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闲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末日游侠

    再说这玩意儿搞太大也没什么意义啊,首先蒸汽机技术还不够先进,提供的动力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流弊。

    搞的越大,意味着车身越重,自身移动就要消耗一定的动力,再去犁地的话会显得有些吃力,所以减小一些倒是最好的选择。

    李元景想了想,还是觉得一个人操作最合适。

    接着,李元景找出一张纸在上面画出了拖拉机的大致形状,虽然很抽象,但凑活着看吧,毕竟不是专业画图的,自己这个图也就是告诉他们一个大致的方向,具体的布局后面还有人要去研究。

    “前面用小轮子有利于控制转向,蒸汽机就放在这个位置,不需要那么高,但长度要比高度大,加煤口放在这里,在操作员身边放一个小煤盒,定期自己往里添煤就行了。”李元景又指着后面说道“犁刀的话在上面和下面各增加一个旋转绞盘,这里进行左右固定,可上下移动的装置来固定犁刀。

    正常行走或者需要转向的时候,就通过这个绞盘把犁刀抬起来,干活的时候就用这个绞盘让犁刀进入地下,唯一的难度就在于接口处,晃动幅度太大容易断裂,太紧又不太好控制,这里你让他们想办法解决一下就行了。

    平地机就更简单了,其他地方不变,同样是可上下调控的结构,后面安装一根”

    “算了,还是亲自跟你示范一下吧”李元景发现以程处亮的智商,自己这么说似乎他有些难以理解。

    当下也不顾天气的寒冷,直接在地上抓了一把土,还好之前搞实验的时候还有些土堆,而现在这天气土壤也不算干燥,稍稍捏了下便直接成型。

    然后李元景又在地上找了些小树枝干草什么的插在那根土棍上。

    “这个宽度跟车身一样宽,这些树枝干草什么的用铁来取代就行了,顶部要有一定的弯曲,要点就是一趟推过去,所过之处全部都要覆盖到。

    除此之外,这个滚轴要能自己转动,而且速度不能慢,到时候从车上扯一根轴出来就行了,这个不是什么难题,最后在上面加装一层铁板,一是防止伤人,二是避免尘土飞扬,懂了吗”

    程处亮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这么高级”

    “”李元景一阵无语。

    机械化耕种的设备多着呢,自动撒肥机,自动耕种机,自动收割机,多到想都想不到,这才哪到哪啊

    不过后面的李元景是不打算继续干预了,也该让这帮人自己去动动脑子了。

    当然,这些设备放在现在来说还有些不太现实。

    倒不是造不出来,而是百姓舍不得。

    耕种你能想到,人家是一粒一粒的种下去的放在耕种机里面直接一趟拉过去慢慢一排的种子,这在他们看来完全就是在浪费粮食。

    自动收割机当他们看到散落在地头的粮食就会觉得心疼,足够一家人吃好久了都。

    秸秆粉碎机

    搞笑,这年头地里长出来的就没有废物,这些秸秆什么的可都是宝贝,烧是不可能烧的,全部拉回家喂牲畜,再不济冬天也能用来铺床,多暖和啊。

    李元景第一次看到古人的灌溉方式是崩溃的,一个人提着一只水桶,一个特殊制造的水瓢,特么的一株一株的去浇,而且还不浇多,生怕浪费了一滴水。

    李元景有那么一瞬间都觉得古人的智慧似乎全特么的拿来发展如何节约地球资源上面了,水不够就不会打深井吗十米不出水就打二十米,五十米,人下不去就用设备,一口五十米深的井,放在现在,即便接连大旱个年都能保证里面不断水。

    。




第三百八十九章:开工
    因为决定采用机械化设备的缘故,李承乾觉得自己的计划似乎不能按时执行了。

    但是这并不影响前期的准备,一方面继续做着自己的规划,一方面则让人开始分配各地的任务,以及需要征募的人数。

    这些工作都可以提前进行,征募完也不需要集结,各自在家等着就行了,什么时候开始干活会有人通知。

    至于机械这边,李元景只好传令海州的蒸汽机坊,集中人力,以最快的速度造出一百台送回来。

    程处亮那边也开始忙碌了起来,机器什么的都是现成的,就算没有蒸汽机,他们也可以先造着,到时候直接把蒸汽机安装上去就行了。

    年前的时候水泥工坊就进行了扩张,而年后则是拿到了李承乾下的任务,于是开始大规模扩招,培训什么的就在工作中进行,反正现有的人都是干了几年的,让他们把整个过程说清楚或许有些难,但教人自己的职责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再然后就是砂石工坊也跟着忙碌了起来,大沙,石子,石灰,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用到的东西。

    当然,还有木匠,木匠需要按照规定的规格去用木板做成模具。

    过完这个年之后,整个大唐似乎都在忙碌着。

    一百台小型蒸汽机对于蒸汽机坊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技术难度根本不存在,对于拥有近两千人规模的蒸汽机坊,无非就是集中人力干上七八天,然后在抽调部分精干带着学徒去组装干活就行了,剩下的人依旧去干他们目前正在攻坚的难题。

    现在对于蒸汽机的研究这帮人也算是有些心得了,但问题依旧不少。

    其中最大的难题便在于如何判断炉内压力,有经验的老师傅自然能看个大概,但不能指望每一个人都是老师傅。

    而根据第一艘蒸汽机船上总结的经验,他们判断炉内压力的根据就是点火后根据火焰大小烧多久能开动船来判断的。

    这么判断自然没有错误,但是却只能进行初步判断,甚至不用判断,研究几次观察出规律就行了,到时候直接告诉他们烧多久开船。

    但这个对于军舰来说帮助并不大,军舰是用来作战的,而且海上状况极其复杂,需要时不时的提高动力或者减弱动力,必要的时候甚至需要进行反推。

    所以对于炉内压力的要求就比较高了,仪表无疑是最简单直接的观察方式,但没那个技术。

    因为李元景提醒过当炉内压力过高的时候,甚至可能会发生爆炸。

    所以在第一艘蒸汽机船上,通常会定时进行放气减压,或者直接注入冷水进行温控减压。

    但这些都只是临时的举措,而且没有一个硬性规定,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所以他们的做法是每过一刻钟就减压一次,这么一来,谁也不知道锅炉的承受压力是多少,但为了安全却又不得不这么做,只能牺牲掉部分的性能。

    关于这个问题李元景也很关心,但是却没有解决办法,或者说有办法,但是没技术。

    这就好比我知道飞机要上天需要机身和发动机以及各种控制系统,但除了知道这些以外,剩下的我什么也不知道一样,这是个无解的问题。

    时间在慢慢的推移,贞观八年三月中旬,李承乾正式提交了修路的计划,这个是无法逆转的事实,虽然最终计划现在才提交,但很多准备工作年前就开始了。

    这份计划是经过无数人论证修改过后的计划,李世民仔细的看了一遍,发现虽然制定起来麻烦了不少,但看起来确实一目了然,对所有的信息都掌控于心。

    所以直接通过了李承乾的这份计划,并且任命李承乾主要负责这段官道的修建,计划投资二百三十万贯,入冬前,也就是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这条路的修建。

    放在以前这绝对是天方夜谭,但在这份计划面前,似乎一切都不难。

    这笔预算大多数都花在了材料和设备以及拆迁赔付上面,为此,朝廷特意在钱庄开了个路段账户,将其列为专项资金。

    当然,用的是朝廷储备的金银,这笔投资跟国库无关,虽然明面上还是国库出的钱。

    与此同时,第一批五套二十台机械也被交付,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会将余下的十五套八十台全部交付。

    李世民批准了这项计划之后,整个长安至潼关一线就忙碌了起来,沿途的四县更是开始召集提前招募好的人手,在工部官员的带领下开始在预定路线上进行打桩标识,对需要拆迁的地方进行赔付清理。

    四月初的时候,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就等机械进场开工了。

    当然,在此之前,李阳等人早就开始建造桥梁了,造桥不是铺路,也没那么容易,他们需要的工期更长。

    途中的每一座桥,都是李阳亲自参与或者指导设计的,甚至一些地方还需要进行引流处理,但如此一来就太浪费时间了,年底前根本干不完。

    所以李承乾在得知情况后干脆大手一挥,直接改道。

    也不需要改太多,就在需要改道的旁边进行造桥改道,直接调来挖掘机开始挖河道,修桥的同时进行河道硬化以达到对桥墩的保护,等到这边修好之后,再把挖出来的土将旧河道填平,到时候直接碾压铺路就行了,不会影响大局。

    四月底的时候,闲得无聊的李元景决定前往海州了。

    不过这一次不再是他一个人,而是举家迁徙。

    按照李元景的想法,接下来他大概率是不会再回长安了,等海州那边有了结果,他便要出海前往美洲,再然后就是去封地了,可能需要三五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但海州长安来回跑也不是事。

    再加上有了小家伙,李元景也不想自己一个人去海州看不见她。

    当然,还有裴莹莹和王小意那满满的幽怨。

    王府上下瞬间忙碌了起来,这次是整个王府举家搬迁,留下来的只是一小部分看家护院的,有价值的东西则是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就变卖,反正场面很是热闹,让人看得感叹不已。



第三百九十章:路途趣闻
    因为到处都在施工,而新官道的选址就是在原官道上进行扩充。

    如此以来,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施工期。

    因为原本的官道是经常维修的,下面的封土层可以不用大费周折的去翻修,只需要将其撵平就可以了。

    但是如此一来,也对潼关至长安这一段交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所以,现在所有往来的行人以及商队,只能走旁边临时修出来的路。

    可是那种路根本不好走,就是在原本的耕地上修整的,也是在之前准备期的时候,李承乾和工部官员决定先让这批人用石磙压一条临时路出来。

    行人走着倒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商队走上去问题可就大了去了。

    下面封土层硬度不够,车辆自身的重量又太大,所以这条路很快便变的坑坑洼洼。

    不说车辆难走,被这些车辆碾压过之后,就是行人也不大情愿走这条路。

    上去走上百十步,整个人就变成了土人,身上差不多能拍下来几斤土。

    虽然这已经够绝望了,但更绝望的还是下雨天,一旦下雨,这路根本就没法走,以前官道虽然也有影响,但至少不像现在这样,根本无处下脚。

    “哎,这怎么说修就修了呢而且一次还修这么远的距离!”

    “谁说不是呢,既然要大修,何不在旁边单独修呢非要在原路上扩修!”

    “也不知道这一次要修多久,若是拖个三五年的话,我们这些人估计就要饿死了!”

    路边的客栈内,一群被困在这里的商队成员无语的看着外面,摇头叹气道。

    他们被一场不大的雨给阻挡了下来,放在以往这种雨势根本不成问题,但现在真的走不了。

    难走不说,万一陷车导致货物受损,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有消息了!有消息了!”众人愁眉苦脸的时候,外面突然跑来了一个商人,兴奋的喊着。

    “孙主事,有什么消息了”

    “刚才我在外面转圈的时候见到了我一个远房亲戚,跟他聊了几句才知道,他就在这里修路,不过时间有些紧,我们没聊那么多,午饭的时候他有一刻钟的时间,我约他到时候过来聊聊,顺便吃顿饭。”孙主事笑言道。

    “嗨,还当是什么事呢”众人显然对孙主事的消息并不感冒。

    修路的人多了去了,你一个亲戚又能如何难不成他能做决定不成

    “啧啧,我说诸位可别这么失望,我那亲戚说这次修路可是让他大开眼界的,朝廷预计年底前这条线全部完成,但是根据他的推算,若是一切都如朝廷所说的那样,最迟入冬的时候就能全部修成,而且这次修的都是水泥路,以后不论刮风下雨,走在上面都能如履平地,到时候我们跑这一趟,少说能快上两三天不止。”孙主事继续说着。

    出现在这里的大多数都是常年奔走于长安至洛州之间这条商线的,随着大唐经济的复苏,现如今已经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商线。

    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长安至洛州的官道,以及洛州至扬州的大运河,通过这两条路的链接,能够将大唐南北的货物联系起来。

    而对于商队来说,也意味着利润更加充足。

    “消息可真”有一人心中一惊,不由的站了起来。

    “千真万确,不过具体的还要等会我那亲戚来了才知道,不过我也很好奇,这路怎么可能会修的这么快”孙主事在确定的同时也表示了自己的疑惑。

    “余兄,倘若这消息是真的,你可就要发财了啊!”联想到先前那人的反应,在想一想他干的生意,众人不由的有些羡慕。

    当然,也仅仅只是一时的羡慕而已,他们之间的业务根本没有重合的地方,而且他们的利润也远比余成要高的多。

    现在这么说,无非也就是恭维一下,说下场面话,落个善缘罢了。

    毕竟余成虽然利润不高,但却跟官方直接对接,话语权要比他们这些纯粹的商人高不少。

    “诸位说笑了,余某做的生意利润微薄,又怎敢与诸位相比呢不过这路若是能修的快一些,能采用水泥,对余某来说的确是一件大好事!”余成场面化的回应了一番,但也不否认对自己的好处。

    他所做的类似于后世的物流,对接的是织布工坊。

    主要负责从长安的织布工坊内拿货送到各个县的万民布店,他不牵扯具体的交易,只负责运输,根据路途的远近,每匹布能够拿到三至六钱的运费。

    一车能够装五十匹布左右,倒不是不能多装,而是余成算过,多装就不划算了。

    装的太多,车走起来就特别慢,牲畜也吃的多,磨损也太大,算上人工什么的,一趟下来其实赚不了几个钱。

    反倒是一车只装五十匹布,拉起来既不会太费力,时间上也能接受,按照最低的运费,一车一百五十钱来计算。
1...144145146147148...155
猜你喜欢