曜当时本想婉拒,可她想到自己扮作平阳公主,若不答应下来,会显得不太合乎情理,还是勉为其难地收下了。
翌日一大早,李曜在邸阁大堂中吃完早餐,正要跟着何潘义等人一起上路,身后却忽然响起了一个陌生的男子声音:“这位女道,暂且留步!”
李曜转身一看,就见这人年约三十有余,头戴黑纱幞头,穿一袭绯色圆领袍服,腰系金带,这一身服饰打扮,至少是一个五品的官儿,显然比这虢县县令的品级还高。
李曜向对方恭谨一礼,应道:“不知阁下有何贵干”
中年官员细细打量了李曜一眼,随即又兀自摇了摇头,这才一挥手,说道:“本官识错人了,你走罢。”
摆什么官架子,简直莫名其妙!李曜暗暗翻了个白眼,便在何潘义等人的招呼之下,快步出了邸阁。
待得李曜的身影消失之后,中年官员望着大堂门口,忽然很没形象地使劲揉了揉了眼睛,口中喃喃自语道:“各个都说平阳公主是本朝数一数二的美人儿,谁知除了有长得像她的女众,居然还能遇见长得像她的女冠,且姿色竟都是不差的……真是天下之大,无所不有啊!”
中年官员刚叹了口气,就听得身边传来一个声音:“三宝,你一大早的,在为何事而叹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