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的日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爱吃虫
一个她怎么都无法忘记的声音。
“静娴,快醒来,静娴。”
那是上一辈子她的暗恋。
她现在的灵魂力量已经越来越强大,所以才能隔着时间的纬度,接收到来自未来的声音。
静娴沉默了一瞬,转头看了眼还在喋喋不休的胤禛,想着家里还嗷嗷待哺的三个孩子。
只见她随意的挥了挥手,掐断了两人之间的那点联系。
胤禛见她挥手有些疑惑的问她,“可是有蚊子不应该啊,这么大冷的天。”
静娴就看着他笑,“没有,就是刚刚手有些麻了,我甩了甩手。”
就看胤禛顺手就拉起她的手,熟练的捏了起来。
这还是怀孕的时候养成的,那时候自己经常手脚麻木抽筋,胤禛就是这样,随意的拿起来,帮她揉。
静娴看着胤禛的侧脸。
其实胤禛不是那种帅气的长相,也不酷,并没有那种现代追星小鲜肉的感觉。
反而是浓眉大眼四方脸,看着很精神的一个小伙子。
主要是身上的气质太加分,有一种沉稳如渊的感觉。
哪怕就是一个小小的眼神都能叫人有一种心跳如雷的感觉。
他是属于耐看型,是那种越看越有味道的人。
胤禛见她眼珠子都不眨的盯着自己看,有些不好意思,嘴角抿了抿问道,“这么瞧着爷做什么。”
静娴“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看爷好看啊。”
然后就见胤禛嘴角上扬,眼角微弯,“就知道拿你家爷打趣。”
说着就闭目养神,可是嘴角却怎么也放不下来。
静娴看他不再说话,也安静了下来。
等回府已经是后半夜了,俩人悄悄的去看了看孩子,也没再折腾,毕竟还要折腾好几天。
过了初四一家人才闲了下来。
胤禛本来打算带着静娴去逛逛京城的夜市。
结果老爷子一道圣旨又把人叫了过去。
“之前就颁布了召令,正月要检查八旗子弟的骑射功夫,正好这时候无事,你们看看谁出来做个总领。”
这又不是那种得罪人的差事,对皇上来说要找个人总领,有的是人愿意。
胤禛就没有急着站出来,叫其他兄弟上前就行,咱不去做那个出头争权的。
这种卖好的事情,果然争的人不少。
除了直郡王跟太子,其他几个兄弟,几乎人人都站了出来。
胤禛看着这群兄弟心里有些无奈。
老爷子想给你的,你老老实实接着还成,老爷子不想给你的,你要是伸手去争去抢了,那在老爷子眼里就落了下乘。
再说了老爷子只要还在,那他想要收回权力,那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儿,现在挣来抢去的有什么意思。
胤禛只是看着,端着茶水也不喝。
想象着要是自己处在老爷子的位置上这个时候会怎么做。
首先这是一件收拢人心的活,所以肯定不会交给太子跟直郡王。
两人本身就代表了不小的势力。
直郡王在军中威望不小,而太子却有大义名分,在文臣中分量不轻。
所以只要皇上还没老糊涂,这个时候就不会选他俩。
老三倒是没有什么妨碍,可是老三文人气太重,叫他去总领八旗
第一百二十九大雪
又想到了十三,十三的骑射功夫倒是不错。
只是年纪太小了点,他前边的哥哥们都还没有差事,皇上就算能想起他来,这时候也不一定能用他。
而且看着十三最近沉闷了不少,看来还是没有从敏妃去世的心情中走出来。
毕竟是自己儿子,皇上肯定也会稍稍顾及点他的感受。
十四就更不用说了,十四跟十三差不多的年纪,可是一个看着就已经有个大人的样子,一个看着还是一团孩子气。
估计在老爷子心目中,十四也暂且还不能用。
不说别的,只看老爷子出巡更多叫上的是十三就可以了。
可见十三比十四要贴心的多。
再后边的弟弟们年纪更小,都不必再看了。
果然,康熙等下面的儿子们争取了一阵,就拍板定下了老八。
等康熙离开。
八阿哥有些得意的接受兄弟们的恭喜。
胤禛只把手里一直拿着的茶水喝了,然后去跟太子和直郡王告了个别,就抬脚离开。
老八以为能拉拢群臣就可以立足吗,还是想的太简单。
他一不是太子,二不是直郡王,他现在拉拢的这点人心,只要皇上出手轻而易举的就能给他摧毁了。
正月初十,这些平日里在京城溜鸡逗狗的大爷们,一个个的都集合在西山大营。
原本都是趾高气昂,谁也不看在眼里,这会儿却都没有什么嚣张的气焰。
因为今天虽然说是八阿哥总领,但是谁知道皇上会不会突然出现,自己要是表现得好,说不得就能入了皇上的眼,到时候被皇上提拔起来也就指日可待了。
胤禛看静娴在家里无聊,也带了她出来瞧瞧。
两人在高台上就座。
胤禛就发现,这坐着的兄弟们都在朝他这里看。
旁边三阿哥就说了,“老四这是到哪里都不忘带着福晋啊。”
说完自己还在那笑。
胤禛只看了他一眼,半句话都没说。
就转过来拉起静娴的手。
三阿哥自找了个没趣,也不再搭理胤禛。
那边直郡王看见这边的情景,默默的翻了个白眼。
“大哥眼睛怎么了。”旁边太子故意问他。
直郡王被他问的一愣,总不能说是看见老三和老四之间的眉眼官司所以才翻了个白眼。
结果太子问完就笑了。
也不去等直郡王回答反而自己接着说道“老三这个不长记性,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总是去撩拨老四。”
也就老四看他这幅样子,不愿意跟他计较。
直郡王这才反应过来,太子这是在跟他开玩笑。
话说,自从两人稍稍大点就没有开过玩笑了,小时候自己虽然嫉妒他,但是两人的关系刚开始还是不错的。
只是后来两人在身后各自的利益关系下推动着才慢慢远了。
直郡王笑着冲着太子点了点头,也不在说话。
下面的人比赛正热火朝天的举行着,谁也没有发现台上的诸位爷们注意力都没有在他们身上。
静娴跟胤禛小声说话,“爷,我瞧着刚才过去那个还算是可塑之才,虽然不是天生神力,但是稍加锻炼也能达到那个地步。”
胤禛顺着她指着的方向看过去。
“这是钮祜禄氏一个庶出旁支出来的,看起来倒还是不错,记下来,咱们再看看。”
两人围绕着场下的人,挨
第一百三十父子情深
胤禛车上碳火还有不少,都是静娴非叫装上的。
他本来还想着沿路都有驿站,到时候在补充也成,结果静娴说道,“驿站的碳火哪里有家里的好,到时候又是烟又是灰的,你怎么能忍受的了,还是多装点吧,哪怕用不上也不用你去费心,有奴才呢。”
胤禛拗不过,到底都装上了,满满的两大车都是碳火。
这会儿果然不必操心。
想了想,虽然御驾不会真的缺什么但是也得去表示一下。
御撵上,梁九功对正在批阅奏章的康熙小声说道,“皇上,四贝勒在外面求见。”
康熙抬头看了眼外面,“叫他进来,这么大的雪怎么还乱跑。”
这是还把他当孩子呢,胤禛就在门口,里面的对话听的清清楚楚。
等胤禛行了礼,老爷子才说道,“给老四换件衣服,瞧瞧身上都被雪打湿了,一会被这里的暖气一激都化成了雪水,再出去给冻着了。”
胤禛就笑着连忙摆手,“父皇,儿子哪里就那么弱不禁风了,这点小事还要父皇操心。”
梁九功并不听他的,只接过他身上的大氅,挂在火盆边。
康熙摇头失笑,“别觉着自己年纪小就不注意身体,到你上了年纪的时候你就知道错了,可到时候你要想再改,也改不了了。”
胤禛也没有拒绝,接过梁九功递过来的衣服就换上。
“父皇这里的碳火可还充裕,儿臣福晋临出门的时候,给儿臣装上了满满两大车。”说着去瞧了瞧火盆,看里面碳火烧的还算旺,又坐了回去。
康熙这心里立马熨帖起来,这有儿子关心感觉就是好。
“朕这里无事,你能照顾好自己就成,不必担心。”
等胤禛走了,康熙老爷子才跟梁九功说道,“老四这孩子也是纯孝,朕这里怎么会短了缺了,你去瞧瞧老四,老七跟十三那里,有什么缺的少的都给添上,这么冷的天,要是少啥东西也怪难受的。”
梁九功轻轻答应一声就退了出去。
一边走还想着,四爷这手段真是不得了,要是别人这样做说不得老爷子还得疑心他有什么别的用心,可四爷这个孝顺儿子做的太过成功,老爷子是半点都没有怀疑。
十三有些惊讶的看着从御撵上出来的胤禛,这怎么是穿着皇上的衣服。
皇上的衣服哪怕是常服,那也是不同的。
这些阿哥大臣们又是常见皇上,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
几个人在那嘀嘀咕咕,“瞧着这四贝勒可不同凡响,在皇上那里估摸着地位不会低了。”
另一人就说道,“是,瞧着四贝勒平日里不怎么显眼,但是你看看,要真有什么事的时候,皇上多数还是记得他的,能叫皇上记得,哪怕是皇子阿哥那也得有大本事才成。”
十三见他四哥出来,也赶忙迎上前去,“四哥,吃了没,快中午了。”
胤禛看了看天色,“去哥哥那里一起吧,你四嫂给爷带了些干粮,先吃点垫吧垫吧。”说着把手里原先自己的大氅递给后边的苏培盛。
俩人正点了炉子打算把干粮煮一煮,苏培盛提了食盒进来。
“爷,十三爷,梁九功刚刚过来了,说是皇上的意思,叫来看看各位爷这里可有什么遗漏。”
说着把食盒打开,端出来几个菜,“这是皇上赏的,梁九功听说十三爷也在这里,就一起拿了过来。”
俩人伸着脖子看了眼,食盒里的东西还不少,炖了几个肉菜看着还不错,难得的是还有两个小青菜。
这时候小青菜才难得,又是荒郊野外的,厨房里也不知道是怎么保存的,到现在还能拿的出小青菜。
俩人也不吃什么干粮了,趁着菜都还热乎,
第一百三十一鸿雁传书
胤禛跟俩人说笑了会儿,就摆摆手,“得回去了,你四嫂还叫人送来的东西,爷得去看看是啥。”
许是离得远了,静娴还跟胤禛玩起了鸿雁传书。
信里边没有写什么离情别绪,只简单的写了几个孩子最近又去了哪里捣蛋。
家里哪天又跑来一只小野猫,小小的一只,却叫小虎养了下来,估摸着是没见过这么弱小的猫,它给当成同类了。
说是同类也可以,毕竟都是猫。
又说老九最近还来过家里一趟,给几个孩子做了些玩具,瞧着都还挺好。
就是几个孩子嫌弃太幼稚,都没人要。
又叫几个孩子每人抄了几张大字给胤禛塞进信封里。
胤禛半点没有说是孩子写的就敷衍。
挨个的拿出来看了看,还给每个字都做了点评。
这么大的孩子,就算是力气比大人都不小,那对力量的控制也差很多。
写出来的字,没有说是变成墨团团,也很难分辨胳膊腿。
但胤禛还是认真的看了,每个字都给点评了。
最后还夸奖了几个孩子,说他们写的有进步,等阿玛回去给你们带好玩的。
把给孩子们写的信先收起来,又去给静娴写。
先写了,自己这里下了三天大雪,多亏了福晋给爷带上的碳火多。
好巧不巧的三天还都在路上,好不容易到了驿站,结果雪停了。
又说,福晋送来的衣物爷都收到了,不用担心,天气已经好了,看起来也就这一两天就能继续上路。
胤禛不仅回了信,还给加上了不少沿途采买的特产,虽然只是离京没几天,不知道地方官员从哪里来的这么多不重样的特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