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江淘
曹十九微微一愣,好奇地问道:“什么物件”
李曜认真地道:“拂尘。”
有道是“三清洞里无端别,又拂尘衣欲卧云”,正如佛教僧侣手中的念珠,基督教士胸前的十字架,拂尘亦是道士云游四方经常随身携带的器物之一。
一个女道士身上带着一把戾气横生的隋朝军刀,怎么看都很违和,而且李曜最初想到自己扮作女冠的形象,便该是后世影视中手持拂尘的翩翩女仙,是以她才会想到卖刀换拂尘这个主意。
一个不会讨价还价的主儿,一把翻新便能卖到十贯以上的百炼好刀,一支能抵消一贯钱的拂尘……若是连如此买卖都做不下来,某就是瞎驴生的!曹十九只思索了片刻,便拍着胸脯,爽声笑道:“女道长可找对人咧!曹某做的就是杂货买卖,只是某那里没有现货,需要些时辰来制作,亦不知女道长急用否”
李曜闻言微微有些讶然,此前曹十九对刀的鉴定点评,条理清晰,可谓是深谙刀剑锻造之道,再加上他一身做工的派头,因而李曜还以为他是一个手艺不错的锻造师傅,却没有想到,居然是一个卖杂货的……
难不成这个大坪寨还是一个不可小觑的藏龙卧虎之地么
李曜略一沉吟,诚恳地道:“贫道明日便要离开此地,确实急用。不过……”说着突然话锋一转,故意用略带怀疑的口气说道:“曹当家,我们道家的拂尘应该不是寻常匠人能做得出来吧”
曹十九闻言却是身板一挺,振振有词地说道:“那是当然了!常人用来扫尘驱蝇的拂尘,不过是一根木柄系上丝麻杂毛而成的器物,虽说皇家高门用的拂尘,材料也是挺好的,可还是远远没有你们道家那般讲究,须得按照周易、八卦、太极、阴阳这些规矩来做才行。曹某不才,做了二十年买卖营生,这点门道还是通晓的,虽说时间紧了些,却也无碍。”
李曜心中已然有些信服,这姓曹的哪里是卖杂货的,简直就是一个知识涉猎广泛的技术达人啊!当即点头道:“成交。”
交易谈成,曹十九欢喜地跑出客舍大堂,不一会儿就扛着一个麻袋回来,朝李曜身边一放,说道:“这是三贯钱,请女道长点验。”
李曜记得很清楚,武德四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废隋五铢钱,仿秦方孔圆钱形制,开铸“开元通宝”,定一文重一钱,十文重一两,一贯千文重六斤四两。这一袋三贯钱若是足重的话,便有十八斤十二两,换算成后世国际通用的重量单位,即是约合1285公斤。
于是,李曜放下竹筷,捋起衣袖,单手轻轻提了提麻袋,感受了一下钱的重量,便已然知晓数额不差。随后她将桌上横刀递给曹十九,却见对方正盯着她的手发呆,不由蹙了蹙眉,提醒道:“曹当家快些回去赶工吧!莫要误了时辰才是。”
曹十九回过神来,登时老脸一红,忙不迭地接过刀,告辞转身而走,心中却依旧惊疑不定,也许别人都注意不到,可他却是瞧出来了,这位脸儿俊俏,身段苗条的年轻女冠,只用三根手指就能拈起装有三贯铜钱的麻袋,而且动作居然可以如此随意,完全看不出用力的样子,轻轻松松的,仿佛跟她手拿竹筷一般无二。
走出客舍大门,曹十九又低头看了看手中这把刚刚购得的隋刀,脑海中倏然闪过一个疑问:这女子究竟是如何得到这把伤人无数的凶器呢
思及此,曹十九顿时心头一震,不由得喃喃自语道:“说不定她还真的是一位得道的仙姑,看来自己来不得半点敷衍啊!”
……
……
当曹十九回到自家作坊准备通宵苦干的时候,客舍大堂内,一位正胡吹海侃的食客渐渐引起了李曜和袁二一家的共同。
就见一个身穿缺胯袍衫,头裹小包巾的年轻汉子向几位比邻而坐的食客,故作神秘地说道:“某跟你们说一件发生在南边雾谷的怪事,不过嘛,你们先猜猜看,会是何事”
话音刚刚落下,便听有人笑骂道:“你这花腿闲汉,休卖关子,还不快些给某道来。”
“好好好,在座的各位可要听清楚了。
第二十七章 巨灵仗剑下凡尘
魁梧大汉身穿一件青色道袍,头上戴着一顶硕大的竹笠,竹笠往前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孔,只露出颌下一大把如钢针般根根竖立的虬髯,除了肩头搭着一大张虎皮,背上还负着一柄长剑,他立在客舍大堂的门口,夕阳的余晖洒在了两米多高的庞大身躯上,泛起一轮淡淡的光芒。
此形此态,犹如巨灵神降临凡间。
客舍大堂中一片静寂,呼吸可闻,绝大多数人都在打量着“巨灵神”,唯有一个跑堂伙计上前怯生生地问道:“这位道长,敢问是来吃饭……还是歇脚”
“先吃饭,再歇脚。”
巨灵神的声音很低沉,却犹如闷雷作响,那跑堂伙计似乎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压力,顿时打了个机灵,身子不自觉地一让,结结巴巴地说道:“小的晓……晓得,请跟……跟我来。”
此时的大堂内,每张矮桌边都坐了人,却非全部坐满,有几张桌子边上还有位置,跑堂伙计显然是要领着巨灵神与人拼席而坐,一些胆小的食客见状赶紧结账溜之大吉,而其中腿肚子转筋转得最早,消失得最快的几位,正是此前口若悬河,声行并茂,为众人免费说书唱曲儿的花腿闲汉,以及跟他同桌吃酒笑闹的伙伴们。
于是乎,巨灵神便顺理成章地独占了整整一张桌子。
巨灵神所坐的席位距离李曜和袁二一家的位置并不远,只隔桌子两三张,李曜心生好奇,便忍不住透过人缝悄悄打量起来。就见巨灵神坐得端端正正,一举一动,如同受过长期训练似的,俱都极有规矩,身形虽然威猛雄壮,却不失文雅大气的风范,显然绝非鲁莽粗鄙的糙汉可比。
长剑被巨灵神放在了桌面,李曜一眼便认出那是一柄两晋时期形制的古剑,其剑柄与隋唐流行的云首剑在外观上有着明显的差别,乍看上去有些像东汉铁剑,却比东汉铁剑的剑身还要短,怎么看都不像一件与巨灵神形象相匹配的兵器。可以说这把剑更应该算是一柄便于随身携带的装饰剑。但此剑作为装饰品,似乎又太过于朴素,一根掏空的原木套上几圈麻绳便组成了所谓的剑鞘,简陋得仿如孩童即兴制作出来的玩耍事物。
巨灵神吃饭的时候,依旧带着竹笠,竹笠依旧压得很低,蒸豚搵蒜酱,炙鸭点椒盐,去骨鲜鱼脍,兼皮熟肉脸,俱都摆上了他的餐桌,简直无肉不欢。可是他却不喝酒,也不吃米饭、面饼之类的主食。而且他吃东西的动作虽很讲究,但大嘴一开一合,却也吃得不慢,所以未等李曜吃到半饱,晚来许久的巨灵神便已经将自己餐桌上的菜消灭得一干二净了。
饭毕,巨灵神从席上长身而起,双手将虎皮展开,再高高举起,然后在原地徐徐转起身来,以便周围的人都能将整张虎皮瞧个清楚。
大堂内很快又喧闹起来,不时有人交头接耳,对巨灵神的虎皮的品相进行点评。
“如此大的一张条斑白额,可是活了好些年岁啊,只是这位道长扒皮的手艺着实差了些,还弄得这么脏。”
“皮毛上那条口子,老夫一看便知是用剑斩出来的,只是砍的位置不甚好,可惜了这张难得的好皮毛啊!实在可惜了!可惜!”
“毕竟此人不是猎户嘛!想必他定是突遭大虫袭击,拔剑保命,是以顾及不得毛皮的好坏吧。”
“是啊,能斩杀大虫,也算是好本事,换成你我,怕是早已被大虫裹腹喽。”
 
第二十八章 同道中人同路行
翌日一早,李曜认为自己背着个大包裹出行,终究是不雅观,便在客舍伙计的推荐下,在大坪寨买了个游方道人和行脚僧惯用的竹箧,然后返回客舍收拾自己物品的时候,就见曹十九顶着一双黑眼圈,亲自上门将一支连夜赶制的拂尘给她送过来了。
李曜见到这件外观朴实无华,实则精工细作,极具道家神韵的器物,也不得不被中国古代手工艺的水平所折服,准确的说,是对曹十九的匠人精神感到敬佩。
这支拂尘的制作材料全部是由曹十九在大坪寨中就地取得而来。
拂尘手柄的材质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一根老山藤,没有做多余的人为加工,粗细均匀,曲中求直,浑然天成,颇有“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的意味。
拂尘柄的顶端嵌有一颗黑白相间的石珠,手柄的上下两端还专门缠有两圈宽窄圈数不同的细绳,与拂尘尾组合在一起,既代表“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阴阳学说,同时亦象征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思想。
拂尘尾的长须则是由比马尾更珍贵的麈尾长毛制成,虽然颜色为棕黑,并不是李曜记忆中印象最深的白色马尾拂尘,但她拿在手上,却与自身所穿的青碧道袍,显得极为相衬,当真有一种“手拿拂尘非凡人”的范儿。
李曜整备停当,便背上竹箧,手执拂尘,在袁二一家的默默相送之下,缓步走出大坪寨,头也不回地踏上了通往终南山楼观台的道路。
正如人与人之间总免不了注定离别的时刻,同样也有躲都躲不过的相逢。
没有走出多远,李曜就意外地发现自己有了一个同路相伴的人。
这个人便是巨灵神。
一个窈窕纤秀,发披莲巾,手搭拂尘,身背竹箧的女冠,一个魁梧雄壮,头戴竹笠,手持长剑,肩扛大包的道士,一前一后,一矮一高,行走于苍山翠林之间。
虽然他们的形象差异甚大,且一路无话,但行动却是出奇的一致,均是步伐沉稳,行走如风,又俱都是道家打扮,无论谁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怕是都会以为这二人是一起出行的伴儿。
然而,两人同行了约莫两个时辰,天公却不作美,突然打破了这种结伴同行的和谐画面,毫无征兆地下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春雨。
走在前面的李曜登时抱头鼠窜,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逃也似地冲进路旁一片青翠茂密的竹林中躲起雨来。
看到前者的狼狈模样,走在后面的巨灵神依旧迈着沉稳的步调,不慌不忙地在道路上继续前行。
由于双方对比着实强烈,李曜顿觉十分尴尬,这并不是心性相差,而是李曜不想让雨水和湿泥弄脏她的行头。
她就只有这一套道袍,没得换啊。
好像那上天注定了李曜要在别人面前丢脸似的,就在巨灵神从李曜身前经过的时候,李曜的肚子非常不凑巧地发出了一阵响亮的抗议,一时间回声激荡,余音绵长。
“哈哈哈哈哈!”
巨灵神没有去看李曜,也没有停下脚步,却是长声大笑,笑声有如雷动,惊得竹林中的鸟儿一阵骚动。
他笑得很开心,仿佛这一辈子都没有见过比这个故作正经的女道友出洋相更加搞笑的事情。
听见这震耳欲聋的笑声,李曜深深地感受到了自身形象的崩塌,不由心中咆哮:“笑个毛啊!肚子饿了,就会发出响声,这是身体的自然反应好不好!”
饿了就该吃东西,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李曜破罐子破摔,把竹箧往身旁一块干燥的青石上一放,取出干粮袋和酒葫芦,就着从大坪寨客舍中买来的酒水,抬起一脚大喇喇地踩在青石上,气呼呼地嚼起了肉干。
巨灵神不再笑了,脚步也停了下来,竹笠下发出了一阵鼻腔制造的抽息声。
突然,本已走过数丈开外的巨灵神猛地转过身来,向吃得正欢的李曜大步流星奔来,势如脱缰之马。
李曜大惊,
第二十九章 道兄!道兄!请留步!
巨灵神微笑着说道:“道友但说无妨。”
李曜沉声静气地问道:“道兄为何一直不愿意展示面目呢”
巨灵神收敛笑容,登时变得沉默了。
李曜与巨灵神的身高相差巨大,两人相距亦不过两步。即使在相谈正欢之时,她也不曾抬眼去偷看巨灵神半掩在竹笠里的面孔,可这并不代表她一点都不好奇,不然也不会有此一问。
巨灵神手中的肉干洒落在地上的时候,已然变成了粉状,而他身上本来就勉强合身的道袍,仿佛紧绷欲裂。
李曜感受到巨灵神因情绪变化而释放来出的一种无形压力,立刻意识到自己问了不该问的问题,似乎是触犯了巨灵神的某种忌讳,可她却也只得努力保持镇定,静静观察对方的反应以便临机应对。
许久之后,巨灵神缓缓倒退一步,似乎是为了方便他能够居高临下地观察李曜,并使得对方更难看清他的全貌。
虽然巨灵神此前在路上一直行走在李曜的身后,可是李曜大部分的身形都被背上的竹箧挡了个严严实实,而巨灵神头上过于向前下压的竹笠不仅遮掩了他的面容,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他的视线范围。
因此,他只在李曜向他递出肉干的时候,看到了一只如羊脂白玉般的手。
他认为拥有这样美丽的手,对方就算不是倾国倾城的绝色,也不可能是一个丑女。
然而,他与对方交谈了好一阵子,肉干也吃了许多,却没有主动报出自己的名号,而对方似乎也同样没有这个意向。
道门中人,讲究男女平等,所以这与俗家的“男女大防”毫无关系。
其实原因无他,只不过是双方“萍水相逢”而已,他们甚至连“一面之交”都算不上,因为彼此连对方的脸都没有看个清楚。
他已经尽量压制自己去偷看对方相貌的冲动,却不料对方突然问出了一个让他最不想听到,却又总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原来,双方都想到一块儿去了——他她究竟长什么样又会是什么人
李曜察觉到巨灵神在打量自己,心中登时警铃大作,左手不由攥紧了手中的酒葫芦,而右手则放下干粮袋,抽出别在腰间的拂尘,佯装若无其事地搭在左臂肘弯处。
通过昨日的暗中观察,以及刚才的言语交流,李曜看得出来,巨灵神其实有着比较良好的个人修养,并非像他颇具侵略性的威猛外形那般,会是一个一言不和,就会拔剑伤人的主儿。
但人心难测,李曜很清楚自己的外在皮囊是个什么水准,而当下又是孤男寡女的情形,她可不敢保证巨灵神是不是在借题发挥,想要在这没有人烟的地方对她做出不可描述之事。
李曜甚至在臆想,说不定就是因为她刚才卖弄自己那点粗浅的烹饪知识,让这个人高马大的吃货对她产生了某种一劳永逸的非分之想。
心念电转间,李曜不着痕迹地调整了一下身形,暗中摆好了御敌的姿势,只要巨灵神敢有任何企图扑上来对她动手动脚的迹象,她就会立刻用拂尘抽进他的大斗笠里面,狠狠扫他的眼睛,然后再用酒葫芦猛砸他的脸,最后用几种专攻大个子下三路的招数彻底摆平了他……
就在此时,忽然有风吹过,竹林一阵摇曳,无数晶莹剔透的水珠脱离密集的枝叶,在巨灵神头顶的竹笠上打得啪嗒作响。
巨灵神受此影响,整个人似乎放松了下来,就见他稍稍扶了一下竹笠,语气复杂地说道:“道友真是生得好样貌啊。”
虽然巨灵神没有做出任何可疑的动作,可李曜听到这话,防范之心却是更甚。
李曜不自觉地后退两步,任由水滴从发髻和脸上滑落,神色坦然道:“多谢道兄夸奖。刚才的问题,若是道兄不愿回答,就
第三十章 金钟九首字正南
在空旷静谧的山间,女子清丽而嘹亮的声音,不断萦绕回荡着传向远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