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清穿的日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爱吃虫

    原本,正院十三也是想点上火的,结果福晋说了,这样的日子还不一定什么时候能结束,要是都点了火,府里的那点碳估计还不够用半个月的。

    既然福晋都想着孩子,自己一个爷们,还是自己的孩子,怎么能贪一个孩子的便宜。

    索性都给侧福晋那边送过去好了。

    结果就成了现在十三整天凑在正院,跟十三福晋俩人一块报团取暖。

    不过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俩人的感情越来越融洽。

    十三没有问旁的。

    苏培盛也知道,现在说别的没什么用。

    只安慰了十三爷几句,最后临走了才犹豫着对十三说道,“十三爷,您得看开点,您瞧奴才这不都能进的来嘛,估摸着您这里不会有什么大事,皇上只要哪天能想起您来,肯定会把您放出去的。”

    说完也不在多说,便告辞离开了。

    苏培盛回来的时候,差点挤不进去。

    旁边八爷府上简直是车马不停,人声鼎沸。

    苏培盛看了眼眼前的盛况,不敢往前继续挤,只好转头往后门走去。

    连隔壁四爷家的门都给堵了,可见其高调。

    苏培盛回来就看见自家主子在书房里练字。

    他不敢上前打搅,等胤禛练完了字。苏培盛才上前一步小声把刚才在八爷门口见到的情景告诉胤禛。

    胤禛把刚刚写的那副字收拾了收拾丢进火盆里,苏培盛往里边儿看了一眼,只见到了一个天字。等胤禛收拾好了他,他慢悠悠的说道“太高调了。老八这会儿说不得也正烦恼着呢。这些人就跟那见了骨头的狗一样,咬住了就不松口。”

    苏培盛在他的语气里隐隐的居然听到了幸灾乐祸。

    胤禛的性子板正又务实。跟随胤禛的官员大多也是这样的性子,就算不是装也会装出一副务实的样子来。所以这种上赶着到门儿上来讨好的事情,还真是没怎么见过。

    苏培盛又跟四爷说起在十三府里到的情景,“内务府今年连碳都没给,十三爷屋里连炉子都没点,说是只有去年剩下的碳,所以只在孩子屋里面点上了炉子。”

    胤禛原本还有一些幸灾乐祸,听了苏培盛的话之后却转而沉默了下来。

    苏培盛抬头看了他一眼,只见胤禛低着头不知道在思考什么。胤禛不说话,苏培盛也不敢叫他。直到外面天色转黑,苏培盛菜提醒道,“爷,您一天都没有用膳了。这要是福晋知道了,可得打奴才板子。”

    胤禛失笑,指着苏培盛说道,“好你个苏培盛,居然拿福晋来说事。”

    虽是这么说着,但是胤禛还是把小太监端上来的饭菜都吃了下去。

    就在京城众人,将老八炒的火热的时候,胤禛依旧稳坐泰山。

    第二天一早,人家胤禛还去了宫里。

    要知道这个节骨眼上,旁人都躲着皇上呢,能不进宫就不进宫,更不用说主动进宫去见皇上。

    早上京城刚刚开始喧闹。

    胤禛就已经坐在康熙对面。

    “父皇,昨日儿臣回来的时候,叫苏培盛去十三府上看了看,这么冷的天,屋子里连炭盆都没点。”胤禛昨天在府里思考了一天,最后还是拿定主意到康熙面前来,“十三这孩子也算是儿臣从,但十三直率,重义气,又有侠义心肠,绝对做不出危害他人的事情。”

    胤禛知道皇上当初关着十三,最主要的一点还是因为十三将太子给揪了出来。

    哪怕皇上心里对太子再如何失望,太子还依旧是皇上付出最多的儿子。

    这样一个儿子被废掉,皇上心里有气,总得找一个人来承受。

    而揪出太子的十三就成了替罪羊。

    康熙看着晚上的胤禛,自从废太子之后,除了老大来过一次,要求除掉太子。

    其他儿子几乎人人自危。

    还没有人敢在他面前提有关废太子的任何话题。

    胤禛这还是头一个。

    康熙轻轻的叹了口气,“那你觉得朕该如何做。”

    胤禛一愣,并没有接话反而说起了自己,“父皇,儿臣也做了阿玛,儿臣以一个为人父的心理来说的话,就是望子成龙。尤其是对弘晖,他即是嫡子又是长子,儿臣以后所有的一切都要由他来继承,可是儿臣更加希望他能跟弟弟们和睦,能够相互信任,当弟弟的能够听哥哥的话,扶持哥哥,做哥哥的能够为弟弟着想,拉拔着点。可是儿臣心里明白,这一切都是儿臣的愿望而已,等他们长大了,也都会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都会更加为自己的家庭着想,都会相互算计,相互防备。

    儿臣心里每每想到此处就夜不能安枕,儿臣也想要把他们每个人都安排好,给他们每个人都挣一条出路,儿臣每每想到,日后他们之间有可能出现兄弟相残的事情,就十分心痛,手心手背都是肉,伤了哪一个儿臣这心里都不好过。

    儿臣每每教导他们兄弟和睦,想叫他们一辈子都相亲相爱,可是儿臣知道,以后的事情都是说不好的。

    若万一兄弟之间起了嫌隙,儿臣怕也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的。”

    就像太子跟直郡王,哪怕太子真的想弑君杀父,可是皇上还是只把太子囚禁在咸安宫里。

    哪怕直郡王真的是一心想要太子的性命,皇上也不舍的伤害他,只能将他圈禁在府里。

    胤禛虽然没有明着回答康熙的问题,但是他却把康熙老爷子作为一个父亲的心理给分析了出来。

    康熙叹了口气,最终还是说道,“你去传旨吧,把十三放出来,再去看看他那里有什么缺的,叫内务府尽快补上。”

    胤禛心里一喜,却跪在地上给康熙实实在在的行了一礼。

    等胤禛离开,康熙才对梁九功说道,“走吧,去咸安宫看看保成。”

    胤禛还没到十三府上,京城众人就知道他又办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整个京城都没人敢往废太子这件事上靠近一点半点的,结果胤禛只往南书房这么一坐,就叫皇上把十三给放出来了。






第二百九十八册封亲王
    


    宫里的消息向来是最难传出来的,这消息能传的这么快,可见是皇上故意的,不然不会胤禛还没到十三府上,京城就传遍了。

    就在京城众人惊叹胤禛的能量时,宫里有传出消息,皇上去了咸安宫。

    皇上为什么会去咸安宫,而且是在胤禛去了宫里之后才去的,显而易见的一定是胤禛说了什么。

    原本只是放出十三而已,众人虽然会叹,但绝不会惊。

    可是废太子不一样。

    皇上去看了废太子,这其中所代表的意味,可就叫人心里边晃晃悠悠的没个底了。

    这是康熙这辈子第二次踏入咸安宫。

    小时候康熙也曾调皮,那时候还没有董鄂氏。

    康熙也曾受宠。

    那时候康熙的额娘还活着,他跟宫人玩捉迷藏,就藏在了咸安宫里。

    宫人一直在找他,可他却在咸安宫里睡着了。

    直到晚上,天色黑了,他才醒过来。

    咸安宫里的夜晚,是漆黑的。

    他还记得那天自己一路大哭着跑了出来。

    回宫还被额娘骂了一顿。

    这是第二次来到咸安宫。

    门口看守的侍卫想要行礼,康熙摆了摆手制止了。

    咸安宫的宫室其实并不少,康熙没叫人陪着,自己进去转了好几个宫室都没看见人。

    最后隔着窗户,在一间原本应该是下人房的屋子里,看见了坐在窗边的胤礽。

    康熙上前推开门走了进去。

    胤礽正低头磨墨,听见声音没有回头只说了句,“保柱,今天给咱们的膳食可带回来了。”

    过了会儿没听见回话,胤礽才回过头看了眼。。。

    胤禛一直以为,年前皇上就会动手。

    谁知一直等到了康熙去看废太子,将废太子放回毓庆宫。

    等到了过年居然都还没有动静。

    反而胤禛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旨意。

    皇上一旨封了四贝勒为雍亲王。

    三阿哥为诚郡王。

    五贝勒为恒郡王。

    七贝勒为淳郡王。

    正巧到八阿哥就给停了。

    京城众人都不明白,皇上这是为什么。

    单单是四贝勒一个人得封亲王,在一群郡王里格外显眼。

    而且从老八往后,一个人都没有封。

    老八在府里也有些疑惑,怎么前边的都封了,偏偏就到他就停了。

    要说这些年他也早就能单独办差,也为皇上分忧多次。

    不像后面的老九,只是靠着胤禛得了个理蕃院的差事。

    在理蕃院一呆就是这么多年。

    再往后的弟弟们,都还没有个像样的差事呢。

    自己怎么能跟他们一样。

    不仅老八自己想不明白,京城众人都有些疑问。

    今年事多,京城的气氛原本就有些诡异,这次册封却将京城的人心搅动的更加糊涂了。

    之前八阿哥不停的给自己身上增加筹码,就连皇上也给八阿哥身上加恩。

    众人都以为人选就定下来是八阿哥了。

    结果现在皇上又将四爷册封成了亲王。

    这皇上心里到底属意于哪个皇子。

    京城众人都有些不敢动弹,生怕一个不好押错了宝。

    要知道,平常押宝输了,顶多把本钱输出去。

    可要是在夺嫡之争中押错了宝,到时候输出去的可就有可能是性命。

    众人是不得不谨慎。

    原本还有些纷纷扰扰的京城,因为康熙的一道旨意,所有的纷杂都被压了下去。

    眼看着要进入腊月了,静娴也不能继续待在庄子上。

    进入腊月,就已经开始闻着年味。

    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雪,后院演武场上静娴一直没叫人收拾了。

    这会儿她就带着众人一起在后边滑雪呢。

    演武场毕竟都能跑马,家里几个人滑个雪还是绰绰有余的。

    胤禛就一人坐在演武场旁边的小屋子里,笑着看外面玩作一团的孩子们。

    静娴玩了一会儿也进去陪着胤禛。

    “哟,这不是咱们王爷嘛。”静娴说着就往胤禛那里靠过去,还伸出手来故意骚扰他。

    胤禛被她这副模样逗乐了,“行了,行了,快坐好了,爷给你煮茶。”

    静娴看着他问道,“爷,这当了亲王了,您可有什么想法。”

    胤禛依旧专注手上的动作,等停了手才回答静娴的问题,“如今这个局面是皇上故意为之。皇上就是觉得老八他风头太盛了,叫爷出来压一压他的风头呢。”说着胤禛舒展了一下腿脚,继续说道,“你没见着京里边儿的,从爷封了亲王之后。这热闹就压下去了嘛。可惜了,爷还不想因为跟老八打擂台,到最后身不由己。”

    静娴就佩服胤禛这点,什么时候都能忍得住寂寞,不接受诱惑。

    不是所有人面对诱惑都能忍得住的,就像老八,之前那么多年都没犯什么明显的疏漏,可偏偏就一头扎进举荐太子一事之中了。

    要说立太子虽是一国大事,可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皇上说了算。

    老八他能不明白吗,他其实还是明白的,只是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个可以出头的机会,老八不想就这么放弃。

    哪怕这个饵它是有毒的,老八都咽了下去。

    “爷想怎么做。”恐怕京城那些投机者,赶明儿又都围到四爷府上来了。

    苏培盛站在胤禛身后,突然想起那天看到的八爷门口的热闹,机灵灵打了个寒战。

    静娴看了他一眼,还以为苏培盛有些冻着了。

    京城的投机者也都知道胤禛的秉性,大概不会做的很八阿哥府上那么过分。

    但是往四爷府上投份帖子,求一个眼熟还是很愿意的。

    册封的旨意刚下来,四爷门房里就已经叫帖子埋了。

    胤禛干脆不去管他,谁的帖子也不看,谁的帖子也不回。

    你要真有事,能找上门来的,说明事情不小,四爷也就管管。

    找不上来的,说明事情不用四爷也能办成,那就无所谓。

    其他的帖子就跟递给康熙的请安折子一样,摆在那里落灰就成。

    说实话就连静娴都被骚扰的不行。

1...103104105106107...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