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叹息一声,“傻,晚上做针线要伤眼睛的。”
静娴只笑着说,“没事,我的眼睛好着呢,晚上这么冷你怎么回来了。”
胤禛点了点她的脑袋说道,“你这里灯都没熄,我不回来看看哪里放心。”
俩人又说了会儿话,胤禛才拥着静娴说,“好了,早点睡吧,再不睡你家爷明天早上就成肿眼泡了。”
静娴被他逗乐了,也不再说话,叫秋叶吹了灯就歇着。
第二天静娴才来得及问他,昨天晚上隆科多来找他是什么事。
胤禛只低头沉思了一会儿,“隆科多说,父皇已经立了圣旨。”
静娴惊讶的看着他,“是。。。”
胤禛点头,“嗯,应该没有错了,隆科多此人虽然还比不上佟国维,但他的心思也已经足够深沉,若不是心里有十分的底气,他是不会冒这样的险凑上来讨好的。”
静娴真没想到,原来老爷子这么早就定下了心思。
胤禛看她惊愕的样子,笑着说道,“即便知道现在皇上属意爷,爷也不能放松,甚至更得小心谨慎才成,毕竟板上钉钉的太子都能说换就换,爷又算什么。”
静娴这才回神,是啊,康熙老爷子一辈子都在跟人争斗,先是斗胜了四大辅臣,又平了三番,还摁死了葛尔丹,更不用说明珠索额图之流。
这一辈子老爷子就没有歇着,胤禛若是不小心谨慎,那说不得就得步了他们的后尘。
静娴轻轻说道,“爷,放心好了,我这里不会出岔子的。”
胤禛冲她笑了笑,“无事,你想做什么就做,不必顾及旁的,有爷给你撑着。”
静娴被他说的心里边热乎乎的。
俩人的眼神越来越亮,离得也越来越近。
等俩人在屋里胡天胡地的闹腾了一番,已经是半上午了。
饭还没吃呢。
静娴觉得自己快要饿死了,可是胤禛看上去还是精神奕奕的样子。
这人,昨天晚上没反应过来,这是从今天早上才开始兴奋吗。
最终,静娴还是跟他呆到了中午才起。
圣驾去祭陵,回转的时候还挺早。
天都还没冷透,就开始往回走。
弘晖一回来就回了府,老爷子又给他放了几天假。
胤禛见他回来,就把他提溜进书房,俩人在书房里嘀嘀咕咕了一下午。
“这次跟着皇上出去,有什么收获吗。”胤禛坐下来就问他。
弘晖点了点头,“阿玛,这次祭陵是儿臣跟十三叔去的。”
胤禛心中一动,皇上带去的皇子不少,更不用说太子也在呢,没想到居然会叫弘晖跟十三去祭陵。
虽然知道太子现在就是个靶子,是皇上迫不得已才立起来的,可是祭陵这样的事,礼法上还是应该太子去比较合适。
皇上居然会叫弘晖跟十三去,也确实是有些出乎意料。
不过皇上既然这样做了,那就一定有他的用意。
胤禛也不想费心思去揣摩,不过是不想叫太子多刷存在感,或者是给弘晖造势之类的。
“行,多听你皇玛法的话,旁的阿玛也就不多说了,你自己考虑就成。”胤禛说了句。
康熙四十八年,众人皆是在一种小心翼翼的氛围里度过的。
我是可爱的分割线
“你说说这可怎么办,这江南最近两年的钱粮几乎就没有交过来啊。”户部一个统计各地钱粮的小官说道。
旁边另一人说,“是,这统计完了之后,咱们要是就这么交上去,不说皇上,就是四爷那里都过不去吧。”
后面又上来一个人说道,“不如,不如咱们直接报给四爷吧,看四爷是怎么打算的,毕竟江南的事情不同,事关皇上,咱们也不好随意处置。”
另外俩人想了想都跟着点了点头。
“嗯。”
“有道理。”
胤禛看着手里的数据,心里也犯难。
这江南钱粮交不上来也是有原因的。
毕竟康熙几次南巡,确实也是个耗费银子的事情。
银子都从哪里来,不是从户部跟内库,而是从江南各地的税收当中来的。
胤禛手里拿着这份数据,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去找皇上说明白。
第三百四十二曹家
想了一会儿,胤禛还是决定,去!
必须去!
江南是鱼米之乡,赋税关系到整个大清的民生大事,不能小觑。
“这个曹寅,真是该死!”胤禛恨恨的说。
静娴眼睛一瞪,曹寅??曹雪芹的爷爷还是曾爷爷来着??
对了,为啥啊。
现代的时候,静娴就听说过,红楼梦是为了讽刺雍正的。
到底是为啥啊,胤禛看这样子现在就开始恨上曹寅了。
到底是为什么导致了江南曹家被抄家。
静娴就问了,“曹寅是谁。”
胤禛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才说,“曹寅是江宁织造,这个人算得上是皇上的心腹,也是从御前侍卫出来的,其母亲还曾是皇上的乳母。”
这些静娴其实都知道,只是不明白胤禛为什么这么仇恨曹寅。“这个曹寅做了什么。”
胤禛叹息一声,“江南钱粮亏空太大,虽然与皇上曾六次南巡脱不开关系,可是他曹家也从中中饱私囊,不然一个内务府包衣出身的奴才,怎么会这么几年就挣下这么大一份家业,江南曹家可完全算得上是豪奢,挪脚动步的怕不是比爷还气派。更何况,推举新太子的时候曹家是站在老八那边的,要说这么多年,曹家半点银子没给老八送,谁能信!
哼!
拿着百姓的银子去讨好老八,真够无耻!”
静娴这才知道,这人心里这么记恨曹家,原来是有这么多理由。
当然,静娴觉得这人这么讨厌曹家,很有可能是因为,曹家在老八身后摇旗呐喊的太过卖力。
要知道,就连佟国维跟马齐在知道了康熙老爷子的想法之后,都麻溜的退了。
只有曹家还跟着老八混。
到现在了,曹家都还偷偷的给老八送银子呢。
曹寅自己以为偷偷的没人能知道,可是胤禛就住老八隔壁,旁边有点动静他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老八又不是跟他似的,府里围的跟铁桶一样,只要胤禛有心,老八府上的事情,他都能知道。
静娴再是对红楼梦感兴趣,这时候也得附和胤禛,“对,爷说的对,曹家太过无耻,老八也是,真够可以的,江南赋税,他也敢伸手,哼!”
胤禛也恨恨的点头。
当天下午,胤禛就去了宫里。
“父皇,这江南的钱粮。。江南还是得看好了,不能叫他们为了钱粮就压榨百姓。”胤禛在家里考虑了半天,最后还是得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说。
康熙点头,“嗯,江南欠银。。。户部欠银现在收的差不多了,江南欠银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关键是大部分欠银都是朕几次南巡所致,这样先着人去江南统计一下。”
胤禛明显能看出,皇上对这件事并不积极。
他也明白,因为江南欠银确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南巡所致,所以皇上也是打算遮羞。
更何况,户部因为老八前段时间,用各个官员的把柄逼着众人把大部分欠银都收了上来,因此国库充裕。
皇上也就更不急了。
胤禛也没有打算皇上现在就能把江南交给他处置。
毕竟这件事关系到皇上的脸面。
他只是提前把事情拿出来说清楚,到时候自然有机会。
胤禛是个爱记仇的人,静娴打从一开始就知道。
这人私底下绝对有个小本本,把别人做的不好的地方全都记下来,到时候专门事后算账。
不说别人,就看历史上的曹寅就成,历史上雍正抄他家,难不成是因为江南钱粮亏空吗。
是,也不是。
江南钱粮亏空确实是雍正办他的一个借口,一个导火索。
要知道历史上雍正还很义正言辞的说,只要多久多久你能把银子还上,我就不追究。
可是曹家怎么还银子,雍正可是说了不许到处串联旁人。
曹家不许去跟旁人一起,不就没法借银子吗。
没法借银子,那么大的亏空,用在南巡上的肯定是拿不回来了,总不能把行宫里的东西再给卖出去。
送给八爷的更拿不回来,八爷自己都还自顾不暇,上哪去拿银子帮他。
因此,曹家能有啥办法。
叫他自家全拿出来,那就是难为人。
雍正说是给人家一段时间,把银子凑出来就不计较。
可是这不过是他收买人心,保护自己名声的一个办法。
总不能康熙刚过世,你就去打压老臣,那也不合适。
所以这就是雍正的一个计谋。
不仅没有污了名声,还收回了江南的权力,一举两得。
可是这一切是雍正愿意的吗。
不是,若不是康熙末年,朝堂混乱,户部亏空严重,整个朝廷都没有银子,雍正不会这么做。
他也是被逼的。
不然历史上的雍正就不会是猝死在御案上的皇帝。
更不会有,后来历史上的康乾盛世。
可以说,历史上的康乾盛世,是雍正一手支撑起来的,不然以乾隆跟康熙一样的大手大脚,喜欢出巡的性子来说,恐怕大清早就被败光了。
更何况,胤禛只是稍稍计算了一下,光江南亏空的银两就有三百多万两。
康熙不知道吗,康熙知道。
可是老爷子将曹寅看做是心腹,甚至是“家人”。
两江总督葛礼就曾上奏,弹劾曹寅跟李旭亏空江南钱粮。
可是康熙却什么都没做,只是私底下跟曹寅说,你跟你大舅子赶紧吧亏空补上,哪怕补上一部分也成,这么大的亏空,朕不可能一直给你压着。
曹寅是怎么做的。
曹寅也很无奈啊,他从哪里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银子来。
最终银子也肯定没有补上,不然就不会有雍正朝,给曹家抄家这样的事情。
而且你以为,曹寅没有补上亏空,这样就完了吗。
太天真!!
康熙私底下跟曹寅说这件事情,怎么可能不告诉他有人弹劾他。
康熙从小亲生额娘就死了,因此对待自己的乳母虽然不能真是像他说的“吾家老人”那样,但也绝不会差。
更何况,康熙可以算得上是跟曹寅一同长大的,对曹寅的感情就不一样。
所以自然就把葛礼给卖了。
你以为葛礼最后怎么样了。
第三百四十三不想取章节名
葛礼最后死了!
理由居然是毒杀亲母!
葛礼疯了吗?
没有。
那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作为一个古代的士人,他不可能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更何况葛礼也是做到了两江总督这样封疆大吏的位置上。
他是傻的吗?
不是!
那这件事就得叫人好好琢磨一下里面的味道了。
当然,葛礼此人确实是为官不清正。
康熙也曾不止一次训斥过他贪婪。
可是越贪婪的人,就越是惜命。
也就越是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