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的日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爱吃虫
虽说这几年自己已经不再承宠了,皇上更爱年轻水嫩的小姑娘,但是至少皇上还是很给自己面子的,毕竟自己生了两个阿哥,皇上也是顾着两个阿哥的颜面。
若是自此叫皇上厌了自己,四阿哥大了倒是不用她管,可是还有小十四呢,自己的小十四才六岁,正是需要父皇的时候。
越想越担心,越想越难过,最后自己给自己吓得病倒了。
翡翠这会子也有些不知所措,李格格院里的那个宫女跟自己是老乡,也是自己建议娘娘给四福晋一个下马威的,现在娘娘这个样子,以后自己的日子肯定就不好过了。
阿哥所里比较封闭,其实只要静娴不想叫消息走出阿哥所,李氏是不可能叫人去给德妃送信的。
四阿哥这里尤其严格,只要她想,阿哥所里也是一丝声音都传不进来,所以这会子李氏还在臆想静娴受到德妃的磋磨,完全没想到德妃这会子都受到了牵连。
静娴并没有给李氏太多臆想的空间,吃了饭就带了人去把那个通报消息的宫女给拿了,当着李氏的面,一通板子下去。
小宫女也不过
第四十九出宫建府
老八的字之前康熙不是没有管过,可是成效不大,这次又看到了,自然又起了管一管的心思。
老八也不以为杵,谁又知道他是不是故意拿这个作为支点跟皇上拉进距离的呢。
能每天给皇上交几张大字,别的不说,至少每天都有跟皇上接近的机会,这就是很多人都求之不得的了。
太子就在一旁跟四阿哥说到,“老八真是奸,他那字是真就写不好吗,我看未必。”
胤禛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皇上就吃这一套,谁叫老八小呢,他们这些大的就不能这么干,要不然皇上对他们绝不会是这样的态度。
静娴最近对收拾东西很感兴趣,哪怕是用不到的东西,她都得收拾一通才好。
胤禛也不拦着,皇上给发了二十万两银子,作为刚开府的花销。
说实话花不了那么多,不说胤禛之前就开始办差了,各种孝敬都不少,就是没有办差,置办东西其实也用不了,因为很多东西阿哥所里的都可以搬过去,都是用惯了的,炸一换了,还要不习惯。
康熙三十四年五月二十四,黄道吉日诸事大吉。
四阿哥今日出宫开府,这就代表四阿哥已经长大成人了,可以建立自己的一套班底了,这对四阿哥来说是是非常重要的。
其一,自己不必再躲在太子的羽翼下,太子于自己的作用已经小了很多。
其二,可以正式办差了,不像之前还得先从上书房回来才能去,到底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可以组建自己的势力,有自己的门人清客。
出宫建府的当天四阿哥府宴请宾客,毕竟胤禛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没有野心,孝顺懂事的儿子,所以并没有大开宴席,只是请了宫里的诸位阿哥,又有几位宗室王爷,这些都是不得不请的。
其他的就请了关系亲近的人,比如静娴的娘家。
还有佟家,毕竟佟皇后也是养了他一场。
其余朝中大臣胤禛一个都没请。
乾清宫里,康熙爷问到,“老四是今日出宫建府吧。”
梁九功躬身回答道,“回皇上,是今日。”
康熙爷笑着说,“这会子,他那府里正是热闹着吧,都请了谁去暖房啊。”
梁九功把头埋得更低了,“皇上,只请了几位王爷阿哥,再加上佟家跟乌拉那拉家。”
一边说着一边想,四阿哥果然了解老爷子,只请了这么几家,老爷子得更看中他了。
果然康熙爷叹了口气,“这个老四就是老实,打小就不会藏奸。罢了,朕给他长长脸,你去把库里的那个红珊瑚摆件拿出来,给他送去吧。”
梁九功又问,“可是一丈高的那个。”
见康熙爷点了头,他才拿了钥匙去开库房。
等康熙爷的赏赐到了,果然众人一片哗然。
后宫众人的耳目最是聪明,一早就听到了,然后后宫诸位主子也都跟着一一送了赏赐来。
德妃送来的最重,大约是想着要改善一下母子关系,所以连太后的赏赐都压过去了。
静娴接到赏的时候,心里就只有一句话,德妃这是脑子被吃掉了吧。
几位阿哥桌上,大阿哥就说到,“老四行啊,不声不响的跟皇阿玛要了这么个好东西。”
结果只有三阿哥接了话,“老四那个冰块也不知道怎么讨好的皇阿玛。”
其他几个老五在专心吃菜,好似这里的菜做的有多好吃一样,其实就是宫里的厨子做出来的,比平时吃的还不如,毕竟都是凉的了。
老七在旁边观察那颗珊瑚树,好像在数数那颗树上长了多少枝丫。
第五十洞房花烛
回头胤禛就跟静娴感慨,你家里有你阿玛,这就是有个定海神针了,好啊。
静娴就想起来好似历史上记载的费扬古这会应该已经死了,乌拉那拉家跟原主确实是疏远了的,不过其实疏远不疏远的对于历史来说并没有什么改变。
等一天的喧闹结束,静娴正要往回走,就被胤禛一把拉住了,“不要着急,跟我来。”
静娴跟着胤禛一路走,来到了后面一座假山后。
“闭上眼。”
静娴依言闭上了眼睛,其实她若是想知道只要一道神识就可以了,但是她想要这个惊喜。
胤禛拉着她绕过假山,哪怕闭着眼都能感觉眼前灯火通明。
她睁开眼一看,“哇。”
只见满室灯火,前面还放着许许多多的烟火。
胤禛看她感兴趣,便高声道,“苏培盛,拿火折子来。”
苏培盛连忙看了眼拿着火折子正等着要点火的小太监一眼,小太监立马会意的双手把火折子递了上去。
苏培盛一路小跑着撵上前面的俩人,“主子爷,火折子。”
胤禛伸手拿了过来,苏培盛立马退后有眼色的不再跟过去。
于是就看见自家主子爷一边拉着福晋的手,一边笑靥如花。
他就在心里感叹,哎呀,不容易啊,真没想到有生之年居然还有能看到主子爷的冰山脸再笑的这么美好的一天。
胤禛一边笑着,一边把火折子吹着,递给静娴,“你要来试试吗。”
静娴接过来伸手点燃了旁边的三支烟火。
而胤禛就在不远处看着她笑。
看着她像一只花蝴蝶似的穿梭在烟火之中。
烟火的光芒映照在她的脸上,忽明忽暗,像极了自己心底开出来的那朵花。
静娴只觉得自己开心极了,四阿哥做这些事绝对是用了心的,没有什么比自己喜欢的人更喜欢自己能叫人高兴的了。
宋氏正在院子里跟小丫头收拾东西,就从窗户看见外面烟火飞的老高,连天空都映照的通明。
她心想,福晋真是好命,生在富贵之家,生来就高人一等。现在又有阿哥爷的疼宠,这人的命怎么能这么好。
小丫头们都是喜好热闹的,一个个的也都不去收拾东西,全聚在窗口往外张望,小蝶还说到,“真好看,比过年宫里放的那些都好看。”
旁边的小丫头们也都点头叽叽喳喳的聊天,看着她们说的热闹,宋氏也跟着高兴起来。
李氏的院子依旧离她不远。
跟宋氏院子里的热闹不同,李氏的院子里安安静静的,两个小丫鬟在收拾东西,完全不敢发出一丝声响,就怕打搅到了李格格,又被她骂。
李氏看着外面的烟火,回头问到,“这是哪里在放烟火。”
旁边俩小丫鬟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小丫鬟才说到,“回李格格,是主子爷在放烟火。”
李氏愣了一下,“主子爷放烟火怎么没叫后院都去看,是不是你们没有通知到。”
俩小丫鬟正为难,就见小荷从外面进来了。
小荷叹了口气,使了个眼色,把俩小丫鬟支了出去才开口说到,“格格又何必呢,咱们院子里本来就没几个伺候的,再把这俩也吓跑了到时候谁来伺候你。”
停顿了一下才又说到,“主子爷爱重福晋,这是好事,这叫夫妻和睦,伉俪情深。”
说着又拿起榻上刚刚小丫头没整理完的东西继续整理到,“格格也消停点吧,主子爷眼里容不得沙子,你要是再这样下去,早晚会吃苦头的。”
李氏一脸悲切,“我现在就在吃苦头,自从来了
第五十一训
第二天一早胤禛就心满意足的醒了。
看了眼还在睡的静娴,也不叫醒她,毕竟昨天晚上确实是累着了。
也不叫秋叶进来,而是自己悄悄地出去说到,“今天早上不要吵到你们主子,等她醒了给她上点好克化的。”
说完了就去了前院书房,毕竟虽然他是开府大喜,皇上给他放了三天假,但是他也不能放松了。
要知道一旦放松了说不定自己就要被别人给压下去了。
也没有多想太多东西,只是在考虑自己麾下需要哪些人马。
要知道人不在多,只要是有用的其实哪怕就一个人就能定鼎大局。
正院,静娴睡到中午才起来。
院子里的人都高高兴兴的,等她醒了,就一起进来,福身向她道喜,“恭喜福晋。”
静娴还有些蒙,昨天晚上自己跟胤禛同房的时候,不自觉的就运转起了功法,之前虽然在他身边的时候也会有双休的效果,但是从来没有效果这么好过。
昨天晚上一晚简直能顶的上之前半年的修炼。
就连胤禛身上类似龙气的金龙都跟着涨大了不少。
她从来没有想过原来双修居然是真的可行的。
没有等她多想,院子里的人就进来了,齐齐向她道喜,道喜声勾回了她的神,这才发现原来已经中午了。
秋叶拿了早早就准备好的茶水过来给她漱了口,又去厨下叫了膳。
也没用她亲自动手,一个小太监跟着帮她送了回来。
现在这里是四阿哥府,这府里就两个人称得上主子,一府的奴才都得巴结着。
而且看昨天晚上的情势,这福晋也确实是受阿哥爷的爱重,奴才们的眼睛都亮着呢。
用了膳,静娴才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刚起来那阵虽然精神上很亢奋,但是身体却饿的不行了,这会子有了力气,才想起来该叫了府里的奴才们都过来认认人的。
静娴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想到什么就会去做。
这就立马忍不住了,“秋叶,你去通知各处下午两点到这里来一趟。”
昨日的赏赐里有一座西洋钟,静娴看到了就喜欢的不得了,谁叫她怎么也不会看时辰呢。
等静娴又去睡了个午觉,府里的奴才们也都知道一会要去正院集合。
院子不小,整个后院的奴才们都到了也还没站满。
静娴坐在上首看着下面的人安安静静的站着。
也不说话,大约是过了一柱香的时候,就有人偷偷的抬眼来看她。
她倒也不揭穿,不急不忙的开口说到,“府里很多都是阿哥所的老人了,咱们四阿哥府的规矩也都是知道的,我也不是那种不近人情的人,你们记住了,要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一定要记得通知我或者我身边的葫芦跟秋叶。”
顿了会子,又说到,“若是家里还有人的,家里有什么困难也可以来告诉我,我若是办不了的还有四阿哥能办得到,若是因为家里的事情,损了四阿哥府的利益,到时候不仅是你自己,还有你一家子都得不了好。”
静娴看下面的人都是噤若寒蝉的样子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又说到,“当然,我也不是那种看着你们跟你们的家人受苦而不管的人,府里会有专门给奴才看病的府医,若是你们有家人生病了也可以叫府医去看,还会有专门的奖赏机构,每个月一评,各个主管的奴才要记好了,这是关于你们的份例银子的大事,到时候会分等级,一等的俩
第五十二平阳府地震
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六日。
这日如往常一样,康熙爷结束了御门听政,正在乾清宫里批阅奏章。
就听从外面传进来加急奏报的声音。
“梁九功,去看看哪里的加急。”
梁九功躬身快步走了出去,就看对面跑来一个侍卫。
梁九功急忙迎了上去,“皇上问是哪里的奏报。”
侍卫从怀里拿了一封信出来,是山西平阳府的消息,地动。
梁九功一听就赶紧接了奏报,快走几步进了内殿。
一进去就急忙将奏报交给了康熙,“是山西平阳府地动的奏报。”
康熙拿出奏报来,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梁九功,送信的人呢。”
梁九功不敢耽搁,立马回到,“在殿外侯着呢。”
“叫他进来。”
康熙叫了信使进来,仔仔细细的问了情况。
“去叫内阁大臣跟各皇子阿哥过来。”听完了信使的话,康熙对梁九功说到。
梁九功到了门口叫了两个小太监,分头去找人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